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也有自己的侷限性,我們為什麼還要相信科學

最近連續寫了幾篇關於中醫的文章,很多網友說中醫不是科學,中醫是科學外的東西沒必要遵循科學的規則,還有網友說科學也有自己的侷限性,科學未必就是好的,沒必要迷信科學。


科學也有自己的侷限性,我們為什麼還要相信科學


當然關於中醫不是科學這一點我和大家是一致的。關於科學的侷限性我也是比較認同的,畢竟近代科學出現也沒有多長時間,而且科學在很多領域也沒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比如道德、價值觀、社會取向等方面。科學同時也受人的制約,因為人的眼界或者能力的不足,會得出一些錯誤的結論。但是科學本身是具有自我糾錯能力的,當我們獲取了新的知識,就必須改變或者拋棄原本錯誤的想法。因此,科學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雖然會出錯,但科學能自我修復,讓人們更接近於真相。


科學也有自己的侷限性,我們為什麼還要相信科學


既然科學不是完美的也有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還要不要相信科學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弄清楚科學是什麼?看了很多種解釋,我覺得最好的一個答案是:“科學是獲取知識的過程,而非知識本身。”

知識只是一個結果,而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才是真正我們想要的,現代很多科技的成果都是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來獲取的。有了這樣的過程,我們才能過上如此現代化的生活,出行有汽車消遣,醫療才會如此發達從而讓人的壽命增加,這都是科學帶給我們的好處。

科學也有自己的侷限性,我們為什麼還要相信科學

所以儘管科學有自己的侷限性,但獲取知識的這個過程是不會錯的,這個過程就是以觀察歸納為前提,通過邏輯演義概括事物,並且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和預測的過程,它讓我們人類更接近事情的真相,基於這一層我覺得很有必要相信科學。

有人說科學就是一個工具,非常實用的工具,正是因為科學的實用所以我們才更要相信利用科學,我們相信科學就是相信它探索世界的這套流程,這套流程可以讓你得到可靠的結論。所以儘管科學有它自身的侷限性,但並不妨礙我們去相信科學,同時也相信科學會帶領人類走向更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