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大家好,我是学农老王,今天咱们来说说猕猴桃叶面出现了病斑之后,具体病因的判断问题,很多果农朋友很容易将几种引起病斑的病害混淆,导致没办法对症下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今天咱们就针对容易引起叶面病斑的几种猕猴桃病害做一些对比分析,以便于大家更好的识别病害,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VC之冠”。它的果实细嫩多汁、酸甜适口、清香宜人,市场前景很好,现阶段也有很多人在发展猕猴桃种植,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经济作物。初种猕猴桃时,很多人会发现猕猴桃叶上起了大片黑斑,屡治不绝,猕猴桃树体发育和果实内外在品质造了严重影响。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从叶面上看到的都是病斑,但病因截然不同

导致猕猴桃叶起斑最常见的几种病害是褐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如果想要治好,一定先要确诊,才能对症下药。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述一下这3种病害的区别,正确区分并加以防治。

炭疽病

叶片感染炭疽病后,一般从叶缘开始出现症状,叶子边缘会向叶子背面卷缩,刚开始病斑是水渍状的,之后会变为褐色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再发展到后期,病斑的中间会变为灰白色,边缘为深褐色。有的病斑中间破裂,变成小孔。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猕猴桃炭疽病初期叶面病症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猕猴桃炭疽病中后期叶面病症

受害叶片的边缘是卷曲的,干燥时很容易破裂,病斑正面会分布着许多小黑点,黑点周边有些发黄,潮湿多雨时叶片腐烂、脱落。如果感染了炭疽病,后期猕猴桃果实上也会出现黑色斑点,潮湿的时候还会长白毛。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猕猴桃炭疽病后期果实病症

防治办法:预防炭疽病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越冬菌源。可以交替喷施波尔多液(1:0.5:200)、30%炭疽福美、 64%杀毒矾、70霉奇洁、80%普诺等药剂防治病害 。

褐斑病

褐斑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给叶片造成伤害,基本不会伤害猕猴桃果实。发病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小斑点,后期就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的大斑,潮湿的时候,病斑的地方还会产生黑色霉层,病叶枯萎脱落。而这种病害一般高发于5—6月份,7~8月份叶部症状明显,开始是小病斑,逐步扩大,叶片后期干枯,大量落叶。现在正是预防的重要时期。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猕猴桃褐斑病叶面病症

防治办法:褐斑病的防治同样要结合冬剪清除园内病叶,清洁田园。除此之外,可以在早春萌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五六月发病初期选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杜邦福星、必得利、好力克等防治,间隔10~15天左右连喷2~3次以上。喷药时间开花前后一次,7—8月连喷2次即可。

灰霉病

灰霉病相比前两种病害来说更容易区分一些。但与猕猴桃炭疽病相同的是,灰霉病也会危害猕猴桃果实,且伤害不小,更需要提前进行预防。灰霉病一般始发于4月初,在猕猴桃花期的时候,病原菌开始侵染叶片和花瓣,引起灰霉病的发生。花谢后,病菌就会从从果梗伤口中侵入果肉,给猕猴桃产量带来极大损伤。

猕猴桃叶起斑块,褐斑病、炭疽病还是灰霉病病?分清才能对症下药

猕猴桃灰霉病叶面病症

灰霉病也是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生变化的,与前两种病害不同的是,灰霉病病如其名,会产生大量灰黑色的霉层,这也是它更易区分的原因。一般是叶子背面顶端先产生灰色霉层,随着时间的延长,从叶顶端沿着中脉向里发生,产生“V”形病斑。果梗染病,发病处也有灰色霉层,之后就会引起落果了。

防治方法:防治灰霉病,除了我们常说的通风通光、降低湿度,避免偏施氮肥,加强树势之外,还需要在疏蕾后、开花前和盛花末期喷药预防,降低果园病原物。如果不用药预防的话,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很容易引起灰霉病暴发,造成重大损失。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40%嘧霉胺8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啶酰菌胺、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多抗霉素800倍等,要注意轮换用药,一般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种植猕猴桃的农户带来一定的帮助,当页面出现病斑的时候,不要急于用药,一定要判断清楚发病原因之后,做到真正对症下药!我是学农老王,关注我,每天聊点农技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