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近日,贵州都市报记者的一则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尅混村发现一组神秘图案的报道,让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尅混村,一时间成为关注的焦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我们先来看看贵州都市报记者的报道——

“我们这里的崖壁有一些画,不晓得是哪个时候画的,也不晓得是哪样意思,想请你们关注报道报道。”5月24日,贵州都市报安顺记者站接到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群众王文海爆料。次日上午,都市新闻记者从安顺驱车113公里来到王文海居住的板当镇尅混村进行实地采访。

“崖画 ” 当地人知情人并不多

“我是土生土长的尅混人,这个事情我不晓得哦。”对于都市新闻记者的到来,尅混村的56岁的村主任韦永文说,他担任村干部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这个村一草一木都熟记在心。“走,我带你们去找王文海。”

在尅混村打锣组,58岁的王文海正在田里面忙农活。

“那些画在星宿屯,我带你们去。”王文海安排好后带都市新闻记者朝后山走去。沿崎岖不平的山路,蜿蜒盘旋近1小时,来到了星宿屯。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看,那些就是。”王文海指在崖壁介绍后扭头说,星宿屯是他祖上居住地,早年搬走了,现在只有屋基。“到我这一辈是第6代,我小的时候崖壁就有这些画了,大人们也不知道是哪个时候有人画的。”

都市新闻记者发现,下方并没有“路”的痕迹。

崖壁上有可辨的“符号”67个 已遭到破坏

此崖壁坐南向北,高约百米,宽约50米,都市新闻记者发现, 崖壁上有可辨的符号67个,这些符号大多貌似一个骑马的人在做不同的动作,图案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都集中在崖壁中段10米左右的区域,离地面高度在1.5—2米之间,采用颜料直接绘制在岩体表面,感觉原料已镶嵌在岩石里,貌似年代久远。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字不像字,画不像画。真的不晓得该叫这些东西什么。”韦永文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唠叨着。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找你们,是想一来搞清楚这些东西,二来能够保护起来。”王文海说,这么多年,这些画的颜色都没有褪色,现在一些画被放牛娃用燃过碳块去描、涂,有些痛心。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都市新闻记者就这片崖壁发现的这些“符号”在当地进行走访,问到的群众都表示不知情,当看到展示的图片后,当地人都觉得新奇。

贵州紫云崖壁惊现“神秘天书”,群众守护数代,急盼专家抢救保护

“记者同志,我们希望这个事情能够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给这些画一个说法,如果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好去好好保护。”采访结束,韦永文再次请求。(来源:贵州都市报记者张光平/文图)

看完这则报道,大家和新黔君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次发现的神秘图案,疑似岩画,令人啧啧称奇。

在此,按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新黔君先大胆作一番推论。姑且,称其为紫云板当疑似岩画罢。

首先,为什么又是安顺?

贵州最有名的岩画当属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的红崖天书,而这次发现神秘图案的紫云自治县,也同样位于物华天宝的安顺市。

二者是否有关联,或者互相独立,目前只能猜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安顺是一个岩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

这个判断是有研究结论支撑的。贵州民族大学的课题曾经组织过一个贵州岩画考察团队,在2012至2013年期间对贵州省岩画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实地调研。

考察团队分析,根据已知的岩画分布,从区域分布看,贵州岩画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安顺、黔南和黔西南一带。当时贵州已知的28处岩画,安顺有10处,黔西南有7处,黔南有5处,三地在数量上远超全省其他市州,尤其是安顺的岩画资源为全省之最。

因此,在一个岩画资源密集的地方,再度发现岩画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次在安顺发现疑似岩画,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这次安顺发现的疑似岩画,是古人类遗址还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化遗留?

贵州岩画的主要有作画点分散、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和作画点多在岩壁上三个方面的典型特点,这些特征一一对应,紫云板当疑似岩画都符合。

从作画方法上看,贵州岩画主要是涂绘法。考察发现,贵州岩画中96%的是用涂绘法所做,只有大约4%的岩画是凿刻。颜色以红色为多,占总量的90%以上,如黔南龙里巫山岩画群的岩画就是主要为橘红和紫红色,只有大约10%的岩画是黑色和其他颜色,如贞丰七马图岩画、普定反字岩等。

根据媒体报道描述:紫云板当疑似岩画“图案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都集中在崖壁中段10米左右的区域,离地面高度在1.5—2米之间,采用颜料直接绘制在岩体表面,感觉原料已镶嵌在岩石里,貌似年代久远。”紫云板当疑似岩画,应当是人工涂绘的作品无疑。

因为贵州岩画多是一般成人站在地上或稍借助凳子或梯子之类的工具就可以作成的,只有大约2处岩画高度在5米以上且不方便借助工具。紫云板当疑似岩画,可能就是是先民们借助工具绘制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报道中称,“沿崎岖不平的山路,蜿蜒盘旋近1小时,来到了星宿屯。”这是岩画能够保存下里的重要原因。包括紫云板当疑似岩画的作画地点,这些有岩画的地方过去森林茂密,野兽多,一般都和村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人为的破坏,大体保持了原有风貌。

初步判断可能是人工绘制的岩画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究竟是古人类遗址,还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化遗留,这就需要专业的考古探索来揭秘。

为什么如此肯定不是古人类遗址就是古代少数民族文化遗留?考察发现,贵州超过86 %的岩画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报道中的这句话:“这些符号大多貌似一个骑马的人在做不同的动作”,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骑马,至少是在马匹输入古代贵州以后,是紫云板当疑似岩画的出现时间。根据这些符号内容判断,基本可以排除古人类遗址说,作画者极有可能可能是古代少数民族。

最后,这次安顺发现的疑似岩画,究竟有什么价值?

贵州岩画资源相对集中在黔中一带,且呈现出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带子形状。研究岩画,可以视作研究贵州古代民族的居住分布或者迁徙历史的一把钥匙。

打开贵州地图,安顺地处黔中,土地适宜开垦,位于交通要冲,在古代是各民族居住的重要区域和迁徙的落脚点,故而人口密度应该大于贵州其他方,历史文化遗迹自然也让其他地方望尘莫及。安顺岩画资源为全省之最,想必也出自这些古代民族之手。

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的《贵州岩画的特征及价值研究》一文认为,很多岩画点附近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遗留等。显然,通过这些遗迹研究岩画的归属,进而研究贵州古代史和民族史是符合逻辑的。无论是岩画图案中似文似字的图案,还是民族文化符号,抑或是反映农耕、祭祀等活动图案等等,无疑都是考察研究贵州不同民族人民古代生活生产方式的最好旁证。

该文得出结论:由此可见,通过挖掘贵州岩画资源,有助于推动贵州乃至中国古代史、文化史、民族史和地方生活史等的研究,能够为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神话学、宗教史和艺术史等学科的探索提供对象的研究素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岩画是人类历史上遗留至今数量多、分布广、延续时间长的文化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前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阿纳蒂曾高度评价欧洲的史前狩猎岩画,说那些史前早期岩画“是西方文化的基本部分;对它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深入考察欧洲文明的根”。

岩画资源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提升所在地知名度,例如“德国的拉斯科洞岩画,全世界瞩目;我国银川的贺兰山岩画不仅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也被开发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贵州关岭红崖天书也为当地带来一定的名气。

这次,紫云板当疑似岩画能够吸引这么大的流量,岩画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此次紫云发现疑似岩画,并不是第一次。紫云团坡岩画是目前最有名的一处,在紫云自治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团坡村一座叫云顶山的山上。此处岩画,面积较大,有200平方米,绘有八处岩画。内容有马、有人,马的形状为踦马图、奔马图、回首立马图、单马图,有双耳马、长嘴、长脖、马身、翘尾及前后两条腿。是一处以画马为主的岩画。

联系上文紫云板当疑似岩画的内容,二者似乎有一定关联。

行文至此,我这个外行看看热闹也无伤大雅,内行就要看门道了,岩画断代、岩画作画人的族群归属、岩画图案所表现的意义、岩画制作方法等,这些专业的问题,还需要专业的科考人员来研究。

一切都有待研究者的深入考察,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贵州岩画的特征及价值研究》(吴晓萍 、李浩),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