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更多保險科普,請關注豬保保(ID全平臺通用)

距離疫情爆發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內,全國上下團結一心,聯防聯控對抗病毒。

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中國速度”拔地而起;全國各地大批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前往武漢緊急支援;各縣市、村莊自覺封鎖,避免與外人交集……

在2020年的開端,全國人民度過了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年。

在全中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之下,我們終於看到了抗疫的曙光——確診人數逐漸下降,清零指日可待。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然而,海外疫情卻接連曝出重大消息:日韓、中東、以及意大利已經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同時讓人看不懂的是,除中國外的世界各地區人民竟然掀起了一波“搶廁紙”的風潮……

這是什麼迷之操作???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新加坡

最先覺察物資可能供應不到位的國家是新加坡。

這個物資主要依賴進口的國家最先陷入搶購熱潮,總理急的出來闢謠。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日本

緊接著日本衛生紙要斷貨的謠言也起來了。

具體是這樣的,日本衛生紙原料來自中國(假的),中國要斷貨了(假的)。

耿直的日本人信了,開始搶衛生紙,以能用一個月的標準囤,其他人看到也開始搶...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搶到日本政府特地提醒居民不要囤積衛生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澳大利亞

供不應求一定會出現排隊限購熱潮,比日本民眾更絕的澳大利亞人民,為搶紙直接動了刀子...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就在不久前,澳大利亞的三位女士因為一包衛生紙互毆被全網傳播。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其中一位女士的推車中堆滿了衛生紙,另一位想問她拿一包,用食指比劃說:就一包!

推車女士不樂意說:一包都不行。

然後互毆上了警察局。

美國

美國加入搶購衛生紙大潮,下圖坐標拉斯維加斯的Costco

隔著屏幕,豬保君都能感受到搶到紙的大爺口罩下的傲嬌表情,後面的大媽可能是主力選手...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美國市民搶購衛生紙,就像衝在購買限量版的路上。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有人甚至直接給911打電話求助,逼得911直接喊話:別打911,我們不能給你衛生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據說搶衛生紙的原因,其一是中國工廠停工(早前),全球90%的衛生紙都是中國生產的

更有謠言稱,衛生紙和口罩是同一種原料,原料都拿去做口罩了,勢必會引發衛生紙短缺。

所以,歐美國家的衛生紙幾乎一夜被搶光...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真的是誤會大了,廁紙的原料和口罩的原料並不相同。口罩的主要原料是不織布,衛生紙的主要原料70%以上為短纖紙漿,再輔以酒精、漂白粉等添加材料。

所以口罩和衛生紙的生產過程用的是截然不同的生產線,一個依賴工業原料,一個依賴自然原料,除非全世界的樹都被砍光了,不然大家不用擔心用不上衛生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相信國內不少人看到此類新聞會感到很好奇,囤吃的喝的都能理解,為啥外國人這麼喜歡囤衛生紙呢?

其實,不少外國人對此也感到困惑。一位澳洲網友就在Reddit論壇上發問——“一個嚴肅的問題,為啥人們在買衛生紙?”

這位網友說,囤罐頭食品、瓶裝水啥的都能理解,但為啥要囤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這個問題不僅國內網友想不通,國外網友自己也想不明白。

央視記者去採訪美國市民,問為什麼要搶購衛生紙。

美國市民也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啊,為什麼呢?我也一直在琢磨,為什麼要搶購衛生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有位國外生活的華人網友分享自己的搶購衛生紙的經歷:

本來是要去買食物的,結果看見大家都在搶衛生紙,自己也去搶了兩包。

也不知道為什麼搶,完全不由自主的行為。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外媒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紛紛寫起了文章,分析背後的原因。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BBC 新冠病毒恐慌: 為啥人們在囤廁紙?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衛報》:就算作為行為研究者, 我們都抗拒不了想要買廁紙的迫切慾望

下面總結下外媒分析的幾大原因:

1、恐慌性購物:害怕短缺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News.com.au分析稱,人們擔心疫情打亂中國這一全球廁紙供應商的生產計劃,從而導致澳大利亞衛生紙短缺。

日本的衛生紙搶購現象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日本民眾排隊買衛生紙

2、衛生紙體積大,空貨架引人注目

行為研究者Liam Smith和Celine Klemm發表在《衛報》的文章指出,衛生紙體積大,缺貨後非常醒目,空貨架很容易引發人們害怕買不到的心理。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澳大利亞超市衛生紙貨架售空

消費者心理專家在接受BBC採訪時也表示,比起50罐焗豆子或洗手液,50包衛生紙消失後,會更加引人注目。

3、跟風搶購

新南威爾士大學消費者行為研究專家Nitika Garg稱,人們搶購衛生紙還出於“害怕錯過”的心理。如果你看到別人買了,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買。

疫情下的各國:美國超市衛生紙一夜被搶光?

澳大利亞一超市,衛生紙貨架售空

而《衛報》則引用了心理學上“社會證據啟發”這一概念來做進一步解釋,即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很多人會把“別人做的”當作心理捷徑加以效仿。

4、社交媒體加劇恐慌

《衛報》文章還指出,發達的社交媒體放大了對廁紙短缺的恐慌,而這種恐慌比病毒傳播的還快。

衛生紙貨架空空的照片,也向人們傳遞了“趕緊搶購”的信息。

5、內心的不安全感

大部分外國人總是給人這麼一個印象:喜歡超前消費,提前把錢花光用光。疫情的蔓延意味著接下來的好幾個月,部分地區可能要停工停產,職員們也就拿不到工資。

這時候,內心的不安全感會迫使他們做點事情,比如買東西。體積大、價格便宜的衛生紙就成了不錯的選擇。

小結

面對民眾空前囤紙熱潮,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政府呼籲民眾不要過量囤積,本地衛生紙製造商也表示廁紙供應不會出現短缺。

不少媒體和網友也勸大家保持理性,要為別人考慮一點。

-

想了解哪些保險好,哪些產品有大坑?怎麼買才最划算?

可以關注豬保保(ID全平臺通用)直接聯繫我,任何問題隨時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