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读后感,一个“学霸”在政治上更加成功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号称民国四大传记之一,是朱东润教授的传记文学代表作,写于四川乐山(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迁到乐山,朱东润是武大中文系教授)。在武大,朱东润开授《史记》研究课程,著有《史记考索》。

朱东润先生(1896-1988)是中国传记文学大家,他为古人写传记(如《张居正大传》),也写自传。他是江苏人,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系主任。章培恒教授(高校中文系教材《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新著》的著者)是他的得意门生,《朱东润自传》中提到章培恒在朱教授的课堂上有卓越表现。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读后感,一个“学霸”在政治上更加成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副教授非常推崇《张居正大传》。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2009年第309期,他讲道:“可能朱东润先生也去过广西,也拜祭过张同敞(张居正曾孙)”。郦波认为,“在乐山的流亡岁月里”,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之所以叫大传,是因为这不仅是张居正的个人传记,更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传记。之所以在流亡中很快写出这部大传是因为在国难深重的危急时刻,这本书寄寓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望。

《张居正大传》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荆州张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漩涡
第五章 内阁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内阁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变
第八章 初步的建设(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设(下)
第十章 第一次打击以后
第十一章 从夺情到归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
第十四章 尾声
附录 隆庆、万历十六年间内阁七卿年表

明朝“学霸”张居正,政治上更加成功

“考上秀才,你就可以成为农村里最有文化的阶层——士绅阶层。但是你不能离开农村,不能离开你的家乡。你要是考上举人,相当于当中层干部,可以当县官。如果你考上进士,可以进翰林院,当大学士,等等”(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教授:《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23岁考中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在此之前,这位大政治家少年得志,16岁中举,可谓正宗的“学霸”。他父亲张文明只是一名秀才,能够生养这么一个进士儿子,可谓光宗耀祖了。

1567年(隆庆元年),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张居正生长于和平年代,也是一名和平之臣,为政以德的同时,当然要“抓经济”。在财政上,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张居正时的明朝,有“倭寇”等犯边,他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在吏治上,张居正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治还算清明。

张居正死于1582年(万历十年),年58,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小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后,抄了张家。明熹宗天启二年,张居正被恢复名誉。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读后感,一个“学霸”在政治上更加成功

张居正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湖北名人张居正

提到湖北荆州,很多人会想到张居正。

张居正墓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占地15 亩。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马、石龟、石狮等大多在“文革”期间损毁。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后,墓葬已被修葺一新。现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 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碑前还有石制香炉、烛台,再前有半月池,墓四周有土筑莹墙,高3米。

张居正故居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荆州古城有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决定重建张居正故居。经重建,张居正故居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分析了《张居正大传》。郦波讲到他去了荆州的张居正故居,产生了很多感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宋词大家辛弃疾笔下的名句。

辛弃疾和张居正一样,少年得志,颇有政治抱负,可是,辛弃疾除了留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托付军政理想的诗词而外,并没有真正实现报国梦想。

张居正死后,小万历皇帝抄了他的家,认为他是最奸猾的臣子。后来,张居正生前一切都完全恢复。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在明朝危亡之时贡献自己,明朝灭亡后,张同敞参加各种“反清复明”的组织,但最后在桂林和自己老师不幸被清军杀害。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读后感,一个“学霸”在政治上更加成功

明史小识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政治改革家,万历时期任内阁首辅,以推行“万历新政”闻名。我早就听闻。

读《张居正大传》,了解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是我读了《朱东润自传》之后。我喜欢历史,读过黄仁宇教授的《万历十五年》(书中,有一章题为《世上已无张居正》),让人感觉明史很有趣。2004年,我曾经考过一次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为了备考,我集中阅读了一些历史学教材和著作。

趣读历史可以解乏。我是在碎片化时代里的读书——尤其是读明朝历史书,就像人生途中旅行者走累了,进入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小憩,喝口水,翻开书,是一种休息。据说,有一位外国学者写文章说,如果让他自主选择出生地的话,他想生活在明朝嘉庆年间的杭州西湖之畔。

大家都来,在历史里面寻找栖息地吧。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读后感,一个“学霸”在政治上更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