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餐飲業特別難做,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文軍之談


這一兩年餐飲難做麼?
會有新型餐飲出現麼?

作為一名老餐飲人。我想說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餐飲不難做!新餐飲不會出現!

有個笑話說的情景與餐飲行業非常相似——女人會背叛你,但數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
餐飲行業不也是這樣的麼——不會就是不會!不學永遠不會!
為什麼一直有人說餐飲行業難做?
因為餐飲行業表面門檻太低,進來的新手太多,這些人不懂得學習,或者學錯了對象!
所以餐飲行業的難做並不是老餐飲的難做,而是新餐飲的難做。拋開被新餐飲搞壞了的部分市場,大部分老餐飲活的還算不錯。
新餐飲人都在做什麼?
抱著百十萬入了場,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網紅爆點。然後精心設計網紅菜品,設計VI,然後沒辦法引流,最後倒閉。
太正常了。
而此時老餐飲在做什麼?
開發新市場,融資做新業態。去年某老店店面虧損,網絡一片罵聲。然後卻在淘寶上盈利了幾個億。
餐飲新人想的是如何一夜暴富,餐飲老人想的是如何穩步前行。
而一夜暴富的難度有多大?
目標太遠大了,實現起來當然難!

最後爆款沒打造出來,爆倉倒是可能提前出現。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某地開了一家所謂網紅餐廳,某某地的網紅餐廳倒閉了。倒閉一百家飯店,相信裡面有九十九家都是新餐飲人創業。這算不算難做?

對新餐飲人來說,這簡直太難了!

而我為什麼說不會有新型餐飲形式出現呢?
因為吃飯這件事兒已經存在了太久太久。人類自從出現在這個地球上開始,吃飯便是我們天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吃飯有幾種形式?
躺著吃、坐著吃、站著吃、分餐吃、合餐吃、隨便吃、省著吃、正點吃、隨時吃、就這麼說吧。只要人類能想得出來的吃飯形式。現在大街上都有。
唯一我認為還會繼續發展的方向就是“注射吃”或者“不吃”了。但這個技術應該在短期內無法實現。
但看中國人,我們已經吃了幾千年了,有文字記載的這三四千年裡,我們什麼吃法沒體驗過?
隨便舉例子,古代找不出對應的就算我輸!
美團?古代就有外賣了。
自助?原始人找棵樹隨便摘。
暴食?你玩的過羅馬人。
意境?你懷裡揣塊熱石頭試試。
餐飲營銷這是這樣,在核心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新的手段提高效果或者改善玩法。這都不能稱之為新型餐飲。

或者你總不能說因為別人都用金屬鍋,你用了個玻璃鍋就說自己是新型餐飲的創作者吧?

所有的餐飲形式的最終目的都是讓人吃飽,或者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

你總不能說你發明了一種餐飲形式是為了讓大家能夠邊吃飯邊玩吧?
話說這種邊吃邊玩的餐飲形式基本在5歲前就被家長打改了啊!
很多人希望出現新的餐飲形式,以期望找到自己投身於這個新的藍海市場的機會。
殊不知餐飲行業是徹頭徹尾的紅海市場。無論你是做火鍋還是做自助,你要面對的都是顧客要在7點吃早飯,12點吃午飯,6點吃晚飯,顧客哪怕11點50分吃了一個斗大的麵包,那也是對你的生意造成了影響。因為他吃不下你們飯店的東西了!這與你飯店主打什麼菜系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什麼早午餐,夜宵。更是如此。
老焦最好奇的就是那些早午餐飯店。難道他們只有周6.7兩天營業麼?周1到周5他們是幾點給辦公樓裡的白領們送餐呢?

負負得正能量


身為一個做餐飲十幾年的,可以保證地說,難做是肯定的,特別難做也是真的,畢竟餐飲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遙想我十幾年剛開店的時候,由我舅舅掌勺,味道只能說是還過得去,但來吃飯的人也是絡繹不絕,隨著當代人的收入增加,下館子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又迎來了新的爆發期。但這幾年,消費者的錢包鼓了,但餐飲店的收入反而少了。

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好理解,現在僧多粥少,開餐飲的多了,但要吃飯的還是那群人,分攤下來自然就少了。

而新型餐飲聽看來好像難以理解,其實簡單點理解就是用戶消費需求的升級,以前對於餐飲店的要求就是好吃,現在是不僅要好吃,還要求健康、環境、服務.......某種意義來說,網紅餐飲店的興起也正是迎合用戶新的需求。

除了新型餐飲,傳統餐飲還面臨著的挑戰是來自於網絡——外賣

撫心自問下,你自己是點外賣多還是出門去餐廳?外賣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傳統餐飲帶來了威脅,當然,傳統餐飲也可以擁抱變化,加入外賣平臺。但是,傳統的餐飲門店有著人工、鋪面、水電等等的壓力,價格不會太低,以至於上架外賣平臺也不存在太大的優勢。

隔壁的同行一家家倒閉,我也不知道還能再堅持多久?


鯉娛周邊遊


最近一兩年餐飲業特別難做,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因為身邊有朋友在經營飯店,有時候會聽到朋友說起近幾年的餐飲沒有之前那麼好做了,沒有了之前火爆的狀態,也倒閉了一家經營了近五年的飯店。確實,我在四線城市,在飯店相對集中的美食街,沒多久就會看到一家新店,沒多久就看到倒閉了,名字又換成了新的,就連萬達裡面的飯店,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堅持下來的飯店是非常少的。

餐飲的入行門檻是比較低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著辭職後開飯店或者開咖啡廳等這樣的夢想,就連很多的明星近幾年在做餐飲副業的也比較多,薛之謙、陳赫、岳雲鵬、孟非……等,也都在開發自己的餐飲品牌。入行的人越多,也就導致了餐飲業的漸漸飽和,相對來說,利潤被分攤,也就生意不會特別的火爆了。尤其對於一些人口流動性比較差的三四五六線城市,漸漸飽和的餐飲會導致生意沒那麼好。

至於新型餐飲我不太懂,不太好做評價,但是對於很多第一次選擇餐飲來創業的人來說,最初沒考慮到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房租、裝修、人工、物業、進貨以及一些隱性消費,都在逐年增加,假如掙的利潤不能逐年攀升,那麼就是利潤在逐年縮減,尤其近幾年來房租漲的尤其兇猛,對於需要實體店面面積不小的飯店來說,壓力是越來越大,人員工資也在逐年增加,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大家在入行之前都要謹慎。

我是江一魚,用心做好每一篇問答,與你分享更多的烹飪技巧和美食知識,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來關注我,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


江一魚


大家好我來談談這個餐飲。

我就是幾年前互聯網新起時做餐飲的。那時是O2O剛新起,大家剛有智能手機,我們也抓住了第一時間,說白了就是把菜飯送到家。當時有幾大平臺也剛興起,我們也上過大央視!現在倒閉了!餐飲有做的好的。人人都說實體不好做,我朋友就是做實體,一天做五六萬沒問題。現在都是什麼高科技,但是鍋氣,和煙火氣,高科技是替代不了的。以前一個廚子,要學五六年,現在一年就出師,還沒人做。這個行業是服務業,這一代誰願意讓子女去做這個,都去做高大上了,行業嚴重確失人才。導致質量服務下滑,工資上漲。餐飲不好做。中餐很難標準化。基本百年老店很少,有幾個全聚德?海底撈?而且南北差異很大。這個年代,餐飲是缺人才的寒冬。有才的都當老闆了。沒才的也充當大師。


北漂小李VLOG


我曾經學過三年的烹飪專業,畢業以後在酒店也工作了多年,後來自己幹了很長的時間的飯店,身邊不少同學和朋友,現在都是做餐飲的,所以對你的這個問題,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近一二年餐飲業特別難做,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一,餐飲難做的原因

  1. 近年房租成本成了,幹餐飲的人繞不過去的“坎”,現在基本不少幹餐飲的人,基本都在給房主打工。房屋租金的連年上漲,是餐飲不好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人工成本也是逐年上升,因為餐飲從業人員流動性大,而且年輕人居多,如果工資太低基本留不住人。現在人力成本這塊,也是餐飲企業的“痛”。
  3. 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導致菜品提價,而流失了不少顧客。尤其是以肉類為主要特色經營項目的餐飲店,這波原材料上漲,可以說是基本把利潤擠的差不多了!

  4. 餐飲的創業和投資門檻低,所以成為了不少人創業投資的首選。大家可以看到一條街上,只要有生意好的餐飲店,基本沒多長時間就會冒出幾家!餐飲的競爭壓力,現在是很多餐飲店不好乾的原因。

但是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人人吵吵不好乾,但不少還在那裡堅持,說明還是“有利可圖”的。

二,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1. “民以食為天”好像還沒有什麼新型的東西,現在能取代飯店和廚房,而且大家去飯店吃飯,要的是服務和環境。再怎麼新型的模式,這個也取代不了。

  2. 現在受電商衝擊最低的就是餐飲業,因為飯菜講究溫度和顏色,哪個新型的模式也繞不過去這個。
  3. 再新型的餐飲,也需要人在做,沒有了菜品的色香味形,還有環境和服務,就不叫“上飯店”了!
中餐是不可能被取代的,而且“眾口難調”的味道,也不可能做到標準化,所以這個是取代不了的。

73神牛


我就是做餐飲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現在的餐飲行業,己經不是難做那麼簡單了,而是做不下去了,如果一個新開業的餐飲店,在二個月裡沒有做起來的話,那麼也就做不下去了,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關門大吉了

這不是我說著玩的,而是真實的情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有些新開業的餐飲店,往往經營還沒有幾天了,就在店門口掛上轉讓的牌子了,這就是店主通過幾天的經營情況,推算出以後大概的經營情況


要是感覺預期不好的話,那麼大部分店主就會選擇及時止損了,除非店主有很強的經營能力和很強的人際關係,那麼還有可能慢慢的做起來,要是沒有這二點的話,估計就很難做起來了,最後結果也只能是關門大吉的多

之所以出現餐飲難做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根據我個人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多覺得餐飲行業是一個來錢快的行業,只要進入這行了,就可以每天見到錢了,所以導致了很多人的第一次創業,多選擇了餐飲行業

畢竟餐飲行業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只要你有個十來萬左右,就可以進入這行了,而且不管你會不會做菜,懂不懂廚藝,多是無關緊要的,只要你找個靠譜點的廚師,就可以解決一切了,這就導致了,大大小小的餐飲店扎堆了

有時候一條500米的街上,多能出現十來家的餐飲店,想想這麼多的餐飲店在一起,你要客人怎麼精準的到你店裡來,你要是做推廣活動的話,那麼其他餐飲店肯定也跟著做的,所以餐飲難做的情況,就是因為做的人太多了,並不是什麼新型餐飲要來了


七哥美食記


餐飲早已經在變遷了,做新一代年輕人,喜歡打卡的小型精緻餐廳,日式居酒屋,料理屋,深夜食堂,一人輕鬆管理好店面,做一家自己喜歡的,有態度的餐飲



京澤餐飲阿東


我是做小型餐飲的嫦娥姐姐,歡迎點贊+關注,隨時分享實戰經驗。

以我做這幾年的餐飲經歷,來簡單闡述一下,這個問題的觀點,最近兩年餐飲行業難做,其實並不是什麼新型餐飲要來的原因。

餐飲行業,是所有行業中最辛苦的行業,是創業門檻最低的行業,是一個看似容易其實很難的一個行業,這個行業難的不是本身,而是人和其他因素的總合,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你們看看現在的消費者,他們的要求有多高,一要味道好,二要質量數量,三要價格實惠,四要服務第一,做生意的人,如果做到滿足這些條件後,你們覺得容易嗎?

其二,現在的餐飲行業,都是薄利多銷的時代,卻要在這高物價,高成本,高房租中生存,談何容易。

其三,這個行業年輕人不願意幹,吃不了這個苦,上了年紀願意幹的,身體卻吃不消沒法幹,所以這些因素都是餐飲行業難做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不管是新型餐飲還是老式餐飲,避不開這些因素,你咋做都難。





嫦娥姐姐61


做餐飲本來不容易,起碼很辛苦。當然也有暴利的時候,可是早已過去。從上世紀80年代起,前20年是中低檔飯店暴利期,不論水平高低,位置好歹,只要開店就掙錢。後10來年是高檔飯店暴利期,不怕你要價高,只要能做來我要的菜,再貴也要吃,因為不是自己掏腰包。從8年前開始,餐飲業跌入低谷。究其原因,撇開沒了什麼款消費不說,市場變化實在太快,飲食行業蒙到現在也沒暈過來。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個,外賣強勢登場。

外賣本不可怕,都是一個行業,無論誰個進入都會有碗飯吃。平常所理解的外賣,無非是一家快餐類飯店,只是不賣堂食,送餐到手。這樣的業態,應該是對其他堂食飯店有好處,市場補充部分。來不及去吃堂食,就點個外食,送到手,方便解決一頓飯。

可是如今的外賣不是這樣,起碼的規模超過常規,一搞就是全國連鎖,遍地開花。這就不是增光補臺了,是直接的搶飯碗。不僅不是堂食飯店的有益補充,而是強勢爭奪市場。按照市場運行規則,這種做法涉嫌壟斷,可是目前不僅沒有誰來管,還把它當做市場發展新事物對待。所以的就由它任性,眼睜睜看著同業市場被宰割,飯店日子很難過。

什麼原因導致?就是資本進入了。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經濟現象,十多年前,從稀屎爛賤的大蒜突然漲到買不起開始,到如今各種不起眼的產品價格翻雲覆雨,過山車一樣,都是資本惹的禍。道理很明白,資本進入炒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社會財富,而是為了攫取社會財富。老百姓的話,是來搶錢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啊,前幾年的“共享”,那麼好的事吧?都很快完了,錢被投資者捲走,損失的是社會財富。外賣也是這模式,等著看吧,因為資本不是關心你吃不著飯,是盯著你買飯的錢。等到這個購買群體大了,都買他的,依賴症了,你就知道什麼叫資本了。

第二個,成本增加快於產品提價。

如今開飯店,可不像20年前,房租低,人工便宜,食材也不貴。現在都貴,三幾百塊錢人工費,漲到幾千,還沒人願意幹。可是飯店還是那飯店,那些菜,也漲價吧?漲少了擱不著,塞牙縫都不夠。跟著成本漲吧?貴的沒人要。譬如人工費已經漲了10倍,酸辣土豆絲就不能漲到10倍,100多塊一盤,鬼才買。還不說所有的漲價因素,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忙下來,一算賬,賠了。這情況不賠就怪了。

第三個,去飯店吃飯的少了。

不可迴避的是,如今的飯店,做菜質量和口味越來越差,不是越來越好。如果不是萬般無奈,很多人根本不會去吃。所以,都在想辦法脫離。譬如很多的單位在提升搞自己的食堂,包括前幾年的各種會所,甚至家庭餐館。為什麼這麼做,說明飯店水平滿足不了要求,服務跟不上。即便現在去飯店吃飯,都自帶酒水。開過飯店的都知道,酒水是一大進項,正常情況下比飯菜都錢多。就這樣,能不去吃的不去吃;去飯店消費的,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削薄了飯店的利潤。一桌下來,看著幾千塊,去掉客人自帶的酒水,飯店銷售只有小几百塊。算下來,不賠錢就算好的,白提供服務了。


普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自古以來就備受歡迎。

餐飲行業進入門檻低,因此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其中。成千上萬的小老闆都被假象所迷惑了,他們都想趕著潮流賺快錢,少則投入十幾萬做餐館,多則投入成百上千萬做餐廳,卻不想一進入餐飲行業,卻最終血本無歸。

有人做了這樣的總結:“高端餐飲碰不起,低端餐飲碰不得,不高不低的會做死自己!”

餐飲創業難在哪裡一、全民餐飲創業潮湧現,供大於求

1. 自2013年以來,由於政府8項規定,大量高端餐飲倒閉,導致大量廚師失業,他們會首選自己創業,進入大眾餐飲;

2. 傳統的服裝等零售業受電商衝擊,大量的從業老闆轉行做餐飲;

3. 原先與政府、大型企業合作的,由於受到各種衝擊,轉行做餐飲。

二、聰明的人都開始進入餐飲業

以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人人湘為首的互聯網餐飲受資本追捧,導致更多互聯網人和其他跨界人士從事餐飲。

這些人大多有三高:

1. 高智商,看大勢,把握趨勢,懂商業模式設計;

2. 高情商,能說會寫善忽悠,能迅速融到資本;

3. 高娛商,懂審美,懂人性,善創新,有情趣,簡單說就是能玩,會玩,好玩。

三、餐飲既是零售業,又是服務業

餐飲是個前店後廠的生意,既要生產又要銷售;餐飲既是零售業,又是服務業;既要懂定位做好產品研發,又要懂人性做好管理服務。

餐飲這個生意從採購加工、到成品銷售都是一個店完成的,廚房就是加工廠,前廳就是銷售部,哪一個弱都沒戲。既要懂定位做好產品研發,又要懂人性做好管理服務;對於那些做慣代理和中介生意的人來說,還有比餐飲更復雜的公司嗎?

四、品牌成型,行業集中

SHOPPINGMALL這個業態的全國性鋪設,意味著以餐飲、影院等休閒服務業全國連鎖成為可能。同時,大型餐飲集團採用多品牌、多品類策略在全國攻城掠地。

呷哺呷哺的上市,意味著全國化,連鎖化,規模化是未來大眾餐飲趨勢。外婆家、綠茶這類品牌,已經不完全靠門店差價賺錢,玩起了供應鏈和資本遊戲,所以後進入者,你們開始面對的已經是正規軍,而不是門口的張三李四。

五、房租和人工成本高居不下

最近兩年把握住第一波SHOPPINGMALL風口的餐飲企業都賺了盆滿缽滿,可是隨著大規模資本湧入餐飲業,原本SHOPPINGMALL從求著餐飲企業進入到開始挑三揀四、挑肥揀瘦。

房租不是以從業者的盈利水平來制定的,而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六、互聯網平臺擠壓餐飲企業利潤

大眾點評、美團網、餓了麼,這幫拿到鉅額資本的互聯網餐飲平臺,動輒給商家貼補百萬,你若是認為他們是新時代的雷鋒,那就太OUT了。

他們在乾的事,就是利用你的品牌(流量),你的利潤,你的一切在培養新一代人使用手機預訂、點菜、付款的習慣。一旦這個習慣養成,他就變成餐飲行業唯一的入口,他就成為最大的沒有門店、沒有工人、沒有環境、沒有菜品的互聯網餐廳MALL,看看手機上那個APP,當有朝一日他成為唯一最大流量入口,所有餐飲品牌就會變成加工廠!

中國餐飲行業四面楚歌,如何實現真正的轉型與突破?不僅是餐飲老闆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值得所有中國餐飲人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