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在一個早春飄著小雪花的上午,我接到一個朋友久違的電話,他只是問我:“你聽說江沒了嗎?”我一下子呆住了,沉默了片刻才回答並反問:“沒有啊!什麼時候?怎麼,是急病啊?”他簡單而緩緩的告訴我,江是昨天夜裡突發心臟病而去的,他的另一位朋友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我又呆立了半晌,不知又說了什麼,不知如何掛斷的電話。意外和驚異的噩耗!我不敢相信、不能相信這是真的。江只年長我三歲,二十年前我們在一起共事,他身材壯實,人很穩重,樂觀而豁達。我們在一起共事一年多,相處的很好,後來他調往外地工作了。這些年來,聯繫的相對少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工作和家庭的情況,只默默在心中牽掛和祝福著。他怎麼能突然離去,他是很熱愛生活的人,不是那種性格憂鬱的人,也沒有聽說他有什麼大的疾病。但是,他確實離開了,永遠的離開了,離開了他熱愛的親人、朋友,離開了這個精彩世界,怎能不令人痛惜?他人到中年,還未近花甲,工作正蒸蒸日上,家庭生活幸福,卻突然英年早逝,令人十分痛惜。而在最近這幾年,這樣的噩耗,我卻不止一次的收到,我有幾位朋友相繼英年早逝。難道真的是“人之命天註定”?痛哉!惜哉!英年早逝的朋友!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我的朋友春,在七年前病故,與我同齡,而那一年僅僅四十四歲,還未到中年。春身材高大,話語不多,與同事不近也不遠,比較隨和,因為愛酒,圈外的朋友較多。他幾乎每天都要喝上一場酒,有時看到他腳步踉蹌。他不喜運動,但上下班多是步行。有時見他喝的很多,午後伏於桌案小睡,我就勸他回家好好睡一覺,以後還是注意身體少喝酒。他總是笑一笑,不以為然。他從得病到故去大概只有三個月,期間我沒有見到他,直到他病危前我才得知他患病而去醫院探望他。我見他時,他已瘦得讓我沒有馬上認出來,粗壯的手臂已近皮包骨,肚子腫脹得很高,他掙扎著要坐起來,我連忙制止他扶他躺下。當時我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那麼高大的壯漢居然被病痛折磨成這樣。我能做的只能是給他鼓勵和安慰,我看到他的眼裡充滿著生的希望。但是,這次見面竟成了我們的永別,僅僅在五天之後他就永遠的離開了。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斌的早逝,讓所有認識他的人猝不及防。斌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只要有他在,他就會把歡快的情緒帶給周圍的人。我與他在一起共事了十年,而他走的那天我出差在外。在千里之外,我驚聞他的噩耗,第二天趕回來送他最後一程。斌年僅四十五,有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對這個世界有無比的留戀。他在十幾年前得了一場大病,他曾說經歷了一場生死,今後要好好的活,那一次是他的樂觀剛強和老天爺救了他。我佩服他的毅力和意志,那次大病初癒後,他就堅持健身,一連十幾年,春夏秋冬風雨無阻,他的身體就得到迅速恢復,並且越來越健壯。他本不吸菸,又戒掉了酒,把熱情全部投入到健身和工作中,每天都會看到他陽光般燦爛的笑臉。可是,在一個節日的午後,他像往常一樣去健身,突發心臟病離世。他的離去沒有任何徵兆,無論於他自己還是親人,他在倏然而極為短暫的痛苦中離去,來不及向親人和朋友說上一句話,讓人無比痛惜和懷念。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我的這三位朋友都是英年早逝,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生活殷實,與人友善,熱愛生活。他們離開都是非常突然,沒有給自己給親人任何心裡準備。他們的身體本也沒有大的疾病,心理也是如常人一般健康。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如此殘酷。死去元知萬事空,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許沒有了任何苦痛,但留給親人的是難以彌補的痛苦,留給朋友深深的思念,留給我們對於生命的深入思考。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很多文章寫生命,探討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三國時期亂世奸雄曹操寫過“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龍蛇乘霧,終為土灰。”陶淵明寫過“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泰戈爾寫下詩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誰也不能長生不老,出生之時,就是開始向死亡一步步邁進。對於生命和人生的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解也迥然不同。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的人,僅從普通人的角度理解生命和人生就夠了。痛惜於英年早逝的人,我們首先願得人生之善始善終。這是最樸素不過的願望,可是少數人竟不能如願。目前人均壽命已經達到74歲,不苛求長命百歲,但求古稀或耄耋之年後能壽終正寢。活,要充實快樂,活的有價值有趣味,該追求的努力去追求了,即使沒有完全如願亦無怨無悔。感受到人生的春夏秋冬、苦辣酸甜,體味著愛恨情怨、缺憾和完美。始終保持著豁達樂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樂,看淡榮辱,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灑脫如意。及待百年之後,能與這個世界揮手含笑作別,則此一生足矣。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