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

公元2000年,对中国流行音乐来说,有三个重要关键词——网络音乐、数字音乐和选秀。

国内网络音乐的发展几乎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

1997年,音乐人陈哲即建立了第一家音乐网站。到2000年,全国已有各类音乐网站数百家。

在网络时代的开始之际,搜狐在首体办了一场免费演唱会,新浪和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歌手,还有网络公司在签歌手、搞大赛、发专辑,但网络和传统并没有真的联手。在大洋的对面,美国的时代在线和华纳合并,成为了令整个世界人瞩目的新闻事件。

奥运年,歌坛百花齐放

“我宁愿你冷酷到底 让我死心塌地忘记”

歌迷的欣赏口味随着国内外音乐资讯的流通在发生改变,R&B唱腔出现、韩流逼近,流行和摇滚不再是两分天下。“羽泉”开始红得发紫,新人们继续出现。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索尼公司签约了年纪轻轻、嗓音不俗的金海心;喜洋洋唱片推出清华校园歌手卢庚戌和国内最好的女声黄绮珊;正大国际推出蒙古族女歌手斯琴格日乐...

青春美少女、BOB、花儿乐队等各类组合、乐队纷纷出现,一时间,歌坛有些百花齐放的味道。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2000年春晚,黎明的快歌《快乐2000年》很是火爆;刘欢的《温情永远》则如一杯凉水沁人心脾;郁钧剑、张也的《家和万事兴》包含更多的是对家庭对祖国的祝福;群星的《今夜无眠》是千年之交人们激动心情的最好写照。

这一年,喜洋洋唱片与新浪网合作在网站上推广卢庚戌的新歌《蝴蝶花》。说起卢庚戌,我们并不陌生,2000年,卢庚戌签约北京喜洋洋唱片,并于8月发布个人专辑《未来的未来》。

后来的搭档李健这个时候还在广电总局做网络工程师的工作。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这一年,那英推出专辑《心酸的浪漫》,专辑同名主打歌不但由那英自己作词,更是首次与同门师兄张宇的空前合作。《出卖》则由情歌教父小刚周传雄作曲,有再创《征服》的成功之意。

此外还有汪峰在2000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火花》,共收录了11首歌曲,全部由汪峰作词填曲。整张专辑中,汪峰都试图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达每一首歌的灵魂所在。这种思想贯穿整个专辑,如《东北偏北》、《风中的玩偶》等。

本专辑中还有一首不能不提的作品《迷鹿》。在这首作品中,汪峰用其独树一帜的“嘶吼”,揭示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空虚。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作为奥运年,有人夺得了比奥运金牌份量还要重的冠军,他就是李云迪。

在10多年冠军空缺之后,李云迪获得了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金奖,他所取得的这一称号是中国近年在文化领域所得到的最有份量的大奖。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此外,还有一直远离人群的神秘人物受到了关注,她就是朱哲琴。

在2000年的最后,她终于从唱片中走上舞台,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三场《天唱人间·朱哲琴2001演唱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为为期10年的国际和平文化年开幕盛典音乐会。

陈奕迅,永远是我们的K歌之王

“谁人又相信一世一生这肤浅对白”

香港方面,2000年是一位身材有点胖,头发有点卷,老是乱糟糟一团堆在头上的歌手的转折点。他插科打挥从来不正经说话,可是安静下来的那一秒,你突然发现,他心里什么都懂,他只是不说。

他就是陈奕迅。

当时,Eason顺应“口水歌”和“K歌”的风潮,成功推出了一首《K歌之王》。因为这首《K歌之王》,开始自己事业的辉煌之路。在他身上就多了一个别称——“K歌之王”。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这一年,郭富城先后在红馆四次开个人演唱会。

开演唱会的还有张国荣,但与郭富城的演唱会不同,张国荣的演唱会在舞台设计及服装形象的意念方面,与一般香港歌星惯见的很不同,因此引来不少负面批评。

其后,张国荣在大马斥责香港传媒:“They are finish, I'm sure! ”他自评那次演唱会具国际水平。在哥哥年终时,有周刊为张国荣这一次的演唱会说话,要“还一个演唱会的真面目。”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除了香港歌手,是年还有很多国际级歌手乐手来港演出,包括Ricky Martin的“Livin’ La Vida Loca”演唱会、酒井法子2000香港演唱会、Luna Sea的“Luna Sea Concert Tour 2000 Brand New Chaos in HK”演唱会等等。

同年,无线与日本NHK电视台台办“港日2000接力演唱会”, 演出歌手包括日本歌手Max、Elt、Shela、知念里奈等,香港歌手则有张学友、陈慧琳、陈奕迅、谢霆锋、丁菲菲等。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这一年,一些作品或艺人被指行为有些“偏颇”。

谢霆锋在《时代》杂志亚洲版的访问中,直指无线是香港“最羞家”的传媒。无线随即发表声明,表示暂不会安排谢霆锋演出节目。其后谢霆锋只好公开道歉,指是传媒翻译错误引致误会。

而雷颂德的替陈慧琳作的《过分》一曲,被指抄袭日本歌曲《石膏》的编曲手法与吉他效果,雷颂德先是强辩,说什么这世上本没有原创等等,不过稍后他还是承认作品的灵感确来自《石膏》。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这一年,香港有几首歌曲意外地流行起来。

第一首就是因为王家卫的电影新作《花样年华》。电影灵感来自周璇的著名歌曲《花样的年华》,于是,人们一度谈起周璇来。

再者,还国内歌手丁薇的作品《女孩儿与四重奏》。这首歌是丁薇早期作品,收录在歌手马格95年的同名单曲唱片中。不过丁薇在第二张个人专辑里特意又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仍然是金武林精致的提琴四重奏编曲,令人印象深刻。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而金曲方面,流传得比较广的有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男人哭吧不是罪》不仅获得了男歌迷的青睐,被认为刘德华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道出在感情世界里男人并不是什么强者、“硬汉子”,而且也获得了众多女歌迷的认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刘德华在情感上日臻成熟,有了一种理性男人的味道。

而谢霆锋的《活着VIVA》则是另一种代表。

人们这么评价这首歌:

那年我12岁,听viva演唱会,因为这首歌感觉自己的青春万岁;

今年我30岁,还是这首歌,让我觉得自己依旧青春万岁。

谢霆锋叛逆的形象和曲风让很多年轻人疯狂,这首歌曲算是成名作之一。谢霆锋亲自作曲,19岁的水平从开头的节奏就表现出叛逆和音乐的天才感觉。

有人评价更是一针见血,觉得谢霆锋以及这首歌当年传达给年轻孩子的一个理念很重要: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别墨守成规。这是80后开始普遍存在的现象。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女歌手方面,这一年有王菲的《给自己的情书》。这是一首教给女孩自爱自强的教科书级歌曲,也是新女性心声的代表作。

还有杨千嬅的《少女的祈祷》,这首歌描述了杨千嬅从新秀出道以来的种种心路历程。

祈求天父做十分钟好人,赐我他的吻,如怜悯别人,我爱主,同时亦爱一位世人……

这句哀婉的歌词更是杨千嬅恋情的总结,希望能再“爱一位世人”。这首歌曾经卖到市场缺货,足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同时千嬅成熟的唱功由此得到大家的认同。

陈慧琳的粤语大碟《花花宇宙》首创推出约有一张怀旧黑胶碟大小的CD包装。这张专辑可以说是Kelly最红的时刻了!由街知巷闻的《花花宇宙》到《失忆周末》,港人谁不认识呢?尤其当时很多“迪斯高”都在狂播,真的很厉害!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此外,还有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98年时,林忆莲结婚并剖腹产女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她的事业几乎停滞不前。直到2000年,姚谦为她挑了《至少还有你》。由林夕填词,配上林忆莲细腻动人的吟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事实上,林忆莲最初并不愿意唱,因为她觉得这首歌太土。但是姚谦认为歌曲能带给人温暖,坚持要她唱。最终,这首歌一度红遍全国,也不会因为它太过于通俗而让它的身价有所贬低。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郑秀文在2000年推出专辑《眉飞色舞》。郑秀文的歌曲总是最容易在KTV中被大量的传唱,因此有了KTV天后的封号。

Sammi的歌声轻轻地带出女孩子心底深处那块秘密,开心的、忧伤的,总是一件件被Sammi挖掘了出来,而引起共鸣。

钢琴神话李云迪,填补乐坛10年空缺|流行音乐回顾2000年篇(上)

这一年,还诞生了很多合唱歌曲,包括刚才提到的由梁朝伟和吴恩琪合唱的《花样年华》;还有由黄耀明、彭羚合唱的《漩涡》,由刘德华和陈慧琳合唱的《我不够爱你》,由莫文蔚和黄品源合唱的《那么爱你为什么》等等。

说到合唱,有一首歌曲可谓横扫港台,那就是由任贤齐、阿牛、光良合唱的《浪花一朵朵》。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表达了青年男性对意中人相依相伴一直到老的深厚感情。

你不要害怕,你不会寂寞,我会一直陪在你的左右,让你乐悠悠……数着浪花一朵朵……

歌词朗朗上口,很有《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语言风格,难怪这么容易红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