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一切在結束之前,都美好而充滿正能量。 ”

本週日,孟來博士會就『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這個主題在青年維也納微信群進行一次講座,具體見文末。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 魔法世界的金錢匯率 ·

1993年,婚姻失敗的28歲單身母親喬安娜·羅琳從葡萄牙返回愛丁堡,手提箱裡裝著一本童書的前三章手稿——這個後來家喻戶曉的巫師故事裡,除了魔法、城堡、掃帚和會跳的巧克力蛙,羅琳還設計了一套古意盎然的金銀複本位貨幣體系,並把主要單位“加隆”,與麻瓜的英鎊匯率掛鉤為1:5。

在創作哈利波特故事的那個隆冬,羅琳和女兒每週從政府接受104.5英鎊社會福利,折算後等於她筆下的家務小精靈多比為鄧布利多教授服務所獲週薪(10加隆)的兩倍。

這套不很方便兌換計算的“金加隆—銀西可—銅納特”系統(1加隆=17西可,1西可=29納特),明顯能看出十九世紀繁複的英國舊幣制體系的映射。英國金本位時代的舊輔幣體系,極為蕪雜,除了英鎊(索弗林)、先令、便士三個常見主單位,還有五花八門的半英鎊、克朗(五先令)、半克朗、佛洛倫(兩先令)、半先令、格羅特(4便士)、兩便士、1個半便士、半便士和法爾新(四分之一便士)。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法爾新,最小的貨幣單位,4個法爾新等於1便士

在1852年前的英國,面值最小的輔幣是1/4法爾新,即1/16便士。甚至於有專門貨幣用於專門交易的不成文規矩。比如,與老式貴族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支出,馬匹、藝術品、訂造服裝和家俬,某些專業會費,一直以舊制的畿尼金幣支付,即使19世紀初停止鑄造後,也堅持如此。一畿尼相當於21先令,或者1.05磅。相對應的,還有1/3和1/2畿尼硬幣。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便士,最常用的貨幣單位,12便士等於1先令

如此繁雜的輔幣種類和不規則的進制,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提高大英帝國的國民算術水平,而是在一個主幣單位價值較高、物價長期穩定的金屬貨幣體系中,滿足商業交易發展的需要。今天看起來頗奇怪的“有整有零”的進制,其實也基於貴金屬比價的彈性變動和交易的實際要求。比如,畿尼長期維持在一英鎊1先令,在交易中“多出來”的零頭,天然地當作佣金支付,這個習慣至今還保持在地方牲畜交易中。

· 在賬本里發現犯罪動機 ·

《哈利波特》裡的巫師社會,宛如一個與現代社會平行的十九世紀。一勺“飛路粉”(類似於巫師世界的地鐵車票)一百年中始終只賣價兩個西可,著名的黃油啤酒也是如此。令人感慨那個毫無通脹的美好年代。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讚美毫無通脹的美好年代!

另一個飽含金錢記錄的超級大IP——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則更加詳細保存了維多利亞時代的金錢指紋以及物質信息。其中物價與收入的詳實細節,不僅栩栩如生刻畫了十九世紀的社會情態,還直接抽絲剝繭,引出鉅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犯罪分子。

通過福爾摩斯先生的目光,我們知道了19世紀80年代末,年收入約七百磅的莫里亞蒂教授不太可能合法地購買一張價值至少四萬英鎊的格羅茲的油畫,黑幫分子的二號智囊,可以賺到每年六千英鎊的高薪——這筆錢足夠“以上等方式環球旅行”,高於當時的英國首相年薪,而真正為政府制定政策的,卻是入息四百英鎊的中產文官邁克羅夫特·福爾摩斯;聖誕節前的二十四隻鵝,售價7先令6便士;一位獨身女士每年有60鎊就可以生活得相當舒適,而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家庭女教師薪酬,大概在45-50鎊左右,超過100鎊的高薪,就難免懷疑東主另有所圖了……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福爾摩斯先生的目光:與犯罪分子激情對視

若是再進一步,知道“過去的錢值多少錢”,感受就更為別開生面。整個十九世紀,英國的物價水平和幣值十分穩定,基本沒有通脹影響。“金本位制度下,每一盎司(31.1克)11/12純度的黃金,可以鑄造3英鎊17先令10.5便士……一英鎊含純金量應為7.322克”——以今天的黃金價格346元/克折算,19世紀的一英鎊等於2533元之多!倫敦入息60鎊的單身女士,相當於今天收入151980人民幣的白領麗人,妥妥的精緻小資入門中產。而每隻肥鵝售價折算僅僅不到40元人民幣,87.5%的出租住宅,一年租金不超過約5萬元(20鎊),可謂廉宜可親。事實上,60鎊的收入,即麵包師、馬車伕、理髮師和技術工人的平均工資,在當時已經可以供給一個底層5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所需。

· 上一個“小確幸”時光 ·

從虛構文學將目光轉向歷史的日常生活,十九世紀最後30年,東西方首都的居民都經歷了一段物價平穩、生活安定的黃金歲月。這就是茨威格所感嘆留戀的“昨日的世界”,也是社會史上所指的“美好年代”。在英國,這是維多利亞中後期的鼎盛時代;在法國,是普法戰爭結束、拿破崙三世下臺之後波瀾不驚的第三共和國;在歐洲視線中遙遠的中國北京,則是太平天國結束與甲午戰爭爆發之間“同光中興”與洋務運動的短暫繁榮。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北京白雲觀廟會,攝於1909年

清政府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為了解決財政困難,發行貨幣種類繁複混亂,除了傳統的制錢(小錢),還有各種新鑄造“當十”、“當百”大錢,北京有獨特的“京錢”(相當於0.5枚制錢,以換算和報價為主,不需要實體),官方與私人票號的紙鈔不一而足。“大錢”代替小錢成為主要流通單位,小額輔幣虛擬化,金屬主幣與輔幣兌換比率的劇烈變動,官方紙鈔信譽惡化,都是貨幣增發與通貨膨脹伴生的常見現象。

當動亂平靜下來,貨幣市場恢復信用後,主要流通貨幣和比例就會穩定下來,銀元、“當十”錢和制錢之間保持三十年的穩定兌換關係,一銀元(大洋)兌換1000枚制錢,一枚“當十”大錢兌換三枚制錢——恰好可以買一個生雞蛋,或者一個菜包子。

除了光緒皇帝這種輕易被騙、把三個銅板的雞蛋價格誤認為三兩銀子付賬的“傻白甜”小朋友,大多數精明能幹的北京居民,還是過了很長一段歲月靜好的日子。在老舍的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1898年,主人公辦滿月的時候,收到一位富貴親友二兩銀子的賀禮。二兩銀子在當時已經足以“辦一場上等的筵席”。這個說法得到了京劇戲劇理論家、“老北京”齊如山先生的佐證。19世紀80年代,在同文館六個學生提供體面的飯莊席面,市價不超過銀二兩,而按照同文館開貪汙花賬的價格六兩銀子,則席上可以有整碗的魚翅、燕窩了。至於朋友便飯小聚,四菜一湯,有葷有酒,所費不過“當十錢兩吊”,也就是銀子一錢多,不到1/3個銀元。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京師同文館的課堂

在今天看來,這樣的物質生活如何呢?因為銀價後來波動很大,所以我們用更具有可比性的金本位英鎊的匯率進行計算。金本位英鎊與銀兩之間的匯率,當時在1鎊兌換3~3.2兩銀子,一兩銀子約等於今天的790-820元,一枚銅錢約合五角多,(這個數字要高過按米價折算的價值,但在小農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軌的歷史中,糧價總體趨勢下降,更為合理),四個朋友小聚花費100餘元,已經相當合理。

此外,北京市中心的房租比如今而言相當可親。京官李慈銘在米市衚衕的保安寺四合院,每月租金六兩,按我們的算法,不到5000人民幣。即使王府豪宅,比如英國大使館,財大氣粗租下來的淳親王府,佔地兩萬六千平方米,年租也只不過1500兩銀子,合500英鎊,還白送兩年免租期用於裝修。相比而言,清政府在倫敦波特蘭街租的使館兼官邸,一幢帶傢俱三層小樓,年租就要1260英鎊。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財大氣粗的英國使館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英國使館保留了淳親王府(梁公府)原中路主要建築,圖為新建的二層凱旋門式大門

的確,在倫敦、巴黎與北京的物質生活比較中,北京消費更為廉宜而豐饒,頗為西方冒險家們所向往。但這段小清新歲月中,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科技突飛猛進地落地轉化,電話、電燈與電影的登場,汽車對馬車的替代,文化尚有時間優雅沉澱,藝術已經大膽地觸摸到現代的門檻。繁華背後,全球化的深度拓展和殖民地重新分工洗牌,正影影綽綽呼喚著人們從未幻想過的城市規模和生活方式。

一切在結束之前,都美好而充滿正能量。

· 日常物質生活的底層 ·

在小確幸的日常物質生活中,細心的觀察者也能發現一點有意味的不平衡:在衣、食、住、行的消費結構中,十九世紀的世界和今天最大的區別是,日常衣著消費和交通價格,遠遠超出今天它們所佔的比例。

一個19世紀金融街職員的一身標準制服,要花掉超過15鎊,佔他第一年收入的15%還多。在現代化學紡織工業取得突破之前,所有的耐用衣物都是奢侈品,棉、毛等天然原料產地的穩定性,乃是經濟命脈。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能進行國際旅行的都不是一般人

另一個比今天貴得多的部分是交通,尤其是長途城際和國際旅行,還是一般人難以負擔的消費。19世紀80年代,從北京到上海坐馬車和輪船,要花費平均每人52兩和11天時間,相當於北京一個普通五口之家的一年生活費。而上海到法國馬賽的船票頭等艙要304兩(95英鎊),超過今天同樣行程的客機頭等艙5倍票價,相當於英國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支出,即使四等艙也要90兩(28英鎊)。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八十天環遊地球》,喬納森•伯頓((Jonathan Burton)繪

服裝與交通價格的不平衡,將迅速受到新興的化工、機械、汽車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的衝擊,這些迫切要求龐大市場與大資本介入的行業,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冉冉上升的新星。國際秩序在細碎閃光的日常生活之下暗流湧動,當蒂森克虜伯、杜邦化學、通用電力這些新時代寵兒,從解決美好生活中的小問題中崛起時,民族主義國家的巨大羽翼,已經開始讓日常生活閒逸的秩序退出歷史舞臺。

· 福爾摩斯去了西藏?·

知道過去的錢值多少錢,有什麼用呢?除了對歷史獲得豐滿、有溫度和觸感的認識之外,除了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深邃與細膩展開新的視野之外,我們還能發現一些埋下的線索和密碼——如果不吝惜您的想象力和觀察力。

歷史、小說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價


1893年的《最後一案》中,柯南·道爾讓福爾摩斯與死敵莫里亞蒂在瑞士萊辛巴赫瀑布的懸崖邊搏鬥,然後一塊墜落下去

比如,回答這個讓無數粉絲前仆後繼的“福爾摩斯學”難題:大偵探在假死的三年,到底去了哪裡?書中提供了一個語焉不詳的東方考察旅行。

根據福爾摩斯假死年代的物價水平、交通費用,當時尚未財務自由的大偵探,並沒有能力進行他所描述的半環球旅行(費用至少在兩千五百鎊以上),更不可能受到他年薪僅僅400鎊的哥哥的資助。而結合後文的信息,福爾摩斯3年消失時期,極有可能收到清政府發出的外交邀請(有合法身份的官方入藏簽證,並受到接待),在十三世達賴喇嘛成年親政之前,對導致前幾任少年早夭的神秘事件進行調查……雖是遊戲筆墨,在日常物質生活的層層積頁岩深處,得到幾枚化石的證據支持,也不妨莞爾一笑。

本文原載經濟觀察報書評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