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說起西域,不少人都會覺得那是一個十分神秘的地方,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自漢代開通“絲綢之路”以來,許多精彩絕倫的故事都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發生過。

對於中國歷史而言,西域有著極為獨特的地位。早在漢代時期就有“西域三十六國”的歷史,而到了隋唐時期,其數量更是達到了五十餘個,由此可見,古時的西域一定是一個十分熱鬧的地區。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焉耆國,正是這段“熱鬧歷史”的見證者。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說了這麼多,焉耆國到底在哪裡呢?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焉耆國實際上是在今天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天山南麓附近。在古代,這裡是一片綠洲,而焉耆國正是建立在這片綠洲之上。

“焉耆國,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其王姓龍,字突騎。都城方二里。國內有九城,勝兵千餘人。國無綱維。”——《隋書·西域傳》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知道了地理位置還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有趣的是,儘管焉耆國“出身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它的“潛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與沙漠地帶恰好相反,焉耆國境內水流資源相當豐富——博斯騰湖,這就造就了焉耆國具有肥沃土地的基礎。據記載,焉耆國盛產黍、麥等農作物,甚至還有漁業資源。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應該說,在沙漠地帶能有如此優勢,在“西域三十六國”中真的不多見,也難怪焉耆國能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站點。

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如此重要的資源位,一旦時局動盪,勢必就會被捲入一系列的紛爭當中。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很快,第一隻“惡狼”就瞄準了這隻“小綿羊”,它就是突厥,準確地說是西突厥。

突厥汗國本來是一個整體,但是整個汗國的君主有大汗和小汗之分,權力上的近似直接導致了政治上的衝突和矛盾,再加上隋文帝的挑撥,突厥內部矛盾重重。開皇初年,突厥便正式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個部分。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兩個人經常一言不合就開打,正應了那句老話:“愛得有多沉,恨得就有多深”。

到了泥厥處羅可汗時期,西突厥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東突厥,在整個西域處於無敵狀態,甚至都不把隋朝放在眼裡了。

而“小綿羊”焉耆國就更不是他的對手了,成為西突厥的附屬國家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西突厥的膨脹很明顯是隋朝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打破了隋朝關於“制衡”的政治構想。很快,隋朝就開始武力干涉西域政治了,必須要讓這些“瓜娃子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

大業四年,隋朝通過聯合鐵勒部來對抗西突厥,又通過離間西突厥內部兩大宗室之間的關係,最終迫使西突厥臣服於隋,而處於西突厥統治下的焉耆國也在這場鬥爭中偏向了隋朝,並與隋朝建立起了朝貢關係。

“隋大業中,其王龍突騎支遣使貢方物。”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鐵勒部。

鐵勒汗國其實是西突厥統治失敗的產物。因為泥厥處羅可汗的過度膨脹,他認為在他統治下的地區都應該完全臣服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壓統治,這就引起了許多部落的不滿。

終於,在泥厥處羅可汗準備大肆剝削鐵勒地區時,薛延陀等部族反叛了,最終建立起鐵勒民族政權!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大家試想一下,這樣一個通過矛盾激化建立起來的政權能和西突厥和平相處嗎?那肯定是不能的。

在泥厥處羅可汗統治西突厥期間,鐵勒一直是西突厥的對立方。鐵勒莫何可汗在位時,曾經屢次擊破西突厥軍隊,這就使得西域東部地區包括焉耆國等地區歸附到鐵勒汗國的勢力範圍內。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然而,好景不長,鐵勒政權並沒有維持多久就又臣服到了西突厥的麾下。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西突厥的可汗換人了,變成了由隋朝扶持的射匱可汗,西突厥一下子變成了“親隋”勢力,鐵勒汗國要是再和西突厥作對那就是等同於和隋朝作對了!

鐵勒汗國很明顯不是傻子,就乾脆臣服了西突厥,也算是向隋朝示好。原本被鐵勒汗國佔據的焉耆國又再次變成了西突厥的屬國。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就這樣,7世紀初西域勢力之間的第一次較量以西突厥的勝利而告終!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正在西域的紛爭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中原王朝的更迭也同樣在進行。在隋末混亂的政治時局中,李氏成功上位,一個嶄新的國度誕生了——大唐。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既然接管了隋朝,那麼原屬於隋朝的臣服勢力也自然臣服了大唐,其中也包括西突厥,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

貞觀四年十二月,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遇刺身亡,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西突厥內部混亂不堪,在內部鬥爭愈演愈烈的時候,原先臣服於西突厥的部落紛紛叛離,包括之前提到的鐵勒部。這就使得曾是西域霸主的西突厥汗國走向衰落。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正所謂此消彼長,西突厥的衰落讓西域再次等待一個新的主人。很快,唐朝就對流散在伊吾地區的西突厥部落進行了招撫,並且設立了西伊州。

從此,唐朝對於西域的管理實際上就是採用了“直接設置州郡”的方法,也表明大唐對於西域控制的時代已經來臨!原先的“老大哥”都臣服了唐朝,那其餘的小城邦、小部落有什麼理由不臣服呢?畢竟嘴甜一點不吃虧!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然而正當包括焉耆國在內的這些小城邦準備接受唐朝冊封時,半路卻殺出來個程咬金——吐谷渾趁機侵佔了唐朝和西域之間的通道大磧路。

在唐朝和西域交往的路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叫做高昌。自隋朝開始,西域小國進入中原朝貢都需要經過這裡。

“自隋末罹亂,硫路遂閉,西域朝貢者皆由高昌。”

為了恢復自己在西域的地位,西突厥極力拉攏高昌,讓他阻斷通往唐朝的朝貢之路,試圖將西域變成一個與世隔絕的化外之地。西突厥天真地以為這些小國依然會像之前一樣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但他錯了。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小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容易做牆頭草。人家現在有了大靠山唐朝,誰還會怕你!

貞觀六年,為了謀取西域諸國與中原地區經貿往來中的商業利益,焉耆主動向唐朝提出重新幵闢大磧道的請求。考慮到焉耆重要的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吐谷渾對邊境的威脅,唐朝答應了這一請求。

雖然在開闢的過程中遭到了高昌的極力阻撓,但是畢竟實力相差過於懸殊了。貞觀九年,大磧道重新開放,焉耆國等小國自此成為了西域“親唐勢力”的代表。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然而事情到這裡遠沒有結束,唐朝的這番作為畢竟從根源上損害了高昌以及西突厥的經濟利益,從朝貢之路恢復的那一天開始,高昌和西突厥的聯合打擊就未曾停止過。

貞觀十三年,焉耆向唐朝遣使朝貢,還順便向唐朝告狀說自己經常被欺負,作為大哥,護著小弟自然是分內之事。第二年,唐朝就派侯君集組織了交河道行軍,以高昌為主要目標,進而打擊西突厥。此外,唐朝還遣使約焉耆王聯合出擊,夾擊高昌。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戰爭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高昌迅速敗亡,西突厥也主動退卻,唐朝以及焉耆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後續西域戰事的發展,讓唐朝意識到如果沒有真正地政治接盤,那麼西突厥以及西域的反唐勢力依然會和“打地鼠”一樣反反覆覆。又經過了兩次對於西域的征伐,天山南部幾乎所有的勢力都臣服在了唐朝的麾下,這一次算是徹底把他們打服了!

作為勝利的標誌,唐朝正式在西域實行“羈縻政策”,並且在焉耆國等國設立了焉耆都督府,這些都督府均隸屬於安西都護府管轄。

唐朝,成為了7世紀西域勢力第二次較量的贏家!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要說這西突厥也實在是夠頑強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對於唐朝,他似乎永遠也不服!

永徽二年,先前歸附唐朝的西突厥在完成勢力收復後,又打起了恢復西突厥在西域諸國中的領導地位的如意算盤,想借此繼續與唐朝爭奪西域。

唐朝也快要被這個“槓精”逼瘋了,決定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把它打服。

顯慶二年,唐朝任命蘇定方主管伊麗道行軍,再次討西突厥;同時,又以貞觀末期降唐的西突厥酋長出兵南道,安撫和招降舊部。唐軍深入西突厥腹地,在曳至河這個地方大敗西突厥主力,西突厥盟友右廂五弩失畢部落臨陣倒戈,左廂五拙陸部也歸降了唐朝。

失去了左膀右臂的西突厥對於接下來的戰事明顯力不從心了,最終唐軍在石國擒獲了西突厥大汗,取得了征討西域的決定性勝利。從此開始,西域地區真正成為唐朝的有效管轄地。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正當唐朝覺得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上天又給它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麻煩——吐蕃強勢崛起!

為了實現對西域的有效管理,防禦吐蕃的襲擊,保證西域與中原交通道路的暢通,唐朝在塔里木主盆地的一些城邦王國設立了安西四鎮。

吐蕃的崛起讓已經“心如死灰”的西突厥再次看到了希望,通過政變,西突厥趕走了被唐朝冊封的可汗,轉而投奔了吐蕃,作為回報,吐蕃也冊封了西突厥可汗,吐蕃與西突厥盟友關係正式形成。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咸亨元年四月,吐蕃再次北進西域,唐朝主要採取了安撫的策略,通過遣使、冊封等拉攏阿史那都支,以分化附蕃的兩位西突厥首領。但是不料吐蕃擴大戰事,攻取了龜茲、焉耆,與此同時,原本設立在焉耆國的安西四鎮也因為吐蕃的進攻而遭到廢除。

而後的“大非川之敗”更是讓唐朝損失慘重,唐朝對西域的控制力受到極大的削弱。

堂堂大國豈能受此屈辱!為了重新獲得對西域的控制權,唐朝在塔里木盆地綠洲城邦諸國的配合下,對吐蕃在西域的勢力進行了打擊:

第一路:崔智辯由西州出發,經焉耆、龜茲,進攻吐蕃的西北邊地,進而直達烏濟水域的安國。

第二路:鴻護卿蕭嗣業率軍征討弓月、疏勒等依附吐蕃的城邦,最終取得完全勝利。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兵分兩路的計劃奏效了!吐蕃在西域的勢力銳減,唐朝重新掌控了西域局勢。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戰後,唐朝在原來安西四鎮的基礎上升級了管理機構級別,成立四鎮都督府,共同維護了唐朝在天山南部的統治地位。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四鎮都督府和四鎮有啥關係呢?

我們以咱們的主角焉耆國為例。焉耆都督府是唐朝在西域創立的第一個羈縻都督府,是唐朝管理焉耆國的直接機構。

之前設立的安西四鎮其實可以理解為軍隊的臨時駐所,這就好比一個是只管打仗不管治理;另一個是全方面進行管理。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如果只管打仗,那麼就會發生像之前那樣一旦戰事失利就會全面崩盤的局面,而全面管理則不一樣,在對西域地區實行軍事控制以外,還輔助以教化,招撫等“柔性政策”,可以很好地增強西域小國對於大唐的臣服之心。

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大概就是安西四鎮與四鎮都督府的最大差別了!


焉耆國——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7世紀的西域到底有多“熱鬧”!

從7世紀初到7世紀末,整個西域地區一直處於戰亂之中,西突厥、隋、唐、吐蕃以及西域小國都曾經是這一時期的舞臺主角,然而,焉耆國卻是這一整段歷史的唯一見證人。

對於它而言,無論是臣服於誰,都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哪怕是一個小國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