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其实是一种傲慢”

“田径的世界没有那么天真,但是目标也不是只有一个” 就物理观点来看,大家都跑在同一条赛道上。然而,每个人到达的境界却各有不同,借由跑步找到属于自己的重点。跑者们总是不断在思考、迷惘、犯错,然后再重新来过。 如果每个跑者的答案与终点都相同,长跑就不会这么令人着迷了。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来自竹青庄的十个杂牌军

我不知道观众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否想过,这十个人最后怎么样了?

毫无疑问是上了箱根,可是然后呢?

不妨思考一下,然后答案就静静地流淌了出来。

这一点不用我剧透你也应该能猜出来。除非你真的认为灰二一群杂牌军刻苦训练个几个月,就可以把那些王牌正规军斩于马下,登顶箱根。

不,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情,那种事情只有在热血动漫里才会出现,那种只要努力过了,就可以做到一切事情的情节,就是因为不切实际才如此热血澎湃。

强风吹拂不是。

虽然它同样热血澎湃。

这部小说已经看很多人在很多地方科普了很多遍了,我都感觉没说到点子上。人们为什么要喜欢一部体育作品?这和人们喜欢一部异世界作品是一样的。人们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热爱这门运动,而是因为自己从中看到了共通的人生哲学。所以对着一群自称肥宅的观众们死命科普箱根的历史,不是说没有意义,只是意义不大。

这部小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的作者是三浦紫苑,你所要知道的是她是一个正统的小说家,甚至你可以称她为文学家。你要了解她只要知道一点就够了,写实。她的作品无比写实,她似乎并不那么在乎作品的高产(虽然她的作品也不能算少)。她可以为了调查清楚一个冷门的职业亲自探访,一查就是几年。

这些冷门的职业包括字典编辑,便利屋店主,伐木工,以及长跑运动员。

这部作品打从开始就是写实,实打实的写实,毕竟箱根在日本无人不知,写砸了怕也是对不起读者。如果你读过小说原著,你甚至可以把原著当做一本《半马指南》来看。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奋斗的结果

花长长的篇幅去描写一个努力奋斗然后没有成功的故事,会有趣吗?

非常有趣。

如果你一听最后没成功,就觉得那无聊透顶,我先对你表达无比的遗憾。然后我猜测你的不屑一顾可能有如下几种可能。

一是你就是不喜欢悲剧,生活够苦了,你不想再面对虚拟中的悲剧重来;

二是你还太年轻,你觉得努力一定会成功,如果失败那只是努力不够,你看不起这十个不够努力的人。

以上二点某种程度上有重合。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群像

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多的是失败者,失败者往往闭口不言,包扎伤口,说话的往往都是胜者在耀武扬威,这就是选择性偏差。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非成功者。

青竹庄的十个人也是。

他们的故事不在于最后有没有成功,他们故事的核心只有一个,我想跑步,我想和大家一起跑步。

除了灰二的每个人都有不跑步的理由,看他们如何接受跑步,让跑步改变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最后如何拥抱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存在,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

再说一遍,这部作品的意义不在于他们有没有成功,在于他们决定去跑步这件事情。

这个世界上最感人的不是天才奋斗登顶一览众山小,而是平凡人逐梦虽败犹荣梦想光芒闪耀。

每个人得以突破自我,摒弃成见,向着更高的方向去前进,这才是个人意义上的成功。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尾巴

小说很厚,大概有一本小字典那么厚,后面一半的篇幅都在讲正式比赛十个人的心理。

我读的时候内心止不住地讶异,十个人的跑步心理,那怎么写?不应该是大同小异吗?然后我就几乎是一边读一遍热血澎湃,泪流不止。心里对三浦紫苑无比敬佩。

马尔克斯写过一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讲一个人落难海上,漂泊七天的故事,每天的心理都不一样,他作为大师写得让人痴迷信服。从这个角度上考虑,三浦紫苑写十个人的心理不带重样,已是相当出彩。

你可以读到那种踏实,坚定,对生活的期许,对自己的承诺,还有对伙伴的信任,以及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放手一搏的冲劲。

我在轰鸣的火车上,狭窄的卧铺里,捧着手机一宿没睡,读完了这个让我喜欢的故事。

记住了这十个初看有些不太好记的名字,记住了他们的人生,记住了他们的面容。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原文书摘: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其实是一种傲慢”


“田径的世界没有那么天真,但是目标也不是只有一个” 就物理观点来看,大家都跑在同一条赛道上。然而,每个人到达的境界却各有不同,借由跑步找到属于自己的重点。跑者们总是不断在思考、迷惘、犯错,然后再重新来过。 如果每个跑者的答案与终点都相同,长跑就不会这么令人着迷了。


“只有速度才是衡量一切的基准吗?那我们干吗跑步?去坐新干线啊!去坐飞机啊!那样不是更快!”


明明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因为全身细胞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感受到强风迎面吹拂的滋味。


好舒服。踩在脚下的跑道,迎面划破的风,在这一瞬间都只属于我。就这样一直跑下去吧,这是只有我才能体验的世界。   


“你知道对长跑选手来说,最棒的赞美是什么吗?”   

“是‘快’吗?”   

“不,是‘强’


“阿走,你喜欢跑步吗?”他反问。

两人初次相遇的那天晚上,清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阿走愕然,无言以对。

“我很想知道,跑步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遇见一本好书:《强风吹拂》——你喜欢跑步吗?关于青春的群像剧

没有意义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不是在说什么漂亮话。跑步的目的,当然是要取得胜利,但胜利其实有许多种形式。所谓的胜利,不单是指在所有参赛者中跑出最好的成绩。就像人活在这世上,怎样才算”人生胜利组”,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好久没跟别人一起跑步了。然而,到最后还是得自己一个人跑。人毕竟无法与别人共享速度与节奏,这一切只属于自己。


早晨的空气,直到这时才开始流动起来,涌进冷清清的公园。马路上传来喇叭声;某户人家传来打开信箱拿报纸的声响;还有一些声息,来自那些赶着上班上课的人。 如果把这些全都吸入肺里,浑身上下的血液一定瞬间立即活化,一路循环到指尖。


清濑跨出左脚、摆出起跑姿势,朝阿走伸出右手。阿走毫不犹豫把右手往前伸。没有必要呼喊对方的名字。只在接触的一瞬间,眼神交会,一切尽在不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