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一百多年前,寫了《金銀島》的小說家羅伯特·斯蒂文森曾這樣描寫愛丁堡:在城市中心,聳立著一塊海水沉降所形成的火山岩,猶如一頭面向西方、浮出海面的巨獸。它頭戴形如王冠的愛丁堡城堡,巉踞高處俯瞰世間,將龐大的軀體隱藏於四周平緩的低地與迷宮般幽深的街區之下,只在東北方向露出一點尾鰭——亞瑟王寶座與卡爾頓山。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做了六個世紀蘇格蘭首府的愛丁堡,今天依舊保持著斯蒂文森所說的樣子,如同一場中世紀戲劇的宏偉佈景,而我們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去“尾鰭”的卡爾頓山上好好眺望一下這幅史詩般的場景。

“北方的雅典”

從王子街被攝政路(Regent Road)的名字替代開始,卡爾頓山上的納爾遜紀念碑(The Nelson Monument)便一直出現在視線中。作為當年擊敗法、西聯合艦隊,打消拿破崙侵犯英國念頭的領軍者,納爾遜將軍無疑是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中心也樹立著他的紀念碑。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當然,作為愛丁堡兩高之一的卡爾頓山(Calton Hill)上,並非只有納爾遜的紀念碑。愛丁堡被稱作是"北方的雅典",就是源於這座山上的另一座紀念碑,這也是我們今天必到這裡的原因。

雖說叫卡爾頓山,但這座山卻一點都不高,海拔只有171米卡爾頓山比我們之前攀爬的任何一座教堂的頂部都輕而易舉。走上一小階臺階,一門納爾遜將軍用過的大炮正對著遠處的福斯灣,納爾遜紀念碑像是一副豎著的老式海上單筒望遠鏡堅定地守護著福斯灣的一舟一葉。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走過一小段斜坡,在納爾遜紀念碑的後面,一座像極了希臘雅典衛城上的帕特農神廟佇立在山頭。只是它不是帕特農神廟那黃色的石頭,依舊是愛丁堡特有的煙燻色,而且只有十二根柱子,是個沒有完成的矩形。這是蘇格蘭人為了紀念在反法聯盟戰爭中陣亡的蘇格蘭將士的紀念碑,雖然當時蘇格蘭早已合併到不列顛王國,但他們還是決定在蘇格蘭的古老首府建立一座蘇格蘭國家紀念碑(The National Monument)。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正是設計師普萊費爾(William H.Playfair)和科克雷爾(C.R.Cockerell)以雅典的帕特農神廟為藍本設計出的這座建築,才讓愛丁堡從此有了"北方的雅典"的稱號,也讓這個離希臘雅典幾乎是最遠距離的歐洲城市有了一座獻給雅典娜的神殿。

只可惜從1826年開始動工興建的紀念碑經歷了3年也沒有建好,最後還因為“一定要用最優質材料”的做法使得建設資金被耗盡,愛丁堡人又驕傲地不肯接受當時因工業革命而富足的“鄰居”格拉斯哥的援助,神廟紀念碑只得停工,僅留下十幾根精美的多立克式石柱屹立在卡爾頓山頂,好像在刻意追求雅典衛城上那因戰爭與滄桑而殘破的帕特農神廟一般。或許是勝利女神的安排,也是一種必然的巧合吧。但畢竟卡爾頓山上的這座"神廟"屬於爛尾工程,因此它也有了一個綽號——"愛丁堡的恥辱"。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獨樹一幟的,愛丁堡世界遺產委員會主任亞當·威爾金森說:“國家紀念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蘇格蘭的最有標誌性的符號以及理解愛丁堡是‘北方雅典’的一個關鍵性神奇景觀,也是愛丁堡成為世界遺產的主要組成部分。”高高的基座上,一位亞洲面孔的小姑娘正穿著漫畫中人物的衣服,興致盎然地凹著造型。愛丁堡的當地人也喜歡來這裡,畢竟這比山那端滿是遊客的愛丁堡城堡要安靜太多,帶著自家的狗狗,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喝著咖啡、聊著天,簡單而愜意。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了不起的普萊費爾

蘇格蘭國家紀念碑對面那個愛丁堡最大的綠色穹頂建築是愛丁堡市天文臺(City Observatory),周杰倫那首"城堡為愛守著秘密,而我為你守著回憶"的《明明就》MTV中,它和國家紀念碑都有出鏡。可見有著王子情愫的周董真的很喜歡英倫,從事業到婚禮,這島上到處都有他的身影。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正方形天文臺院子的一角是一座也有著古希臘神殿風格的建築——普萊費爾紀念碑(Playfair Monument),不過這個普萊費爾(Playfair)可不是那個國家紀念碑的設計師,但他們是親戚。被紀念的這位普萊費爾是蘇格蘭有名的數學家,也是設計師W.H.Playfai的親叔叔,任教於愛丁堡大學的數學和自然哲學教授,還是天文學會的第一任主席——Joanni Playfair。他建立了一條公理,即"通過一條已知直線外的一個給定的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為"普雷菲爾公理"。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要說Playfair家族還是真的人才濟濟,設計師Playfai的另一位叔叔,也就是Joanni Playfair的弟弟William Playfair,不僅是經濟學家,還是走勢圖的鼻祖,也就是如今PPT裡經常要用到的柱形圖、餅形圖、曲線圖的創始者。此外,他還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身份,比如磨坊主、工程師、繪圖員、會計師、銀匠、商人、投資經紀人、小說家、記者,以及敲詐勒索者。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還是接著說哥哥的紀念碑。原本出生在倫敦的W.H.Playfai,在父親去世後被數學家叔叔Joanni Playfair接到愛丁堡,並上了叔叔任職的愛丁堡大學。遺傳了父親建築才華的小Playfair在成功設計了一系列建築物後被委任規劃卡爾頓山的道路,以及我們剛才看到的國家紀念碑和天文臺。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叔叔去世後,愛丁堡市議會覺得他對科學有重大貢獻,於是委任小Playfair為他叔叔設計一座紀念碑。於是腦洞大開的W.H.Playfair將有著天文學會主席身份的叔叔的紀念碑與天文臺複合在了一起,寓意著叔叔是天文臺發展的"基石"。 同時,也用自己最鍾愛的風格在卡爾頓山打造了第二座古希臘式的紀念碑,只是這個比蘇格蘭國家紀念碑迷你得多,也完工了。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愛丁堡的明信片

天文臺的西側有一個古希臘式的亭子,但這並非真是山間觀景休憩的亭子,它同樣也是一座紀念亭,而且依然是W.H.Playfair設計的。

這座精製的科林斯柱式紀念亭是為紀念愛丁堡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杜格爾德·斯圖爾特(Dugald Stewart 1786-1828年)建造的,斯圖爾特教授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在學校裡,他還教經濟學、自然哲學,希臘文和邏輯學,並著有眾多哲學著作,包括人類哲學。在西方人眼中,哲學代表著智慧,被視作文明的基石,所以愛丁堡大學外原本叫"查爾斯"的街,也被改叫成了"杜格爾德·斯圖爾特街(Dugald Stewart Street)"。

一座國家紀念碑爛尾200年,卻讓英國古都成了“北方的雅典”

要說W.H.Playfair有多愛古希臘建築,從卡爾頓山上這三枚紀念物就足以體現了。建於1831年的杜格爾德·斯圖爾特紀念亭(Dugald Stewart Monument)是他以希臘雅典的列雪格拉紀念亭(Choragic Monument of Lysicrates)為樣本設計的,不過他把這座紀念亭的中部作了鏤空,使裡面可以擺放斯圖爾特教授的骨灰盒,讓大師仍然可以在最佳位置遙望整個愛丁堡,遙望他的大學。

這也是愛丁堡明信片上常出現的經典畫面——近處典雅的新古典主義圓亭與遠處花崗岩頂上的愛丁堡城堡遙遙相望。其間,密集幽深的老城,哥特式的尖頂重樓疊闕,沒有任何豔麗色彩的“煙燻妝”,使得愛丁堡看上去像是一部正在上演著的中世紀戲劇,恢宏而驕傲。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