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兰泡,是如何变成布拉戈维申斯克?

_________冷颜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海兰泡今天叫做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首府。

海兰泡本是中国领土,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1858年5月28日,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这个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割让给俄国,包括海兰泡。

仅在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保留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清政府对居民的管辖权,但主权仍然归属沙俄。

由此,有着大量中国居民的海兰泡成为沙俄领土。

海兰泡地处沙俄远东地区,普通俄国人是绝对不会来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

因此,海兰泡的主要经济和农业都依靠原住民中国人维持,沙俄居民基本都是驻军,平民才一二千人。

如果中国人走了,海兰泡顿时就成为死城,沙俄军队连生存都会困难。

所以,沙俄对中国移民是利用态度,允许他们长期在这里居住,没有驱赶。

1900年前,海兰泡城中共有中国大小商号有500多家,做工的人有木匠、瓦匠、电工、烧砖工人、油漆匠、铁匠和力工,连挑水、洗菜及俄国人的家务也由中国人承担。

中国人总数达到1万人,其中数千人是常住人口,大部分都是山东人。

然而,自从西伯利亚铁路贯通以后,大量沙俄农民开始移居远东。

海兰泡的俄国人急剧增加。

由此,沙俄政府认为远东已经不需要中国人,应该将他们全部清除掉。

但如果单纯将他们赶走,这些中国人一定会带着财物走,沙俄会损失一大笔钱。

那么,还不如直接将中国人杀掉,将他们财物统统抢走。

同时,也可以吓唬其他中国人,让他们不要到远东来居住和工作。

早在1900年6月,海兰泡市内就发生多起针对中国人的流血事件。

一些好心的俄国居民包括军人,偷偷告诉关系不错的中国人:大屠杀可能就要开始,赶快逃走。

于是,上千中国居民放弃财物,逃出海兰泡。

还有约4000中国人认为沙俄不可能屠杀无辜平民,没有逃走。

7月15日,沙俄阿穆尔军区司令格里布斯基突然下令封锁黑龙江,不允许海兰泡的中国人自行逃走。

随后,他们进行了2天的大搜捕,将海兰泡3000到3500中国居民全部抓捕关押。

期间有些中国居民知道大事不好,纷纷逃走,被当场开枪打死近百人。

7月17日,俄军谎称将中国居民送到渡口,用船运回到黑龙江回到清军控制区,将她们骗到黑龙江边。

跟不上队伍的老人和妇女,被沙俄士兵就地枪决,死于路边。

到了岸边以后,根本就就没有船只。

俄军开始强迫3000多中国居民自行走入黑龙江,拒绝的直接开枪打死,或者刺刀杀死,连妇孺也不能幸免。

而黑龙江那段水流很急,即便水性非常好的人也不可能游过去,下水只有死路一条。

最终,这3000多中国居民,仅有80余名身体最壮实的男人,侥幸漂浮到对岸,但基本都是奄奄一息。

其余老幼妇孺等3000多人全部死亡。

当时场景残忍无比:一位参与大屠杀的义勇兵对屠杀场景有如下描述:杀人的一方,完全灭绝人性,他们不是魔鬼,便是畜牲。在人世间竟能看到如此惨景,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如果被杀的人都是些还有挣扎能力的男子的话,也许不会如此凄惨,但是当看到一些紧搂婴儿、企图逃脱的母亲被纷纷刺倒,从怀中滚落的婴儿被碾得粉碎时,只有那些完全没有人性的野兽才能禁得住。


需要说明的是,远东极少数日本人和朝鲜人也莫名其妙遇害,因为沙俄不能区分他们同中国人的区别。

日本间谍石光真清也被逮捕,期间侥幸逃生,却亲眼目睹了大屠杀。事后,这个残忍的间谍都这么说: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悲剧、大罪行。

杀死海兰泡的中国居民后,他们的财产被沙俄政府洗劫一空。据估计,海兰泡中国人损失的货物、现金、房产、家私、粮食等,不低于100万卢布。

当时的卢布很值钱,沙俄士兵津贴才几个卢布而已。

由此海兰泡的中国人荡然无存,被杀了个干净。

由此,这里彻底成为俄罗斯的城市,也就是布拉戈维申斯克。

萨沙最后忍不住骂一句:沙俄真TMD没人性啊!你就算驱赶中国居民离开,霸占中国人的财富,也不用赶尽杀绝吧。真比土匪强盗,还要狠毒啊!穷凶极恶的强盗,谋财还不害命呢!

今天大家都恨美国佬。但美国佬再坏,也没在中国这样杀过人吧!


萨沙


海兰泡,座落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的两江汇合处,原是中国的一个小村庄。

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取得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历代俄罗斯政府的一贯图谋。



1849年——1853年,俄罗斯大批武装人员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了非法的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俄罗斯政府乘清政府无暇顾及东北之机,大肆向黑龙江移民,穆拉维约夫率俄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恐慌,俄军遥相呼应,穆在两艘炮舰的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谈判。

穆拉维约夫向奕山提出,为了维护双方利益,清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根椐《尼布楚条约》议定,已遵行一百多年,无需再更改,散会前,穆将俄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

第二次谈判,清政府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了俄代表提出的无理要求,第三次,穆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不同意就用武力”,当夜,俄罗斯兵船枪炮齐呜,意有动武举动,奕山无力抗拒,在俄的武力淫威下,奕山被迫于5月28日,签下了《瑷珲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是中俄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俄罗斯,海兰泡就是在这次条约中划走的。

海兰泡划给俄罗斯后,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建设,成为俄罗斯阿穆尔州的首府,是俄远东第三大城市,城市面积353平方千米,人口22万,是俄罗斯造船业基地,著名的大学城。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的两江交汇处,原本是清朝领土。在清朝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沙俄为了获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开始持续不断向黑龙江地区渗透和侵略,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海兰泡被划归沙俄,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此后,沙俄又于1900年7月在此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惨案,中国人在此的永久居住权也最终名存实亡。

△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

为获取太平洋出海口,沙俄不断向黑龙江地区发动侵略

在沙俄东扩之后,便一直在和清政府争夺东北地区的主权,直到康熙年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才暂时告一段落。但俄罗斯却仍不满足,为了获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俄依旧对黑龙江地区虎视眈眈。

△尼布楚条约划定的边界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枪炮敲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俄罗斯也趁机成立了“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了对黑龙江地区的侵略,意图分上一杯羹。

1849年至1853年,俄罗斯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罗斯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穆拉维约夫

1857年,随着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俄罗斯再度进行密谋,开始向黑龙江进行“移民”,并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向自己妥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满清无力抵抗的情况下,穆拉维约夫趁机率领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并在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两天后,在两艘炮舰的掩护下,进入瑷珲城内与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

穆拉维约夫以“帮助满清防范英国”为由,要求双方必须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划界,奕山则指出双方边界早在《尼布楚条约》中便已经划定,对于俄罗斯的企图“断难迁就允准”。眼看奕山并不屈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并要求次日予以答复。

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海兰泡被俄罗斯强行占领

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实际上就是要撕毁《尼布楚条约》,从而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对于俄罗斯的这一企图,清廷代表爱绅泰于第二次谈判中断然拒绝,并将“条约草案”退还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

△签订《瑷珲条约》

眼看谈判无法达到目的,穆拉维约夫以武力为威胁,提出了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当夜,俄罗斯兵船鸣枪放炮,对清廷方面进行武力威胁。最终,在沙俄的强硬态度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1858年5月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按照《瑷珲条约》规定,清廷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归俄国,仅保留了江东六十四屯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而乌苏里江以东的清朝领土则由清俄共管,且原属于清朝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则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不过,由于当时清朝当局事先给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俄罗斯签订条约,因此对于《瑷珲条约》清政府并未予以批准,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进行了处分。但同时,清廷也无力再从俄方手中夺回海兰泡等地。

《北京条约》和海兰泡惨案

《瑷珲条约》签订后,虽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成人,但俄罗斯还是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报喜城,以示庆祝。

△俄罗斯侵占的土地

19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奉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请求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最终被迫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而伊格那季耶夫则随后又迫使奕䜣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不仅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00年6月初,沙俄借口东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开始再度积极策划武装侵略,并在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实行军事动员,意图进一步攻占哈尔滨和牡丹江。

△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

1900年7月15日,俄方两艘支援舰艇“米哈依尔号”与“色楞格号”驶入瑷珲江面,瑷珲驻军予以阻拦,“色楞格号”开炮射击,当地驻军予以还击,“米哈依尔号”被重创,“色楞格号”被击伤。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随即率军对瑷珲城展开炮击,黑河屯驻军以为俄方发起了全面进攻,于是回击海兰泡。这次事件被称为“黑龙江事件”。

“黑龙江事件”发生后,海兰泡城内气氛开始变得异常紧张,由于城内居民大部分为中国人,于是很多居民开始逃亡,而当其他居民向格里布斯基询问是否需要撤离时,他一方面安慰大家不需要离开,另一方面却开始扣留渡船、驱散准备渡江的人群。

△海兰泡惨案

7月16日,格里布斯基下令逮捕所有中国人,稍有违抗便被随便杀害,而被抓的数千名中国人,则于次日被押到黑龙江边,被俄方士兵残忍的杀害。这种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从7月17日一直进行到21日,共夺去了5000多名中国同胞的生命。7月22日,阿穆尔政府宣布,海兰泡中国人被全部“肃清”了。


△海兰泡惨案

1900年8月4日,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宣称:“根据《瑷珲条约》规定一直归中国当局管辖的前满洲外结雅地区(即江东六十四屯)及阿穆尔河(黑龙江)右岸为我军占领之满洲土地,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我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

至此,海兰泡不仅被割让给了俄罗斯,就连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也名存实亡了,曾经中国的海兰泡,彻底变成了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


香茗史馆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在清政府昏庸无能的统治之下,处于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状态。远在西欧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强盗,就乘机凭借着坚船利炮一路航行到了中国。率先展开鸦片战争的是这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夺取了大量利益之后。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法国同流合污,一把大火烧光了整个圆明园。


正所谓,英法这两个强盗先烧火,美俄这两个帮凶也乘火打劫,宛如两只秃了头的秃鹫。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与沙俄签订的《天津条约》中,就明确规定了“以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以便日后解决。”,这一条约的签订也为沙俄日后继续侵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俄《瑷珲条约》与海兰泡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国内已经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既要派兵抵挡来自英法联军的进攻,又要抽出部分兵力去压制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这时候的清政府不仅兵力不足,国力也难以支撑两线交战,整个清政府的统治也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顾及外东北这一块寒冷至极之地。


况且早在1849年开始,沙俄政府就已经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打算违反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规定,加紧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沙俄海军也在1894年就已经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大批沙俄军队又继续南侵黑龙江流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的两岸地区进行了军事战略。

时间又推移至1857年的冬季,当沙俄听到英法联军已经攻入广州的消息,便加紧了对黑龙江流域的移民,以武力为后盾,趁此时中国国内处于外忧内患之中,与清政府举行的外交谈判的意见。


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此时清政府的整个京畿重地都已经被英法联军攻入,整个渤海湾更是被法国军队的军舰所封锁。无奈之下,咸丰皇帝只能丢下了皇宫下令出逃。沙俄政府见到机会来了,便在5月22日派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的护送下来到瑷珲城下,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谈判的大致内容是,这次沙俄军队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助华抗英,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以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面对沙俄的无理要求,奕山只能以《尼布楚条约》中的规定来回应沙俄总督。但俄国人并不予以理会,反之在谈判结束前丢下了一个“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

在第二次中俄谈判中,清政府代表爱绅泰毅然拒绝了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但在沙俄最终的武力威逼之下,黑龙江将军奕山只能屈服于沙俄,被迫同沙俄侵略者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

自此,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而夹杂在这其中的海兰泡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了俄国的领土,并将其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




时间到了1900年,沙皇俄国又对居住在海兰泡的中国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此次屠杀事件共造成五千多名中国人死亡,也有资料显示是六、七千人。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宇泽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您提这海兰泡,咱就不得不提这背景《瑷珲条约》,您提着布拉戈维申斯克,咱就不得不提这老毛子的狗腿哥萨克。

那咱从哪里说起呢?咱就从这背景墙《瑷珲条约》的签署开头。

《瑷珲条约》

咋说呢?满清这老小子签的那条约海了去,那一个不是赔本赚吆喝的,过去不是有首歌叫《心痛的无法呼吸》,您要是一张张翻下去,别说呼吸了,直接就咽气了都。

这官方认可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这《瑷珲条约》。其实老梁认为咱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应该是康熙那会签的那《尼布楚条约》,明明是咱赢了,可结果咱却丢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实话咱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玩意也叫平等条约?吃多了吧!不知道啥叫丢人!

算了,咱也不想太纠结这事,毕竟虱子多了,少那么一两个,不是还有老大一片吗?咱满清也不缺这三瓜两枣的。

哎!一说满清这条约老梁就一肚子火气,一扯就扯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继续聊这《瑷珲条约》。

这东西开头的时候不是官方认可的。当年老毛子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扛着小炮,拉着大枪,醉醺醺的跑到咱满清的地头上,扯犊子般的拉出一面大旗“助华防英”。

就那架势就是个傻子他都知道老毛子这是要干啥。

“俺是来帮助你们这帮软蛋来打击英国人的,为了方便咱把国界线重新画画,俺们好驻扎毛子兵给你们看家护院!这事算俺请了,不要钱!”老毛子如是说。

“这不行!老祖宗留点东西,咱不能说送人就送人!”黑龙江那将军爱新觉罗.栾山面有难色的说道。

“啥玩意?别给脸不要脸,和你们中国人说话就不能用和平的方式进行,就得用拳头说话!”老毛子一听怒了:“去让那帮子哥萨克大头兵向瓦蓝瓦蓝的天空放一排枪,让中国这帮怂包蛋瞅瞅咱老毛子独步天下的气势!”

“啪啪!啪啪!啪!”好吧一顿小鞭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边响了一通。

大名鼎鼎的爱新觉罗家族中的栾山大兄弟就这么的怂了,就私下里和这老毛子的总督签了这《瑷珲条约》

“大爷哎!我的大爷!您这还没通过朝廷发话,咋就自己个签了呢?”底下有人劝导。

“滚!你不知道俺姓啥?俺自己划拉一块买了关你屁事?你个狗奴才!就连你都是俺家的财产!再多嘴信不信俺把你给剁了!”

得,这栾山没有卵子的家伙还生气了。而咱满清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咸丰大帝,听了也没当回事,直接把这货调回来免职。当然过不来三天,又丢了一大帽子让他戴上,又出来嘚瑟了。至于这《瑷珲条约》咸丰他也捏着鼻子认了,不就是块地吗?多大点事,咱满清别的不多,就这地多!得,这《瑷珲条约》也就正式的生效了。

而海兰泡就这么得划归到了俄国老毛子的家里,人家老毛子为了表达内心的欢喜,这就将海兰泡正式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这又臭又长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报喜城。捎带着哪毛子总督也被沙皇赏了一伯爵当。

您要是认为,这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老毛子撸起袖子照你脸蛋子就抽你下一。

咋回事呢?

话说这海兰泡是变成了老毛子的地界,可老毛子来的人都是不事生产的大头兵,没农民。于是老毛子蹲在这海兰泡掐着手指头盘算了老半天,这就下了一道优惠政策。

“为了互惠互利,这地方虽然姓了俄,但这嘎达本来就是你们中国人的,咱也不喧宾夺主,地你们中国人还种着,商店那你们中国人还开着,俺们是好人,他也讲究,不拦着你们!该浇水的浇水,该打铁的打铁一切照旧!”

中国人信了,这就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伺候这帮不事生产的大头兵。

好吧,这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老毛子的农民像难民一样的涌入了这嘎达。

“得!俺们也用不着这帮子傻瓜了,弄死他们吧!顺手还能解决一下日常的赊账问题,毕竟俺老毛子出来就不会欠别人不还!而且咱还能从这帮死人手里拿不少钱财犒劳一下这些年跟俺出生入死的哥萨克那帮子傻大帽大头兵不是!一举好几得啊!”

于是大清洗开始了。

这个时候,有些好心的俄国人偷偷的告诉那些个与之相好的中国人:“快跑吧!他们要杀人了!记住走的时候不要大包小包的带东西,把钱都放下,不然它们不会让你从城门口出去的!”

好吧,大批的中国人舍弃了财物,开始逃离海兰泡,但还是有一些中国人不相信可爱的老毛子会干出这样的事。

1900年七月十六号。

“中国人都是一帮子混蛋,居然在家里藏着武器和炸药,他们想干什么?到底想干什么?抓!全部都抓起来!”这是一个借口,一个可爱的无懈可击的借口。

武器和炸药?这和现在美国佬拿瓶子洗衣服装扮的化学武器一样的可笑。

这一顿抓下来三千五百人就被抓了起来,其中五六十个因为被判定为要逃跑,当场就被勇敢的全副武装的哥萨克大头兵,追上去拿小刺刀一刀一刀的捅死了。

好吧,人实在是多了点。

“把这帮子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就喜欢捣蛋的中国人赶回他们的老家!”好吧,总督下了命令了。

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拿着枪抗着炮驱赶着人群沿着黑龙江徒步走了二十多里,当然您要是走不动了,这勇敢得的哥萨克大头兵毫不介意送你几刺刀,当然死的基本上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按照哥萨克大头兵的理解,谁让他们是最弱的,掐柿子当然先挑软的掐。

当这帮人到了地头发现,渡口根本就没有他们想要的渡船。

“俺们也是为你们考虑,这天正好,可以让你们学习一下游泳不是!”

于是刀子,棍子,鞭子,枪击,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开始了驱逐,吼着号子,唱着,笑着,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赶了下去。

先跳入江中的大部分人都死了,而不敢下水和反抗的人,都被枪托砸碎了脑袋,或者干脆玩闹一样将几个人的辫子栓在一起,用脚踹下江,看着他们浮浮沉沉开心的大笑。

当然快要游到江对岸的,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们又开始了比赛起了射击,看看谁的枪法好,至于那些个幸运的逃到对岸去的中国人,真没有几个,毕竟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在老毛子地界是最好的精锐。

而那些个知道必死的妈妈们把孩子抛向岸边,哀求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饶了这些孩子,但作用精锐的哥萨克大头兵,告诉妈妈们,他们是合格的士兵,孩子当着江水中妈妈的面被刺刀一刀一刀的捅成了碎片。

“不好意思!我们都是合格的精锐,虽然我们的老祖宗都是被沙皇迫害的农奴,奴隶和破产的小偷,但我们是精锐,精锐就得是冷血的!赞美我们吧!沙皇都为我们骄傲!”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们如实说。

这样的屠杀,前前后后经历了四次,直到海兰泡内再也找不到一个中国人为止。

而海兰泡发生这样的事,还不算,老毛子又派遣他们的精锐哥萨克大头兵对江东六十四个屯子展开了像小鬼子一样的扫荡。

他们将大部分人集中在一个大屋子里,点上火,开心的看着里面的人别活活烧死,当然人数过多的话,他们就再来一次海兰泡事件,赶着这帮人就下江里,要么被淹死,要么被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当靶子射杀。

至于房子全烧了,牛羊财产,当然被勇敢的哥萨克大头兵带回了海兰泡。

据老人们,就这江里的尸体都飘了三个星期,那密度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竹筏一样挨挨挤挤的挤在江水中,随着江水一股脑的向着东边流去。

此后很长时间江面上漂浮着一层油,江水都没有办法喝,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子腥味。

接着老毛子当局庆祝清理干净了所有的中国人,并且集中了所有中国人的家财,将它们拉到拍卖场进行拍卖,至于拍卖所得,就不用老梁详细的说了吧!

接着,老毛子的当局又发布了公开信:“凡离开我老毛子地盘的中国人,至此以后不准踏入俺家的地盘。这是俺们家的地盘!请你们记住了!地盘是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后的以后都是我们的!”

这事,就是有名的庚子俄难。

落后就要挨打!大炮的射程之下才会有道理可讲!拳头大说啥都是对的!你不欺负别人,至少不要让别人欺负你!

这样的事,咱中国人不能允许他再发生了,痛!真的很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在《瑷珲条约》签订前 俄罗斯人已经在1856年在海兰泡建立军事哨站——Ust-Zeya 实际和大清的黑龙江将军形成隔江对立的局面

根据俄罗斯语的海兰泡资料:

1、1856年5月21日,约500名士兵组成的军队在海兰泡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建立Ust-Zeya军事哨站;6月29日,60名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哥萨克人移民到Ust-Zeya哨站;Ust-Zeya哨站由百夫长

M.G.Travin

领导。

2、1857年,约100名哥萨克人永久殖民到Ust-Zeya哨站,到了1858年春天,俄罗斯人正式在Ust-Zeya哨站进行居住,形成了有利于俄罗斯人割占黑龙江北岸的局势。

3、1858年5月5日,N. N. Muravyov总督到达Ust-Zeya哨站,负责管理Ust-Zeya哨站。5月9日,Innocent主教在Ust-Zeya哨站建立第一座教堂——天使报喜教堂。5月12日,大清黑龙江将军奕山和Ust-Zeya哨站负责人N. N. Muravyov总督进行谈判。5月16日,奕山和N. N. Muravyov总督签订了瑷珲条约,私自将黑龙江以北地区划给俄罗斯。

4、1858年5月17日,N. N. Muravyov总督回到Ust-Zeya哨站。5月18日,N. N. Muravyov总督宣布了俄罗斯获得黑龙江以北地区的喜讯。5月21日,瑷珲条约文本送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审查。因此谈判的成功,N. N. Muravyov总督被晋升为伯爵。7月5日,俄罗斯正式建立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成为阿穆尔州的首府,废除Ust-Zeya哨站称呼。

5、1876年,M.O. Makeyevsky成为第一任市长。

日军夺取海兰泡的日本宣传画

海兰泡的战略地位

俄罗斯在外东北主要围绕黑龙江进行人口殖民,主要据点是:

海兰泡(阿穆尔州,2018年人口22.5万,排名90)——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2010年人口7.5万,排名215)——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2010年57.7万,排名27)——海参崴(滨海边疆区,2010年人口59.2万,排名22)

如下图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俄国趁着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间际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其中就包括海兰泡地区。


甲乙丙丁戊


因为在清末时,由于中国的经济处于世界的最低水平,工业基础薄弱,导致了中国长期落后与西方列强,就在此时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原本积弱的中国雪上加霜,中国的经济能力再次遭到打击,加之中国工业基础弱,没有足够的武器和新式士兵反击,最终被迫签订《瑷珲条约》,将中国的大面积领土割让给沙皇俄国。由此海兰泡才成为俄国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