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普賢像圖》軸,明,吳彬繪,紙本,設色,縱127.5釐米,橫66.2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畫為明代吳彬所畫。畫作本幅左下有畫家自題:“壬寅孟冬枝隱庵頭陀吳彬齋心拜寫。” 下鈐“枝隱庵頭陀”、“文中氏”朱文印二方。壬寅為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
  
  畫中描繪了普賢大士結跏趺坐於白象背上與弟子說法時的情形。圖中普賢頭披紅巾,內系白色僧衣,外披紅色袈裟,雙手持一短柄錫杖,頭微向右下低垂,與其右下站立的弟子形成交流。普賢周側圍繞五位弟子,皆為立姿,分別著不同樣式、顏色的袈裟,手持不同的物品。普賢右下弟子內著青色廣袖僧衣,外披袒右肩式紅色袈裟,手持梵夾,應該表示的是向普賢請教經文中的要義;普賢身後右側立二弟子,一著白色交領僧衣,手捧圓缽,一著粉色圓領僧衣,手執錫杖;普賢左後弟子內著粉色圓領僧衣,外披袒右肩袈裟,懷抱三足憑几;普賢左前弟子著紅色交領僧衣,正俯首向一做工精細考究的青銅臺上插花。
  普賢騎象的典故見於《妙法蓮華經·普賢勸發品》,南北朝以來普賢騎象的圖像一直都很流行,在唐朝形成以騎象普賢為中心,周側圍繞菩薩天女、帝釋天、天龍八部等侍從的穩定的圖像樣式,即《普賢並侍從圖》。與之前的圖像樣式不同,該圖中白象溫順地趴在地上,普賢作男裝,周側圍繞的全是弟子,系明末衍生出來的新的圖像樣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吳彬(生卒年不詳,約活躍於16世紀後期-17世紀前期),字文中,號枝隱頭陀,福建莆田人,明萬曆中曾官工部主事,為明末變形主義繪畫大家。與其人物、佛像畫吸收了五代貫休的畫法,奇形怪態,或粗勁厚重,或秀雅綿密。山水師法自然而又誇張變形,常畫仙山異境,筆法精整,畫風奇特,獨具一格。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吳彬《畫愣嚴二十五圓通冊》有董其昌和陳繼儒的題跋,對吳彬畫作讚賞有加。南京名儒顧起元稱他"八閩之高士","夙世詞客,前身畫師",認為他不止是能山水、人物、花鳥的全能畫師,還是出色的文化人。另一位福建老鄉、長樂人謝肇淛,在他的《五雜俎》中,將吳彬和董其昌相提並論,說吳彬的畫作"……

力敵松雪,傳之後代,價當重連城矣"。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明代書法家畫家 吳彬《普賢像》精品作品欣賞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