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前幾期,我們介紹了白洋淀魚的種類,以及傳統捕魚方法中的叉刺捕魚和卡鉤捕魚。今天我們繼續介紹捕魚方法--網類捕魚。網類捕魚主要有六種:鎮網、轉網、趕網、旋網、拉大網、扳罾。內容較多分兩期介紹。


往期內容參見:

【原創】白洋淀的魚,你認識的有幾種?

白洋淀人的捕魚技藝----叉刺捕魚(1)

白洋淀人的捕魚技藝----叉刺捕魚(2)

白洋淀人的捕魚技藝----卡鉤捕魚(1)

白洋淀人的捕魚技藝----卡鉤捕魚(2)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網類捕魚方法

用網捕魚的方法很多,按作業形式可劃分為鎮網、轉網、趕網、旋網、拉網、扳罾等。

1、鎮網

從下網到倒網,中間沒有其它作業形式的叫鎮網。


網具由長帶形的網衣和綱線、網扒搭、網浮子、網腳子組成。綱線上繫著一個個網浮子:兩端各栓一個由長方形的小木塊製成的網扒搭,其大面有兩個孔,一根六、七寸長的竹籤固定在一個孔中,另一個孔用作與別的扒搭對插或連接:網衣系掛在綱線下面,底部繫著一個個墜網的小鐵棍兒(過去用陶泥燒製),叫網腳子。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理網時,手握著一個網扒搭,一手提著綱線一捋一捋穿掛在竹籤上,整條網理完後,將兩個扒搭對插起,就成了這條網的提手。依據一隻船上兩個人的作業能力,配備網具若干條。


下網時一人划船,一人在船頭撒網,先拿起一條網將一個網扒搭扔下水,在捋著綱線一手一手將網揚下。一條網下完後,用末端的扒搭與另一條網的扒搭對插,使兩條網連接起來,依次把所有的網下完。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鎮網多是傍晚佈網,次日清晨倒網撈魚。也有的白天下網,時隔半晌後捌網再下,或是捋著綱線溜一遭,有魚就撈上來,隨手把網還下在原處。還有的不時沿著下網的線路巡視,遇有網扒搭或浮子有異動,顯示有魚上網,則將局部綱線提起撈魚,過後還將網下到原處。


除下網、倒網、撈魚外,沒有其它舉動,所以也屬鎮網。


網具之所以能逮魚,是因為下到水中後,依靠浮子上浮和腳子下沉的相反作用力,使網衣垂直展開,形成一道朦朧的障礙,魚經過時撞網,其腰圍比網目小的可以平安通過,腰圍比網目大的自然被網箍住、硬往前撞,只能越箍越緊,往後退縮,鰭和腮往往被纏掛,搖頭擺尾奮力掙扎,頭尾也會被網裹住,最後只能坐以待斃了。

由於被捕撈的魚種和習性不同,網具所用的線材粗細、網目大小、浮子浮力、腳子輕重都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鰟鮍魚網。螃鮁魚在春天滿肚黃籽,俗稱屎包魚(如今飯店菜譜均稱籽包魚),捕撈網具過去用蠶絲織造,如今用細膠絲織成,屬小型網類。春秋季節在河道及澱泊邊沿作業。網腳子略沉些,使漁網布在淺水底層,以捕撈鰟鮍魚為主。


(2)黃瓜魚網。也屬小型網類,用線材質和鰟鮍魚網一樣,只是網目略小,另因黃瓜魚屬上層浮魚,所以網具使用浮子的浮力要大於腳子的沉力,使網浮漂在水面。夏季在澱邊、村邊、河道及淺灘處作業。除捕撈黃瓜魚外,還有柳葉魚和個小的馬根鰱子等中上層魚種。


(3)小魯網。用粗線織成,網衣高一米上下,春、夏、秋季在河澱邊沿或葦草稀疏的橫子地作業,網腳子沉底,捕撈對象是鯉魚、黑魚、鯽魚等下層魚。


(4)大魯網。用粗線織成,網衣高兩三米,春、夏、秋季在河道及澱泊的深水區作業,網腳子沉底,捕撈對象是鯉魚、黑魚、鯽魚、魴魚、鰱子等中下層魚。


(5)漂網。用一般線材織成,網衣高一米多,春秋季節在水草不多的河道和澱泊作業,網浮子漂在水面,捕撈對象是刀魚、白鰱等上層魚。


2、轉網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將大魯網樣的高衣網具由外向內一圈一圈轉著彎布好後,多船多人用敲響板、跺船板、進擊水面、高聲喝喊等高分貝噪音驚得魚逃散中撞網,發現網浮子異動,即提網撈魚。


折騰一陣子後,起網挪地,選擇河澱寬敞水深處作業,上、中、下層魚均能捕獲。


3、趕網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用小魯網在稀疏葦地及澱泊淺水處圍起一片水域,多人趟水在裡面摸魚、叉魚、罩魚、澎水驚魚,藉助其他漁具和方法一邊捕魚,一邊趕魚上網。夏季及晚春、初秋均可作業。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白洋淀傳統捕魚技藝--網類捕魚(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