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这类的谚语背后的科学逻辑

你懂吗?

如果你也不懂

就跟着咱们的报花一起来看稀奇!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因为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今天,两位报花就走进了德阳市气象局

在专家的带领下


刺探“天机”

见识“风云”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天机”的魅力实在大,直播间实时观看达1.3万人次,截至下午7点,观看人次已达14.8万!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自动气象站

车载式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

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台

气象影视中心

两位报花简直看呆了,感慨脑力不足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因为真的看不太懂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自动气象站,是放置在野外收集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等数据的,它可以通过手机数据卡的4G网络,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通信机房,为天气预报的制作提供原始数据。


现目前全市范围内有200余个自动气象站收集气象信息。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车载式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是用来对局部天气进行人工干预的,可以实现提高降雨效率,增加降雨量,也可实现对冰雹干预,让冰雹提前降落成雨,达到防雹的目的。


全市目前有19个移动式人工降雨作业点,这就需要车载式的移动发射车来作业,另外全市还有13个固定的高炮标准化作业点。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当天,令在线观众最为激动的就是见识“风云三号”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省级地面接收站,观众通过直播,可以现场看到接收站回传的实时气象数据。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据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个四川省级地面接收站都在罗江区,属全省唯一,

全省各地气象部门都可以在“风四省级利用站地面应用系统”中获取到“风四”地面接收站所接收到的气象信息。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最令人觉得“神秘”的便是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现场听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李晓明讲解的报花回来告诉小编,听得她们瑟瑟发抖,受到了“降维打击”。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气象观测数据是通过地基——气象观测站、天基——气象卫星以及空基——探空气球等综合获取的;然后将这些原始数据放进分析终端,让计算机学习、分析并模拟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得到数值天气预报;最后预报员综合分析所有的数据,并通过天气会商最终得到天气预报。”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李晓明还现场给直播观众展示了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数据的采集过程。


为此,成功吸粉到未来的气象专业后备军,有网友直接在弹幕里问670分够不够读气象专业。


李台长就直言

想读气象专业

得数学好

物理好

地理好


最后在气象影视中心,观众看到了日常电视里见到的“天气播报”是如何做出来的。


事实上,天气播报员就是站在一块绿色背景板下“空手指物”,观众所看到的背景以及主持人手指的地图都是后期制作出来的。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六十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与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智慧气象’。”


德阳市气象局副局长邓挺介绍,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春耕春播也尤为重要,德阳市气象局将开展特色农作物及小春作物、各类经济作物病虫害跟踪监测,并随时做好人工降雨工作准备,为我市复工复产、春耕春播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世界气象日  德阳气象局带近15万网友一起围观“风云四号”实时数据


小伙伴们,看完有收获的可以文末点个“在看”喔!


如果错过本场直播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德阳晚报”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报花直播”回看哦!


记 者 王珊珊

编 辑 何 娟

责 编 汪 巧

编 委 姜 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