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I:是“狐狸”还是“刺猬”?


伯林I:是“狐狸”还是“刺猬”?

前几次课,我们讲了波普尔和哈耶克,在思想史的地图上,他们两人算是邻居。今天我们要拜访的,是他们同时代的一位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

伯林做过一个有名的比喻。他借用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的一句话,“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说思想家也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有人兴趣广泛、研究很多问题,属于狐狸型,还有人专注研究一个大问题,提出一个思想体系,就是刺猬类型。那么伯林自己呢?他说自己就是一只典型的狐狸。

但果真如此吗?伯林的研究确实涉及思想领域的许多主题,但其实他也“关心一件大事”,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这个问题意识的形成和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这一讲,我们就先来聊一聊他的经历。

俄国人伯林

伯林的人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具有三重身份:他是一个俄国人,又是一个犹太人,还是一个英国人。

先来看第一个身份,俄国人伯林。

伯林1909年出生在里加,这个城市今天是北欧国家拉脱维亚的首都,当年还属于俄罗斯。伯林6岁时,全家人搬到了彼得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伯林在俄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直到11岁。在这11年中,他经历了俄国最风云变幻的时代,亲眼见证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就是十月革命发生的那一年,伯林还不到8岁,他亲眼看到了一名沙皇政府的警察被暴民私刑处死,这个惨烈的场景,成了他对暴力和恐怖的最初记忆,让他终身难忘。

伯林对俄罗斯思想家有特殊的感情,从小读这些人的书。1918到1919年之间,社会上的政治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伯林一家人在彼得格勒,几乎不跟外人来往。小小的伯林躲在房间里,全心全意就是读书,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这些俄国大文豪的作品。

你可能也知道,那一代俄国作家最关注的主题就是人间的苦难和不公、社会的陈规陋习、人在社会中受到的禁锢等等。伯林在这些书中,感受到强烈的道德关怀,这些作品都在努力探寻拯救人类苦难、摆脱人类困境的根本方法。这给年幼的伯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林后来说,俄罗斯思想家有一个共同信念,就是相信对于人类的困境,存在一个确定的答案,存在一种真理,只要找到了真理,去推动激烈的社会变革,就可以终结人间的苦难。

但伯林又亲眼看到了激烈变革的惨烈状况,他意识到这种“拯救的信念”其实有很危险的一面,它可能会导致暴政。为什么对理想的追求会引发这么惨痛的灾难呢?你看,对俄罗斯经验的思考塑造了伯林最初的问题意识。

犹太人伯林

但伯林不只是一个俄国人,他还是一个犹太人。躲在房间里的小伯林,除了读俄国作家的书,还读到一本书,叫做《犹太百科全书》,是专门写给犹太人看的。成年后的伯林常常说,自己是出生在俄罗斯的犹太人。犹太意识是伯林思想的一个底色。

伯林说过,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一种共同感受,就是一种“不在家”的感觉。“不在家”是什么感觉呢?就是你无法全然沉浸于此时此刻身处的环境,总是有一种隔膜感和抽离感,觉得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也不属于我。这让伯林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有一种抽身而出的视角。爱因斯坦曾经和伯林有一面之交,后来爱因斯坦谈起对伯林的印象,说他就像是“上帝的宏大剧场中的一名旁观者”,你看,爱因斯坦这个比喻,抓住了伯林的局外人特质。

这种旁观者视角,让伯林能够注意到一些边缘思想流派的力量。比如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赫尔德,再比如法国保守派思想家迈斯特等等。这些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观点和启蒙主流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但伯林却发现,现代的很多现象都和这些边缘的思想流派有关。伯林一直坚持的多元主义的立场,就和他关注多种多样的思想流派有很大关系。

另外,作为犹太人,伯林也很关注民族主义问题。他有一个好友,叫哈伊姆·魏兹曼,是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他和伯林一样都是出生在俄国的犹太人。魏兹曼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奔走的时候,伯林也帮了一些忙。

但等到以色列真的成功立国了,魏兹曼邀请伯林来做总统顾问,伯林却谢绝了。作为犹太人,伯林能够同情地理解民族主义,但同时他也非常忧虑民族主义的毁灭性力量。那么在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如何达成某种调和呢?这也是伯林一直关切和探索的问题。

英国人伯林

说完了俄国人伯林,犹太人伯林,该来说说我们最熟悉的英国人伯林了。

1920年,11岁的伯林随父母移居到英国。18岁那年,伯林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后来又在这里工作。除了其间有几年在外交机构服务,他一直待在牛津大学,直到88岁去世。可以说,牛津就是他的家。

伯林在牛津大学的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学霸。他23岁的时候,就被牛津大学的万灵学院录取为研究员(fellow)。这有多厉害呢?万灵学院是牛津大学最特殊的学院,自己不招收学生,而是每年从牛津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中,邀请一部分人来考试,再从参加考试的人当中挑选出两个人,成为万灵学院的研究员(fellow)。这是从整个英国的精英里再挑选最好的尖子生,而伯林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这个考试的犹太人。

伯林进入万灵学院之后,一开始是研究哲学,但后来转向了思想史的研究。他为什么会放弃哲学呢,这个和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脱不开干系。

那是1940年,伯林应邀去剑桥大学做一个讲座,当时剑桥有名的哲学家几乎都来了,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维特根斯坦。可是伯林的报告还没做完,维特根斯坦就打断了他,说伯林的思路是错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在场的人鸦雀无声,伯林尽可能绕开维特根斯坦的问题,做完了这次报告。报告结束之后,维特根斯坦起身告辞,礼貌地对伯林道谢,说“这次讨论非常有意思”,说完就走了。其他人挤到伯林身边,说能得到维特根斯坦这样的评价已经是太难得了。

但伯林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报告没有给维特根斯坦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后来明白了自己并不擅长纯粹的哲学研究,于是就转向了思想史领域,成为了20世纪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史家之一。

不过你可能想不到,这么一位文质彬彬的大学者,还做过类似间谍的情报工作。那是在二战期间,伯林在英国外交机构服务,曾经到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任职。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就是伯林在苏联工作期间,和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成了朋友。

阿赫玛托娃被誉为“俄国诗歌的月亮”(太阳是普希金),但伯林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有20多年被禁止发表作品了。他们聊了整整一夜,阿赫玛托娃还把这次会面写成了诗。有人因此猜测他们俩有暧昧关系,斯大林阅读了伯林拜访阿赫玛托娃的记录,就对下属说:“这么说来,我们的修女现在又在陪英国间谍了?”结果在伯林离开之后,对阿赫玛托娃的监视变得更加严密了。

伯林离开苏联之后,他在苏联认识的几乎所有人都遭到了更恶劣的待遇,伯林的亲叔叔也受到牵连而不幸去世。这让伯林深感愧疚,也促使他更深入地思考政治自由和历史决定论的问题。

是狐狸也是刺猬

俄国人、犹太人和英国人,这三重身份叠加起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伯林,但也汇聚起来,塑造了伯林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

还记得前面说的“狐狸和刺猬”的比喻吗:狐狸知道许多事情,但刺猬知道一件大事。人们习惯把伯林看成是狐狸,其实伯林也有刺猬的一面,他心里也装着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伯林始终关切的问题:为什么有许多政治实践,原本出于非常美好的愿望,却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对此,伯林说,如果思想有如此致命的力量,那么也只有通过思想家的努力来化解。伯林自己的努力,最终体现在两个重要主题上,一个是价值多元论,另一个是他对“两种自由”的剖析。下一讲,我们先来说一说伯林的价值多元论。

问答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你:伯林曾经给俄国文学家分类,说普希金是狐狸,而托尔斯泰是刺猬。如果要你来分类,对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你觉得哪些人是属于狐狸,哪些人又是刺猬呢?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四十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