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叫什么?

用户105531110904


童年和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呆在农村,老家出于沟壑连绵的丘陵地带交通很不发达,出行主要靠步行和坐船。也正因为如此,完全没什么工业,所以环境是纯天然自然环境,完全是在地里刨食,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立夏后,雨水增多,每每下大雨,门前小溪沟就有很多小鲫鱼,应该是稻田里养的鱼。拿个渔网甚至是撮箕就能接很多鱼,巴掌大的有,三指宽的也有,两指宽的小鱼更多。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早上接了五六斤,拎回去去掉内脏,裹上红薯水淀粉,用菜籽油油炸,干酥香脆,美味之极。

那是纯天然的有机鱼,不像现在用饲料甚至是化肥养的,味腥而不丑,鱼肉鲜美细嫩,是现在很少能吃到的。即便是农村老家现在也基本上吃不到了,都是些七老八十的老人,也没多少体力大规模种地了,荒芜的比较多,更别说再稻田养鱼了。小溪沟也还在,不过水很少很多,也没什么鱼了。


饮言食语


儿时最喜欢吃家乡的羊杂割!

羊杂割在山西、内蒙比较流行,在山西不同地区吃法不同,叫法也不同。我家在晋北,小时候步行几里去邻村看戏,戏场有人摆滩卖羊杂割,远远就能闻到那股正宗的羊杂味,那时毕竟才十几岁,正在上初中,家里也穷,闻到诱人的羊杂,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明知兜里钱少,也非喝一碗羊杂不可。大学毕业后,在城里的饭店吃过几次羊杂,再也找不到从前的那个味道,不知是自己感觉变了,还是羊杂割从食材到做法与老家大有区别。

今天简单说一下晋北羊杂割的做法:

准备食材,桂皮、香叶、小茴香、辣椒粉、鸡精、羊油、土豆粉条、料酒、花椒面,葱姜蒜香菜切好。

把羊的心、肺、肝、血、肠煮熟切碎,小火放入锅中适量羊油,放入桂皮、香叶、小茴香,再放入葱姜蒜,翻炒几下,撒入辣椒粉,倒入切好的熟羊杂大火翻炒,出油后撒入花椒面,继续翻炒,倒入开水撒点盐,水开后放入土豆粉条,待土豆粉条煮熟后,放点鸡精搅匀,倒点山西老陈醋,撒点葱花香菜,即可出锅。





范工漂泊游记


对我而言,儿时最喜欢的一道菜。那就是。家炖杂鱼。我生于1963年,家里有兄妹五人。父母。一共七口人。父亲。和我的二哥。从事矿山的井下工作。每天都很辛苦。大家都知道。井下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危险性。每当他们下班晚一些。家里都会非常的焦急。我的大哥去黑龙江珍宝岛,当了一名军人,也许是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等原因吧?买任何物品都是要凭票的。下面就给朋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下。那几种票据?首先是,粮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票据。有全省通用的。全国通用的。其面额的数量。有二两的。有半斤或1斤的。不等,那个年代要是到外地去亲戚。或者办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全国通用粮票,否则的话,吃饭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那个年代,即使你有钱,没有粮票。是买不到食物的。因此,大家,便将当地粮票。转换成全国粮票。以备不时之需。粮票让我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值为。贰两,的,因为那时学校有什么活动。如清明节去人民烈士墓。扫墓。或开运动会什么的。我的母亲。就会给我的三哥,姐姐,和我每人,四两粮票。两毛二分钱。当时的面包。是二两粮票。一毛一分钱一个。面包是用纸袋包装的。现在回想起来,那味道。用一个字来形容。香,其余的票据。像什么,肉票,烟票。酒票,布票,棉花票,糖票,豆腐票,付食票,,,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我跟随父亲。去付食店买肉。那时无论买什么是需要排队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排到父亲购买肉了。父亲却没有买。反而走到排队人群的后面。重新排队。那时我真的理解不了。我的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做?据后来父亲说,那片肉。只剩下瘦的了。父亲的初衷。是为了买一些比较肥的。已备年后熬菜用。说到最喜欢的一道菜。炖杂鱼。记得有一次,我们那里有个副食商店。大家都称之它为,六门儿。说那里来鱼了。我和我的哥哥和姐姐。拿着付食票。和钱,前去排队购买。买回来之后,开始帮助妈妈。收拾这些杂鱼。记得那里面有。小墨斗。小螃蟹。小虾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鱼。洗净之后,用自家的大铁锅一炖,在锅的周围。贴上一圈儿。玉米面儿的饼子。贴好之后。盖上锅盖儿.那种期待。那种味道。说句夸张的话。左右邻居。都会闻到那种非常诱人的味道。我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是那么的兴奋。只可惜。由于现在渔业,限制捕捞。等各种原因,像这种真正的铁锅炖杂鱼。儿时的一道美味,恐怕很难再吃到了。唉,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怀旧。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非常的感谢题主。让我又回到了童年那,美好而又快乐的时光。谢谢!





忆壶老酒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姥姥做的炒饼!姥姥是四川人,在我五岁左右的时候,在姥姥家住了两年。我是山东人,跟我们这边的饭很不一样!

当时小记忆不是很深刻,至于怎么做的就更不知道了!但是自从从姥姥家回来以后,我就没有忘过那个滋味!

因为小也没表达过,几年以后姥姥来山东长住了两年,但是这两年也给我做过炒饼啊、炒馒头啊,却始终不是那个问道!

现在大了,姥姥过世了。刚才看见这个问题我就问我妈,那个炒饼怎么做的!我妈笑着说,就是普通的地锅饼,薄薄的切成条,放点菜炒的!我说不是那个味,现在外面卖的吃不出那个味。妈妈笑着说:因为过去太穷了,那就是比较好的饭,所以觉得好吃!

哈哈哈……穷的味道,还是十分难忘啊!


漫游


糍粑鱼。

去一条大约两斤左右的鱼。草鱼最佳,将鱼杀好切成巴掌大的块。放盐。腌制24小时。在放太阳下晒八小时左右。最好是在八九月份。鱼晒点半干。还有一点臭味最好

取两块晒好巴掌大的鱼块。火葱六条。黑豆歧一把,生姜一小块。辣椒酱一小蝶。

锅烧热倒油五成热是。放入鱼块煎倒两面金黄。在放入准备好了黑豆歧。辣酱。鸡精。生抽倒在鱼上。小半碗水闷干鱼。有一点浓汤再放入切好的火葱段继续闷一下。大约一分钟。出锅装盘。

特点半干不湿。咸香入味。鱼肉成蒜瓣型。有也有的臭味。非常适合送饭和高度白酒。次才适合湖北人。




气质如锦


你儿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叫什么?


我儿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叫红烧肉。

【红烧肉】

在中国,吃猪肉的方法有千万种,最常见的要数红烧肉了,绝对是最接地气的家常菜。

分院辽阔的我国从南到北,只要吃猪肉的地方都能找到一碗红烧肉吃,每个家庭也都能做出一碗属于自家特色的红烧肉。在北方红烧肉就叫红烧肉,送东坡爱吃的红烧肉就叫东坡肉,在我看来,江浙一带的东坡肉就是比北方菜量要小,做的要精致一些的红烧肉。

我儿时最爱吃红烧肉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吃不到,连吃三顿也腻的吃不下。现在恐怕连吃三块都不行。

【有趣的红烧肉】

说起红烧肉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儿,菜量小的南方红烧肉块儿大,菜量大的北方红烧的块儿小。

其次,红烧肉似乎在我国哪个菜系中都存在,但却不属于任何一个菜系,山东有自己的咸口红烧肉,东北有自己的炒糖色吃法的红烧肉,上海有自己的花雕红烧肉,苏州有自己的甜口红烧肉,在湖南有大名久仰的毛式红烧肉。


在黄州苏东坡微薄的俸禄吃不起当时的羊肉,便开始打起了当时没人吃的猪肉的主意,不知道现在全国普及的红烧肉是不是源自黄州苏大才子之手。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帖子显示做猪肉不能放花椒,而且版本大致相同,如果想探寻个究竟,却很难找到答案,而且从小在北方吃红烧肉里面就有花椒,照样成了儿时印象最深的美食。

【红烧肉的南北派别】

普通红烧肉的影子遍及全国,但口味上可以归纳成南北两派的做法。北方做的咸鲜红烧肉,炒糖色,花椒、大料、葱姜蒜、老抽、料酒必不可少,一大壶水灌进去使劲炖到软烂,剩下的第二顿还可以炖白菜、炖土豆,炖粉条,吃的比第一顿还香。

而南方呢,对比北方的更原汁原味,南方人吃感觉甜中带咸,给北方人吃就是甜中忘放盐的感觉。烧肉只用酱油、糖和酒出锅的红烧肉汁少而稠,还可以配笋干、梅菜吃。也见过把肉炸了再烧的,虽然省火,但一咬下去满口流油,几口就腻住了。

【红烧肉的选材】

红烧肉在全国的做法虽然不一致,但选材却出奇的一致,都要选五花三层的肉,最好肥三层,瘦两层均匀相间,最重要的是红烧肉的肉一定要带皮,一般很少吃老母猪的肉,皮厚肉老。

选五花三层的猪肋条的原因是,只有这样的肉烧出来之后才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夹起一块儿颤颤巍巍儿,咬上一口汁香满口。

红烧肉的糖最好选用冰糖,因为冰糖的糖色红亮而不齁,吃完口腔不会有粘粘的那种感觉。

【红烧肉的关键技术】

多糖,放酒(无论北方的料酒还是南方的花雕),是这道菜的诀窍。

另外做红烧肉一定要小火慢炖,心急吃不了红烧肉。

结语


现代人注重养生,吃红烧肉的人越来越少了,总也不吃也就很少再有小时候那种对红烧肉的渴望。不但红烧肉这样,即使其他肉也很少能激起像小时等待红烧肉上桌那种的心情。

红烧肉虽然不怎么吃了,但小时候吃的红烧肉的味道依然铭记于心,永远都会记得那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一道菜。

我是喜食笔记,感谢朋友们的关注,精彩持续中……


喜食生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岛上,记得小时候每天吃的都鱼,虾,蟹,海菜,和贝类,但是最喜欢吃的是尖椒炒鱼籽和凉拌花嘎肉





海岛老三的快乐生活


儿时最喜欢喜欢吃的菜应该是妈妈做的一道煎白鲢。

从小生活在水乡,洞庭湖之滨的一个小乡村里,从有记忆开始自己家所在的队上就没有水稻,有的是各种果树及应季的遍地瓜果和红薯,以致后来上学后同学喊帮忙插秧和割稻都不会,闹了很多的笑话。

小时候物质非常贫乏,什么都是计划,记忆里油就是非常珍贵的,一家一年根据人口可能分的到一小罐油,每次妈妈做菜都是放了油沿锅边淋一下又盛起来重新舀回油罐,那个时代可能更多在意的是温饱而不会在意什么味道吧。每次就算没什么菜只要有米饭都会吃上几大碗。所以记忆里一切费油的菜家里都很少去弄,怕到下半年了还要找别人家借油。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有次家里来了客人,不记得是什么客人了,应该是蛮尊贵的客人,不然不会秤肉,爸爸给钱给我让我去当地一个小码头去卖肉,小孩子嘛肯定是喜欢吃瘦肉啊,去了那里,屠夫直接给我推荐瘦肉(那个年代瘦肉是不好卖的,在农村肥肉最好卖,可以榨油,现在想来那个屠夫蛮坏的,看我是小孩),说肉多好,多好,瘦肉好吃,我就听从他建议买了快两斤肉,大部分是瘦肉,只有一点点肥肉,现在想来一定是前夹肉。兴高采烈蹦蹦跳跳的回到家,可能那个时候吃一次肉是很不容易的,像过年一样,心里高兴咯,回到家,爸爸看见我买的肉了,说了我几句不懂事,然后拿起棍子打了我一饱餐,我是一边哭一边吃的饭吃了好几碗,吃到撑了还舍不得又盛了一碗饭泡油汤吃完。

其实妈妈做饭菜是蛮好吃的,也很贤惠,那个年代没什么菜,但是我家餐桌上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几碗菜,像变戏法一样。老家谁家来客多了很多时候都是喊我妈过去帮忙做饭的,妈妈会的菜很多,辣椒炒肉,煎茄子,煎豆腐等等,妈妈坛子菜腌的很好,我记忆里最喜欢吃的菜就是妈妈煎的鱼,煎的我们这边叫白鲢的鱼,白鲢是生活在水上层的一种鱼类,和花鲢差不多,只是没有花鲢那样大的头野生白鲢,肉质比较细腻,也很容易弄到,我家边上有条哑河,水质非常清澈,河里水草丰盛,各种鱼类非常多,平时我们只要下河就会弄到白鲢这样鱼,因为多,成群的白鲢里总有几只受了伤的,它又不能沉入水底,老在水面打圈圈,我们下河游泳就会抓几只回来。平时果树园里抗旱只要打水,果树园的各条沟里只要从在里面弄起动静,白鲢就会慌乱跳到果树底下,,很容易弄到,小时候觉得这种鱼很傻,平时妈妈是不允许我们哥几个弄鱼回家吃的,因为煎鱼太费油。偶尔我们几个弄到,拿回家妈妈如果做,我们就会吃的很饱很饱,我们农村以前有句俗语“鱼饭肉饱”意思就是吃鱼胃口非常好,饭就吃的多。妈妈的煎白鲢真的做的很好吃,以致现在回家都会让妈妈煎鱼吃,虽然不是以前的那个味,但是幸福感满满。

妈妈煎白鲢,一般是刹背,洗净后用干毛巾擦干,放毛菜籽油,起烟时放入锅里煎,灶里火不能大,两面煎的泛黄,然后就放家里自己做的剁辣椒,放水焖几分钟留一点点汤汁就起锅,满屋飘香,食欲大开,鱼的鲜香和剁辣椒成为绝配。汤汁都可以吃下几碗饭。这可能就是我儿时最喜欢吃的妈妈煎的白鲢。想现在妈妈年纪大了每次回家做饭基本都不会让她老人家做了,除了煎鱼。

谢谢!


洞庭湖野生甲鱼


论色香味营养价值非湖南火焙鱼莫属!把从塘里或河里捞上来的小鱼仔清洗干净,稍大点的要去内脏,再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烧柴火,大锅洗干净,不能沾油。锅烧热,将沥干水的鱼仔放入锅内散开均匀,先大火后小火干煎约三十分钟。熄火,凉后翻边再用微大煎三十分钟,再凉后起锅用竹篮盛好。吃时用菜油姜祘辣椒爆炒,放盐味精喷米酒稍炒即成!佐酒下饭堪称湖南一绝!


陈刚75474


儿时最喜欢的一道菜是什么?

儿时胃口很好,吃什么都香,凉拌的卤的炒的炖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外婆做的干海椒炒猪肉(海椒即辣椒,方言)。

外婆家是种植辣椒的大户,每到辣椒收获的末季,一些奇形怪状不好卖的辣椒就会被留下来。

利用一点闲散时光,一天天的,外婆把这些辣椒从中间剖开,洒上少许盐巴,再拿出去凉晒,直到水分被完全蒸发,再用几个布袋子收好放在她家阁楼上。

到了冬天,杀了年猪,外婆抓一大把淡绿色扁扁的干海椒用清水浸泡出一大盆来,然后取一块猪肉在锅里完全煮熟。那会我跟厨房案桌高矮差不多,就守着外婆切肉,她时不时塞一块肉到我嘴里,那是我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暖的回忆!

小舅在灶孔里架着柴火,火苗发出呼呼呼的声音,外婆和舅舅总会开玩笑说:“燕子,你看,火在笑,客来到!快去看看有没客人来啊!”我总是信以为真,屁颠儿颠儿的跑到院子外边来回张望是否有客人来?榆钱树在微风里摇晃,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连狗也只是静静地卧在地上,我想,大概,没有客人吧?

待我回来,海椒炒肉已经上了桌,满满两大碗,大家正在盛饭!外婆说:“燕子,快来吃饭!”我爬上我的专用厚重大木椅,乖乖吃起来,连肉都沾染上了干海椒的辣香味,好吃极了!

多年过去了,外婆外爷早已仙逝,舅舅们搬去了城里,只有大舅大舅妈守着两重院子的空荡荡的老房子。

我想,榆钱树已经枝繁叶茂了吧?风吹过,竹林也一样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吧?只是我们都没有学会如何制做绿色的干海椒,哪怕买最好的辣椒!

那是我儿时最美的味道,也是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味道,那也是我再也吃不着的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