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發生三年半後的1935年2月,利令智昏的日本大本營密電位於中國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指示“適當刺激一下中國軍方”,誘使華北守軍做出反抗或變相反抗,為擴大侵華“聖戰”製造藉口。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時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兼駐滿洲全權大使的南次郎大將,遂召集人員反覆策劃,決定暗殺國民黨的頭號軍政要員何應欽,以此激怒蔣介石和中國華北守軍。

“九一八事變”後,日寇順風順水佔領了中國東北,並開始向關內挑釁。1932年1月,有"積極抵抗"態度的孫科廣州國民政府垮臺,由蔣介石和汪精衛組成聯合的南京政府,則希望與日本帝國主義妥協。

1932年春,因日寇進逼華北,蔣介石認為當時擔任國軍湘贛粵閩邊區“剿共”總司令的何應欽,素來與日本關係較好,能調和日本人的一些無理要求,於是命何應欽卸下總司令一職北上,出任中央政治會議特別事務委員會委員。

1933年5月,受蔣介石之邀,民國元老黃郛出任行政院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

這時,國軍長城抗日作戰失利,日軍兵臨北平城下。黃郛、何應欽慌忙成立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按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旨意,由參謀部作戰廳長熊斌與日本代表岡村寧次簽訂《塘沽停戰協定》,劃定冀東二十二縣為非武裝區,軍隊不得進入。而日軍退回長城以北。日寇便於長城各地樹立“王道樂土大滿洲國”的界碑。

黃郛因主持對日簽訂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引起民憤,隨即由何應欽代理北平軍分會委員長。

何應欽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瞭解當時中國與日本差距特別是對軍事上的差距,對日方有膽怯心理,主張避免與日本作戰。加之他在這期間替蔣介石幹了一些勾當,被指責為“親日、媚日”派。

但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何應欽並沒有投降當漢奸。八年抗戰中,他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為奪取抗戰勝利立有一定功勞。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作為受降主官,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也代表東南亞戰區,接受了侵華日軍總司令遞交的投降書。

這是何應欽一生中在日本人面前最揚眉吐氣的時刻,也是他最值得炫耀、出盡風頭的記載,是他一生中政治活動的頂點。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日寇於長城各地立了“界碑”,並不表明沒有了滅亡中國的野心。為了進一步侵佔華北,如同“狼要吃羊”,必須找到一個藉口,於是日本大本營想出了用暗殺行動刺激中國軍隊的陰謀。

關東軍司令南次郎大將召集人員反覆策劃後,決定把暗殺何應欽的任務,交給經驗豐富的特工酒井恭輔和清水次郎。

酒井恭輔五短身材,槍法出眾,曾經長期在北平從事間諜活動;

清水次郎是日本著名忍術流派伊賀派的正宗傳人,武功高強而且經過特殊訓練,是充當殺手的合適人選。

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之所以推薦此二人,還有兩個因素,這兩人都能說一口地道中國話,而且對天皇無比忠誠,值得信賴。

領命之前,狡猾的土肥原賢二再三囑咐他們:此次行動無論成敗,絕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則,會使關東軍,甚至整個日本陸軍省都陷入極其尷尬的境地。

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領命後,立即化裝成中國商人,從瀋陽搭乘一輛運木材卡車奔向北平。

但他倆沒等到達目的地,麻煩事就臨頭了。

這輛運木材卡車還未進承德就半路上出故障熄火趴窩,兩人算計到承德不太遠,決定步行到承德再改乘火車。

他們倆辛苦跋涉剛進入承德城門,因穿著打扮不倫不類,竟然被日軍第七騎兵聯隊的巡邏隊給盯上了。

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設想了無數突發情況,卻怎麼也沒想到會引起自己人的懷疑。因為土肥原賢二有令在先,二人不敢暴露身份,任憑巡邏隊抓去暴打也不招供。

巡邏隊見他們比較頑固,就將其上交聯隊長處理。

聯隊長山本見二人的確不像中國“良民”,又用重刑拷問,這二人咬緊牙關仍是不發一言。

暴怒的山本失去了耐性,決定槍決了事。

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眼看已經無路可走,突然開口用熟練的日語求饒,還提出要面見駐承德的日軍混成第33旅團長中柯馨少將。山本聯隊長聞言大驚,趕緊將他們帶到了旅團司令部。

中柯馨少將對此事一無所知,正在想二人為何求見,酒井恭輔請求進行單獨談話。左右退下後,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這才將自己的真實身份與此行意圖和盤托出。

事情非同小可。中柯馨不敢怠慢,立即向關東軍和奉天特務機關發密電詢問。不到一小時,關東軍司令南次郎和土肥原賢二均拍回覆電證明此事。土肥原賢二還特別說明:確有此事,望嚴加保護二人,萬勿洩露消息。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土肥原賢二)

原來是一場自相殘殺虛驚。明白真相後,佔領承德的日軍將二人療治近半個月才送出承德。

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嚐盡同胞賞賜的皮肉之苦,也只好自認倒黴。不敢再耽擱時間,緊急前往北平城。

1935年2月,他們以西藥商人的公開身份進入北平,並與負責聯絡的小野五郎接上了頭,小野五郎將手頭掌握的何應欽相關信息,包括何應欽官邸的地形、警戒與他日常的活動規律作了介紹。經過兩天實地偵察與詳細密謀,他們制定了暗殺何應欽的第一套計劃。

 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迅即扮成算命先生,在何應欽公館附近擺了個卦攤,一邊算卦一邊暗中觀察何公館的一應生活細節。

很快,他們發現一個可乘之機:2月的北平春寒料峭,城中居民仍需生火取暖。何公館裡不用煤而用木炭取暖,每隔半月便由伙伕去市場買一次木炭。

因為清水次郎會說河南話,他在酒井恭輔的授意下,一天穿得破破爛爛,扮成無家可歸的乞丐,賴在何公館門前不走,痛哭流涕地央求門前警衛收留他。

警衛被騷擾得不厭其煩,怎麼嚇唬也趕不走,最後乾脆扭頭不理,任其胡鬧。

他可憐巴巴的扮相和足以亂真的河南話,矇騙了何應欽的手下參謀兼副官屈從松。

出於對“老鄉”的憐憫,屈從松竟把清水領進了公館大夥房,讓廚師弄了些殘菜剩飯給他吃。清水在伙房混了兩個小時,瞭解到何公館的許多情況。

又鬧了幾天,清水次郎的可憐相終於被趕回公館的何應欽撞見,何應欽有些不忍,揮揮手叫來總管,隨便給他在伙房安排了個雜差。

順利打入何公館的清水次郎,每天干起挑水擔柴等雜活來很賣力,伙房上下都挺喜歡這個能幹活的“河南”雜差。

個把月後,因為表現良好,他被總管提升為伙房採辦員,負責每日採辦公館用的食物與木炭,完成了暗殺計劃的第一步。

留在外面的酒井恭輔也沒閒著,在同夥進展順利之時,他想方設法將炸藥製成民用木炭形狀,然後與真木炭混雜一起,自己扮成賣炭小販,天天在距離何公館不遠處大聲叫賣。

買炭賣炭,裡外應和,兩名他日軍特工順利地將製成木炭的炸藥悄悄弄進了何公館。

按照酒井恭輔的一再叮囑,清水次郎將整堆木炭特意擺放在伙房旁邊,還將那些假木炭堆在了最上邊,方便隨時取用。

不料,在木炭(炸藥)剛運進公館並且擺好的第一天。一個伙伕出來倒髒水,順手就潑到了炭堆上,那些製成假木炭的炸藥被全部澆溼。

過了幾天,假木炭被曬乾,表面上留下了一層油垢。清水次郎知道,炸藥並未失效,只要能送進何應欽的辦公室燃用,暗殺計謀仍可得逞。

於是,他抱著僥倖心理,沒有換掉這批“木炭”。

然而,這堆油乎乎的髒木炭在被送進何應欽辦公室時,竟被何應欽撞個正著。

何應欽自小在盛產木炭的貴州山村生活過,對識別木炭質量很有一套。他搭眼一看木炭顏色,認為這是以次充好的便宜貨,燃燒即會冒煙嗆人,便吩咐將木炭立即全部扔掉。

兩名日軍殺手耗時一個多月的計劃登時落空,清水次郎悔直跺腳。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網絡圖片)

當晚,他們將整樁事情經過秘密電報給土肥原賢二機關長。

得知行動失敗,土肥原賢二並不甘心,他指令說:“酒井恭輔與清水次郎的真實身份尚未暴露,請儘快策劃第二套暗殺計劃···”

接到命令後,會武功且經過特殊訓練的清水次郎提議,不如讓他暗藏槍支,趁在何公館當差尋找近身機會,直接槍擊何應欽。事後能逃則逃,逃不出去就當場自殺。

酒井恭輔覺得如此太莽撞。認為何公館裡的人並不完全信任清水次郎,有些地方他不能隨意進出,接近何應欽的可能性不大;而萬一失敗被捉住,日本人的身份就會暴露,牽扯出背景反會獲罪。

兩人最後合計,從收買何應欽的貼身人員入手找機會。

酒井恭輔通過土肥原賢二幫助,調查了何公館內所有人員的情況。很快把何應欽的中校作戰參謀、貼身副官屈從松認定為人選。

屈從松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畢業生,平時很得何應欽信賴。但他貪賭好色,而且還酷愛蒐集古玩字畫。本來家眷六人生活不富裕,再加上他賭博輸錢,還經常買些字畫或出入煙花巷嫖宿,弄得家庭入不敷出。

摸清屈從松底細後,土肥原賢二他馬上下撥了20萬元特別經費,同時派專人送來了定時毒氣器。

有了金錢和毒器,兩人開始實施暗殺何應欽的第二套計劃。

1935年4月的一天晚上。清水次郎找到屈從松,說自己認識的乞丐朋友手裡有一幅明朝董其昌的古畫,但這幅畫被一個地頭蛇給騙走了,想請屈參謀出面主持正義,幫忙把畫要回來。

屈從松一聽,覺得董其昌可是明代後期非常著名的畫家,雖然他一生作品流傳不少,但多是贗品,真跡極其寶貴。按當時的行情,只要確認是董其昌的真品,那肯定價值低不了。馬上動了心。他認為自己是何應欽的中校參謀加副官,對付地皮無賴輕而易舉,所以痛快答應幫忙。

清水次郎將屈從松騙出何公館,直接帶他來到酒井恭輔的住處。

屈從松正狐疑怎麼回事時,酒井恭輔打開面前的布包,裡面是閃閃發亮的20兩黃金。

屈從松不解其意,便問:“這是怎麼回事?”

“實不相瞞,我們是大日本帝國的軍人”。酒井恭輔不緊不慢地說。

屈從松立時緊張地把槍掏了出來。清水次郎一步上前,想動手奪槍。酒井恭輔一擺手,接著說:“屈先生不要動怒,眼下的形勢不用我說你也明白。你就是把我送到你們軍部,貴國政府也奈何我不得,不過我只要把你的事宣佈一下,恐怕你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屈從松猶豫一下,收起了手槍。

這時,兩名殺手開門見山,直接要求他配合日本特務機關,完成暗殺何應欽行動。

屈從松深知此事不僅關係到個人前途、身家性命,而且會被直接定性為叛國罪行,怎麼想都不能答應。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網絡圖片)

酒井恭輔已經看出了屈從松的猶豫,又緊逼一步恐嚇說:“屈先生,大日本皇軍的暗殺計劃你已經知道了,你幹也得幹,不幹還得幹!要麼你收下這20兩黃金冒險行動,要麼你的身家性命和家眷上下都將由我們一手處置!”

連收買帶恐嚇,屈從松終於成了叛徒。

三人秘謀,由能夠自由出入何應欽辦公室的屈從松找機會安放毒氣器,只要何應欽入室辦公,吸入毒氣,片刻就會身死。

密謀後的第三天,何應欽從外地返回公館。變節投敵的屈從松將毒氣器的定時調整到何應欽習慣的辦公時間—下午2點1刻,手裡拿著文件,兜裡揣著毒氣器進了辦公室。

他走到辦公桌前,假裝不小心將一摞文件散落在地,趁著彎腰去撿的時機,掏出兜裡的毒氣器擱在何應欽辦公桌底下,然後遞上文件出了房間。

何應欽命也夠大。屈從松前腳剛走,電話鈴突然響起,何應欽接起電話又掛斷,急匆匆出了門,前後不到兩分鐘。

躲在暗處觀察的屈從松大涼失色,疾步溜回辦公室取走了毒氣器。

  第一次沒得手,屈從松決定另尋時機。

一天下午2點,何應欽還沒到辦公室。屈從松準備停當,入室只見一位副官正在牆上標繪作戰地圖,他故技重演,藉著撿拾文件的機會再次將毒氣器安放至何應欽辦公桌下。

五分鐘後,何應欽進屋,坐下便逐一翻閱起文件來。躲在暗處的屈從松看著這一情景,預測這回必定得逞。

他匆忙收拾一下自己辦公室裡的東西,轉身出去找酒井恭輔和清水次郎覆命。

哪知,何應欽剛翻閱文件沒幾頁,有人就來報告,說一位叫加藤忠康的日本軍官前來求見。

加藤忠康是何應欽在東京振武學校的老同學,何應欽有些意外又有些驚喜,連忙前往會客室相見。

加藤忠康此時擔任日軍參謀本部軍械部負責人,這次到中國是來檢查天津駐屯軍的武器裝備,聽說何應欽在北平,就順道過來拜訪。

但他來此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刺探一下國民黨對華北地區的政策與態度。

功藤忠康肯定不會想到,他的這一次拜訪,竟然救了何應欽一命。也破壞了關東軍蓄謀策劃的暗殺行動。

何應欽送走老同學返回辦公室,猛然發現繪圖的副官無傷身亡,也發現了辦公桌下的神秘物件。

他大驚失色,半天無語,立刻明白身邊有內奸行刺。隨即命令何公館全部戒嚴,派警衛處長追查一切可疑人員。

館內工作時間不見了參謀屈從松,立即引起懷疑。警衛隊一路追出,在東城蘇州衚衕將屈從松抓了回來。

怒不可遏的何應欽親自審訊,沒等動刑,屈從松就癱軟在地招了供。

何應欽這才知道殺人幕後黑手是日本關東軍。

酒井恭輔和清水次郎見事情完全敗露,連夜逃出北平。

事已至此,並有驚無險撿了一條命,何應欽暗自慶幸的同時,考慮時局影響,也不敢將事鬧大。

他只能拿屈從鬆解解恨。半個月後,軟骨頭的中校參謀、貼身副官屈從松被送上了南京高級軍事法庭,以漢奸罪、謀殺罪處死。

一直靜觀事態進展的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也同時得到了消息。他知道已經打草驚蛇,只得把謀刺何應欽的計劃無限期擱置起來。

何應欽儘管十分痛恨日本關東軍對他的暗殺陰謀,但迫於日軍淫威,又必須執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仍於1935年6月與日本華北駐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簽訂了不可告人的《何梅協定》。

這一喪權辱國協定的主要內容是:取消國民黨在河北及平津的黨部;撤退駐河北的東北軍、中央軍和憲兵第三團;撤換國民黨河北省主席及平津兩市市長;取締河北省的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等等。

《何梅協定》實際上放棄了華北主權,為兩年後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埋下了隱患。

何應欽遭關東軍暗殺不死  抗戰勝利他的角色在日軍面前最揚眉吐氣

何應欽小傳:1890年4月出生,貴州興義人。國民黨政治家、軍事家、陸軍一級上將,黃埔系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

從辛亥革命起,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任黃埔軍校總教官兼教導第一團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北伐後任國民政府委員、浙江省政府主席、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軍政部部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抗戰勝利後曾任南京政府國防部長、行政院長。1949年8月退逃臺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虛職。1987年10月在臺北病逝。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主要資料及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