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是西湖大学人的大学还是中国人的大学,普通人难道没有参观的权利吗?

关关叹逍遥


高研院是一所新型非营利高端科研机构,普通人进去参观什么呢?普通科研院所的职工上班都要凭证出入,何况这种高端科研机构呢。


小驷839


你有本事把你这个疑问的主体换成全国任何一所学校试试


霏语Marc


2018年4月初,西湖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此后便一直占据着各方媒体头条,激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

西湖大学是西湖大学人的大学还是中国人的大学,就是觉得此事非要往大了说,首先西湖大学是中国人的大学,这点是没错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到西湖大学就读或参加的。

一、 学校的发展历程

首先,需要把时间线弄清楚,其中包括西湖大学成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其中比较关键的事件。18年成立的西湖大学的前身是“西湖高等研究院”。

据载:该研究院于2015年12月注册成立,该研究院成立之时就得到了多方支持,除施一公外,还有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等学界、商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具体来说,西湖大学的发展情况如下:
1. 2015年3月11日,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就正式向国家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建议》。
2. 2015年6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与杭州市政府签署《筹建西湖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西湖大学筹建工作。
3. 2015年12月1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正式注册成立,成为西湖大学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
4. 2017年,复旦大学与西湖高研院共同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2018年,浙江大学开始和西湖高等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5. 2018年4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

二、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大学的发展方向

当今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创新能力,而我国面临高精尖领域创新人才不足,基础研究的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严重缺失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方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均为私立高校,而中国然民办高等教育仍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在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一穷二白的状态,西湖大学正是以此为契机,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所民办“世界一流高校”。

正如西湖大学的规划中所言,西湖大学的目标是:“至2019年末,拥有教授师资力量规模超过洛克菲勒大学;在教师科研水平上,在尖端研究方面异军突起;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成为亚洲一流,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团队;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相媲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三、其创新的管理运营机制和治学体系均属国内首创

西湖大学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执行董事会决定,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同时设立监事会、顾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按照章程和相关规定开展活动,形成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

在人员管理机制上,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设置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讲席教授)3个职级,分准聘与长聘两类岗位。西湖大学遵循全球化的教育规律,在学生培养、师资聘任、学术研究、技术转化与企业合作等多方面对标国际规范,行政服务于学术,追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和科研卓越,绝不以量代质。

四、 政府社会多方支持和期望,协同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对西湖大学给予了厚望,希望这所大学能够成为中国民办大学标杆,也能成为中国大学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里程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西湖大学的建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

西湖大学的设立不仅获得了大量学界人士的支持,在资金方面也获得了政府和商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在资金捐赠上,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包括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邓锋、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

在政府层面,杭州市西湖区从政策创新、政治引领、人才计划指导、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等多方面积极探索,为西湖大学吸引人才提供全面精准、贴近需求的服务。

以上四点,不知道可不可以回答读者的疑问,总而言之,能进这样一所大学的人绝对是不是一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范围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学校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如果你老师或学生家属,我想没有问题,你是学生,也没有问题,院校邀请来的专家学者讲课,更加没有问题。你如果什么都不是,你进去参观什么呢?首先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进去干什么?又不是公园,到处看看花花草草,人家在教室里面,研究搞科研,你东看看西瞅瞅,在到处逛一逛吗?而且人家学校是私人学校,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同于公立学校。而且人家又不是不让人参加,只是需要团体组织,人家学校出面专门有人接待。这样一所学校的成立背景、发展方向、重视程度这三方面都剖析清楚明白了。你还会说“西湖大学是西湖大学人的大学还是中国人的大学,普通人难道没有参观的权利吗”这样的话吗?


程俊谈教育


不可否认,西湖大学属于中国人的大学,但不能随便参观我认为合情合理,西湖大学不同于一般的大学。

我们普通的大学建立在道路两旁,公交车可以从我们学校的中间穿过,而且各种社会的车辆都能随意进出,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大学学习,想要不受影响那是假的。我本科的时候在我们学校的马路上就出过好几次的事故,都是社会车辆撞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除了车辆方面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因为太多的社会人员进出,所以,作为一个高校学生,我赞同西湖大学的做法。

西湖大学是怎么样一个学校?

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高等学校,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该大学预计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聚焦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方向设立一级学科;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学校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2017年至2021年为西湖大学初创期,无本科生招生计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220人;预计202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生;到发展期2026年,预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5000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规模达到300人。

相信很多人会注意到上面几个字“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目前西湖大学主要招收研究生,博士,并没有本科生招生计划,可以将西湖大学看成为一个研究所,而不是“大学”。西湖大学的师资队伍非常强大,开办之初有5位诺贝尔奖得主及70位国内校长出席,可以看到西湖大学的地位所在,把西湖大学比作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都一点不为过。

为什么西湖大学不让参观

西湖大学是允许参观的,但只接受集体预约参观,不接受个人独自参观。首先,我认为允许集体预约参观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学校可以借鉴、学习西湖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其次,不允许个人参观一方面保证了学校师生科研、学习的氛围,也保证了不让学校进入一些“不良社会人员”,对学校办学造成影响;最后,不让个人参观是为了保证学校的学习氛围,不能因为不让个人参观就将西湖大学比作西湖人的大学。

不让个人参观,对于每一个去到西湖大学校门而不能进去参观的人都比较恼火,但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学校并不是博物馆和公园,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是学校里面的人员也希望被参观。

总的来说,西湖大学主要以学生、科研为主,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让个人参观是为了保证学校的学习、科研氛围,我们应当理解。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头文字Li


西湖大学目前只接受团体预约参观,不接受个人参观。

01 西湖大学介绍

西湖大学是借鉴美国的私立大学模式建立的。

施一公说:“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主要依靠公立大学实现,而科技的卓越则是由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共同保障,其中私立大学的贡献更大一些。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卓越主要体现在公办大学,作为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应该有一批一流的非营利性的民办大学来共同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西湖大学成立于2016年12月(原名西湖高等研究院,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西湖大学),是我国科学家为了集中力量推动我国前沿尖端科学的深度研究而创办的一所民办大学。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任校长、诺贝尔奖得主杨振林任名誉主席。

学校定位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只有三个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研究方向是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3个学科门类。

目前,西湖大学只招收博士研究生,不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17年首次招生19名博士生。2018年,有1500人申请博士,仅录取120人。目前西湖大学共有博士生334人。由于西湖大学目前还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因此,西湖大学招收的博士生是与浙大、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都都在复旦大学、浙大进行,只有学术科研活动在西湖大学展开。所以,从生源来看,西湖大学学生应该是高素质的。

到目前为止,有111位一流科学家签约西湖大学作为博士生导师。这111位科学家是从海外遴选引进的。据施一公说,“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在世界前列”。所以,从师资来看,西湖大学师资阵容是豪华顶配的。

那么,西湖大学的研究做得怎么样?

按照施一公在杭州举办的第20届中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是:“希望在五到十年之后,一大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西湖大学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会在西湖大学诞生。”

具体目标是:五年比肩清华北大,十五年媲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

由于目前西湖大学成立时间太短,研究成果还不好说。只能看未来的发展。

当年,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的大师,显然不应该仅指名气大,更深层的是指高眼界、大格局。西湖大学的导师显然都是具有大名气的,至于眼光与胸怀,我们普通大众层次低,隔得远,看不真切,但想必也应该不低。

02 西湖大学不对游人开放参观

目前,西湖大学对外是不开放的,不接受个人进校园参观。但团体访问参观是可以,不过要求先预约。

为什么不让人参观呢?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比较小,总面积是10万平米。如果让游人随意进去,很容易使整个校园显得吵吵闹闹。而学校的意义是为了教学研究,需要幽静恬淡的氛围。

而一般学校面积相对比较大的大学,是允许个人参观的。

另外,这也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思想有一定关系。

我国大学都建有围墙,是封闭型的,一般不赞成游客进校园参观。而国外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没有围墙,是开放型的,游客可以随意进出,都不知道是否进入了大学校园。

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不断,就在于我国基本上是封闭体系的。虽然存在与外界的交流,但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在这个封闭体系内,文明发展方向是人的社会化,人是社会的单元。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必然建立起每个人的安全圈。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建立起一个个集团化的封闭圈。

而国外文明的传承都是起源于海洋文明,本身就具有流动性与开放性。国外文明一直在相互的吞并与融合,没有长存不死的文明传承。所以,国外文明的开放性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讲究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当然,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些都已经深入到基因中,进化成了一种无意识,人们都不会刻意去思考。


听雪学苑


西湖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是西湖大学法人的财产。

是否对公众开放,由西湖大学自己决定。

同样道理,居民小区不让你进,你也是不能进的。


一叶枫流


题主看来挺自我,对参观挺热衷,但是你缺乏对参观这个词内涵的理解,如果你去诸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之类的公共场所参观,当然没有人拒绝你,因为那是开放式。但是如果你想参观西湖大学,人家拒绝你进入,那是百分百没有问题的,因为那不是开放式公共场所。

题主还应该清楚一个规则问题,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当然也要有校规校纪。原本西湖大学建筑面积并不大,仅有7栋楼,如果仅看校园外貌,根本不需要进入校园。但如果想进入楼参观,那就要遵守西湖大学的校规。

问题来了,西湖大学允许个人或集体参观吗?

答案是:只允许集体参观,但是必须要提前预约协商,由西湖大学综合办公室批准即可。也就是说题主作为个体,你想进西湖大学参观看来是行不通的。

另外,题主还要清楚一点,西湖大学是一所民办大学,并且是研究型大学。在这所有着明星企业家和学术专家光环集于一体的大学里,安保措施会更加严格,这也恰是个体不允许随意进入西湖大学参观的根本原因所在。

通过上面的分析,题主应该清楚了,你提出的问题其实背离了基本社会常识,作为个体你忽略了遵守规矩这一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家里休息,有人敲门非要闯进家,你肯定不干啊,这是我的私人空间啊。如果你非要强行闯入,我就有权利报警!

因此,千万别因为不让你进西湖大学就矫情,而应先搞清楚人家的校园进出管理规定,才不至于闹出笑话来。


寒石冷月


西湖大学是西湖大学人的大学,当然也是中国人的大学。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啊。

大学在中国建立,其举办方: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也是中国的基金,给基金捐钱的都是中国企业家。校长书记也都是中国人,你说它是不是中国的大学?

西湖大学能不能参观?

当然能,我没听说过中国哪个大学不能参观,包括军校。

只是,参观的人和形式不同而已。

西湖大学允许参观,但只接受集体预约,不接受个人参观。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大学,和其他大学不太一样,它的起点直接招博士生,第一届学生2017年9月开学。次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获批招收博士后。

在里面上学的,也都是科研大咖,他们需要安静工作。

教育梦

我以前总跟学生讲,西湖大学是教育梦的结晶。捐钱建校和管理学校的,都有梦想,这是中国真正专家治校的地方。

其目标是,建成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一样的,真正的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学。

所以,请给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家点赞。也给梦的教育家、科研工作者更多空间,别去打扰他们了。

希望能够帮助您。


辅导员范儿


就算公立大学不让你参观,也是合情合理的。更别说私立大学


elvin汐沐菲羽


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