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布谷催播时


又到布谷催播时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走出村庄,漫步在绿色的田野中。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鲜得格外突出,浓浓匝密的叶子下结出手指头那样的青果,梁间燕子飞来飞去,一条条清澈如镜的小农渠围绕着一块块庄稼地。道路、村庄、田园、沟渠青草蔓延,连成一片,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又到布谷催播时

就在这明媚的春夏之交里,一只只布谷鸟从远方飞来,在天空划过,它们扔下几句“布谷、布谷,快播快割”声音后,一掠而过,又飞到远处的丛林里,一声一声,催着人民快点耕作。布谷鸟鸣叫的声音像似唤起人民奋斗的号角,更似催人耕作的战鼓。激励着人们忙插忙割,忙前忙后。


又到布谷催播时

“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在田野里,在蔬菜大棚里,在水流潺潺的小农渠渠边,在屋舍整齐的庭院里。农民朋友们听到布谷鸟声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的小的,大家在辛勤的耕作。有的弯下身子在田间除草,有的为果木剪枝;有的开着拖拉机在地里耕田;有的挥头着锄头在为新种的药材松土;有的为庭院外花草施肥、杀虫。好一幅热闹和谐的春耕春种图" 。


又到布谷催播时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远望如画的美丽田野,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乡布谷声里的四月,想起家乡四月里那绿色田野、百鸟乱飞的美丽图景,想起辛勤耕耘的父老乡亲。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清明过后,俯瞰家乡,村庄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感到空气也是绿的,家乡就是绿的世界。一场春雨后,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苗,白茫茫的水,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就在“歌、歌”布谷鸟中,乡亲们早起暮归,忙个不停,有的在播种,有的除草,有的施肥,好一幅春耕夏种的繁忙图景。


又到布谷催播时

“枝头杜宇啼成血,陌上杨柳吹成雪”布谷鸟因为在杜鹃花正花时节鸣叫,故布谷鸟又叫杜鹃鸟。关于布谷鸟有个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周朝末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当时有个死而复生的人鳖灵当了宰相。而那时洪水为灾,民不聊生,鳖灵凿巫山,开三峡,除了水患。望帝见他功高,便把帝位让于他,自己隐居于西山中。杜宇生前注意教民务农,死后仍不改其本性,他化为子规鸟(即杜鹃鸟,又叫布谷鸟),每到春天,总要呼唤人们“布谷”、“快快布谷”,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


又到布谷催播时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又到了春夏交替,布谷鸣叫的时候,让我们不负时光,不误季节。听着布谷催促的鼓点,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劳和付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