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誰說內勤就只會對著電腦統計的?我做群眾工作做得也可以。”聽到居民們暖心問候,收到大家的一瓶水,一個口罩,這些關心都讓李喬感到非常溫暖。新冠肺炎防疫攻堅戰打響後,黃河東路派出所民警李喬作為所裡的一員,由一名“內勤”搖身一變成為了“片警”,還創新出自己的工作法——“警民共管”新模式。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從接到防疫任務開始,李喬單薄的身影每天都忙碌在派出所和社區之間,與同事們一起核查、回訪、入戶、上報......6個小區,82棟樓,272個單元,5933戶人家,這一個個數字裡,留下了李喬堅定的腳步。

有了前期入戶經驗的李喬又主動請纓,參加到了福通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組中。一身單警裝備,一個筆記本,一張手繪社區地圖,往返奔赴在社區防疫工作的路上。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通過一個月入戶核查工作的開展,李喬一邊摸索一邊創新,結合社區警務工作創新了“警民共管”這一疫情防控新模式,將包乾黨政社區幹部、網格信息員、各樓長、物業負責人等各類平安志願者150餘人納入微信平臺,使社區信息資源實現了網上共享,確保出現問題“早發現早處置”,矛盾糾紛不出社區。

“福通小區門口那些亂停車的能不能管管?”“有的人進門不帶出行卡!”“李警官,快來看一下,門口有群眾和保安吵起來了。”群裡不斷增加的消息讓她敏銳地感覺到問題來了——隨著門崗檢測的級別提升,各類矛盾正在滋生積蓄。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2020年2月15日,福通B區從北京回來的劉女士給社區工作人員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原來,二類地區歸銀人員需要居家隔離14天,劉女士愛網上購物的習慣因為居家隔離的原因變得更加頻繁了。水果、快遞、倒垃圾,社區工作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要往返劉女士家兩三趟,雙方都有所不滿。李喬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來到劉女士家,在例行入戶監測體溫和宣傳後,對她進行了善意的提醒。“社區工作者很辛苦,每天要跑幾十家,如果不是生活的必須品,您可以隔離結束後再買,請您理解一下,有什麼事兒您也可以跟我說,這是我的微信,有需要您微我。”經過一番勸導,劉女士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矛盾迎刃而解。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特殊時期,種種繁瑣的手續更加容易引發糾紛。小問題不解決可能就會引發大矛盾,李喬說:“做群眾工作,決不能‘諱疾忌醫’,群眾工作不好做,但也不難做,只要拿出真心、熱心和耐心,為群眾辦實事,群眾就會相信咱、理解咱、支持咱。”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2月26日中午,忙碌了一早上的李喬剛吃過午飯,準備休息,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傳來了福通社區書記王麗急切的聲音:“小李,快過來看一下,福通一期的保安和居民發生糾紛,我們已經報警了。”李喬叫上出警民警立即到達了現場。經瞭解,就在二十分鐘之前,福通一期保安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對進出人員張某測量體溫時,遇到張某極力拒絕,並下車抓住保安衣領進行推搡,威脅,造成了不良影響。隨即李喬配合出警警力將張某、保安及部分志願者帶回所內瞭解情況,最終對張某進行了行政處罰。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民警 李喬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經過這件事,李喬意識到疫情期間開展門崗測溫督導和法律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每天中午12點,下午18點的上下班高峰期,她都會和兩名社區防疫工作小組成員放棄休息時間,準時到達小區門崗配合社區工作人員測溫、發放出行卡。一句句關心話語,一張張法制宣傳手冊,都為社區的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經過半個月的堅持,社區的居民們配合度高了,矛盾糾紛少了。“守一個門,就護一群人,我剛好曬曬太陽補補鈣,消消毒。”面對熱情的居民勸她休息一下,李喬都會笑著說。

“內勤”變“片警”能文也能上“疫線”

一個多月的連續工作,李喬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不想家,只是有時候工作起來也顧不上。她是母親,是妻子,也是家裡的獨生女,面對家人,每天會通過電話報平安,解思念。她說:“等疫情結束後,我會對身邊所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說一句辛苦了,雖然我現在還不是共產黨員,但是我會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在崗位上堅守,這是使命,也是對人民群眾負責”。

供稿:黃河東路派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