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卖炭翁》比《石壕吏》写的更深刻,你怎么认为?

何必说


白居易和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运用赞美、讽刺和比兴的手法,委婉地揭露了中唐社会的种种弊端,通过对低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和不幸遭遇的描写,批判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不恤民情的真实嘴脸。讽喻诗是白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内容上只讲政治,不谈文学。



杜甫是唐代忠君爱国的典范,他继承的是儒家的仁政思想,骨子里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杜诗有着个性化语言的特点,情感沉重、细腻,也是一个长期接近普通人民生活实践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完整的记录了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巨变。

《卖炭翁》的创作背景

关于白居易的写作,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白居易写好诗后,要拿去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只要老太太有一个字听不懂,他就开始修改,白居易对自己的创作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他的写作理想,就是能成为民间的发声者,民间的代言人,非常贴近民众。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长江流域灾情严重,百姓更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强取豪夺。这个阶段也正是宫市对民众为害最深的时期,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在这个天灾与人祸并发的时刻写出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体现出诗人对人民爱之切,对统治者恨之彻。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人用民歌演唱式的形式开头,一个头发斑白十指黝黑辛勤劳作的老人,他贫无立锥之地,独自在荒无人烟的深山中,只为能吃饱饭,有衣穿这么低级的要求去烧炭,卖炭,低贱的生活,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和强烈而可怜的希望。加上诗人浅白的文字,一个饱经苦难的卖炭翁形象,深刻的揭露出下层人民的疾苦,这也正是白居易作为民间的代言人的一种自觉,里面有深刻的自我道德的批判,看到普通百姓处于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诗人心有不甘,有这样的诗人为下层人民发声,这也算不幸之中的庆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老翁矛盾的心理,天气冷了日子就会更不好过,穿着单薄的衣服,没有一件棉衣,却盼着天再寒冷一点,天冷一点只是为了炭能好卖出去。卖炭是他仅有的生活来源,是他生命攸关的大事。“衣正单”却“愿天寒”,这种矛盾与痛苦,辛酸的希望。只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领悟。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晚上的城外下了一尺高的雪,天公作美,卖炭的机会来了,破晓时分老翁驾着炭车,在雪地里压着冰驶过,“牛困人饥日已高”,不顾路远湿滑,太阳已经老高了,还没有吃饭,体现出想要把炭卖出去的急迫心情,对这个下雪天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市南门外泥中歇”,累的筋疲力尽,才在泥泞中休息喘口气。

正休息的时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他们是皇帝的侍从,拿着皇帝的命令,一句话不多说,就把牛车往北牵,就这样,一车炭被带走了。宫使没有任何惋惜和同情,暴露的只是凶残的嘴脸和肆意的掠夺。好像这都不是什么大事,这就是官家征收民间财务的象征,一块红绫,绑在牛头人,换走了卖炭翁的多少汗水和心血,老翁度日的依靠,生活的希望,平白无故的被剥夺了。



我们从白居易笔下触碰这么一个社会悲惨的现象,诗人想用他的笔触唤醒社会的良知。希望最高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民的疾苦,革除弊政。

拿着敕书的人,就可以把民间的财富随意抢走,官家不就是强盗吗?具有极其强烈的批判性。唐朝权贵阶层与下层普通平民的对立是非常严重的,诗人希望权贵们能废掉不合理的制度。

《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唐军由于指挥失误和内部矛盾,使得在战争中兵员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力,官军便到处抓人。杜甫是这场战乱的亲历者,他也在这场灾祸中逃难,诗人来到一个叫石壕的村庄投宿,作为难民目睹了官军在入睡的黑夜下手,敲门捉人的狠毒,差役的蛮横,老妇的无奈,表达出对朝廷无能而又黑暗的批判。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事件,晚上官兵来抓人,老翁翻墙跑掉了,老妇人开门去应对。一边是官兵的狠,一边是老妇人的哭声,强烈的对立场面。老妇人讲述三个男孩被抓走的事实,“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最近一个男孩写信了,说两个男孩已经在战争中死掉。

母亲讲孩子的死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话从老妇人的口中讲出,她没有控诉,也没有呐喊,她在安慰谁呢?安慰自己,因为她已经毫无办法了,只是不准自己流泪罢了。

“室中更无人”,老妇人为了保全翻墙而走的老翁,编了一句谎话,“惟有乳下孙”一个吃奶的孙子,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了。这是民间的悲痛,不能违抗官吏,又需要躲过灾难。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是事实,人民的疾苦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了,唐代繁华的背后,竟是这样,这是多么深刻的讽刺。

老妇人自己建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她要跟着官吏去服兵役,她要救她的老翁,救家里的一对母子,大概以为官吏是不会抓一个老太太的,可是呢,还真被官吏给带走了。

一个家庭的破碎过程就这样出现在诗人面前,一夜之间的遭遇反映出唐王朝走向衰败的过程。



“宫市”是唐朝宫廷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方式;恶吏抓走老妪应役,更是统治阶级残暴的罪恶。卖炭老翁的遭遇,反映了下层人民“苦宫市”、苦田租赋税的现象,揭露宦官强取豪夺的恶行。《石壕吏》通过一个家庭一夜的遭遇,揭露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卖炭翁》体现的是诗人既为生民叫屈,又为朝廷担忧的心情,深刻的揭露这一弊政给民众造成的苦难。写法上欲抑先扬,情节起伏变化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要比《石壕吏》深刻得多。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作描写了一位老者整年在山里伐薪烧炭,卖炭所得只能维持衣上衣衫和入口的粮食,过着饥塞交迫的生活。虽然身上衣衫单薄,却希望天气冷些,所烧之炭可以多卖一些钱。

当天气寒冷,下了一尺来厚大雪的时侯,老翁装了满满一车炭,用牛拉着到城里去卖。可是却被宫里的太监和帮凶口称皇上的旨意,强行拉走征用了。一千多斤炭,只给了半匹红丝和一丈绫充作炭钱。

诗作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丑恶嘴脸,和平民百姓在统治阶级的压榨下,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的社会现状。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三吏之一。诗作描写了诗人在石壕村夜宿时的所见所闻。

半夜,官兵到村里抓人以补充兵员的不足。家里仅剩的一个老男人只得翻墙逃走。而这家人的三个儿子都已被拉去打仗,二个儿子已经战死,活着的一个捎信回来报说了二个儿子战死的情况,而官兵们仍恶狠狠地要抓人。无奈老妇只能请官兵把她抓去给官兵做饭。

作品通过老妇的叙说,把官兵的凶恶、百姓的凄苦展现在读者面前。客观地描写出平民百姓被欺压被奴役,过着"出入无完裙"的悲惨生活。

《卖炭翁》和《石壕吏》,从战争与和平二个不同角度,描写了统治阶级视百姓为刍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平民百姓在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下,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的社会现状。二诗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并无高下之分。


8232354703122老三届


这两首诗根本不在一个天平上,如何比?

《卖炭翁》是说这个卖炭老人为了多卖些钱,不仅起早,而且设定好了路线,去了可以卖钱的东市,可是终究没有躲过“白衫儿”。

《石壕史》是说杜公夜宿农家,结果遇到半夜官府征召役丁,只是这一家已无人丁可抓,只能带走那个老妪以完成摊派任务。

如果说到深刻,两者都是以叙代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卖炭翁》没有矛盾之处,因为表面上看市井无赖依附宦官欺行霸市,中饱私囊,为所欲为。可实际上针对的可能是宦官系统的权力,这一点在韩愈的文章中可以得到佐证。

《石壕史》中却有无法调解的矛盾,因为在官府看来,无兵可征,前线一定会因为兵力不足而溃败,而一旦溃败,贼寇就会攻过来,百姓依然会流离失所,甚至比现在更惨。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搞半夜突击。但更令人心痛的是,半夜突击也没有效果,因为这一家人所有的成年男丁都被抓去了,老丈翻墙跑了,只剩下一个老妇人,儿媳妇,和还是幼儿的孙子。问题是,老妪为什么要“请从吏夜归”,是她为了可以凑数,好让这些小吏下次没有理由再来打扰他们一家了,这样老丈还可以照顾孙子。

没有议论,没有抒情,甚至连倾向都没有!

《卖炭翁》是有倾向的,最起码是对权贵的抨击或讽刺。

《石壕吏》抨击了什么?讽刺了什么?只有对战争的痛恨。在这首诗里,没有明确的好人,坏人,君子,小人。《卖炭翁》里却有。

那老丈多少还有一块红绢布,还有机会继续“伐薪烧炭南山中”,而那个老妪却不知还有机会回来看看她的小孙子没有?

那个老丈还有一头牛,可是那个老妪连儿子都没有了,有可能三个儿子一个都回不来!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亦有所思


此说不准确,只能说各有特色。估计发问是因为初中语文课本删除了《石壕吏》,而用上了《卖炭翁》。两首诗都是揭露封建王朝残酷压榨老百姓,反映老百姓凄惨的生活。从艺术特色来看各千秋,难分彼此。那为什么又换教材呢?慢慢看:

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删除了《陈涉世家》、《石壕吏》等文章,把2010版曾删除的白居易的《卖炭翁》重新纳入课本之中。

那么《卖炭翁》为什么能够挤掉《石壕吏》重新纳入课本之中呢?笔者下面将会对两篇文章做出具体比较:

首先,回顾一下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民疾苦的生活现状,批判了当权所施恶政对人民的残害。

《石壕吏》中,杜甫借宿民家,遇到酷吏抓丁,一家三子全部都被迫从军,其中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家里还剩下老头和老妇还有儿媳和正在吃奶的孙子!即使如此,酷吏仍不罢休,老妇人被征入伍。天亮的时候,只能跟老头独自告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但是却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为此,只能强行在洛阳以西到通关一带强行征兵,补充兵力!当时杜甫正好路过,看到战争之下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写下了三吏三别!《石壕吏》读起来朗朗上口,简短的篇幅便把惨绝人寰的现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我们再来看一下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对细节的描写显然要更到位!卖炭老翁辛辛苦苦伐柴烧炭,以此养活自己。虽然自己穿着单薄,但是却希望天更冷一些。终于期盼到下雪天,早早便吆喝一车炭去集市,牛困人乏休息之余,却碰到宫中太监抢走了全部的炭,只给了半匹红绡和一张绫。

在唐德宗中期,宠信宦官,不仅仅让其掌握军政大权,而且就连宫内采办等这样的小事都交给他们去做。宦官权势颇盛,他们在宫外采办的时候倚仗皇家权势,各种强买强征,破坏市场秩序,公然抢夺百姓财产,让百姓苦不堪言!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未被制止,反而越来越盛。到唐德宗晚期,就连太子都惧怕他们的权势。太子在得知这种情况的时候义愤填膺,本想启奏皇帝,但是有大臣劝诫太子,最好不要管这种事情,免得皇帝大怒!因为当时的皇帝仍然十分相信宦官,连禁军都交给他们掌管。

对比《石壕吏》和《卖炭翁》

两篇文章都是写了社会弊政之下人民苦不堪言的境况!《石壕吏》表现的是战争背景下当权强征兵丁带给人们的伤害,而《卖炭翁》写的是当权被蒙蔽之下,宦官破坏社会秩序搞得民不聊生。都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的一种不满,对人们遭遇的同情。

拙以为相比之下,《石壕吏》读起来更顺口一点儿,而其本身的三吏三别可能在历史地位上要更高!而《卖炭翁》表现的要更加细腻,对细节和心理刻画更加到位。相比白居易,杜甫的作品在语文课程之中占据更多篇目,所以用《卖炭翁》顶替掉《石壕吏》也没有太大的关系,短时间可能会让人们觉得不适,但是大家可以选择在课外阅读!






易可85635859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和大诗人杜甫的《石壕吏 》都是很著名的现实主义的诗歌作品。两首诗的题材都是反映我国唐代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现实情景。以老百姓卖炭和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生动场面,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鞭笞,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两首诗都是“新乐府”体裁,“新乐府”是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后来杜甫发起来“新乐府”诗歌运动,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以新乐府形式专门美刺现实,既用新题,又写时事,鞭笞时政,启发人的思想行为。同时要求作品能够入乐曲,能传唱。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歌的大意: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满脸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买吃买穿。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心里却嘀咕着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卖个好价钱。老翁在夜里驾着炭车碾轧着一尺厚的大雪匆匆忙忙往城里赶路,清晨到了集市上,牛累了,人饿了,太阳也已经老高了,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飘然乎来了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原来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把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算是充当炭的价钱了。

可见,皇宫里的太监们奉皇帝的命令行事,卖炭翁的一车炭相当于被抢劫了一样,没理可讲,有冤无处可申,由此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凶恶残暴,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嘎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情的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形态、动作、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所以,白居易本篇的事件意境和人物形象刻画是深刻成功,优于杜甫的。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为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余老翁别。

诗歌的大意: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上,看见有差役们在晚上抓人,老翁吓得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凶恶地怒吼要抓兵丁,老妇人啼哭着对差役说:三个儿子都被征去防守邺城去了。最近一个儿子捎回信来说两个儿子已经作战死亡,家里就剩下吃奶的孙子,儿媳妇连穿的衣服都没有。你看看我行不?让我这个老弱病残的老婆子今晚跟随你到兵营去。差役要吆喝着:赶快应征去河阳服役,准备明天给军队做的早饭。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听不到了。好像听到有人哭泣。天亮时,诗人登路与老翁告别。

官家为了征兵,两个儿子已战死,最后连年老力衰的老太婆都征去服役,老翁这一家人真是悲惨,这是个什么世道?可见,统治者有多残暴,老百姓有多可怜啊!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乐府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中没有一个“残暴”的词,只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情态来白描,就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官吏的残酷;没有用一个“悲惨”的字眼,却衬托出石壕村老翁一家人的“悲惨”处境与结果;没有用一个“可怜、怜悯”的句子,却能反映出诗人的悲伤与同情。杜甫的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的诗风在诗歌里体现的很鲜明,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总之,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官家“抢炭”夺财,杜甫的《石壕吏》是官家“抢人”害人,都是揭露官府欺压老百姓罪恶,都是好作品,棋逢对手,不分伯仲。白居易的《卖炭翁》细致,杜甫的《石壕吏》精炼。两篇作品都内容很深刻。白居易的《卖炭翁》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更深刻一些。杜甫惜墨如金,白描不加修饰,不掺和个人立场情绪,讽刺无痕,艺术手法更高明一些,思想感情上更深刻一些。


大漠雄鹰51775718998


《卖炭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的全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的大意是:

一位卖炭的老翁在城南山砍柴烧炭。炭熏得老翁满面灰尘,脸呈炭黑色;老翁两鬓花白,十指黝黑。卖炭的钱做什么用呢?自然是身上穿的和嘴里吃的。老翁身披薄衣,令人怜惜,却担忧炭的价格低廉而心愿天寒。一夜之间城外的雪下有一尺深,天刚刚亮老翁就驾着炭车向城内进发,车轮碾压积雪,露出条条痕迹。正午时分牛乏人饥,老翁便在贸易区南门外的泥淖中歇息。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者是谁?原来是皇宫内的太监及其手下。太监手持文书口念诏令,一边调转老翁的炭车,一边喝斥老翁的牛向皇宫走去。一车的炭有千余斤重,炭车赶向皇宫,老翁惜舍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挂在了牛头上,这就是一车炭的价格。

此诗通过对卖炭翁悲惨遭遇的描述,由个体上升至一般,讽刺鞭挞了腐朽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现实。

《石壕吏》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的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的大意是: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夜里差役前来抓壮丁充当兵役。老翁翻过墙头逃跑,老妇推开门探看。差役凶狠地叫喊!老妇凄苦地啼哭。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家中三个男丁在邺城服役。其中一个托人捎信回来称,两个男丁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苟生,死了的人永远完了!家中再无其他男丁,仅剩有仍在吃奶的孙子。儿媳未改嫁,整天进进出出的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久力衰,但请让我跟随你们连夜返回。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来得及为你们准备早饭。夜深人静,仿佛听到了儿媳低微的啜泣声。天亮之后即将踏上前行的征途,只能和逃跑归来的老翁道别。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通过对差役连夜抓人充当兵役的描写,写出了统治者不顾黎民百姓生命安危的残暴以及安史之乱对人民造成的危害。

《卖炭翁》和《石壕吏》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都是对现实黑暗的刻画和鞭挞。《石壕吏》中,差役连一个孱弱的老妇人都不放过,我觉得《石壕吏》比《卖炭翁》写的更深刻。


文字的二三事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描手法抒写“宫市”之苦,抒发作者对当时统治者残酷剥削憎恶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伐薪”、“烧炭”,写尽日积月累的劳累之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面上的灰尘烟火色调,无声地告诉人们,“卖炭翁”长年累月的苦累到老痛苦生活经历;两鬓的“苍苍”与十指的墨黑,形成黑白鲜明的对比,及词语的双声叠韵运用,突出了劳动人民劳苦衰老形象,深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设问,揭示了卖炭营生是为了维持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吃穿生存条件。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精彩的心理描写。身上衣单薄却愿天寒,是因为担心天不严寒炭价就会低贱,买不到吃的,挨饿的滋味就更难以忍受了!以寒冷感受陪衬饥饿的煎熬,忧愁、痛苦、矛盾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世间难以言表!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冰冻彻骨的饥寒交迫痛苦处境。“一尺”概言雪之深厚;为了生存,不得不起早驾车在雪地里碾压出的冰冷车道上艰难地行走去卖炭。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牛困”间接状写出路程之远,牲畜如此,而况人呢!常言道,下雪没有化雪冷。“人饥”在再加上“日高”化雪之寒,饥寒交迫之艰难困苦之态跃然纸上!“泥中歇”更是潦倒不堪,不忍卒读!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翩翩”,耀武扬威的狗腿子形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官吏巧取豪夺的剥削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被剥削压迫而敢怒不敢言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即卖炭的价钱。照应开头的“心忧炭贱愿天寒”,结果出乎常理,在残酷剥削压迫下,“天寒”也“炭贱”的统治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主题,收束全文,用形象描写取代了抽象议论,言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 总之《卖炭翁》艺术造诣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境界!

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卖炭翁》侧重当时劳动人民的反映“宫市”之苦,《石壕吏》侧重反映的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战乱”之虞,同样是现实主义名篇,艺术造诣均在伯仲之间,不容厚此薄彼。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夜捉人”间接描写,战乱中前方军情紧急,官吏连夜民间抓丁。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公公翻墙躲避抓丁,老婆婆出门来见官吏。暗示家中只有老年人,再无男丁可抓了。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大喊大叫是多么地凶狠,老婆婆哭声是多么的痛苦伤心!“呼”与“啼”的人物行动描写,对比渲染出抓丁的悲剧气氛。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只听得老婆婆上前哭诉三个儿子早已去邺城服役了。总述家中所有青壮年都在外作战,已无男丁在家了。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其中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儿子在最近的战斗中死去。“二”与“一”的数词对比,暗示战乱的残酷,战斗的惨烈及当时劳动人民在战乱中的不幸遭遇。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生死未卜,死了的人再也回不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度哀伤悲痛之情溢于言表,难道不令听者心酸而怆然泪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家中男性只剩一个吃奶的孙子,再无劳动力养活这幼小的生命!暗示当时的人民挣扎在战乱的死亡线上,殃及婴幼儿也难以幸免!这种水深火热的痛苦,我们今人是否能忍受呢?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因为有吃奶的婴儿,哺乳期的年轻女人才能暂时躲过被迫充军,而且出门谋生和回家都没有一件完好的衣裙。当时战乱的劳役之苦和贫困艰辛,由此肖像描写可见一斑!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婆婆气衰力弱,虽不能上战场杀敌卫国,但请求跟随官吏连夜应急河阳去服役,也还能给将士们煮煮早饭呢!深感战乱痛苦,却不得不老弱上阵,为抵御战乱而无私奉献绵薄力量。短短二十字的人物语言描写,反映了当时处于战乱的人民,一方面对战争深恶痛绝,一方面又深明大义,共赴国难的可贵内心世界,同时又无情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抓丁不避老弱妇女的黑暗制度和现实,既委婉又切情理,具有一箭三雕之妙!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夜深了,老婆婆的话语虽然沉寂在黑暗的夜幕里,但是她的哭诉声好像仍然不绝于耳,经久不断!侧面描写,以作者的深刻感受,抒发对战乱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憎恨,突出了主题思想。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战乱的结果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剩侥幸逃离的一个孤寡老人(吃奶的婴儿难以久存于人世,年轻哺乳期的妇女终不能幸免被抓充军。呼应开头,收束全篇。 全诗有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层层递进,对比突出,将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叙事诗的艺术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完美境界!

综上所述,《卖炭翁》与《石壕吏》难分伯仲,都从不同角度深刻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非泛泛之辈所能及也!







碧水青松随笔


有人说《卖炭翁》比《石壕吏》写的更深刻,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这两首诗同为揭示社会矛盾的作品,只不过所揭示的对象与内容有所不同而已。两首诗的批判都是很有深度的,很难分出伯仲。理由如下:

一、从作者角度来说,二人并不生活在同一时代,生活经历也大不相同。

1、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由繁盛的顶峰迅速栽入谷底的历程,见证了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带来的重创,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而且,杜甫一生潦倒贫困,本人就有被叛军俘获的经历。公元755年,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看管也并不严,所以伺机逃了出来。这种经历,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敏感的诗人来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

2、白居易(772~846)生活在中唐时代。他出生时杜甫已经去世两年,安史之乱早已平息。白居易的幼年虽然也经历过一些藩镇之间的战争,但都很快被平息。白居易的青年直至晚年,一直都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虽然也有被贬官的经历,但毕竟宦海沉浮是官场常事。而且白居易少年得志,中年官场难免沉浮,晚年生活十分优越清闲,是唐朝诗人当中少有的幸福一族。

说了这么多二人的生活经历,我的目的是说,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作者观察的角度和批评的深度,作品内容自然有所不同。

二、从两首诗的创作背景来看,杜甫的《石壕吏》创作于战争背景之下;而白居易的《卖炭翁》创作于和平环境之中。背景不同,反映的深刻度自然难以比较。

1、我们先看《石壕吏》。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2、《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自注为“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两首诗一是反映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灾难,一是反映和平时期人们所受的盘剥。如何比较二者的深刻度?

三、从两首诗的内容来看,各有侧重,难分伯仲。

1、我们先看《石壕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是诗人组诗“三吏”、“三别”中的一首。诗中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石壕吏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从诗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句中,我们看到,一家之中三个青壮已经全部被征入伍,而且其中两个已经战死。这对这个家庭几乎是毁灭性的灾难。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想象出那场战争的惨烈程度。但诗人没有在此做过多停留,可见诗人要揭示的重点不在于此,只是作为背景一带而过,但是已经体现出其背景之广度。从“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背景之下已是十室九空,而且家家赤贫如洗。有吃奶的孩子,说明母亲还很年轻。但她出入无完裙,可见贫穷程度。从“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以及“独与老翁别”几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前方的战事已经是何等吃紧,就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人都不放过,官吏之心又是何等残忍。

诗中这一家,现在只剩下外逃归来的老翁与一对孤儿寡母了。老的老,小的小,今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明天官吏是否还会来捉人?诗人没有说,也不必再说,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一家已经被战争与酷吏给毁了。而这一家仅仅是灾难中的千家万户的一个代表。以点带面,诗人揭示的灾难是十分深刻的,对人民的同情也是十分深刻的。

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战争的灾难与百姓的疾苦,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2、下面简析《卖炭翁》。

卖炭翁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首诗是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其大意是,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样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如果从总体上说,杜甫和白居易二人反映和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诗作,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杜甫都要超过白居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单拿出二人各自的一首代表作来比较,应该是各有千秋,恐怕难分伯仲。


青梅煮酒不论英雄


除《卖炭翁》外,白居易的《杜陵叟》和《缭绫》也写的十分现实。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倾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剝我身上帛,夺我口中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利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侧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今畿尽放今年税。

十家租税八九毕,虚受吾君昏蠲免恩。

《缭绫》(选部份)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去年中使口称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雲外秋雁行,染做江南春草色。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塞外失马翁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在终南山,砍树烧炭,环境十分恶劣,劳功艰辛,炭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卖炭所得就是他唯一的收入。为的是身上穿的衣服,生活必须的粮食。从‘两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确想天再冷一些,卖出好价钱。可是遇到官吏,把炭车牵到皇宫,

千余金的炭,只给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解决不了卖炭翁的生活问题。

卖炭翁在从“烧炭”、“愿天寒”、“骂炭车”、“辗冰辙”、“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希望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殘酷剝削,劳动人民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表现出诗人的受国主义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石壕吏 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为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余老翁别。

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

有差役在晚上抓人,老头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叫很利害,老妇人啼哭得很痛苦。老妇人对差役说: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回信来。两个儿子作战死亡。家里只剩下吃奶的孙子,他的母亲出入没有完整的衣服。我老了虽然力气衰弱,让我今晚跟随你到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服役,还能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听不到了。好像听到有人哭泣。天亮时,诗人登路与老翁告别。

这首诗反映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災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能夠把抒情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两首诗都是好诗,反快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两首诗中我认为杜甫的一首“石壕吏”比较深刻,在内容上包括的范围广,除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苦。生命也不安全。写作方法上“石壕吏”比较精炼,把抒情、议论、叙事融为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