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棒"在哪?

导语:今天要与大家一起来看的是加洛林王朝。相信大家看到这一个名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又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又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没有关系,大家来一起回忆一下。加洛林王朝是在公元751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估计有人又会问,

法兰克王国是哪个王国,它与法兰西王国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好问题,法兰克是日耳曼部落的一个称谓,在日耳曼民族占领高卢地区以后,那些接受了罗马文化的日耳曼人就被叫做"法兰克人",后来法兰西分裂以后形成西、中、东法兰克,西法兰克就是法兰西的前身,这一点在我们接下来会讨论到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在843年的时候,加洛林帝国(法兰克)三分,西法兰克承继了矮子丕平、理查曼、理查曼四子等历代君王的立法传统,到了秃头查理这一代的时候,后继续颁布了各种法令,对此西方的学者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颁布的这些法令中的《皮特雷赦令》是一部重要的军事立法;还有学者给出了这是"加洛林"时期立法的顶点,不管怎么样,这部《赦令》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估计就是"棒"了。

一、《赦令》文本结构与内容

在我们来说这部《赦令》棒在哪的时候,先给大家说一说这《赦令》的内容,省得大家一头雾水。

《赦令》一共有着八个版本的抄本,分别是博韦本、梵蒂冈宫廷本、巴黎本、巴黎本5095、慕尼黑残卷、伦敦本、慕尼黑本、巴黎本3878、米德西尔本。这八本都是文献学家布雷提乌斯通整理的,但是这八本中只有第二部到第八部有赦令的内容,慕尼黑残卷还有残缺。其他的抄本在标题内容上还有不同。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王国的前身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文本结构,在文本结构上来说,《赦令》是相当规范的,那可是有前言、正文和附录,大家估计会有疑问了,这是国家的法令,难道会有不规范的?大家还别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猪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拱白菜的,就像法令一开始也不是规范的。话说回来,《赦令》的文本结构之规范,在当时的法律文献中实属罕见。

《赦令》的前言名为《吾主查理在皮特雷的通谕》,主要是申明这个赦令的目的,正文就是赦令的内容,最后一部分附录就是用来总结的。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大家熟知的矮子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第一代国王

在篇幅上来说,这部法令在当时的法律文献中篇幅是最长的,也是内容最丰富的。

那么它里面记载了什么呢?

这个赦令的内容很繁杂,按照主题来归类的话,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秩序加以规范,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提到要效忠国王与朝廷,听国王的话,保护教士和弱小,要踊跃参军,尊重王臣等社会统治和社会治安事务。

第二部分就是关于造币的问题,也是赦令中占比例最大的篇幅,里面涵盖了银币制造、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严禁制假售假币的行为,还有就是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惩治处罚条令。

第三部分就是有关于军事防务的内容。这一部分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军事改革,其中提到了建筑大型防御工事;征集平民服务于征战、后勤、巡逻护卫等人物,就算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军的人,也要从事修建防御工事、道路、桥梁的人物;确保参军的民众不被债务所累;各地伯爵不能欺压能够提供马匹的民众;不能给诺曼人任何的铠甲武器,不然就是叛国。

以上的这三个部分,对应着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主题。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加洛林王朝时期的三位一体权力思想

二、《赦令》的时代背景

在加洛林王朝中,秃头查理算是其中最有才华的君主了,他在登上王位的时候也才十五岁(当时十五岁就成年了),十七岁的时候他就肩负起捍卫国家的重任。即位五年后就独自占领了西法兰克王国。在他即位的四十年时间里,励精图治,可以说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好君王。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秃头查理

在秃头查理当政的时代刚好是法兰克大转变的时代,统一的帝国局面不在,这时候是诸侯分治的时代,所以秃头查理面临的是这三大问题:如何处理好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驾驭好中央朝廷和地方贵族的复杂关系;如何处理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的关系,还有与罗马教廷的矛盾;如何处理好南方穆斯林和北方诺曼人的冲击的军事防务问题。

这三个问题之间彼此勾连,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天翻地覆的崩塌。这就是《赦令》制定的时代背景。

如果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化自己的权力,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是所有王朝的政治目标。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得知,对于西法兰克王国来说,其威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上层贵族对秃头查理权威的挑战,有的贵族为了能谋求政治独立,与东法兰克帝国相互勾结,甚至于日耳曼人和诺曼人勾结,这使得秃头查理认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必须重申,对属臣加以约束,严厉惩治这种行为,这就是在《赦令》中第一部分为什么特别强调要忠于君主,忠于朝廷。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当民众生存无法维持下去,就会引起国家的动摇

西法兰克王国的另一个威胁是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因为上层统治的残酷性和领主们过度剥削导致农民生存境况融化,人们的反抗情绪高涨,另外诺曼人等外族对民众不断地骚扰导致生产生活难以进行。

生存境遇的恶化超过了民众能接受的程度,就会迎来另一形式的爆发。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民众无法承受灾难,请愿为奴,寻求领主的庇护,但是朝廷肯定是不能坐视地方势力的壮大。再加上王朝赖以生存的税源、兵源、以及各种承担劳役的人越来越少,王国的统治就会产生动摇。

这样大家应该就理解《赦令》为什么作出了那么对关于征兵劳役的规定,又要求伯爵不能欺压民众。总之这些规定和要求就是为了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别以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么好心,这不过是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能让他们按时缴纳赋税和承担各种劳役。

在赦令中并没有关于对民众直接反抗的规定。民众聚在一起,引发暴力抗争,相信这是朝廷和地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发生了,一定会严惩,曾将在塞纳河畔和卢瓦尔河附近的一些民众,就自发的组织起一个团体,与海盗进行抗争,但是却被当地更为强大的"人们"斩杀了,这就是当时西法兰克矛盾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也是为什么赦令会对社会事务进行规定。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赦令中对于钱币的规定实则是为了维护经济秩序稳定

《赦令》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有保障经济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因此我们也在赦令中看到了很多关于对造币和市场的经济事务作出的规定。当时西法兰克王国的货币流通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从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战乱使得西法兰克社会生产处在艰难的境地中,生产都难以进行了,社会秩序怎么可能会不紊乱呢?因此在赦令中就对于经济乱象加以整治。

1.从外在环境来看

西法兰克最大的威胁就是诺曼人的入侵狂潮。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应对诺曼人而推动《赦令》的制定以及颁布。由于诺曼人自身环境以及人口因素问题,开始向外扩张,当时西法兰克王国就处在进军的路上。从九世纪开始,诺曼人就不断对法兰克王国频繁的发动掠夺,但是在加洛林时代初期并没有对其展开有效的抗击,甚至还派传教士去传教。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蛮族传教

从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诺曼人的侵扰越来越频繁,给加洛林王国的危害越来越大。自秃头查理即位以后,几乎每年都遭到诺曼人入侵,诺曼人对于西法兰克的侵扰也从北部沿海地区扩展到了南方各个地方。

2.从军事角度来说

诺曼人能屡次得手,皆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善于航线的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经常在海上进入内地,对沿岸的城镇、乡村以及富庶的修道院进行抢劫。如果踢到铁板,就会马上乘船逃离,这对于擅长陆战的法兰克人来说,及时赶到了也是无计可施,眼睁睁的看着诺曼人带着满船的财富和人质逃走。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诺曼人带着财宝和人质逃跑

于是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开始在河上架桥,阻断舟船通行的方式,让进来的抢掠的诺曼人陷入西法兰克的大军包围中。这种战术的成功让秃头查理找到了一种对付喜欢从河流进入西法兰克的诺曼人行之有效的军事抵御方式。

于是开始把这种方法在全国的河流地区进行推广。构建大型的防御设施虽然对抵御诺骂人的侵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防御工事的构建必然要涉及到征调民力、财力、物力等问题,而且征调也不是马上能够完成的,这涉及到各种方面的问题,因此征调不仅需要当局最高权力来进行组织,还要对其进行统筹规划。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能看到《赦令》是秃头查理为了应付九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的复杂格局制定的一部关于社会经济、惩治犯罪、军事防御等方面,针对诺曼人入侵的军事防御工程建设的法律文件。这是对时代的反映以及秃头查理迫切处理好国家内政的诉求。

三、《赦令》颁布后的成效

在中世纪早期的法律观念中,好的法律就是古老的法律。大家听听这话,这是中世纪的一个权威学者说出来的。大家是不是听着十分不严谨?但大家要知道,中世纪的法律大部分都是习惯法,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好的法律就是古老的法律"。

《赦令》作为这时期的法律,那么它是借鉴谁的呢?答案是罗马法。虽然罗马帝国已经不在了,但是罗马法的权威还是保留在蛮族的法律中。就像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写过一本罗马法典。

在加洛林时代的君王十分热衷于颁布各种法令法规,所以作为一个继任者,秃头查理对法律传统也十分的看重。秃头查理曾经给教皇写的一封信提到,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要从小就学习圣书和关于宗教和世俗法律书籍。这话听着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爸爸说的话,要好好读书。

在《赦令》里有很多的条款都是参考了罗马法典。但是跟罗马法相比,它又有些不同,这些不同点在于加洛林王朝的法律对经济犯罪量刑较宽,不会像罗马法那样动不动就死刑,大部分时候只是处以鞭刑或者罚金,不过一旦涉及到军事物资,性质就不一样了,这不用说在中世纪,哪怕是今天也是这个道理。大家想想赦令中提到了不允许向诺曼人出售武器铠甲,这不就是跟通敌叛国无异吗?

后来终于有人找出了秃头查理颁布的《赦令》的具体参照出处,就是旺德里尔修道院长安塞吉乌斯,在安塞吉乌斯的赦令中,有很多部分都被秃头查理给借鉴了,这从《赦令》中的语法结构可以看出。

说到这里,用一句话总结赦令的借鉴,那就是当时这种做法是为自己的法令能得到承认,并提供基础的手段,毕竟那是一个习惯法的时代。

四、赦令的效果如何

想要知道这个赦令是不是行之有效,必须要与西法兰克王国的制度相结合。啥意思?就是说法令有没有效,要结合王国的传播方式来看。赦令的传播是书面与口头传达相结合,就是在规范性、命令性的法律文本形成以后,国王会向全国颁布,地方各级会把赦令内容组织人向老百姓宣读讲解。

但是这个方式对于赦令的实施是否有效呢?这还真的不好说,因为没有具体的证据证明,但是能够做旁证的就是在秃头查理颁布赦令以后,还是有大规模的诺曼人入侵事件,导致赔了很多的赎金。

被誉为立法顶峰的赦令,它究竟

防御工事对于诺曼人的入侵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不能就这么说赦令没有效,毕竟赦令使得大规模的防御工事使得在对付诺曼人入侵的时候也是取得不小的战果,甚至还俘虏了一部分的诺曼人。

结语:赦令的颁布让我们看到一个年少即位的君主的理想抱负,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加洛林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