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能與關羽打成平手的有哪些武將?

庭州行者


三國演義中,關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被譽為“武聖”,一生斬殺十幾個敵將。如顏良、文丑、華雄、管亥、荀正、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蔡陽等人。這些人中,大部分是被關羽在十回內斬殺的,給讀者一種關羽無法戰勝的,不可力敵的。然而,演義中卻至少有四人曾和關羽戰成平手,他們都是誰呢?

紀靈

劉備奉漢獻帝劉協之命,討伐擅自稱帝的袁術,雙方在盱眙爆發大戰。袁術手下大將紀靈,是一個山東大漢,善使一口重五十斤的三尖刀。兩軍陣前,紀靈與劉備對罵,處於下風,大怒不已,衝向劉備,與關羽戰在一起。

兩人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紀靈叫了一箇中場休息,回去休息,派出了副將荀正代替自己出戰。大言不慚的荀正被關羽一刀砍於馬下。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紀靈大怒,拍馬舞刀,直取玄德。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大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紀靈卻遣副將荀正出馬。

紀靈三十回合和關羽戰成平手,如果繼續打下去,他肯定會處於下風,落敗被殺也是有可能的。聰明的紀靈叫了一個暫停,這才免於恥辱,將兩人的交手記錄永遠地定格在三十回合,成為一個和關羽三十回合戰成平手的武將。

黃忠

關羽奉劉備和諸葛亮之命,攻打長沙。長沙最厲害的是老將黃忠。兩人三天三次大戰,一次比一次精彩。第一天,關羽和黃忠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心中想的是第二天用拖刀計,必然贏他。第二天,兩人又打了五六十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關羽突然撥馬便走,黃忠緊追不捨。

關羽計劃採用拖刀計,斬殺黃忠。他正要用拖刀計時,突然聽到後面一聲響動,原來黃忠馬失前蹄,摔倒在地,便沒有下死手,對黃忠說道:“今天先饒了你的小命,你回去換一匹馬,再來大戰。”黃忠心中不知道何種滋味,飛身上馬,回去長沙城了。

第三天,關羽繼續和黃忠大戰,兩人打鬥到三十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黃忠於是詐敗,引誘關羽追趕,兩次只拉弦,不放箭,報答關羽前一天不殺之恩。關羽卻以為黃忠不會放箭,只是虛張聲勢,嚇唬自己,於是放心大膽追殺黃忠。

黃忠兩次虛放,報答不殺之恩後,便真的放箭了,一箭射中關羽盔纓。兩軍士兵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為其喝彩。關羽這才知道黃忠確實有百步穿楊的本領,前兩次只是為報恩才虛放。

關羽和黃忠的三次大戰,以第一天交手為準,兩人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是平手。

龐德

襄樊之戰中,龐德帶著一口棺材出戰,豁出性命和關羽大戰。第一天,兩人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魏兵鳴金收兵,龐德退回。第二天,龐德和關羽打了五十回合後,表面採用拖刀計退走,關羽追趕,龐德搭弓射箭,一箭正中關羽手臂。龐德射傷關羽,如果兩人單挑,應該還是平手,不分勝負。

徐晃

在於禁、龐德七軍被關羽水淹後,徐晃作為二路援兵,馳援樊城。他早年最佩服的人就是關羽,佩服關羽溫酒斬華雄、白馬斬顏良、延津誅文丑,深知關羽的厲害之處,於是鄭重其事地對待。徐晃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自己公平單挑贏不了徐晃,於是使用計謀。他先和關羽嘮嗑,表達自己對關羽的仰慕之情,一晃多少年過去了,關羽的頭髮也白了。

徐晃的話成功勾起關羽對過去的思念後,話鋒一轉,回身對後面的人道:“誰能取得關羽的首級,重重有賞。”關羽愣住了,不知道徐晃為何翻臉無情。徐晃表示這是公事,不能論私情。

徐晃的這句話把關羽給氣著了,關羽大怒,匆忙和徐晃大戰在一起。兩人大戰八十回合,不分勝負。然而,關羽右臂刮骨療毒,箭傷剛剛癒合,終究少氣無力。關平擔心自己父親安危,於是鳴金收兵,關羽拔馬回營。演義中相關內容如下:

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結語

演義中,和關羽單挑,沒有一個能夠勝過關羽的武將,他們不是被關羽所殺,就是和關羽戰成平手。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紀靈、黃忠、龐德、徐晃四人和關羽戰成平手。其中,紀靈和關羽三十回合戰成平手,黃忠和關羽一百回合戰成平手,龐德和關羽一百回合戰成平手,徐晃和關羽八十回合戰成平手。


魁哥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打成平手的,都有那些武將?



這應該包括幾種情況:一是關羽本身傷病未愈,年齡已過大,體力精力都有下降時,這類猛將演義中有所展示的,有龐德、徐晃;二是關羽基本正常時,能夠戰平關羽的猛將,這包括黃忠;三是環境限制,關羽有所顧忌,放不開手腳時,這有紀靈;四是推測估計,在第一種情況下,估計已經被殺掉的顏良、文丑,以及關羽兒子關平,具備戰平關羽實力。以下具體分析。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時年五十有八,兩鬢斑白,在三國時代,已經算是步入老年。儘管與黃忠比,似乎不是很老,但黃忠是特例,就是那種老來紅,像姜子牙一類人物,年輕時一般般,七、八十歲,才綻放光彩,而關羽是屬於大眾化的,就是和多數人一樣,在接近六十歲時,精力、體力會明顯衰退。



當時,于禁奉命率領七枝大軍,救援被關羽圍攻的樊城,龐德為先鋒。這消息一出來,有人給於禁說,龐德是原馬超猛將,現在龐德的哥哥龐柔,就在劉備部下當官,馬超更是五虎上將,叫龐德作先鋒,不是與虎謀皮嗎?,于禁趕快找曹操說,這先鋒不敢要了,不然就辭職不幹。曹操一聽有理,把龐德叫來談話,說把先鋒印交出來,不用去襄樊前線了。龐德本來憋圓力,想表現表現,給魏王看看,報答一下曹操,這一下就讓龐德炸圈了,非問個為啥?本來曹操吞吞吐吐,想留點面子,龐德這麼一來,曹操只好實話實說,龐德是直性子,說如果曹丞相不讓龐德去,就立馬死在當面。曹操最理解這類人物,沒再為難龐德,說那好吧,你繼續幹先鋒,才基本平息這件事。



龐德回家後,越想越氣,叫人打造一口棺材,出發時抬在軍前,聲言這次去,棺材如果不裝關羽,就裝龐德自己,就是說龐德抱定必死決心,有去無回。到了前線,儘管于禁對曹操不換先鋒,心中不滿,處處刁難,龐德還是一門心思,想著幹掉關羽,出一口惡氣。最先應戰的是關平,二人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各自收兵。恰好,關羽來視察,聽說龐德陣前,抬著棺材,口出狂言,不覺大怒,就要出馬收拾龐德。關平因為交過手,知道龐德是勁敵,就勸說道,龐德一個小人物不值得,父親如今身負重任,掌管一方,年紀大了,萬一有失誤,就耽擱大事。



可關羽性格,豈是關平能勸住的。提刀出馬,大罵龐德,關羽、龐德干過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龐德一想,假裝敗退,關羽誤認為龐德要用拖刀計,邊罵邊追趕,不想,龐德彎弓搭箭,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龐德大喜,回馬輪刀,來殺關羽,虧了關平顧慮關羽年齡大,隨後掩護不離,趕緊上前,截住龐德,士兵們才把關羽搶救回營。



徐晃戰平關羽,比龐德稍晚一些,在於禁被擒,龐德被殺後,徐晃奉命第二次救援襄樊,這一次,與關羽戰龐德不同的是,關羽多受一次箭傷,二人戰過八十合不分勝負。按照十九年前,顏良二十合幹敗徐晃,關羽飛馬斬顏良來看,在關羽風頭正勁時,徐晃不是對手。因為徐晃、許褚二人,都被關羽奮力殺退。



關羽戰平黃忠,是在建安十三年末(208)到十四年初,關羽領兵攻打長沙,黃忠是長沙太守韓玄部將。奉命應戰關羽,二人戰過一百多合,不分勝負,而且打了幾天,後來黃忠箭射關羽時,為報答前一天,黃忠馬🐴失前蹄,關羽刀下留人,放黃忠回去換馬再戰,故意只射關羽頭盔徽纓,讓關羽知難而退。有人認為,這時的關羽,比起斬顏良時,武力有所下降,因為黃忠已經六十多歲,一方面說明黃忠武力高強,另一方面,也說明關羽武力,相對下降。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距離斬顏良,已經十多年過去了。武將一生,能有幾個十多年?



關羽戰平紀靈,大約在興平年間(194-195)當時,紀靈是袁術派來攻打劉備主將,軍力強大,而劉備被呂布奪了徐州,窮困潦倒,兵微將寡,糧草後勤等,都難以保證。紀靈出場後,先派副將荀正,應戰關羽,被關羽一刀就送上路,紀靈親自出馬,與關羽戰過三十合,不分勝負,各自收兵。不久後,就是有名的轅門射戟,呂布通過這吹灰之力,回報了奪徐州的歉疚。



參考後來紀靈遇上張飛,不到十合就被幹翻的戰例,推測關羽打紀靈時有顧慮,劉備可能出於各種考慮,私下交代關羽,別下死手。這最主要原因是,呂布和紀靈的老闆--袁術,有點黏黏糊糊,後來,呂布轅門射戟救急,就證明這一點。這話只能領會,不好明說。不然,以關羽斬將速度,不會三十合沒輸贏。 另外,根據關平能應戰龐德,三十合不分輸贏看,關平也有戰平關羽的實力,只是父子之間,沒有直接交過手,而是通過近似推測,得出的結論。(034)


流譽後


能夠打敗關羽的三國裡面的呂布應該不成問題,數次相遇,張飛敢叫陣呂布,而關羽從不吭聲。二爺是個精明人,殺顏良誅文丑,何等的雄壯威武,而每遇呂布,卻並不主動出擊,也許虎牢關一戰,早已領略了呂布的風彩吧!

再有讓關羽打怵的角色,無疑是趙子龍了。古城兄弟們相會那章,周倉被趙雲捅了三槍,跑到關羽處告狀求救,於是關羽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臥牛山來。周倉在山下叫罵,只見那將全副披掛,持槍驟馬,引眾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來者莫非子龍否?至此趙雲先下馬拜見,劉關二人也下馬。本是關在前,劉在後,依二爺的脾氣,見了趙雲不和戰顏良時出其不意斬首?而這個並沒有,那也是所了周倉說極其雄壯,又捱了三槍,二爺就知這人不是等閒之輩,見面後似面熟,畢竟以前在一起合作過,劉備又極其愛惜趙雲,所以才遲疑片刻,等劉備一發聲,趙雲一下馬,他也就沒了脾氣了!還敢追問殺裴元紹傷周倉的事嗎?再就是後來守荊州時,劉備收了馬超,他想去跟馬超比武,封黃忠五虎將,他又不願與老頭為伍,卻單單與趙雲以弟相稱,可見他對子龍的武藝,人品各方面是從心裡賓服的。

能夠與關羽戰平的大約有以下幾位:張飛,馬超,黃忠,典韋,許渚,顏良,文丑。

二三百回合不分勝負,但關羽稍微領先的有:張遼,徐晃,龐德,甘寧,太史慈,張郃,魏延,夏侯惇,曹仁。

至於紀靈,別吹了,絕對不是敵手,夏侯淵,李典樂進再就是東吳的那些,除以上說的兩位,都是在二爺之下,這毫無疑問。





黃羽飛雲超


就小說而言,能與關羽打成平手的人大有人在。

首先可以排除呂布。這傢伙號稱三國第一戰神,武功比二爺那是隻高不低,兩人若是交手,二爺能撐下兩百回合,那就是佛祖保佑了。兩百招後,肯定是非死即傷了。

三國二十四將,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按這個排名,趙雲典韋那是穩穩地不會輸給關羽了。而馬超很多人認為其排名應該是老二,書中也有金呂布銀馬超一說,民間更是有前表呂布後說馬超,所以我認為馬超的武藝可能會略強於關羽。而張飛許褚這兩位以勇猛著稱的人,雖然不曾和關羽交手,但他們都曾單挑過馬超,打了個旗鼓相當,而張飛更是唯一和呂布交手百合不落敗的人,所以我覺得他兩人的武藝和關羽應該是半斤八兩。作為三國後期最出彩的文鴦,雖然無緣和前述那些名將交鋒,但他曾一枝獨秀於後三國武林,肯定有過人的本事,所以我認為他絕對不會輸給關二的。

當然,作為孫吳的頂級高手,孫策其實也有挑戰關羽的能耐,至於黃忠,雖然和關羽打了個一勝一負一平,但畢竟他是先輸了,如果關羽第一陣就殺了他,就不可能會有後來的一負一平了。也許有人會說顏良文丑,但不管這兩人有多大的能耐,畢竟他兩人都做了關某人的刀下之鬼了。

誠然,我在這裡只論武藝,至於其他,暫且不論。


童146569245


能戰平關羽的有呂布 張飛 趙雲 馬超 顏良 黃忠六人,為什麼沒龐德?因為龐德打的是老年關羽,還是抬著棺材去拼命,而且即便如此依然被關羽打成: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所以如果關羽處於年輕時期,那龐德恐怕是逼不平關羽的,龐德跟許褚武力接近,許褚被年輕的關羽平欺,龐德自然也強不到哪去!

呂布自不必說,他跟關羽同騎赤兔馬,從作者用意上說,兩人接近,恐怕不止百合,三百合內也難有勝負!

張飛趙雲馬超顏良四人武力十分接近,趙雲馬超曾二三十合敗張頜,顏良曾二十合敗徐晃,張飛跟馬超基本相等,張飛能百合逼平呂布,雖然處於下風,那百合逼平關羽也不在話下,但張飛依然不及關羽,因為關羽自認馬超張飛不及自己絕倫逸群,張飛實力如何關羽身為二哥自然很清楚,關羽覺得張飛不如自己絕倫逸群,那張飛肯定會比關羽弱!

馬超只能打平許褚,許褚卻被關羽碾壓,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說馬超張飛不及關羽絕倫逸群並非完全是馬屁,而是有事實根據的馬屁,這種馬屁才能把人拍得更舒服😌

趙雲實力定位比較模糊,因為趙雲很少正面與人交戰,大都是作為援兵或者伏兵加入戰場,而他正面與一流高手的交戰從沒勝利過,除了張頜,但從與張頜的交戰看他與馬超似乎實力差距不大,而且趙雲的贊詩威武匹關張,馬超的贊詩關張可並雄!兩句贊詩意境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從作者定位看,兩人應該差不多!

從顏良二十合敗徐晃的戰績上看,顏良似乎比馬超趙雲張飛都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嘉靖版裡,馬超是三合敗張頜,而趙雲十合敗張頜,這戰績比顏良二十合敗徐晃亮眼多了,綜合考量顏良實力與馬趙張差不多,但四人排名的話應該他最後!

黃忠:黃忠出場時已經年近六旬,此時的黃忠武力已經處於下滑期,而且下滑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快,也就是說戰長沙時的黃忠在書中算是巔峰狀態,此時的黃忠實力恐怕不比張趙馬弱多少,此戰也是老黃忠的五虎資格戰,正是因為有這一戰,所以黃忠位列五虎沒多少人反對,但是過了這一戰後,黃忠的實力就進入了快速下滑期,所以五年以後,諸葛亮在葭萌關說只有張飛趙雲可敵馬超,因為五年後的黃忠已經不能跟五年前相提並論了!

而其餘人最強的也就是典韋許褚龐德文丑了,這些人的實力大體都一樣,應該都跟許褚一樣屬於被關羽平欺的水平,可能文丑稍強點,但也被關羽三合打心怯,所以也只能排除

所以結論就得出來了,能跟關羽戰到百合的只有呂布 張飛 趙雲 馬超 顏良以及年近六旬的老黃忠六人而已


姚小貳


認真分析一下關羽的戰鬥特點,就能夠發現,在《三國演義》中其實不少人具備打平或者擊敗關羽的實力。

咱們來看看關羽的戰鬥生涯中的幾次平手:


一、紀靈

與關羽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稍歇。

二、黃忠

第1陣,與關羽大戰百餘合不分勝負;

第2陣,又鬥五六十合,勝負不分,關羽施拖刀計,黃忠馬失前蹄;

第3陣,戰不到三十餘合,黃忠詐敗,關羽追來,被射中盔纓



三、龐德

第1陣,二將戰到百餘合,精神倍長,不分勝負;

第2陣,鬥至五十餘合,龐德詐敗,暗箭射傷關羽。


四、徐晃

這一戰實際上關羽是落了下風。兩人戰到八十餘合,關羽“終是右臂少力”,頂不住了。

通過以上幾場戰鬥,我們發現若想頂住關羽,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力量充足

就如紀靈,他的武器是五十斤重的三尖兩刃刀,以此能硬磕關羽三十回合。

黃忠的力量也不弱,他能使二石之弓,後文中說他能開三石弓,還拉折兩張硬弓,力氣毫不吃虧。

徐晃與關羽一戰,書中說關羽因箭傷右臂少力,所以落了下風,可見關羽對力量的依賴性。

2.敢於死戰

這是龐德的特點,抬棺而來,拼死而戰,以命換命。

關羽這個人,比較自負驕矜,自視甚高,不願意與亡命之徒冒險死拼。而龐德抓住關羽這個特點,也能百餘合硬撼關羽。

根據以上這兩個特點,咱們來檢點一下在《三國演義》中能扛住關羽的其他一些猛將。

百合內能戰勝關羽的:

1.呂布

這沒有什麼疑問,無論力量還是武藝,呂布都是更高層次的武將,他肯定能擊敗關羽。


2.烏戈國主兀突骨

這個兀突骨身高丈二,比呂布還高大,他活吃毒蛇和猛獸,身上還長著鱗甲,不畏刀箭,活脫脫像一條尼羅鱷,再穿上藤甲,防禦力簡直無敵了。

懷疑這傢伙打敗呂布都有可能,更不要說關羽了。

戰關羽百合之外能佔上風的:

3.張飛

張飛的力量、武藝和勇氣兼備,戰鬥力只在關羽之上,戰關羽沒有問題能上風。

4.顏良

二十合就能打跑斧將徐晃,說明顏良的力量絕不落下風。顏良之死是個意外,如果正常交鋒,顏良的武藝應該在關羽之上。

百合內能戰平關羽的


5.趙雲

趙雲對力量型的戰將無感,打許禇、韓德、鍾紳、邢道榮等力量型戰將毫不在意。可見其力氣也很大,不怕關羽。而且趙雲的勇氣也沒有問題。

6.馬超

馬超的力量要弱些,他屬於技術型的,以巧克力。馬超歸順蜀漢集團後,關羽還想入川與馬超一較高下,但說實話,以關羽當時的狀態,已經不復當年之勇,想與馬超對戰,關羽恐怕討不了半點便宜,輸的可能性大。



7.黃忠

書中已經證明,無須再論

八十合內能夠戰平關羽的:



8.典韋

一雙大鐵戟重達八十斤,力量不亞於關羽,死戰的勇氣更勝之,沒問題在八十合內戰平關羽。

9.許禇

倒拖兩牛的力量不輸於關羽,勇氣也沒有問題,但在土山一戰,和徐晃兩人聯手都被關羽打退,搞不清是出了什麼問題。

五十合內能戰平關羽的




10.龐德

龐德的力量可能稍遜,但棺材板精神令人生畏,戰年老關羽百餘合不分勝負,若戰年輕的關羽,以死相拼,應該能撐到五十合。



11.孫策

孫策號稱小霸王,能挾死敵將,力量絕對不小,也不缺少勇氣,如果戰關羽,撐住五十合也在情理之中。

11.王雙

書中說王雙使的兵器是一杆六十斤重的大刀,騎著一匹“千里徵大宛馬”,能拉開兩石力的鐵胎弓,還暗藏著三個流星錘,能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參考紀靈,王雙似乎比紀靈的武力更高,紀靈能撐關羽三十合,王雙應該能頂住五十合。

13.鄂煥

這個鄂煥“身長九尺,面貌醜惡”,使用的武器是一枝方天畫戟,書中說他有“萬夫不當之勇”。後來在魏延、王平、張翼三人的圍攻下才生擒了他。這樣的武藝如果對抗關羽,他也應該能頂住五十回合。

其餘還有些將領,如甘寧、太史慈、李嚴等,也是相當有實力的,短時間內也有一戰之力。


饞嘴肥貓鏟史官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兩個武將如果不死不休的打下去肯定會有優勝方的,三國和關羽單挑的武將不少,我把和關羽交手最終不敗的都算成平手,這裡只討論單挑,張飛、關羽二人雙戰呂布不在討論範圍。

猛紀靈平關羽

紀靈是袁術陣營武藝的擔當,曾經有過戰平關羽的優異表現,演義曰:那紀靈乃山東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是日引兵出陣,大罵:"劉備村夫,安敢侵吾境界!"玄德曰:"吾奉天子詔,以討不臣。汝今敢來相拒,罪不容誅!"紀靈大怒,拍馬舞刀,直取玄德。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大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可見紀靈和關羽大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不過這三十合是紀靈的上限了畢竟紀靈自己大喊少歇然後跑掉了。

實際上這一戰關羽明顯放水,否則也不會紀靈叫停關羽立馬不打了,畢竟當時袁術大軍雲集殺了紀靈只會更加激怒袁術,之後破敗的袁術劉備就再也不給面子了張飛十合不到就斬殺了紀靈。

但是不管怎麼說,紀靈大戰關羽三十合不分勝負總是實事,顧紀靈上榜。

夏侯惇十合平關羽

夏侯惇是曹操宗族大將,武藝也很不錯,關羽過“過五關斬六將”後,脫離了曹操的地盤,在黃河渡口被夏侯惇帶領三百鐵騎趕來,揚言要跟生擒關羽,交給曹操發,夏侯惇和關羽大戰十餘回合,不分勝負,最後張遼趕來帶來曹操口信,夏侯惇放關羽離開。

這個回合數太短,十合實在看不出來高下,當然關羽斬殺夏侯惇那是毫無問題的,兩人交手十合就結束了,結果自然按平局算。

十合平關羽也算是夏侯惇獨眼後最佳單挑戰績了。

黃忠百合平關羽

黃忠也算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將”之一,關羽帶了五百人去攻打長沙,與黃忠單挑了三次,第一次兩人打了一百餘合不分勝負;第二次黃忠坐下的老馬久不上陣,摔倒在地上,關羽不願趁人之危,放他回去;第三次黃忠感激關羽的不殺之恩,雖身負百步穿楊的絕技,卻也不忍射殺關羽。

黃忠戰平關羽主要在兩人第一次交手,實打實戰了一百多合不分勝負,雖然關羽有愛慕人才之心沒有開啟暴走狀態,但是如果黃忠堅持不住以關羽的性格也早把黃忠給斬殺了。

黃忠一百餘合平關羽,含金量比較高。

龐德百合戰關羽

龐德是西涼猛將後歸附於曹操,樊城大戰龐德和關羽打了兩次,第一次和關羽戰了一百餘合,演義曰:關羽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龐德歸寨,對眾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

第一次交手打了一百餘合,最後是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可見關羽是略佔上風,但是一百餘合的回合數很高了也反映了龐德武藝的高強,當然這個時候的關羽已經年紀不小不復當年之勇了,第二次戰了五十餘合龐德詐敗放冷箭射傷了關羽,這也是關羽單挑生涯中吃的最大的虧。

龐德一百餘合平關羽,後更用冷箭傷關羽,不容易啊,龐德確實猛。

徐晃八十合平關羽

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徐晃在曹操急令下帶大軍援救樊城,在這裡徐晃和關羽大戰了八十合不分勝負,關平恐父親有失,鳴金收兵關羽退回。

這個八十合看起來回合數很大,但是是最沒用含金量的一場比武,這個時候關羽不光老邁,而且一隻胳膊中了毒箭無法用力,一隻胳膊使力的老邁關羽和徐晃大戰八十合居然都不敗,反而凸顯了徐晃的定位,當年被關羽斬殺的顏良、文丑都二三十合擊敗過徐晃,徐晃和關羽確實差距巨大。

雖然有各種客觀因素,但是八十合平終歸是實事。

能和關羽決一雌雄的猛將

上面這些武將都有和關羽單挑不分勝負的戰績,雖然都有客觀因素但是確實是關羽為數不多的幾次平手。

其實還有不少武將具有和關羽一戰決一雌雄的實力,比如趙雲、典韋、馬超、張飛等,但是由於這些人沒有和關羽對戰過,就不說了,畢竟關羽的發揮很不穩定,最猛的時候一合殺顏良、三合殺文丑感覺這幾個都做不到。


我家的貓叫皮蛋


在《三國演義》中,能夠和關羽打成平手的武將大有人在,其中紀靈、黃忠、龐德這三個人在實戰中同關羽打成過平手,而張飛、馬超、趙雲、許褚、典韋等人的武藝和關羽不相上下。《三國演義》中兩個超一流武將對陣,往往都是以平局收場,關羽屬於超一流武將,因此三國中的超一流武將,基本都具備戰平關羽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了呂布。呂布戰平關羽肯定是沒問題,戰勝關羽應該也不是難事,畢竟在轅門射戟的時候,呂布像抓小孩子一樣把紀靈揪了起來,關羽和紀靈打成平手,和張飛一起同呂布打成平手,這樣算的話,關羽充其量只能戰平呂布,還有可能被呂布擊敗。

紀靈是第一個通過單挑戰平關羽的人,紀靈大戰關羽發生在袁術進攻劉備期間,紀靈和關羽屬於公平對決,肯定不存在任何水分。書中記載,兩個人前後打了三十多個會合,誰也沒有佔據上風,因此紀靈肯定具備戰平關羽的實力。紀靈在後來被張飛斬殺,是在袁術戰敗的時候,紀靈是敗軍逃跑,鬥志不如張飛,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實際上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夏侯惇也戰平過關羽。不過夏侯惇和關羽的打鬥並不公平,關羽給曹操面子,才沒有殺死夏侯惇,否則夏侯惇根本不具備戰平關羽的實力。

黃忠是第二個單挑戰平關羽的人,老當益壯的黃忠不僅武藝高強,箭法也十分了得。關羽的缺陷是不擅長使用暗器,在戰場上經常會被敵人用弓箭射傷。假如不使用弓箭,黃忠能夠和關羽打成平手,但是體能不如關羽好,假如使用弓箭,關羽就不是黃忠的對手了。龐德是最後一個戰平關羽的人,龐德戰關羽的時候,關羽的年齡已經較大,沒有了年輕時候秒殺武將的英雄豪氣。龐德在不使用暗器的情況下能夠和關羽打成平手,體能要比關羽更好,假如使用暗器,關羽則不是龐德的對手。

張飛、馬超、趙雲、許褚、典韋這幾個人的武藝大約在同一水平線上,從關羽斬殺顏良來看,這五個人武藝不如關羽,從關羽戰平龐德來看,這五個人又要強過關羽。實際上《三國演義》中武將的水平一直髮揮不穩定,但是超一流武將對陣超一流武將的時候,兩者肯定是打成平手。因此這五個人如果遇到關羽,肯定能夠和關羽打成平手。


史海泛舟擺渡人


《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當中,能夠與關羽打成平手的武將主要有:

(一)按原作小說的描述,比較確定可以和關羽打成平手的:

(1)呂布。別的也不多說了,單單是虎牢關之戰,就足以說明呂布戰勝或戰平關羽是綽綽有餘的。

(2)蜀國五虎上將之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此四位和關羽並列為蜀漢五虎上將,其武力值可以說都是不在關羽之下的。然後,按照坊間“一呂二趙……”等的說法,趙雲的武功排名還在關羽之上的;而後,在戰長沙的時候,關羽和黃忠就曾經是戰成了平手的。至於張飛和馬超的情況,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3)曹操身邊的哼哈二將典韋和許褚。這倆活寶拼起命來,就連呂布也驚懼三分。因此,典韋和許褚戰平關羽也是不在話下的。

(二)按原作小說的描述,猜測武功可以打平關羽的:

(1)“小霸王”孫策。“夾死一人又嚇死一人”的戰績簡直可以讓孫策封神。但是,孫策和關羽彼此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交集,所以只能是猜測了。

(2)東萊太史慈。太史慈拼命之時,其武力值也不在孫策之下。因此,也猜測是可以和關羽放手一搏的。

(3)張遼。張遼是曹操曹老闆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關羽曾經同張飛說過,說張遼的武功不在關羽和張飛二人之下。

(三)按《三國演義》原書的描述,稱得上是關羽的噩夢的是-----東吳將軍馬忠。關羽敗走麥城之後,正是馬忠把關羽給生擒活捉了!然後,關羽及其家屬才悉數遇難的。






天香雲外飄


先說一下哈,邏輯文史姨每次有關三國的武評分析選取自嘉靖本,自然和毛本有些許的出入,區別於被毛家父子改動甚大的通行本,我還是更認可嘉靖本中的人物形象。這樣一來,我們的關二爺在嘉靖本中依然是恐怖的存在,但和通行本相比,關二爺的平局就變得多了起來。

1、呂布

關羽第一次與呂布交手有點“不講風度”,在虎牢關下張飛不明回合數被呂布打的槍法散亂,這時候關羽怕張飛領盒飯了就上前助戰,但就算是在二人的攻擊下呂布依然不落下風。緊接著劉備也加入了戰鬥,呂布才漸漸感到了壓力,最終虛晃一戟一劉備為突破口突圍,這就是著名的三姓家奴大戰大耳賊、紅臉賊、環眼賊的故事。此役關羽在場面上確實平了呂布,但是以多打少不值得一吹。後來三兄弟在曹操麾下短暫合作時,關羽曾與帶著女兒的呂布有過交手,回合數不多,也就十幾回合。總的來說關羽並沒有拿下呂布的能力。

2、張遼

張遼和關羽雖然都是山西老鄉,但始終沒能在同一陣營共事,也算是一個遺憾。當年年輕的張遼在呂布手下做事時曾與關羽、張飛有過一次遭遇戰,在劉備被呂布擊退時張遼負責追擊大耳,斷後的關羽掄起大刀就去對抗張遼,但由於兵力及狀態原因未能取勝,關公只能倉惶進城,接著張飛出城迎戰,關羽怕張飛有失又出城迎敵,張飛想去追張遼被關羽阻止,然後他還有點小不爽,接著關羽說了這麼一句話:

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來美言說之,其人頗有歸順之心,今日不欲與汝廝殺,故拍馬而走。

關羽對張遼的評價可不是阿諛奉承,是真正領略到張遼的實力之後做的中肯評價。

3、紀靈

紀靈與關羽有過一場二十回合的平局,但並不能認為他有打平關公的能力,畢竟從劇情方面來講劉備不願意和袁術結仇,所以二十合後紀靈要求休息,關羽立馬就同意了。考慮到紀靈被張飛秒殺,那他基本十回合左右就會死於關公刀下。

4、張飛

張飛和關羽交鋒是一場誤會,古城外張飛以為關羽已經投降曹操,便與之大打出手,關羽躲過張飛的攻擊,二人也算真正有了交鋒。後來關羽斬蔡陽解除誤會,二人重歸於好。

5、黃忠

此時的關羽已經不再是巔峰時期,而比他更老的黃忠卻有著不比他差多少的實力。黃忠三戰關羽,一戰看似百回合打平,但韓玄的提前鳴金註定了黃忠的實力不會高於關羽;二戰關羽時黃忠在六十回合左右時馬失前蹄,被關羽放走;三戰僅三十回合黃忠就詐敗箭射關羽帽纓。那麼如果黃忠再年輕些,或許實力還會有所提高。

6、龐德

龐德與關羽的交戰頗為慘烈,首先蜀軍先派關平兩戰龐德消耗其體力,因此場面上關平與龐德戰平,實則是為了給年老的關羽提供優勢。接著關羽與龐德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但關羽此時已經多少佔據了上風,文中交代:

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關平恐父年老,亦鳴金。

所以,魏軍鳴金在先且理由充足,蜀軍鳴金只是關平護父心切。龐德二戰關羽五十餘回合後用冷箭射傷關羽,這個沒什麼好評價的。

7、徐晃

同為山西老鄉的徐晃曾與關羽交手八十回合後佔據上風,但此時的關羽受到了臂傷的影響無法施展全力,以致於關平鳴金收兵讓關羽休息。

拋開一些客觀因素,以上七位確實分別有過打平不同時期關羽的經歷,但三國中武力了得者很多,並且關羽和別人單挑通常都是速殺,如果三十回合拿不下對手基本就會以平局收場了,所以誰還能打平關羽,大家留言區見吧~


智勇雙全關二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