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一身“刺”

1.

你的禁止令,孩子會聽嗎?

上週閨蜜找我吐槽,因為疫情,她和兒子很久沒出去玩了。昨晚他們去小區公園透透氣,結果剛下樓就闖了個禍。

“出門前跟他說多少遍,不準亂跑不準亂跑,”閨蜜在視頻那邊氣呼呼地說:“這小子可好,一下樓就撒開腳丫子狂奔,喊都喊不住,你看這摔得!”

她扔過來一張照片,孩子的嘴唇腫得老高,血糊糊的,看得真叫人心疼。

閨蜜也心疼,可她又忍不住抱怨:“他以前很乖的,現在也不知道怎麼了,越說他反倒越淘氣,整天和我對著幹!”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體會,孩子漸漸不聽話了,像是從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


中國式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一身“刺”

不准他“爬高上低”,他不當一回事兒,在家上躥下跳製造躁音,惹得樓下鄰居上門投訴。

不准他咬指甲摳鼻子,他就是不聽,結果把手指咬禿、鼻子摳得流血。

不准他吃亂七八糟的零食飲料,他撒潑打滾也要吃。不准他看電視玩手機,那更不得了,越禁止他越要玩。

如果說好玩好動只是孩子的天性,但有時候,他簡直像長了一身刺,非要與父母作對。

當我們說“不可以”“不允許”“別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表現是拒絕的、反抗的,讓他別做什麼,他非要做什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

越禁止,越誘惑

在兒童心理學中,有一種說法叫“可怕的2歲”,就是根據父母的觀察,孩子差不多從2歲左右開始進入比較自我,不那麼聽話,動不動就和大人對著幹的階段。

不聽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意識到自我是獨立的個體,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明確的慾望,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走。父母越禁止,這種反應就越強烈。

在心理學上,這也叫作禁果效應。禁果效應跟兩種心理有關,一種是好奇,一種是逆反。

“禁果效應”也叫作“潘多拉效應”,亞當和夏娃原本在伊甸園無憂無慮地生活,卻禁不住蛇的誘惑,去偷吃了知善惡樹上結出的禁果;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送給人類的女人,她擁有各種各樣的禮物,都是美好的、可愛的,唯獨宙斯給她一個被詛咒的魔盒,眾神告誡她千萬別打開這個盒子,但她還是好奇地打開了,禍害、災難、瘟疫全跑了出來。

中國式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一身“刺”

越是禁止的東西,越是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誘使人們去接觸去探究。

在童話故事中,睡美人的咒語,是碰到紡綞沉睡一百年。為了保護女兒,國王把全國的紡綞都燒掉了。可是,長大後的她還是逃不脫自己的宿命。

我不信國王和王后沒教過女兒一點安全知識,作為尊貴的公主,她不在安逸的房間待著,非要闖入鐘樓上莫名其妙的房間,去觸碰她從未見過的“致命紡綞”。

很多故事裡都有這樣的情節,不讓主人公去打開某扇門,他就一定要打開,不讓他去做什麼事,他卻偏偏要做。

越禁止,越誘惑。倘若沒有令人信服的說明和解釋,沒有極其恐怖的後果做震攝,單純的禁止只會助長人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父母禁止與控制激起孩子的不滿與渴望,越不讓他做,他越要做。所以禁果效應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逆反心理。

中國式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一身“刺”

拿家長們最頭疼的玩手機來說,各種各樣的精彩遊戲大人尚且欲罷不能,何況孩子?一旦他接觸過這個世界,並沉浸其中時,

父母強制禁止,孩子想玩手機遊戲的慾望並不會停止,相反會在父母的壓制下,變得越來想玩手機,爭分奪秒地玩,廢寢忘食地玩。

得不到的,總是最迷人的。

3.

孩子真的“犯禁”,還是你只想他服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常習慣性地抱怨:孩子不聽話,總和自己對著幹。越禁止什麼,他越要做什麼。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其實孩子並沒有犯什麼過分的錯誤,他的“對著幹”,更多的是父母眼中的不合適、不正確。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什麼都聽父母的,給人一種很乖的感覺。可漸漸的,孩子有了主見,開始說“不”,這給父母一種感覺,孩子不乖了,不聽話了。

所以,並非孩子故意挑戰禁令涉入雷區,只是他的做法與父母相悖,讓父母潛意識裡覺得孩子在與自己奪權,並對無法掌控的局面感到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