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考古学家的日常

某日,考古学家没有下地,在校任教,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博物馆。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考古学家的风采

藏在西北大学校博物馆历史馆中的小小文物▽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文物也是有生命的,小小人翩跹起舞千年,幸而身边还有人陪伴,没有那么孤独?

在博物馆讲述青铜器的部分,遇上酒器。

考古学家就与学生们分享了一个考古学家的日常故事。

某天,考古学家和某部长谈话,谈起称呼的问题。


--我说“尊敬”您,当然是好,然而回到古意,我可不敢这么说!

--哦?为什么这么说?



有请--独耳尊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西周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1982年丹徒磨盘墩出土,口径34.5厘米,底径24.1厘米。

口沿下有一半环耳, 腹饰云雷纹及四组乳钉。

云雷纹:青铜器表面用于修饰的一种典型纹饰。

基本特征:纹饰是以连续的“回”字线条构成。

云纹是以圆形的回字组成,而由方形的回字组成的称为雷纹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青铜器上的云雷纹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尊”。


《说文》:“尊,酒器也。”

尊,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谈到古代的酒,萦绕舌尖的,或许多为苦涩滋味。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与愁,难以割舍。

酒与别

王维千古咏别绝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遥远的西北边疆,

是悱恻难言的牵挂,

是一身才华无处安放、

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苦闷。

语言太过苍白无力,

不如干了这杯酒。

酒与乡

范仲淹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登临高楼,亦望不见归去返家的路。

只是愈发,形影单只。

孤独与乡愁,且让酒香覆盖了罢。

酒与国

同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家远万里

功业未就

然“将军白发征夫泪”

要守护国土

守护国民!

酒与乐

但酒并不都是悲的。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生活中小小惬意。

寒冬,温酒,暖胃,暖心。

《饮中八仙歌》

同样“嗜酒”的杜甫,初到长安时,还未经历那场动荡。写下《饮中八仙歌》,描写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再现了巅峰的大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洒脱不羁的精神风貌。

描写崔宗之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便是后世文人墨客描绘翩翩少年喜用的“玉树临风”出处了。

当然,《饮中八仙歌》最为大众熟知的,莫过于描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仙李白,亦被称为酒仙,与这,肯定是脱离不了干系的。



说完了酒与诗,回到酒器尊。

从尊到樽的演变,其实还有许多插曲。

“尊”作为酒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其所用的材质的不同,其字形也随着发生不同的变化。

最早的“尊”可能是用陶器制成的,那个时候的酒器“尊”通常写作“罇”。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时代,出现了用青铜制作的“鐏”。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启尊,西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之后,青铜文明逐渐式微。秦汉时期,花纹古朴、色泽明快的漆器得到大力发展,“樽”字应该就在此时出现,表明木制的尊。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杨茂造”剔红花卉纹尊,元,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实际上,后世,陶瓷质地的尊远比漆器的尊流通和使用广泛,但是樽替代尊,一路流传了下来。个中缘由,可能是秦国统一文字时一统,又或是汉代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型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其还没有形成共识,你的想法是什么呢?欢迎在后台留下你的猜想!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尊字的演变△

甲骨文和金文的尊,都像是双手举着酒坛。显而易见,尊在夏商周时期,多为祭祀的礼器。

在所有盛酒器中,“尊”一般为高体的大型的容酒器,通常是方形或圆形。或许是受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影响, 它最早就被选为祭祀的礼器,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最大的烹饪器鼎。

那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考古学家的问题—尊敬,此时,不可乱用,何意?

古人祭祀的对象,常有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尊敬放回三四千年前,应该是“以尊敬鬼神。”

现在,你明白考古学家的意思了吗?


最后,不免唠叨一句。

酒,少喝为好。

毕竟伤身。




南京博物院官网

《“尊敬”的词化历程探究》.常志伟

《酒、酒器与传统文化》.黄亦锡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