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大約三十年代初,我家院子裡栽種了一棵歪脖子棗樹。淮海戰役在我的家鄉打響時,任硝煙的摧殘,大炮的震顫,經歷了一年又一年,這棵棗樹竟然搖搖晃晃挺過來了,而且長大了,成了合抱粗的大自然的驕子了。

解放後的數十年裡,老棗樹曾一度碩果累累。可是,到了八十年代初,它似乎沒有多大的活力了,終日焉頭焉腦,打不起精神來。在它的脖頸分枝處,不知被哪些萬惡的蟲子給蛀了個黑洞,如同掏空了老棗樹的心。

每年春秋季節,棗樹頂端,嚶嚶嗡嗡安居好幾戶馬蜂,一有孩子爬樹,略一晃動,或有人用竹竿偶一打動枝葉,黃黃的小飛機就成群的在樹冠上膨脹,它們成了老棗樹的看護者、霸佔者,成了果實的主人。這下激起了家人的橫目皺眉,終於有一天,大哥發怒,用煤油澆了棉絮,綁在丈餘長的竹竿頂端,高高地向蜂窩擎起,火焰四起,濃煙翻滾,馬蜂們沒見怎麼反應就全無聲息了。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我們似乎應當為此快慰,然而很遺憾,從那以後,老棗樹上的果子一年比一年寥落,以至有一年竟然看不見一個星點,直到秋後樹葉快要褪盡時,才顯出幾個指頭大的紅點。

望著歪歪巴巴的老棗樹,全家人都有些失望。尤其是嘴饞的孩子,成天嘰喳著,說它光長葉不結果。後來父親發指令:把老棗樹刨掉算了,省得長年立在那遮蓋南屋不見陽光,也礙視線,再說,它那個材料也派不上用場,最多不過當乾柴燒。

就在父親決計要採取行動的時候,祖母卻拄著柺杖,顫顫地走到老棗樹身旁,用她老人家那乾枯的手抖抖地摸了摸老棗樹滄桑乾裂、榨盡汁液的皮,然後說話了:"刨它做啥?這麼些年風風雨雨都過來了;它也和我一樣撿了條命才熬到今個(天)",爾後又似央求父親"算啦,莫傷它了,往後,逢到臘八的時候,多敬它些小米飯,它興許會跟小米粒一樣,結起棗兒稠密起來。"

自此,每年臘八這天,我們都要將成碗成碗的米飯,抹在老棗樹的軀幹四周。

但老棗樹竟再沒能多結一個棗兒來,一年,兩年,直到祖母病世後的第十個年頭。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鄉情】祖母留下的老棗樹(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