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力推的抗疫神藥曝光!(附股)

【大勢】

這個週末,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發聲。總體上來看,整個記者會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國經濟、中國的金融體系很穩,咱們有底氣、有信心!

唯一實質性的利好,來自銀保監會:對有條件的保險公司適當放寬權益類投資比重30%限制。

再結合本週險資百億資金抄底的消息來看,險資入市仍然是大勢所趨。

另外,週五晚新華社發文表示: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需要更加穩健的資本市場!

總的來說,管理層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的意圖,還是非常明顯的。

週五晚,美股再度跳水,全線大跌;納指收跌3.79%,標普500收跌4.34%。國際油價大幅下跌11.06%。A50也跟風殺跌。

海外疫情也是持續發酵,美國也迎來大爆發,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今天(22號)11點13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26747例,死亡340例。21日不到18小時時間,美國新增確診病例5296例。

特朗普也宣佈紐約州為疫情“重大災區”!

在海外疫情持續爆發的背景下,美股始終未能企穩,特別是沒有收復5天線,沒有企穩的信號。維持近期的觀點:美股收盤站穩5天線上方,是初步的企穩信號。只要美股企穩,A股就有望率先反彈。

作為券商“國家隊”的中信證券,今天發佈報告稱: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幾個方面的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週會逐漸明確,A股當前正處於全年的最佳配置窗口。歐美有望在4月中旬迎來日增確診峰值。預計海外風險偏好修復、國內基本面回補、產業資本流入三大因素共同驅動下,A股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預計A股新一輪資金入場輪動也會在二季度開啟。配置的主線依然是基建和科技。

週五盤後,上交所表示本週將可轉債交易情況納入重點監控。

近期可轉債市場持續活躍,濃烈的投機氛圍吸引了大量的遊資參與,對A股形成抽血。如果可轉債市場被打壓,相關資金有望迴流A股,對A股算是小利好。

目前A股已經在築底,不必再悲觀,可以適度開始佈局。


【氯喹】

3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簡報會上表示,FDA已批准一種藥物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此種藥物名稱為羥氯喹

特朗普力推的抗疫神藥曝光!(附股)

儘管FDA此後表示該藥物目前僅作為初期臨床試用期間通過“同情給藥”項目給予患者,但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確實已被外界寄予厚望。國內此前已便啟動了一批“舊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其中包括了羥氯喹、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藥物,而羥氯喹在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中顯示有效,且展現了更高的安全性。

此前,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在抗病毒治療法中提到可試用磷酸氯喹。羥氯喹與氯喹結構非常相近,作用機理非常相似,且在安全性方面要顯著優於氯喹。

另外,法國科學家DidierRaoulta的團隊在今天被同行評審的科學雜誌接受發表的一篇臨床研究論文中顯示硫酸羥氯喹對於治療COVID-2019病人有顯著療效。在一項36人COVID-2019病人(6例無症狀,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8例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參與的臨床實驗中,第6天患者鼻咽拭子病毒轉陰率:接受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的為100%。

磷酸氯喹概念股:

精華製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首批磷酸氯喹藥品復產已下線,日產達到40萬片,首批藥品發往湖北等地助力治療新冠肺炎 。

眾生藥業: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生產的磷酸氯喹片以滿足國內需求為第一優先,目前公司片劑綜合產能充裕,如後續需求增加,公司可即時調整生產擴大產能。目前該產品銷售收入佔比較小。目前公司已對國家派出的部分醫療隊捐贈磷酸氯喹片作為隨行藥品,協助醫療隊馳援塞爾維亞、非洲等地區。

輝隆股份: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子公司海華科技生產的間氯苯胺是磷酸氯喹的原料。

爾康製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有生產“磷酸氯喹”原料藥業務 。

*ST河化: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下屬子公司南松凱博向重慶康樂製藥有限公司、重慶西南製藥二廠有限責任公司供應了其生產磷酸氯喹需要的氯喹側鏈,後續將根據相關藥企的需要進行持續供貨。

硫酸羥氯喹概念股:

海欣股份: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海欣製藥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欣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合作開發“硫酸羥氯喹片”。

福安藥業:在互動平臺表示,子公司博聖製藥有硫酸羥氯喹原料藥批件,但羥氯喹不是其主要產品。

上海醫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擁有羥氯喹製劑的國內獨家批文,市場佔有率超76%,是公司的重點產品之一,目前庫存充盈,且在持續生產中。

阿奇黴素概念股:

長江健康:在互動平臺表示,子公司海靈藥業的注射用拉氧頭孢、注射用阿奇黴素等藥品均具有較好的抗感染療效,對此次疫情具有一定積極作用。目前海靈藥業的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頭孢噻肟鈉、注射用阿奇黴素產品已出口伊拉克、科特迪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在此次抗疫過程中,公司優先安排了抗疫一線急需的阿奇黴素、注射用頭孢他啶等產品的生產計劃,保證供應需求。

向日葵:在互動平臺表示,控股子公司貝得藥業主要產品為克拉黴素、克拉黴素片、阿奇黴素分散片、注射用阿奇黴素、頭孢克洛膠囊、羅紅黴素膠囊、拉西地平分散片、辛伐他汀片、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等。

京新藥業:3月6日晚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簽發的化學藥品“阿奇黴素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公司阿奇黴素片通過一致性評價,有利於提升該藥品市場競爭力,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華製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部分產品對於治療或預防疫情有一定幫助,主要有:(1)抗病毒: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昔洛韋咀嚼片;(2)抗菌藥物:大環內脂類:阿奇黴素片及分散片、地紅黴素膠囊、克拉黴素片及膠囊和顆粒、羅紅黴素片等。

潤都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生產並銷售的治療呼吸系統類用藥及解熱鎮痛類、抗菌類產品有:阿奇黴素腸溶膠囊、茶鹼緩釋片、布洛芬緩釋膠囊,伏立康唑原料藥產品。

華潤三九: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華潤三九眾益製藥有限公司生產阿奇黴素腸溶膠囊及阿奇黴素片,其中阿奇黴素片於2020年1月17日中選聯合採購辦公室組織的第二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正在等待實施供應。阿奇黴素腸溶膠囊已在全國多個省份有銷售。

現代製藥:在互動平臺表示,根據抗擊疫情實際需求,春節期間部分崗位提前復工復產,加緊生產儲備,已向疫區緊急調撥了包括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阿奇黴素片、利巴韋林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吡肟、頭孢克洛緩釋膠囊、藿香正氣水、醫用酒精等在內的各類抗擊疫情急用藥品和物資。

亞太藥業: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等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化學制劑業務主要分為抗生素類藥品和非抗生素類藥品兩大類,公司抗生素主要有頭孢類、大環內酯類、青黴素類等藥品,大環內酯類產品阿奇黴素分散片、注射用阿奇黴素、羅紅黴素膠囊、克拉黴素膠囊等。


【科技股】

科技部印發《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腦科學、工業互聯網、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新藥、高端醫療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支持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產業化,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高科技產業,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自從去年市場風格切換開始,從消費切換到科技,將至少是持續兩三年的科技主導的風格。

今年,科技股還有一個重要的預期,是全球的科技競賽!

現在不少人把新冠肺炎,比作是新的“世界大戰”;二戰之後,美國建設了全國的高速公路網,一直用到今天;同時在歐洲搞了“馬歇爾計劃”。

隨著疫情的爆發,經濟受到拖累,各國都需要刺激政策來穩增長。

而中國的意圖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就是要重點推進新基建,主要就是科技基建,以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幾大行業為首。疫情其實加快了新基建的節奏。

美國為首的國家看在眼裡,其實也是急在心裡;中國推進的越快,他們越急。接下來,一旦疫情穩定下來之後,美國也不可避免的,要加入快科技基建的節奏。

中美一帶頭,這一場全球的科技競賽,就不避免了,而且將是持續若干年的競賽。這也是支撐未來幾年科技股風格的重要因素。

本輪調整以來,科技股出現了明顯的回調,結合對大盤的判斷,趁著回調,佈局核心科技股,是一條確定性比較高的策略,大家可以注意!


【華為開發者大會】

華為開發者大會將於3月27-28日召開,並依託華為雲採用線上直播的模式。本次大會上,華為鯤鵬生態將為重要的主題之一,將披露更多相關進展。

根據近期華為應用商店的統計數據,HMS core的下載量達到了69億次,而微信的下載量僅為51億次。華為在2月發佈會明確HMS是GMS(Google Play)、iOS(App Store)之後的第三種選擇,HMS應用服務170+國家,月活達4億,全球應用分發市場前三,根據應用商店目前累積下載數據,用戶平均下載次數已經超過10次,顯示極強的生態潛力。

HMS Core眾多獨特服務供開發應用調用:camera(超高清夜攝與超高速攝影、微距攝影)、devicevirtualization(不同設備視覺分享)、onehop(不同設備文件快傳)、map和site&location(地圖位置、定位)、ML(機器學習服務);華為已經啟動10億美元耀星計劃支持全球開發者,歡迎全球開發者加入華為HMS生態,開發應用上架到華為應用市場,攜手並進。

硬件方面,華為鯤鵬生態全國各地接連落地,星火燎原,同時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鯤鵬生態將迎來新的發展紀元。預計2020年將是華為鯤鵬產業放量的元年,關注:東華軟件、常山北明、神州數碼、拓維信息等鯤鵬產業鏈核心成員,以及用友網絡、誠邁科技、長亮科技、超圖軟件、東方通等應用領域合作伙伴。

軟件方面,華為HMS是國內軟件企業的歷史性機遇,華為HMS全面對標谷歌GMS,補齊了華為在軟件側的短板,是華為移動終端的最後一塊拼圖。一年前,華為事件成為了中國科技產業的轉折點,開啟了“硬”科技時代,國內半導體企業在華為的帶領下快速崛起,華為HMS將成為“軟”科技的里程碑事件,國內軟件企業有望在華為的帶領下走向全球,關注:四維圖新、中科創達,夢網集團、科大訊飛、網達軟件等。


【新基建的“賣鏟者”】

2020年3月,高層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興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我們認為:新基建鋪開後,各領域(尤其是數據中心等)的整體供需結構將發生改變,競爭格局可能被重構;同時,新基建上游的設備環節作為“賣鏟者”,則相對“無差別地”面臨需求的提升,將成為明顯受益環節。

問題一:新基建鋪開後行業供需結構變化,如何把握?IDC領域仍需把握一線/環一線價值。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一線/環一線地區數據中心資源的價值,行業本質強調資源稟賦,並非低壁壘。但即便政策鬆動後供給端放量,仍需重點關注一線核心資產。二三四線城市IDC市場在未來3-5年以後會隨流量爆發成為新藍海,但相應的資源價格與價值應當相匹配,從賺錢效應以及資本效率的角度看,一線與環一線城市一定是最核心的。

問題二:新基建鋪開後,有哪些產業機會可以把握?上游網絡、機電、溫控設備等環節作為新基建“賣鏟者”,將相對“無差別地”面臨下游建設需求的提升。

(一)網絡設備環節:流量爆發與新基建背景下的必需品。多次強調流量爆發對於設備環節的驅動,本質一方面在於拉動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於技術更迭帶來換代需求。當前設備環節正處於技術切換的重要節點。

(二)溫控設備環節:產業重視、但投資易被忽略的重要趨勢。散熱是伴隨IT系統幾十年發展的命題。散熱難點:之一在於設備功率密度與發熱量隨算力與網絡需求迅速爆發,現有主流的風冷技術與算力增長不匹配,難以滿足散熱需求;之二在於溫度的精密控制。

從技術角度看,散熱技術大致經歷了風冷到液冷再到風冷的階段,當前將進一步向液冷演進,驅動力在於計算機半導體技術變化和功率密度提升。當前主要IT系統溫控需求可分為通信機房、數據中心兩大場景。不同方案的的優劣、實施難度、技術門檻差距巨大浸沒式液冷是未來重要趨勢。

從項目運營期間成本角度看,溫控能耗佔比30%;從數據中心建設角度看,溫控設備佔前期投入比例20%左右。未來隨高價值量液冷方案,尤其是浸沒式液冷滲透率提升,預計項目投入佔比將在20%以上。

(三)其他機電設備環節:在高功率密度、大型化、定製化等趨勢下,高壓直流電與蓄電池、微模塊等環節同樣值得關注。

相關標的:IDC之寶信軟件、光環新網、奧飛數據、南興股份、數據港等;網絡設備之紫光股份、星網銳捷、浪潮信息等;機電設備之英維克、佳力圖、科士達等。

特朗普力推的抗疫神藥曝光!(附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