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食物,说起北京就是油光顺滑的烤鸭,提到重庆人们很容易想起火锅,但我心里,爽辣辣的小面,更是让我辗转难忘。那年去重庆旅行,在火车上忍不住打开《嘿!小面》观看,央视拍的太有吸引力,以致于我在重庆刚睡了一觉,立马搜罗起附近的小面店。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重庆的小面店不计其数,每家配料各有各的滋味,我附近的那家,在当地也是在小面top50的排行榜里。顾不上计划景点,就直接杀了过去,大早上,来吃面的还真是不少。我们只好挑了个墙角的位置和大家拼桌,店铺并不宽敞,招待的小妹妹明明清瘦的很,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着一股生意人的精明气。小面一上桌,我妈的脸就要垮了,满满的红油都要溢出来了,这对于不能吃辣的人实在是酷刑,但对于好吃辣的人,简直是福音!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牛肉初入口,鼻尖蹭蹭蹭地冒满了沸腾的汗珠;干湿各半的小面入口,舌尖将雷击般的麻软,排山倒海地传递给浑身的毛孔,空气中接踵而来的湿润水汽,趁此机会窜入体内各般血脉,浑身都轻松舒爽地仿佛来了次通透的桑拿浴!一边吃小面,再来一份凉糕,分分钟将那份辣意蒸发掉,真是舒坦!

胡同里的小面馆,我看到小二在捣辣椒

回到北京后,想吃辣了,就想吃一碗重庆小面。可惜北京改良的重庆火锅不少,但是小面却不怎么多,口味地道的更是少。也在夜里加班的时候,遇到标记着重庆小面的店铺走进去,可惜一入口就失望了,这面软趴趴辣是辣却不香。在北京想要吃一碗地道的小面,难道真的不能要求太高?谁想到,有一天翻到一家网红小面店,据说连李云迪都跑它家吃面。我一看名字乐了,怎么和我在重庆吃的,店名一模一样?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仔细查了一下,还真的是那家店!他们开连锁,从重庆开到北京来啦!那味道和重庆真的一样吗?我挑了个周末,七拐八绕找到了香饵胡同去。谁知道大门却是关着的,原来下午五点才正式营业。想起来还有半个小时,我就在店铺旁溜达,意外发现一个小哥在在大桶里搅辣椒,整个胡同都闷着辣椒的香气。虽说有点呛,但我知道,今天要吃的这口小面味道错不了了!

等到小面真正入口,心想牛肉定是先用花椒煮过,软烂不失筋道的口感;满嘴辣酥酥的时候,再来一口凉糕,就像是穿越到了重庆。但是我也就吃了两次而已,这家店居然就关门了。不,准确来说,老板是关店装修了,可这一装修就是一年,大众点评里的吃货们哀嚎一片,时不时看见这样的评论:老板,需要我帮你去装修不?你快点开门呀!

美术馆旁小面馆,脑花面一点也不腥

吃过了这家的小面,从此吃京城别家的,都像是冒牌货。因此听到它家又开了一家,立马跑去探店。原来那家依旧不紧不慢的装修,这家因为是美术馆提出的合作创意,仿佛被迫开了个新店来营业。这次地方在北京艺术中心798,店铺也是一扫苍蝇馆子的颓废,满满的文艺气息。大堂中央悬空着个金色大舌头不说,连盛面的碗,都是小猪造型的。小面浸在红辣辣的油汤上,中间是白白的脑花,这就是店铺的招牌脑花面。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如果你不能吃辣,不如配合前菜试一试:鸭肠是蒜拌的,藕片是酸甜的,朋友居然吃出槐花味。但是这家新店却被吐槽不少,一是价格高昂,面是之前的两倍;另外除了面,其它餐品很抓人眼球,但是味道却不敢恭维。牛舌分量很小,但是烤得很焦;辣椒冰淇淋如果没有辣,却反而觉得会更好吃。相比起这些外在的形式,果然只有面好吃,才能让吃货真的满足,宁愿它只有一碗面呀。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不一样的味道,差的那口滋味是什么

在新店里忍不住问服务员,老店到底啥时候开张?小妹说:快了快了,十一结束就开了。结果等到了冬天,老店才开了门,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一查食客们的评价:来了就要等,准备好等上半小时吧!心想着,等着冬天结束了去吃面,这个春天回来却不方便出门了。恍然想起之前在它家吃面的场景,辣椒味道是极好的,也是一样的配方,却比原来差了一股滋味。到底是什么呢?在重庆吃小面的时候,毛孔被辣得舒展开,湿润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在北京,辣完只感觉干到不行,原来差的就是那口空气了。等到有空了,还想去重庆,吃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

在北京吃重庆小面,难上加难,小面不少但就差那口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