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重阳放到《天龙八部》里是什么水平?能比肩天龙四绝吗?

己莫V


金庸系统的武功乱七八糟的,无法比较,就看他老人家想让谁第一,按说内力一深就能天下通吃,如张无忌还有石破天,这也是金庸的武侠主流。诸位再看看笑傲江湖,就是个彻底的例外,那个邪门的辟邪剑法(葵花宝典)就是魔法,独孤九剑也是如此,只要记住了口诀(悟性够高)不须要基本功即天下无敌,有时内力甚至是负担(令狐冲对黄钟公),这到有点像现代的那个某太极大师要练了太极才能感受到她深厚的内力,以前看武侠就是为了消遣,看的就是情节,如果硬要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系统去论证就大可不必了,金大侠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的!!!


河失老王


金庸笔下一共有四个群英荟萃的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五代乱世,以慕容龙城,段思平,逍遥子三人为代表的武学盛世,慕容龙城独步天下;

第二个时代是北宋时期,以“一僧二挂三老四绝”十人为代表的高手如云时代,扫地僧天下无敌;

第三个时代是南宋中期,以五绝为代表的华山论剑时代,中神通王重阳天下第一;

第四个时代是南宋末年,以后五绝为代表的最后的荣光时期,杨过,郭靖和周伯通三大顶级高手难分胜负!

这四个时代都是高手如云的时代,而且每个时代都有极为突出的人物,可是,总体而言,武学从五代乱世到南宋末年,是有所衰退的,这过程中,是伴随着无数高深武功秘籍的失传以及强劲内功的缺失。

譬如北宋时期逍遥派三大神技“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和“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全部失传,譬如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没落,譬如姑苏慕容家“斗转星移”的遗失等等。这些高深武功的失传导致后世人修炼内功很难达到前人的高度,故而也很难将一些威力无穷的绝技传承下来。

当然,到后世也出现了一些武功绝技,如王重阳的“先天功”,黄裳创作出《九阴真经》,斗酒僧创作出《九阳真经》等,这些武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武功的缺失,但是整体而言,武学的衰落却也是事实。

这其中有一项极为神秘也极为强劲的武功,就是王重阳修炼的“先天功”。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王重阳武功已然冠绝武林,他一人在华山之巅技压群雄,被公认为“天下第一”。

王重阳中年练武,可是武功进展极快,主要得益于他过人的武功天赋,以及他独有的一门神功“先天功”。

王重阳聚集先天之气,将异常难练的“先天功”发挥到最大的威力,这也是源于王重阳始终保持童子之身。为此他拒绝一切外来诱惑,即使美貌如林朝英,他也毫不动心,为了彻底让林朝英死心,他宁愿选择出家做道士。

由于《九阴真经》重出江湖,引发江湖厮杀,导致血流成河,王重阳随后邀约天下高手齐聚华山,比武论剑决定《九阴真经》的最终归属。在这第一次华山论剑中,王重阳力压四人,被公认天下第一,而其余四人是不分胜负。

由此可见,王重阳已然是独步武林,他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震慑住欧阳锋之人。欧阳锋蛤蟆功也是内外结合,功力高深,即使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也只能与之大成平手,想要破解是不可能。可是,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击败欧阳锋,第二次临死之前在重阳宫破了他的“蛤蟆功”,虽然王重阳是在重病之时聚集全身功力,但这一手直接导致欧阳锋二十年不敢再来中原。

可见,王重阳的实力的内功高深,肯定也是强过一灯大师的“一阳指”,但是不一定能胜过欧阳锋和段皇爷两人联手,当然,王重阳最强实力就是盖过四人联手,岳老三认为,王重阳的实力没有达到这种高度,即便他实力超群,若是力压四大顶级高手联手,那却是相当困难。

而这四人联手就相当于四个段皇爷,实际上最强也就是天龙寺四本的实力。




整体而言,《天龙八部》的武学境界要比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要更高,这一点从“六脉神剑”的失传可以看出,后人再也没有段誉那么强劲的功力催动无形剑气。

在大理,天龙寺高僧都是修炼“一阳指”的好手,他们的境界虽然未曾达到顶级,可是放眼天下,也是极为了不起的境界。

可是,天龙寺五本再加一个更强的枯荣大师,面对鸠摩智,却也是无可奈何,他们六人催动“六脉神剑”却也不及大轮明王鸠摩智的“火焰刀”。可见,天龙四绝任何一人的实力完全可以压制天龙寺所有高手。

从这个层面来说,天龙四绝的真实实力是要强过五绝加上枯荣大师的,毕竟四绝实力都是旗鼓相当,甚至其余三人都不见得弱于鸠摩智。

王重阳武功虽然强劲无敌,可是并不代表他能够一人单挑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他一人的实力应该是超不了其余四人太多,从这个层面来说,王重阳如果到天龙时代,肯定是不及天龙寺四本,即使强过四本肯定也不及五本再加一个枯荣大师。

也就是说,王重阳的武功肯定是不及天龙四绝。

只是有一个疑问,王重阳得以强大的绝技“先天功”到底是何人所创!这门武功应该是一门道家高深内功心法,而道家武学也是金庸笔下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小无相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以及《九阴真经》,空明拳,太极等。

那么,“先天功”既然如此强劲,也绝非一般人能够创作出来,这会不会是灵鹫宫传承下来的“小无相功”呢!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72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这个东西嘛,得靠你自己设定。连金庸说了都不算。

因为这两部作品写于不同的时期,本来也没有想过有关联。最开始是作为连载小说发布,就跟现在网络小说一样,内在逻辑并不是那么严密。金庸后来为了武侠世界的完整,分别做过两次修改,就是三联版和新修版。

其实小说创作出来跟读者见面,按理说已经脱离作者而存在。像金庸这样改来改去,是很不好的。金庸的武侠世界更多的还是靠读者自发串联起来。

射雕三部曲是金庸作品中武侠逻辑最严密的。与之相比天龙等好几部作品都经不起推敲。射雕世界中内功外功是相通的,高明的武学都可以修炼出专门的内力储存起来。而专修内力的武学要求苛刻耽误时间还不能直接使用,是比较稀少的存在。最开始的设定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没有专修内力,蛤蟆功弹指神通一阳指降龙十八掌,都可积攒专门的功力。所以王重阳才能用一阳指破去蛤蟆功。而天龙八部中冒出个北冥神功可以吸人功力,无崖子还能把功力传给虚竹。听说这也是后来修改的,但大体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把内力变成一个量化的东西,好像练几十年能攒出一大堆一样,别人拿走就成别人的了。搞得莫名其妙。内力应该被想象成什么样就不展开说了,跑题太远了。

王重阳应该跟射雕三部曲中的人物比,跟天龙这种bug太多的世界没法比。

再说天龙世界,如果你说的天龙四绝是扫地僧加上逍遥三老。那我要说逍遥三老在天龙里其实没那么厉害。无涯子不说了,出场就是个废人,连找星宿老怪报仇都搞得那么复杂。其余两个也没有跟别人战斗的记录。一流高手是肯定的,跟虚竹有过正面接触,但好像后期的虚竹都比她们厉害。而虚竹段誉俩的水平不用说了, 内力要超过逍遥三老,实战上一塌糊涂。萧峰跟他爹萧远山都能打个平手。很多人小看萧远山慕容博的武功,其实这两人绝对不输逍遥三老。天龙中除了扫地僧,逍遥三老萧远山慕容博后期的萧峰三兄弟武功都难分高下,更何况比他们略低一筹的太多了,所以天龙只有一绝。

说起天龙里的bug, 太久了记不清了,萧远山慕容博到底是为什么要学少林功夫?两人都已经是超一流高手,哪怕陷入武学瓶颈,江湖上也没几个人能赢他们吧。萧远山好像是咽不下一口气,你们为了少林功夫杀我全家,我就真去偷少林功夫。慕容博呢?收藏癖好?天龙里的bug太多了,武学逻辑上的,情节设计上的,不能细究。


他乡复行役


按照常理来说,王重阳作为天下第一大门派的创始人,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又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应该十分厉害才对。但是呢,由于《天龙八部》对武功的突然拔高,再加上王重阳练武时间太短,我们只能说王重阳有冲击天龙绝顶高手的潜力,但他在世时并没有达到那个水平。

王重阳是个读书人,从小想的是读圣贤书,并没有学武,长大以后深感金人残暴,宋室软弱,便弃笔从戎,一心抗金。抗金失败以后,王重阳已经年近中年,这时候他心灰意冷,这才正儿八经修行武功。


没想到王重阳是个天生的练武奇才,他从道家典籍得到启发,加上行军打仗的历练,自创了全真一派武功。由于他本身练武年纪较大,所以他收的徒弟也都是半路出家,都不是练的童子功。这也就导致后来除了一个师弟周伯通,其他弟子成就有限。不过不管怎么说,王重阳自身武功进展飞速,很快就在江湖上有了名声。后来王重阳弟子偶尔得到江湖上为之疯狂的九阴真经,王重阳为了显示自己公平正义,也为了结束多年九阴真经纷争,举行华山论剑,选举武功最高一人来掌管九阴真经。

华山论剑一共五人参与,王重阳年纪最大,五十多岁,其余几个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不过若以修炼武功年限来算,王重阳修炼武功时间反而是最短的。大家都是顶尖高手,比武也就不是简单打打杀杀。五人从实战到武学道理全都演习了一遍,一共研究七天七夜,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王重阳最强,推他天下第一。实际差距有多大呢,实际上王重阳也就高出他们一筹而已。不过考虑到王重阳练武时间短,而且天赋异禀,倘若王重阳能够活到周伯通那个岁数,武功一定达到一个十分恐怖的境地。


射雕里面五绝高手是什么水平呢,由于射雕本身的年龄线混乱,也不好做太多推断。但是五绝之一的黄药师曾经在晚年结识杨过,那时候杨过二十岁,黄药师对他武功十分满意,说自己已经天纵奇才了,三十岁才有杨过这个水平。想想看,二十岁的杨过在断臂之前,水平实在不高,比潇湘子之流还差一筹,可以想象三十岁黄药师水平也不到一流。那么参加华山论剑的黄药师也就段正淳的水平,而王重阳撑死也就段延庆的水准。

而《天龙八部》里面,三十左右的乔峰已经是天下战神,单打独斗除了扫地僧谁也不敢说赢他。萧远山三十不到时候跟中原高手对抗,一人打十几个,把对方打的人仰马翻死伤大半,慕容博远远观看都吓得半死。看看乔峰萧远山的三十岁,再看看黄药师的三十岁,差距有点大的离谱。王重阳就算高黄药师一筹,但其实高的也有限。

不过王重阳的人设是潜力很大的,到华山论剑的时候,五绝层次自然都提高了一筹,但是跟乔峰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后来没过几年,王重阳就因隐疾爆发去世了。一个人天赋再厉害,死了就啥都没了,所以王重阳只能成为传说。而且里面还有一个设置,五绝之一的洪七公在华山论剑时只会十五掌降龙十八掌,他说过如果第一次华山论剑会全套十八掌的话,王重阳也不是他对手。也就是说,王重阳武功上限也就是全套降龙十八掌了。

然后时间过了快二十五年,迎来了第二次华山论剑,这次五绝只剩下四绝,他们仍然跃跃欲试,这时候他们武功大胜之前,比之当年王重阳也高了不少。不过看他们表现,跟天龙时期绝顶高手还是有差距。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西毒创造出灵蛇拳,希望借此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上取得好成绩,而灵蛇拳只是一门招数厉害的武功,真打起来还不如蛤蟆功,也就是说他们武功也就这样了,比天龙里面动辄凌空杀人的手段低了不少。

射雕五绝真正武功大成是在神雕时期,那时候除了黄药师,其他高手多多少少都修炼过九阴真经。而在神雕结束时,一灯大师已经可以用一阳指凌空跟金轮法王对敌。后面产生了新五绝,新五绝实力基本相当,比起六十年前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候不知道高了多少,这时候新五绝的武功已经不低于天龙四绝了。

如果王重阳跟张三丰一样长寿,凭借他的天赋,武功依然可以高出其他人一筹,到时候就算超出四绝也不稀奇。不过这一切都是假设,王重阳死太早了,他的实力只能定格在死之前。

有时候活的久比天才更有用啊。


一览众河小


总体而言,中神通王重阳如果放在《天龙八部》里,当和逍遥子和扫地僧差不多水平。比天龙四绝略强一点,和武功大成的段誉虚竹难分轩轾。


首先,《天龙八部》第一个出场的绝顶高手是萧远山。萧远山年纪轻轻,就能打败中原二十多位高手。其中还包括汪剑通和玄慈,不能不令人耸然动容。按照这个进度,萧远山假以时日,可以达到王重阳的水平。但是萧远山后来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不该再去修习少林武功,毕竟贪多嚼不烂。反而虚耗了他三十年光阴,且遗患无穷。


其次,“北乔峰,南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和萧远山一样,慕容博也成名的很早。但是为了一己私欲,阴谋复辟,最终自食恶果,只能诈死逃生。他和萧远山一样贪得无厌,双双一起携手在未来要饱尝生不如死的痛楚。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三,大轮明王鸠摩智天资聪颖,本人帅得一塌糊涂,又宝相庄严,直接可以客串如来。他的武功,主要是得自慕容博的传授和开悟。后来鬼迷心窍,走上了慕容博的老路,比慕容博更加贪婪和无耻。鸠摩智是《天龙八部》里的喜剧担当,最会装酷,武功华而不实,最终辛辛苦苦得来的武功,一朝付之东流。


第四,和以上三位不同,乔峰是正常的典型的绝顶高手。降龙十八掌使他成了连接《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重要桥梁。虽说降龙二十八掌是全套,但是中间也有许多不切实用的招式。最终所有的精华都在洪七公学到的招数之内。



综上,《天龙八部》里的四绝和《射雕英雄传》里的四绝在一个档次,同属于绝顶高手。而王重阳作为比绝顶高手要强上半筹的“半神高手”,自然比天龙四绝为高。反倒是以内力著称的段誉和虚竹,可以抵消王真人的优势。


孙少侠品金庸


(一)笔者个人观点认为,如果把王重阳穿越到《天龙八部》小说当中,那么,王重阳至少应该是萧远山以上的水平的。王重阳是完全可以比肩萧远山、慕容博、萧峰以及鸠摩智这“天龙四绝”的。

(二)中神通王重阳一直都是金庸武侠的一个传奇。然后,笔者得出这种观点的判断理由主要有:

(1)在《射雕英雄传》原作小说当中,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王重阳就技压欧阳锋、黄药师以及洪七公等人,夺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在“射雕三部曲”小说当中,王重阳是唯一一位获得“中神通”称号的人物形象。

(2)在《神雕侠侣》原作小说当中,蒙古国师金轮法王学成了龙象般若功,感觉自己很可以了。于是金轮法王就非常志在意满地又来到中原地区了。然后,金轮法王就遭遇了周伯通、黄药师等人了。接着,周伯通就跟金轮法王说过,如果师兄王重阳还在世的话,金轮法王的武功根本不及王重阳的一直小手指!

(3)王重阳所修习的先天功厉害无比,先天功基本可以比肩九阴真经武功。而王重阳的先天功一经和一阳指相结合,王重阳立马就可以破了欧阳锋的蛤蟆功。此外,王重阳所传下的“天罡北斗七星阵”,也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当中名列前茅的一个阵法。

上述种种,都足以证明了若放在《天龙八部》小说里面,王重阳的武功至少是相当于萧远山的水平,王重阳的武功是完全可以比肩“天龙四绝”的!






天香云外飘


虽然不是一个体系的,但非要比的话,王重阳的水平的确可以比肩一线高手。

在王重阳那个时期,连一阳指这种六脉神剑的前驱功夫都成了不世绝学,所以他其实还是有些弱的。

个人以为,首先王重阳比不了逍遥派这帮开外挂的人。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阳掌、长春功、惟我独尊功、白虹掌力,这些武功都过于奇葩,而王重阳的武功是更加脚踏实地的,所以像后期的虚竹、段誉,以及逍遥子等人,他比不上。

王重阳也没有张开三尺气墙防御结界的水平,扫地僧自然也是比不了的。

至于萧峰,他的强大是没有道理的。萧帮主没有任何奇遇,虽说是会整套的降龙二十八掌,但是以萧帮主顶多三十来年的修为来说,他达到了一个不讲理的高度。可以说,这就是实实惠惠的主角光环,没有任何道理,不讲逻辑,没来由的强。王重阳不是主角,没有光环,所以三小强他谁也比不上。

但是,其他人既不开挂,又不修仙,就可以比一比了。拿慕容博来说,其实他也没有学会慕容家武学精义,不能完全发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威力,所显露出来“参合指”的武功,比《射雕》时期的一阳指虽强,但也不是天壤之别。而以王重阳和一灯论,自然明显是王重阳更强。

也就是说,即使萧远山、慕容博的武功胜过一灯,王重阳比起他们两个,并不会差到哪里去,水平还是不会差太多的。

当然了,如果条件公平的话,王重阳很可能比他们更厉害。王重阳聪明绝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创武功绝学,而萧远山慕容博在少林藏经阁那么久,偷学了那么多秘籍,还是什么都没创出来,同等条件下,自然是比较聪明的王重阳更胜一筹。


纯钧LHGR


在双雕时期未正式出场的王重阳在众人追忆中一直是世外高人的形象,其武功也一直为新老五绝中人反复提及。那么他的武功究竟有什么水准呢?假如王重阳身处高手如云的《天龙八部》中,其武功水平会在什么程度呢?

这里灵冲霄就带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真实详情

很多人以为中神通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所得的天下第一,打赢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联手赢下的。但实际通过原著中知情人老顽童周伯通的描述,我们可以知晓第一次华山论剑并非四绝一拥而上群殴王重阳一人,而是轮流比武,从内功到外功等多方面的比试。比了七天七夜,最终结局是王重阳技高一筹,夺得九阴真经和天下第一的尊号。

东邪北丐等人的追忆

第二次华山论剑前夕,洪七公和黄药师等人都对自己的武功有极大的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冠绝当世了。在教授郭靖降龙十八掌期间,据洪七公回忆当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自己尚未练成降龙十八掌的神功,才让王重阳夺得魁首。若是早些能练成降龙十八掌的话,洪七公自信不输于王重阳。黄药师苦修多年,也觉得自己武功大有进步,当能冠绝当世。灵冲霄认为,此时的黄药师至少也已经追上甚至超过当年王重阳的修为了,否则以黄药师的为人,在未超过当年赢过自己的对手前,不至于如此自负的。

神雕侠侣中丘处机在向郭靖讲述往事之时,曾提到王重阳也自认武功仅比黄药师稍胜一筹而已。

射雕、天龙高手的横向对比

双雕时期中,由于功力、实战和招式等方面积累,高手们在神雕时期要比射雕时期普遍强。但即便是神雕时期,绝顶高手的实力仍比天龙时期逊色不少。天龙时期,高手内力外放凌空伤人是很大众化的技能,能做到这点的武者可不在少数。从保定帝凌空解穴算起,这样的高手在天龙时期起码是数以十计的。

双雕时期,凌空出招则只有寥寥几处。神雕末期一灯大师与金轮的凌空对决,掌来指去其间距也不过是丈余的距离。天龙寺段氏高手迎战鸠摩智时,剑气横空,碧烟纵横也不见得比一灯大师的表现来得差。更遑论以一敌六还抓了人质,全身而退的大轮明王了。

神雕末集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和黄蓉等当世顶尖的高手去闯蒙古大营,七位高手被三个百夫队围攻都险象环生。而萧峰在聚贤庄之战中,被成百上千的江湖好手围攻,内中还不乏少林高僧、丐帮长老这样的一流高手参与,其环境之凶险十倍百倍于神雕中七人被三百普通军卒围攻。而萧峰若不是有阿朱拖累,全身而退想必也不是难事。若说战争之上与普通江湖争斗不同,那么萧峰还有从千军万马战阵之上生擒敌酋的记录呢(南院大王)。

王重阳在天龙的大致实力

若论武学境界,王重阳在任何时代都能称得上当世前列的大宗师(道教史上,王重阳的地位比张三丰高得多)。但单论武功的话,只比未练成降龙十八掌的洪七公略高一筹的王重阳,充其量也就和慕容复、段延庆相若,较鸠摩智、萧峰等天龙四绝则相差甚远。


我是灵冲霄,擅长金庸武侠和文学名著点评!欢迎关注评论!


灵冲霄


一论五绝不易高估也不易低估,一灯练了先天功之后到射雕末期给黄蓉疗伤时,从表现上看达到了段延庆水平,而练了九阴之后到神雕末则达到天龙四绝鸠摩智的水平。。

王重阳武功比一论一灯高一筹,武功公认天下第一,也就是比同时期的丐帮帮主、少林方丈都要高。。。。。

少林寺再不济,总不至于出不了一个玄难这样的的一流高手吧。。

所以王重阳如果放在天龙的话,估计是玄慈、段延庆的水平。。。


随便搓搓


王重阳穿越到《天龙八部》里面,会是什么水平?能不能比肩天龙四绝?

王重阳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生活在南宋末年,而《天龙八部》发生的时间,是在北宋时期,中间差了很多年,按照正常发展,武功也不应该差太多,因为两本书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点,因此不是非常容易比较。

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金庸先生武学探讨

金庸先生的武学设定,我认为是先内功、再外功(招式)、最后轻功。

因为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以《天龙八部》为例,内功修炼到极致,抛开扫地僧的无形护体气墙不说,单看鸠摩智四次空手完虐慕容复,就可以看出来,内功修为高深之后,武器基本上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内功外发,形成的气墙足以将任何神兵利器抵挡在身体之外。

能无惧兵刃的武功,我们熟知的有少林寺《金刚不坏神功》,江湖《横练十三太保》(也做横练功夫),少林寺《金钟罩》,少林寺《铁布衫》等等。

所以说,如果没有修炼上面的功夫而要做到无惧兵刃,唯有深厚的内力为基础。

同样的道理,相同的招式,如果互相攻击,那么内力强的人所释放出的威力更大,而内力弱的自然而然就小。轻功也是如此,大家看看张无忌和韦一笑,韦一笑轻功卓绝,但是后期的张无忌因为内功深厚的原因,他可以做到和韦一笑并驾齐驱,并且他所全力高速奔跑的距离也比韦一笑要更远。

所以说,金庸先生武学体系,内功修为是最为重要的,而所谓的招式,则大部分为花架子,其一,招式是死,而人是活的。其二,两个人生死交战,讲究的是最有效的击中对手,致使其重伤或者毙命,在出招的时候同时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就是回防的重要性,而如何快速击中对手,毫无疑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因此,金庸先生武学设定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有一句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一力降十会”,武侠世界中的力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神力,一种是高深内功修为。

为什么我们要讲内功的重要性呢?因为《天龙八部》中,武林高手的内功修为都很高。



王重阳武学修为分析

王重阳的内功如何呢?毫无疑问,通过华山一次论剑,我们可以看出来,王重阳的内功是非常高的,他修炼的独门内功为《先天纯阳功》,这门功法也是正宗的玄门功法,内功特点是在修炼过程中对身体没有一点伤害,同时伴随着修炼时间的增长,内功也正向增长。

第一次华山论剑,虽然没有详细的过程,但是其他四人对王重阳是心服口服,本人作为武侠爱好者,对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经过也有过分析,王重阳的武功,最低也是可以打赢两绝联手,最高当然是一人力压四绝联手,欧阳锋更是直言,五绝之中他只畏惧王重阳一人。

王重阳的武功,黄药师和周伯通都有过评价。

周伯通评价王重阳的武功“假如师兄还在,现在的修为,不消半日就可以打的四绝心服口服”而周伯通面对修炼了《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说,“金轮法王的武功,在师兄手底下,走不过十招”。考虑到周伯通和王重阳的真挚师兄弟情谊,周伯通对于王重阳的评价或许偏高。

黄药师曾经感叹“自当年王重阳之后,再没有天下第一了”。大家看看,欧阳锋曾经一人单挑洪七公和黄药师,也算不得天下第一,当然欧阳锋后来和洪七公修为不相伯仲,不算天下第一也正常。



内功外发讨论

关于内功外发能不能作为内功高深的评判标准,目前为止,广大网友可以说是争论不休,而小哥认为,内功外发是可以作为内功高低判断的标准!

在《天龙八部》中,枯荣大师和大理段氏子弟讨论《六脉神剑》的时候,有如下对话。

本因方丈道……只是这神剑功夫以内力为主,实非急切间一蹴可成。正明,非是我们对誉官所中邪毒袖手不理,就只怕大家内力耗损过多,强敌猝然而至,那就难以抵挡。

枯荣忽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也曾想到一个取巧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和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

大家看看,《六脉神剑》就是内功外发的代表武学,而枯荣大师亲口说了为什么《六脉神剑》失传的原因,就是到他们那个时代,众人内功修为远远不如前人,作为天龙寺内功最强的人,枯荣禅师也不过才修习了两招《六脉神剑》剑法,后来段誉因吸收了许多武林高手的内力,才能把六脉神剑发挥的淋漓尽致。

所以说,内功外发是可以作为内功修为高低判断标准的,这一点众位武侠小说爱好者当达成共识。



王重阳的内功修为

王重阳的内功修为如何呢?

首先,他本身修炼了《先天纯阳功》,内力肯定非常深厚,后来为了对付欧阳锋,他又不远万里前往大理,和南帝交换武学,学习了大理段氏的《一阳指》,那么,王重阳为什么要学习《一阳指》呢

小哥认为,王重阳之所以学习《一阳指》,也是为了有更大的把握重创甚至击杀欧阳锋,有些人可能会好奇,王重阳明显比欧阳锋厉害,还学这个功夫干嘛?但是熟读《射雕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王重阳为了重创欧阳锋,曾经采取了假死的方法来迷惑他,王重阳为什么这么做,据小哥推测王重阳可能练功出了岔子,以至于内功有时候散乱冲撞,并且达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所以他学习《一阳指》,实际上是为了引导真气于一点,同时《一阳指》是《射雕英雄传》中唯一可以内功外发的武学,王重阳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防止欧阳警觉,站位保持在一定的距离,导致他出手一击不中,最终自己油尽灯枯,让欧阳锋逍遥法外,遗祸江湖。

所以说,王重阳学习《一阳指》,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目的。

原文中,王重阳是被瘟疫传染,最终身体受损,武功大失。

最后王重阳是如何废去欧阳锋的武功呢?

欧阳锋知道王重阳患病后,就来到全真教,躲藏在暗处多日,伺机夺取《九阴真经》。后来王重阳去世,欧阳锋强闯王重阳的灵堂,要拿摆在供桌上的经书,那里想到王重阳早有准备,在欧阳锋靠近棺材的时候,王重阳一掌震破棺木,对着欧阳锋的眉心一指。

那时我师哥身随掌起,飞出棺来,迎面一招‘一阳指’向那西毒点去。欧阳锋明明在窗外见我师哥逝世,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忽见他从棺中飞跃而出,只吓得魂不附体。他本就对我师哥十分忌惮,这时大惊之下不及运功抵御,我师哥一击而中,附有先天功的‘一阳指’正点中他眉心,损伤了他多年苦练的‘蛤蟆功’。欧阳锋逃赴西域,听说从此不来中土。

而王重阳最终内力耗尽,羽化登仙。

所以说,王重阳加持了《一阳指》的指力,点中毫无用功抵抗的欧阳锋眉心,并没能击杀欧阳锋,而是重伤了他,破去了他的《蛤蟆功》,因此可以判断,此刻的王重阳内力流失的已经是非常严重了,不单不足以内功外发远距离伤敌,即便是接触到了敌人的关键部位,也没有一击必杀。

所以说,王重阳如果在全盛时期穿越至《天龙八部》,比之“天龙四绝”的武功,尚且差了一筹,不足以和他们比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