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中給經驗 反“三”中獲能力

舉“一”中給經驗 反“三”中獲能力

──談閱讀訓練課的教學策略


“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裡,必須不斷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練成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反三’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儘可能自己去探索。”(見《葉聖陶語文論集》P152)。近年來我把功夫下在教學生“學”上,在閱讀教學實踐中給學生以經驗,在講授閱讀知識、訓練閱讀技能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使他們獲得“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一)閱讀訓練課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讀懂內容。


按訓練過程,這一步又循序漸進地提出三點要求:

首先,以記敘文為例,按學生對教材感知、思考、理解的過程,訓練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自己讀懂一篇文章的內容。


1、 感知過程:

①要求學生把課文瀏覽一遍,想一想寫的是什麼。

②要求學生漫讀一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用記號標明,待討論時提出。把生字、生詞用規定符號劃出來,查工具書解決。教師用適當的方法檢查。

③讀完兩遍,教師按照設計好的題目簡單討論一下,目的是讓學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培養他們縱覽全文,全面瞭解的自學習慣。


2、 思考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①在感知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段細讀。看每個自然段裡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麼意思,句與句之間是什麼關係,各自然段各是什麼意思,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批在書上,再看哪些詞語在表達這個意思上是其中的關鍵詞語,用規定的符號把它劃出來。


②指導學生把關聯緊密的若干自然段的意思概括出來,這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找出來了。學生經過分析概括,大體上也就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


訓練剛開始時,教師要做具體提示,否則學生就會感到茫然,有無從下手之苦,信心也容易動搖。我是這樣做的:開始分析頭幾個自然段是教師做示範,邊做邊講解,讓學生在書上用不同的符號標記,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然後再讓學生自己試看一個自然段,組織學生研究這個自然段,給學生明確的答案。再鼓勵學生自己試讀,試研究,及時訂正、補充。最初幾篇課文都是這樣細讀,主要是訓練學生明瞭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切實掌握分析方法,同時,還要進行朗讀訓練。


其次,分門別類講授各種文體知識,讓學生經受各種體裁文章的實踐鍛鍊。

閱讀技能就是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學生有了閱讀記敘文的基礎後,閱讀其他體裁的文章就容易得多了。因為不管什麼文章,第一步都要從文字入手,逐句弄懂字面意思,只是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點,分析用語也應不同,如教議論文,我先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和《紀念白求恩》這兩篇課文,讓學生仔細體會。兩文的主題都是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但表現的方法卻不同。一篇是通過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具體的人物形象地反映了主題思想,另一篇則是講白求恩為什麼要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什麼能夠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然後結合課文講授議論文的知識(即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在具體分析的過程中,再教學生分析議論文的正確用語。如不能像記敘文那樣說,這一段“描寫”了什麼,應該說這一段“闡述”了什麼。要著重指導學生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從而掌握分析議論文的基本功,使學生讀了文章能分析論點、論據,並講述論證的過程,還能懂得對比的作用及其“沒有一個不”“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等句式的修辭效果。


第三,講授閱讀知識,讓學生在預習提綱的引導下,自己去進行閱讀鍛鍊。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閱讀實踐,初步掌握了讀懂文章內容的方法後,教師要向學生講授必要的字、詞、句、篇、語、修、邏等基礎知識,為今後的閱讀打下基礎。由於這一過程的主要精力放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上,閱讀訓練則是半放手地讓學生去完成。為了不至於放任自流,或基礎差的學生無所適從,採取發預習提綱的方法,讓學生“順藤摸瓜”。最初的預習提綱可以詳細一點,文章的轉折和關鍵所在都給以具體指出。這樣即使基礎最差的學生也能獨立分析課文。以後,逐步過渡到發簡要提綱,直到只給一兩個思考題。學生根據思考題,就能摸出作者的思路。


這三個要求要循序漸進,不斷加深、提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實踐隨時掌握教學進程。


第二步,理解文章表現形式。


這一步從兩方面進行,現以記敘文為例說明如下:


第一方面,單項訓練。

訓練項目的安排,根據觀點和材料是構成文章內容的兩個要素;結構和表達是構成文章形式的兩個要素的實際情況,本著從大的方面入手,逐漸向細微之處發展的程序進行。分為材料處理、篇章結構、寫作特點、語言運用四個訓練單項。做法是,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出示預習題,組織討論,進行某一單項的訓練。

1、理解作者如何處理材料的訓練。包括文章的選材、剪裁、詳略處理及觀點和材料的統一的原則等。如對《社戲》這篇課文,研究作者選材的匠心。先討論作者是怎麼寫社戲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學生討論後發現,文章便沒有直接寫看社戲,而是寫平橋村是“我的樂土”。緊接著再讓學生考慮,平橋村是樂土著重寫了什麼?學生髮現寫了四件事(得到優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有釣蝦放牛等樂事、可以看到社戲),這時就引導學生研究作者為什麼要寫前三件事。討論後,同學們認識到,這些樂為看社戲作了鋪墊,突出了看社戲是在平橋村的最大樂事。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閱讀文章時,就對作品的主題思想與材料處理的關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就增強了他們這一方面的閱讀技能。

培養閱讀能力決不是隻讓學生自己讀,相反的在這樣的討論課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要適時把握課的進程,引導討論方向。否則,如果只圖課堂熱鬧,那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2.理解作品篇章結構的訓練。結構是構成文章的要素之一。它包括文章的開頭、結尾、層次安排、過渡、照應等,看它們是怎樣為表達中心服務的。我曾以《荔枝蜜》為平臺,訓練學生構思的巧妙。我先讓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初落墨於畫家喜愛蜜蜂,給以褒獎,旋即以“我卻不大喜歡”一轉,敘述兒時被蟄的經歷。我問學生:後來喜歡不喜歡?這時學生髮現文章接下來沒有再繼續說蜜蜂的不是,卻寫起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蜜的甜美,蜜蜂的辛勤勞動,看起來荔枝蜜與蜜蜂同插秧的農民沒有什麼聯繫。接著我又叫學生研究課文的結尾部分,學生細讀後恍然大悟地說:“文章的構思和蜜蜂形象的構思是同時完成的。這真是太奇妙了!”隨後我就要求學生以後閱讀文章,要注意研究這些東西,盡力做到自己的思維符合作者的思路。這樣就能更深入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內容,深刻認識作者苦心經營的功力。這對寫作是有很大作用的。

3.理解作品表現方法的訓練。包括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和對比、襯托等某些表現技巧。

4.理解作品語言的訓練。訓練學生理解作品語言特色,這是一項主要的基本功,需要用較長時間來反覆訓練,才能逐漸收到效果。

訓練學生理解書面語和口語的異同,體會對語言的一般要求(準確、鮮明、生動);理解記敘、說明、議論對語言的特殊要求。通過典型課文的閱讀,使學生體會作者在語言上的功夫。


第二方面,綜合訓練。要求學生每讀一篇文章都要把文章的表現形式分析出來,看形式是怎樣表達思想內容的。具體做法不再贅述。


(二)閱讀訓練課的幾種類型


隨著教學方法的改革,必然要改革課的類型,通過幾年實踐、摸索,我認為還是採用預習課、討論課、練習課三種類型比較合適。


預習課不同於學生的自習課。預習課上各種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教師教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己的勞動,熟悉獲得知識的途徑,養成自學的習慣,形成自學的能力,同時促進智力的發展、創新思維的形成。如“寫作背景”不是由教師講授,而是指導學生自己利用書上的註解,或是由教師提供信息,讓學生自己學習查找資料(報刊、圖書、網上、有關人員),這就為學生今後學習打下基礎。如《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書上註解不夠,就通過多媒體技術提供背景資料,學生很容易就把握了課文。


討論課主要是教師佈置預習題目討論,也可以把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拿來討論,使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閱讀的興趣。儘量讓學生髮言,使他們之間展開討論。事實上爭論的過程正是學生整理思路,使之明朗化,條理化,逐漸趨於正確的過程。這無論對學生知識的獲得,表達能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鍛鍊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當學生在不能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才作總結。如果發現學生把較重要的東西疏漏了,教師就提出來,加以闡發。


練習課不可輕視,“溫故而知新”,它能夠鞏固、加深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技能。利用練習課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的方法獨立閱讀略讀課文益處更大。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在練習課裡閱讀略讀課文的過程,正是把在精讀課文裡學到的閱讀知識應用於閱讀實踐的過程。只有多多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最終形成。由於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不用老師教,自己基本上能讀懂課文,所以課堂上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預習和練習都能在課堂上進行,減輕學生的負擔,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繼續教育的需要,我外出學習的時間較多,臨走前佈置一些簡單的提綱或思考題讓學生自學課文,回來後用一兩課時間,把留作業的課文點撥一下,同學們修改一下筆記就可以了,教學進度與平行班級一步不落。初中六個學期共講授252篇課文,除去50篇作為例子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之外,其餘的都是採用學生自讀,教師組織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的。同學們感到語文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學好不可。因而學習自覺性提高,學習成績明顯攀升。


(三)閱讀訓練課的效果反饋


學生獨立鑽研文章的習慣形成了,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如學習《馬說》一課,同學們對課文註解提出疑問,他們指出“策之”“食之”、“鳴之”句式完全一樣,可是對“之”的解釋卻不同,怎麼理解?他們認為註解不恰當。學生不僅對課文提出問題,而且在聽課當中能及時發現老師講課中的問題。如講《論雷鋒塔的倒掉》一課,一位同學給我提意見說:“同學照註解解釋‘禪師’一詞,老師就給肯定,這是不夠的,他沒有講出魯迅用這個詞的深刻含義。”即使在公開課上,學生也能及時指出老師講課中的不足和錯誤之處。有一次公開課上做翻譯文言文的練習,我把《送東陽馬生序》中“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的“之”的用法理解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但是學生認為錯了,當時就給提出來,師生共同分析以後,我認識到那個“之”字確實是一般的結構助詞,這件事對我的教育很大,學生的聰明才智一旦發揮出來,是了不得的。我常常表揚敢於發表意見的同學。如果學生只知道照老師講的、書本寫的去做,不會自己動腦筋,那是不會有發展的。

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我還有意識地利用公開課搞了幾次試驗:事前不讓學生做準備,課上臨時發打印教材,效果也比較好。

因為加強了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訓練,特別是讓學生體會、理解文章表現形式的作用,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學們的朗讀和口語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對其他各科的學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數學、物理老師多次反映班上的學生概念清楚,分析理解題意能力強。已畢業出去的學生也反映這種實驗確實能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對繼續深造或參加實際工作大有益處。


閱讀能力無論在甄別或選拔的評價中,還是在社會活動的具體過程中,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一個人的語文水準和知識積累,從而有可能決定現在或將來的有所為、無所為,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課的重要目標之一。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尚需繼續探索、努力。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熱火朝天,為全面、有效地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更具體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大好環境。作為中小學教師理應搶抓機遇,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探索出更科學更具體更便捷更有實效的教學方法。

( 原載《語文教學通訊》200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