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在一个早春飘着小雪花的上午,我接到一个朋友久违的电话,他只是问我:“你听说江没了吗?”我一下子呆住了,沉默了片刻才回答并反问:“没有啊!什么时候?怎么,是急病啊?”他简单而缓缓的告诉我,江是昨天夜里突发心脏病而去的,他的另一位朋友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我又呆立了半晌,不知又说了什么,不知如何挂断的电话。意外和惊异的噩耗!我不敢相信、不能相信这是真的。江只年长我三岁,二十年前我们在一起共事,他身材壮实,人很稳重,乐观而豁达。我们在一起共事一年多,相处的很好,后来他调往外地工作了。这些年来,联系的相对少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工作和家庭的情况,只默默在心中牵挂和祝福着。他怎么能突然离去,他是很热爱生活的人,不是那种性格忧郁的人,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大的疾病。但是,他确实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他热爱的亲人、朋友,离开了这个精彩世界,怎能不令人痛惜?他人到中年,还未近花甲,工作正蒸蒸日上,家庭生活幸福,却突然英年早逝,令人十分痛惜。而在最近这几年,这样的噩耗,我却不止一次的收到,我有几位朋友相继英年早逝。难道真的是“人之命天注定”?痛哉!惜哉!英年早逝的朋友!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我的朋友春,在七年前病故,与我同龄,而那一年仅仅四十四岁,还未到中年。春身材高大,话语不多,与同事不近也不远,比较随和,因为爱酒,圈外的朋友较多。他几乎每天都要喝上一场酒,有时看到他脚步踉跄。他不喜运动,但上下班多是步行。有时见他喝的很多,午后伏于桌案小睡,我就劝他回家好好睡一觉,以后还是注意身体少喝酒。他总是笑一笑,不以为然。他从得病到故去大概只有三个月,期间我没有见到他,直到他病危前我才得知他患病而去医院探望他。我见他时,他已瘦得让我没有马上认出来,粗壮的手臂已近皮包骨,肚子肿胀得很高,他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连忙制止他扶他躺下。当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么高大的壮汉居然被病痛折磨成这样。我能做的只能是给他鼓励和安慰,我看到他的眼里充满着生的希望。但是,这次见面竟成了我们的永别,仅仅在五天之后他就永远的离开了。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斌的早逝,让所有认识他的人猝不及防。斌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只要有他在,他就会把欢快的情绪带给周围的人。我与他在一起共事了十年,而他走的那天我出差在外。在千里之外,我惊闻他的噩耗,第二天赶回来送他最后一程。斌年仅四十五,有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对这个世界有无比的留恋。他在十几年前得了一场大病,他曾说经历了一场生死,今后要好好的活,那一次是他的乐观刚强和老天爷救了他。我佩服他的毅力和意志,那次大病初愈后,他就坚持健身,一连十几年,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他的身体就得到迅速恢复,并且越来越健壮。他本不吸烟,又戒掉了酒,把热情全部投入到健身和工作中,每天都会看到他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可是,在一个节日的午后,他像往常一样去健身,突发心脏病离世。他的离去没有任何征兆,无论于他自己还是亲人,他在倏然而极为短暂的痛苦中离去,来不及向亲人和朋友说上一句话,让人无比痛惜和怀念。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我的这三位朋友都是英年早逝,他们事业有成,家庭生活殷实,与人友善,热爱生活。他们离开都是非常突然,没有给自己给亲人任何心里准备。他们的身体本也没有大的疾病,心理也是如常人一般健康。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如此残酷。死去元知万事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许没有了任何苦痛,但留给亲人的是难以弥补的痛苦,留给朋友深深的思念,留给我们对于生命的深入思考。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很多文章写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三国时期乱世奸雄曹操写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龙蛇乘雾,终为土灰。”陶渊明写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泰戈尔写下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谁也不能长生不老,出生之时,就是开始向死亡一步步迈进。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也迥然不同。而我们大多是平凡的人,仅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生命和人生就够了。痛惜于英年早逝的人,我们首先愿得人生之善始善终。这是最朴素不过的愿望,可是少数人竟不能如愿。目前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4岁,不苛求长命百岁,但求古稀或耄耋之年后能寿终正寝。活,要充实快乐,活的有价值有趣味,该追求的努力去追求了,即使没有完全如愿亦无怨无悔。感受到人生的春夏秋冬、苦辣酸甜,体味着爱恨情怨、缺憾和完美。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乐,看淡荣辱,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洒脱如意。及待百年之后,能与这个世界挥手含笑作别,则此一生足矣。

感悟人生的散文:英年早逝,留下多少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