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書 ‖《歷史的溫度3》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一日一書 ‖《歷史的溫度3》

圖書:《歷史的溫度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ISBN:9787508698151

【推薦理由】

沒有溫度,歷史不過教科書,即便已然雨打風吹去,故紙堆裡終有冷暖幾許。《歷史的溫度》贈人暖意。

【內容簡介】堅守氣節、自詡為“海上蘇武”的葉名琛,為何Z終還是背了“千古罵名”?嚴復的人生,因何Z終拐了個彎?達·芬奇,真的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嗎?拿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丘吉爾,他又有著怎樣的另一面?

葉名琛、丁汝昌、沈藎、張作霖、黎元洪、嚴復、拉貝、丘吉爾、達·芬奇、格瓦拉……這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他們的故事又折射了什麼樣的時代?

在張瑋抽絲剝繭般的描述中,史書上的一個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現出一幅幅生動而鮮活的畫面,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歷史,或者被歷史改變著。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

作者儘可能地用辯證的眼光,去還原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讓看起來枯燥的歷史,帶著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閃光、它的信念,展現真實的溫度。

【作者簡介】張瑋(網名:饅頭大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復旦中文系文學學士,新聞系新聞學碩士。曾做過11年體育記者,採訪過三屆奧運會,兩屆世界盃和百餘項世界賽事。後擔任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數字傳播中心主任,解放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經理、主任,解放日報社運營、技術中心總監。

2017年8月起開始出版《歷史的溫度》系列,獲亞馬遜中國頒發的“2017年度新銳作家”稱號。

【精彩書評】

饅頭大師曾是一個優秀的體育記者,但聊起歷史來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獨特的“新聞筆”,不論多麼久遠的事情,說來總像是當下的故事,還帶著溫度。讀著他的文字,會讓人想到唐詩裡的意境,天晚欲雪,圍坐火爐,他手持一盞,眉飛色舞,正向你娓娓道來。

——六神磊磊

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歷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過。所以我們讀歷史,不僅僅只是看他們的故事。張瑋抓住歷史上一個事件一個名字背後的東西,分析為什麼當時的人會做出那樣的選擇,把文字的東西場景化,把乏味的東西有趣化,你不僅得到知識,還得到見識。

——羅振宇(羅輯思維創始人)

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對他們的評價和分析,脫離了當時的環境,就會想當然。張瑋儘量客觀地還原當時的情形,無論是對人物的分析,還是事件的細節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貴的是,他賦予了這些歷史以情感,歷史不再是教科書裡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溫度的。

——馬勇(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員)

沒有溫度,歷史不過教科書,即便已然雨打風吹去,故紙堆裡終有冷暖幾許。《歷史的溫度》贈人暖意。

——徐達內(新榜創始人)

在一個狂奔的年代,我們有時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過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後重新出發。張瑋把他在新媒體中*熱門的文章用傳統的方式出版,也有這種冷卻與迴歸的意義。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對一個男人的評價,我推崇“深厚溫柔”,這其實也是人們對深海的印象。用這句話評價饅頭大師和他的饅頭說很恰當:他展現對歷史的精通,以及基於歷史對時代和人情世故的瞭然;同時他不挑撥不炫耀,展現出巨大的溫柔力。

——張偉(新世相創始人)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篇 大變局時代

他堅守氣節客死他鄉,卻為何還是背了“千古罵名”? 003

是非成敗丁汝昌 015

末日孤艦“海圻”號:大清帝國的最後榮光 029

提督的決擇:是死,是死,還是死? 044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055

一個皇帝的“過山車之旅” 064

雙面張作霖 075

他當過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你卻未必瞭解他 092

嚴復的人生,為何最終會拐個彎? 105

“名士”于右任 118

曾擁有諸多“第一”,但她未必被人記得 131

中篇 以國家之名

上海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143

1937,南京城裡的納粹旗 166

獵殺山本五十六 178

丘吉爾的另一面 195

“偷襲珍珠港”之後…… 213

1944,刺殺希特勒 225

納粹德國其實“投降了兩次”,你知道嗎? 239

日本為什麼會挨第二顆原子彈? 250

刺殺汪精衛 258

料得年年斷腸處,不敢憶,長津湖 268

一個傳奇女間諜的“七重面紗” 288

格格出身的女間諜 294

下篇 人性的抉擇

達·芬奇真的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309

切·格瓦拉:一個符號化偶像背後的真實故事 330

人神之間吳清源 345

梵高之死 362

能稱“時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個 377

一位女明星的神秘死亡 391

中國人最熟悉的那個歐洲公主,真的幸福嗎? 398

戴安娜之死 415

俄羅斯方塊:一款小遊戲背後的隱秘故事 434

到底是誰發明了電話? 447

你知道當年在報紙登個廣告有多難嗎? 456

老祖宗考試作弊的那點兒事 466

哈德遜河上的奇蹟 476

人類悲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背後的陰影 490

巨輪沉沒的那一刻…… 510

逃離德黑蘭 523

附 錄 讀者評論 534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慼慼。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一日一書 ‖《歷史的溫度3》

歡迎關注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一日一書 ‖《歷史的溫度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