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站岗的父亲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站岗的父亲

王 英

今年春节,没有往年热闹,一场疫情席卷了全国,口罩,成了脱销品。

岁末年初父母的生日,都只摆了一桌,父母拿过我们给的红包,笑得合不拢嘴。

父亲已70岁,大年初七,就开始坚守岗位了。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父亲便和几个镇村干部一起,站在村头的入口,检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父亲的“小芝麻官”,成了我们的心结,我们多年来数次劝说他辞了,他总是笑而不答。

母亲常叹息,新提拔的村干部都沾亲带戚,喊你爸这样的老队长搭把手,咱们组里的人,多数都外出了,常在家的坐拢都不满一桌人,外出的年轻人都托付你爸照看家里呢。他不累,我帮衬着呢。

我们自小就知道,父亲在村里是响当当的名人。他的威望,在于几十年的脚力,对每家每户了如指掌,年岁大的恭称他是王老师(兽医),年轻点的得按着辈分喊叔喊爷。当了几十年的兽医和组长,父亲总有放不下的情结。只要听有人在房前屋后喊一嗓子,或是电话一响,父亲又匆忙地出门了。

父亲的活儿,总是干不完。村里的土地,在父亲的极力撮合下,流转成了果园,父亲忙前忙后帮着业主打理。余下的良田,父亲还和几个老农,四季忙碌,不让荒草,在村里疯长。

这次守卫战“疫”,父亲也站在了前线。

母亲说,父亲戴着孙女拿的口罩,瞪着火眼金睛,像个老兵,协助检查、盘问、放行。

母亲笑起来,我们也乐了,问母亲,是不是想起父亲年轻时当民兵的帅气了。

母亲说,你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村出名的帅小伙儿。

父亲还在村口站岗,我们,也只在电话里,听母亲唠叨。电话两头,眼里装满温柔。

父亲每晚回家,把孙女拿的口罩,叠好,看一会儿,再放进口袋。

站完这班岗,父亲,会轻松下来,站在鱼塘边,悠闲地养鱼了吧。

王英,笔名瑛子,四川省井研县地方志工作者,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偶有诗歌、散文、小小说在省级微信公众号和市县级微信公众号、文学刊物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