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令”後的反轉,現在又開始鼓勵農民養殖,疫情後你會心動嗎

這些年來,環保檢查更加嚴格,特別是冬季,環境汙染導致霧霾天氣,讓人的生活環境差了很多。所以,為了改善生活環境,國家這邊做出了很多努力,出了很多的政策,關停嚴重汙染的企業,也劃定禁養區。

“禁養令”後的反轉,現在又開始鼓勵農民養殖,疫情後你會心動嗎

“禁養區”規定在《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這一文件中,文件明確禁養區主要包括了以下這5種:第一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第二種:自然保護區。第三種:風景名勝區。第四種:城鎮居民區和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第五種:法律規定的其他應該劃定的區域。

上述五種區域內不允許養殖,在實施過程中,各地卻難免自信“擴大”禁養區的範圍。前些年,農村對於一些養殖場的查處更為嚴格,村幹部會去查養殖戶的養殖手續是否齊全、環保是否達到了要求,有沒有隨意排放家畜糞便等。這樣一來,很多養殖戶開始抱怨,說養殖不掙錢,現在更是事情多。

“禁養令”後的反轉,現在又開始鼓勵農民養殖,疫情後你會心動嗎

去年開始,由於豬肉價格猛漲,從之前的十幾塊一斤,一度上漲到30元左右,價格足足翻了一倍,豬肉價格的上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國家從之前的嚴查措施變成了鼓勵養殖。從禁止到鼓勵,可養殖戶積極性卻不高了,為什麼呢?

第一,養殖的風險較大。雖然現階段市場 上豬肉價格較高,但是難保以後的價格也會這樣,在國家的鼓勵政策下,說不定有很多人躍躍欲試,養豬的人多了,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很有可能就降低了,因此如果自己跟風養殖,很可能等豬出欄的時候,市場上的豬肉的價格又降了。

第二,養殖戶害怕再遇到以前同樣的問題。禁養令時,有些養殖戶因為環保手續不合格被罰款,甚至有些養豬場直接遭到強拆。這次也是一樣,有人經歷過,心有餘悸。

“禁養令”後的反轉,現在又開始鼓勵農民養殖,疫情後你會心動嗎

第三,今年開始養殖,成本可能增加。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上有很多東西漲價,其中就包含養殖所需的飼料,雖然飼料的價格隨著市場秩序的恢復,可能也開始慢慢降,但是現在還是比較高,開始養殖,成本會增加,利潤會少很多。

以上就是小編個人觀點,有不同建議的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