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儿时,爸爸跟你说过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

悬崖的马


我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爸爸是长年累月在外工作的,可能一年到头就回家一次,甚至不回家吧,更别说来外婆家看我的次数了。所以从小我对爸爸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就是一个陌生的人,甚至是害怕,不敢在他面前说话。

我外婆走后,我回到了妈妈身边,但是尽管如此,对于因为工作时常缺席我们生活的爸爸,我还是很害怕,他在家时不敢叫他,不敢跟他说话,像猫碰到老鼠,更不知道如何跟他相处,好在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所以我不会觉得这样糟糕的情况会持续很长。

我爸爸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每次打电话回来,跟我妈妈聊的就是这几句,吃饭了没有,今晚吃什么,孩子去上课没有。所以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爸爸。

但是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我爸爸那次打电话回家里,我刚刚好接了,然后我叫我妈妈来听电话,那时候家里装的是固话,妈妈过来接过电话后,我在旁边听到他们聊天,话语里听到我爸爸准备回来了,然后问我们想要什么东西给我们带回来的意思,然后我妈妈拉我过去把电话塞到我耳边,跟我说你跟爸爸说喜欢什么东西,然后我爸爸在那边跟我说,你喜欢什么东西,爸爸给你买回去。我沉默了大概一分钟后,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回答说,你给我买个外婆回来吧。

这件事一直戳在我心里,让我很难忘记。尤其是我爸爸第一次跟我说,你喜欢什么东西,爸爸给你买回去。那句话在我年幼的时光里让我感到温暖无比,因为我那时候真的相信我爸爸会把我外婆带回来给我,相信爸爸是无所不能的。


长着犄角的大象


小时候家里很穷,土地贫瘠,家徒四壁,最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没有落实好,父母靠几亩薄地拉扯我们五兄妹。

贫穷夫妻百事哀,吵架更是家庭便饭,父亲常年借酒消愁,我的童年并不幸福,但是幸运的是父亲很疼爱我。母亲是个急性子,可能那个年代不会怎么表达自己的爱,我是在母亲的谩骂声长大的,但是我不恨她,我特别能理解,那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已经很不错了家庭的压力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有一次和父亲去外婆家,中午果不其然又喝高了,到了晚上就摇摇晃晃的骑着个二八自行车载我回家。那时候我很小,我只知道我掉下来了,骑出去好远好远父亲才发现掉头回去找我,这时他也酒醒了一半了,也怕被母亲责骂,于是一个劲的安慰哭泣的我,叫我不要回去告状,不然免不了又要争吵了,我只记得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没醉。

童年,于我而言,并不是很好的回忆


路边姑娘不要采


小时候,我记得是12岁的时候吧,那一天下午,我在邻居家听说我奶奶去世了,当时觉得这不可能。

那时候我奶奶虽然80多岁了,但是身体一直很好,还很健壮。可是当我靠近大伯家的时候(奶奶住在大伯家)我就知道了,奶奶可能不在了。

回到家以后,心里很难受,我从小就跟奶奶住在一起。晚上,爸爸回来以后,问我:你去看看你奶奶吧,从小对你那么好。我当时回答:不去!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回答,可能我心里觉得奶奶还在吧,并不是很懂奶奶去世了,到底意味着什么。

爸爸很生气说了一句:你以后会后悔的!然后就走了。

后来,直到我再也见不到奶奶以后,我才慢慢明白,慢慢懂得。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心里依然记得很清楚,也越来越懂得爸爸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我后悔了,真的后悔了,到现在我只能依稀记得奶奶模糊的样子,再也不能清晰起来。

“你以后会后悔的!”这就是我当年最难忘的一句话!


优优看视频


小时候觉得委屈,甚至记恨,长大后慢慢懂事了,理解了,也就释然了。现在觉得这记忆弥足珍贵。

六岁那年一个夏天的中午,爸爸午睡醒来发现橱柜里的5元钱不见了。(当时一颗糖只要1分钱)。爸爸又骂又揍,我实在交不出来(其实被一个小伙伴拿走了)。后来我被捆在门前的大树上。

母亲挨个寻访来我家玩过的小伙伴,承诺交出钱来的给10颗糖,还真把5元钱找回来了。

我以为冤情终于可以洗白,谁知道爸爸说:"不是你偷的,也是你与别人合谋的。"

我一直心怀耿耿。

成年以后,我从有些人身上,也从自己的身上(尤其是做交易时,很多次明明错了还不肯认输,止损,结果大亏)。我认识到:让一个成年人承认自己犯了低级错误,这太难了!

爸爸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一样。所以这不是爸爸的错,这样的错我也常犯,相信别人也会犯。

我曾见过有人甚至宁可离婚以保全所谓的面子,也不肯承认其实是自己犯了错误。所以我觉得,有自我批评意识的人真的非常了不起!

儿时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事在当时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沉淀,即使当时是苦涩的,不知不觉中,竟也象窖藏久远的美酒一样,变得越来越香醇起来。

现在爸爸已经变老了!看到他衰老的样子,我有时候会想起儿时被他狠揍的情景。那时候的他多么强壮啊!

我的心中不禁莞尔一笑。爸爸现在这么健忘,一定已经忘了他揍我的那些往事了吧?



丰北二师兄


儿时爸爸说了什么让人如此难忘。

儿时我的爸爸对我说了一句:《村里的女孩都出门去打工了,你却还想读书,女孩子家读那么多读做什么,读了也是白读,也是给人家读》,在以前的农村大多数的家庭都是重男轻女。

为什么说书读多了是白读呢?

现在长大嫁了人才明白爸爸儿时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儿时的我真的很想念书,可我怎能摆脱

爸爸思想呢,最终还是离开了学校出门打工,14岁的我开始踏上了打工之路,如今的时代没有文化的我会常常想起爸爸说的那句话。

现在社会都是男女平等,很多家庭生了男孩都生再生一个女孩,现现的人友而认为女孩比男孩听话、懂事、孝敬。

在以前几十年对女儿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女性也被视为较为弱小,因此她们在某些范畴上要负的责任比男性少。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

重男轻女”影响育儿教育

很多有重男轻女思想地方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而不顾自己负担能力不断生育,直至生出男孩为止。有些则透过性别选择去选择生男孩。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把女婴溺死的残忍做法。

有些重男轻女观念较深的家庭里,女儿出世,父亲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即使是程度一般的,也常会认为女孩子长大后要嫁人,不需要读太多书,于是不顾各子女的能力和意愿,要女儿辍学工作赚钱供她们的兄弟读书 ,即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无心向学,这些父母也照样如此。平时也会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待遇,例如有些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考虑给儿子,却要女儿做较多的家务。极端的情况甚至是把儿子视为宝贝,在家里有如小皇帝,女儿则被视为奴仆看待,也常被打骂。

现在长大了也不会责怪爸爸,因为在以前的农村,绝大数家庭都是这样,不只是爸爸一个人的思想这样。学会了理解他们,那个时代的他们也很不容易,挣钱难挣,种地收成不好,加上他们自身也没有文化,生我养育我长大,一路走来他们真的不容易。

每次回去看到爸爸的皱纹越来越多,脸颊憔悴的样子,爸爸您们真的太辛苦了!永远爱您们。



流浪小范


不要打一辈子的工


这句话也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家里从爷爷开始都在做生意,影响到了我爸,然后我爸也是出来打工了一年多以后就自己创业,这点对我感触很大,一直在他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的知道了,打工只能是一时的,不能是一辈子的,所以和他一样,刚出来的时候就是学技能,然后自己单干,我现在也在自己单干,很感谢他的影响。


林碧儿


在我的小的时候,爸爸对我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且会受用一身。

儿时比较贪玩,对学习不上心,每每考试回家都会被教育一番,爸爸也总是苦口婆心的对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时倒也没在意,觉得自己考前突击,成绩也尚可,没必要每天闷头学习;

后来步入初中,学习压力直线上升,看到周围同学认真学习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开始慢慢的变得焦虑,想要学习,可是毕竟基础落后于别人,尽管花了心思和时间去学习,成效并不显著,爸爸见到对我说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终究会有回报。

我暗暗的记住了这句话,重拾信心,终于在后来的一次次考试中,我也取得良好成绩,深深明白了父亲说的那句话的含义。


五月ess


我记得我读高中时是在1996年,那时,我们没有现在的手机,网络,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

但是学校也有那么几个比较早熟的同学偷偷的谈恋爱。

我爸在我读高中送我去学校住校时候说过一句话是:“不要学人家读书谈恋爱,读书就好好读书,给我知道你学人家谈恋爱,就打断你的腿。”

后来回想其实爸爸是多虑了,但是都没营养发育不良。小小的个子,面黄肌瘦的,也没人看得上啊!

不过爸爸的话,我还是惧怕的,在学校一直跟男同学保持距离,从不敢有任何想法,成绩也是马马虎虎。

以至于我二十出头了,出去工作了,都不知道怎样谈恋爱,哈哈哈😄


不低头的草


“君子之交淡如水”。并受用一生。

孩提时,囫囵吞枣般的记下这句话,却完全不知其意。只限于朗朗上口的背读。

上学后,在书中学到,翻阅书籍后得知,语出《庄子·山木》:“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指品行好的人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且有意思的是整段话堪称经典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三声)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用当代广义来解释就是:真正的朋友平时交往可能并不频繁,联系不多,但是双方交心交底,当危难来临之际,互伸援手,肝胆相照。而看重利益在一起的酒肉朋友,很快就会因利益纠纷互相遗弃。真正的朋友淡泊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因过于甜蜜而多事非,口舌,容易断绝。

成年后,再来读这段话,才有真正的理解和体会,且佩服古人的智慧。

这段话不但教会如何选择朋友,与朋友交往的方式,也告诫我们要保持人际交往的距离,不同关系,时间和场合要保持的距离。过分亲密或疏远,都不恰当。

老祖宗的东西,充满智慧,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需要细读慢品的很多。#赵香喜#


赵香喜2325


我小的时候,爸爸说过让我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人这一辈子总要吃苦,年轻的时候该吃苦就要吃苦,不要等到年老该享福的时候才要吃苦”。爸爸不是什么大知识分子,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他说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是用了一种很直白的经历告我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爸爸小的时候上学非常努力,后来考上县一中,只是当时因为“成分“的问题没有办法继续读书。爸爸学习的生涯到此结束,但这段学习经历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别浪费时光。他人生的求学经历告诉他千万要珍惜学习的机会,所以在小的时候,爸爸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该吃苦的年纪就要吃苦,不要等到老了,吃不了苦了,还要吃苦。爸爸一生辛劳,到了晚年也不得休息,他总认为是年轻时学习的太少,应该要多吃苦几年,这样晚年也不至于还这么辛苦。

不管是历史局限性的原因,还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原因,我们都应该让自己在该吃苦的年纪吃苦,因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曾经拼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