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当前,一位英国留学生的妈妈提出政府包机接孩子回国,你怎么看?

GEN


坚决反对这些孩子回国,他们可怜,难道国内的孩子们就不可怜了吗,想想武汉的孩子,全中国的孩子吧


福建不会种地的农民


在留学生回国这个问题上现在很多人其实并非就事论事,完全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说人家出国留学是背叛国家。说这话的人是不是忘了疫情初期海外留学生为国内疫情募捐时国内民众是怎么评论的啊?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出国务工或求学不犯法也不违反道德,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代表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人说要求别人不留学是道德绑架,然而我说这不是道德绑架,因为留学从来也不违反道德呀。

就说这次疫情期间居功至伟的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都有过海外深造的经历,还有我们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哪个没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呢?有人说那是老一代的留学生。然而年轻的90后00后真是垮掉的一代吗?这次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中不也有年轻人吗?站岗执勤保家卫国的军人中不也有年轻人吗?他们中不也有人有留学海外的背景吗?如今中国的商品在走向世界、中国的资本在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在走向世界,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中国的人员也将遍布世界。

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我们的确没必要对国外的学校盲目追捧。现在留学不该首先选择国家或学校,而该首先选择专业。中国的教育事业在进步,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在很多领域是世界领先,而别人也有他们领先的东西,所以需要交流沟通。正如北大、清华是国内最著名的两所高校,然而这两所高校并非在所有专业所有领域都是国内最强的。认为如今中国学生已没留学的必要相当于认为我国已不再需要与任何国家沟通交流,这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该重新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

这哪是什么道德绑架啊,这分明就是意识形态绑架嘛。这背后的逻辑是只要和我的意识不相匹配的就一定是错的,所以既然我没留学就意味着别人都不该留学。在留学生回国这个问题上重点其实根本就不在于他们的留学生身份,而在于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们加强出入境管控是为确保我国民众的健康安全。我们隔绝的是病毒,从来都不是特定人群。作为国家和政府在国民遇到困难、危险之时调动一切资源保护海外公民安全(包括必要时接他们回国)是责任和义务。

在此之前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尼泊尔撤侨无不证明了中国政府对本国公民的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即使在本次疫情期间我国也曾采用包机直飞的形式从伊朗撤侨,所以包机回国本身其实并不是问题。有人说祖国不是你一个人的祖国,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去帮助某个人或某一批人是不公平的。那么照此逻辑从今往后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任何困难都将得不到来自国内的帮助,因为我们不能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去帮助某个人或某一批人啊。

事实上这个逻辑根本就站不住脚,因为全体纳税人的钱的确是服务于全国人民的,然而在具体的某个时点上碰到问题的永远是具体的个体。如果全体纳税人的钱不能用于帮助个体,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人都无法得到国家的帮助。现在海外留学生归国最大的困难不在于什么包机不包机的问题,而在于潜在风险问题。单是我国在英国的留学生就有近2万人。如果人人都要接回来,那么我们国内的疫情防控还要不要继续呢?怎么多人同时回国如何安置?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针对的不是任何特定人群,请暂时先抛开他们的留学生身份不谈,事实上任何外来人员在此时入境都会增加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留学生当然是中国公民不假,那么疫情期间滞留武汉的外地人就不是中国人吗?他们为什么不能回家呢?这不是针对任何人,这是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我们从年前一直忙到现在几乎是让全国14亿同胞以集体趴窝的形式才控制住局势,如果这时海外留学生全部回国意味着我们又要经历一次重大考验。

3月12日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与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李军华就意大利的疫情形势进行了交流沟通。李大使告诉白岩松:目前滞留在意大利的中国公民约有32万多人。其中29万多是侨商,26000多人是留学生,剩下的多为中资企业员工。李大使指出:疫情爆发后有相当一部分华侨、留学生对疫情的威胁感到忧虑和恐慌。李大使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他有强调在当前情况下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不出门是最好的保护。

中国不是没能力或不愿意接回滞留在外的中国公民,这在之前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中已得到了充分证实,然而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国民的健康安全负责。在当前形势下撤侨工作应当视各地具体的疫情形势分批次的有序展开,不宜大规模操作。我们不鼓励留学生此时回国既是出于保护国内民众的安全考虑,也是出于对留学生本身的安全考虑。现在海外疫情形势是严重,但其实如果我们的留学生能自觉在学校自我隔离其实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反而是在回国途中会存在较大风险。

目前已出现多例海外留学生在归国途中被感染的案例,于是他们一回国就成为确诊患者,结果使他们自己以及与他们接触的人都处于危险之中,从而增加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具体到这次英国留学生问题上中国并不是派不出一架专机,真正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我国在英国留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要全部接回来需要准备相当大的隔离点,以确保他们不会与国内民众形成交叉感染。况且一旦开了这个先例,那么万一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要求效仿呢?无疑这会大大加重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

作为母亲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必然的。母爱是一种情感,是感性而非理性的。那位英国留学生的母亲有她的诉求可以理解,但国家最终一定会根据现实形势采取理性务实的行动。目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已针对滞留在外的中国公民确定了如下原则:要加强对境外中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要保证和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月20日《新闻1+1》节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谈到了如何具体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帮助中国公民和留学生做好防疫工作。

相比之下韩国和意大利的疫情比英国更早爆发,所以我国驻韩、意两国的大使馆更早采取了行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已向意大利的教育部长和教育机构发函,也与有中国留学生的高校取得了联系。目前使馆正打算邀请在意大利进行交流、讲学的中国医生来搭建一个专门的平台,从而为中国留学生免费进行咨询和辅导。中国驻韩大使馆则为在韩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到机场迎接、免费发放应急防护用品、为留学生提供校内隔离宿舍及餐饮服务、开展网络教学等照顾。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对于那些早早用西方价值观给孩子塑魂的做法,如果不是从人道主义角度考虑,对他们的请求,应该持否定态度。

家长爱子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个人利益凌驾于公的做法,就有点自私自利了,这种现象不该助长。

由于欧洲疫情升级,一个未成年留学生的妈妈在网上发视频,恳求政府包机接她的孩子回国,甚至还怼网友,说网友仇富,说什么自己没钱,就骂留学生。

这个孩子的妈妈做法很不可取。

一是选择出国,就就该承担相应风险。有些有钱人,国内疫情严重时,挤着头往外跑,当情况发生变化后,又赶紧回国,这种做法,考虑到国人抗疫的艰难了吗?看到白衣天使,累的睡在走廊的情形吗?

不尊重国人的抗疫成就,遇到困难想着回国,增加国内抗疫难度与风险,这种人很自私。

二是选择留学,培养的还是中国心吗!

未成年的孩子,就送到国外学习,用西方价值观给孩子塑魂,在英国合法住10年,可以拿到永久居住证,甚至拿到英国国籍,这就与中国无缘了。

一些人送孩子出去的初衷是什么?成为外国人,或者能够享受国外待遇,有想着为中国做贡献吗?没有的话,就不能提出用国家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三是途中有风险,不如去陪孩子

现在已经有这种情况,回国前是健康的,坐飞机上感染了,还不如待在原地,好好隔离。既然小孩子送到英国,自然有好的安排,不是有钱吗?让人家帮助就是了。

再说了,与其在飞机上增加感染风险,回国后接受隔离,增加国家公共资源,不如那个妈妈那类人,飞英国去,那样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

如果不是疫情,大众真的难想到,有这么多低龄孩子在英国接受西式教育,他们能学到中国传统文化吗?从小就灌输西方价值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多半空有一副中国人样子,里子全是“西洋的玩意”。

由于这批孩子目前还是中国籍,他们是无辜的,咱们的大使说了,会想办法协调让这些孩子回国。

回来可以,所有费用是那些家长的,回来后的公共资源一切花费,都要由家长们承担,同时严格执行国内疫情防控规定,一旦感染,包括救治,都应该自费。

不是网友仇富,是那个孩子妈妈的话,太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觉得自己有特权,这种想法,告诉她——大大的坏了!


小言球事


想知道为啥英国那么多未成年的留学生吗?因为英国法律有规定,在英国留学十年以上就可以拥有英国国籍。

所以这些家里也矿的家长,不远万里将孩子送到英国,宁愿小小年纪与父母和家人离别,就是为了取得英国国籍,以后在英国成家立业,建设别人的国籍。

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落后,九年义务教育更是嚷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英国则更多的是差异性教育。

这些家长打着感情牌,其实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他们的孩子估计都不会再回到中国。但孩子是可怜的,中国又是仁爱之邦,可以倾尽全力帮助他们。

但一定要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洗礼,告诉他们是中国人,要为中国国籍而骄傲!


依米花呀


最近,1.5万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面对英国学校关闭,学生不能留校的情况下,更多的问题接踵而来:部分寄养家庭明确表示不愿再接受留学生,而回国的机票更是一票难求,即便是能够买到回国的机票,也需要辗转多地,加上长时间的航程,风险太高。

这1.5万名小留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4岁,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国内的家长也是心急如焚,有的家长隔着屏幕与孩子对着大哭,场面很是让人揪心。据悉已经有166名家长使命签字请求政府包机将这部分小留学生接回国。

一、两种意见

面对家长们的这个请求,国内的网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1、部分表示支持的网友认为,都是自己家的孩子,目前孤苦无依,面临极大困难和风险,不能置之不理;

2、反对的网友则认为:目前国内的成果来之不易,国内的万千孩子正等着开学,如此大规模的小留学生,包机接回来本来就面临巨大困难,而且接回来之后又如何防控,不能让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努力大力水漂;

3、还有网友建议,家长可以考虑飞过去照顾未成年的孩子。

二、权威答复

那么这些孩子到底该不该国内包机去接回来呢?3月20日在白岩松老师主持的《新闻1+1》节目中,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回应:

1、正在与英国相关部门协商,争取加开商业航班。

2、正在与国内相关部门商讨,增加商业航班或包机,将孩子们接回国。

3、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

我们给刘大使点赞,这是最权威的声音,也是最理性的声音。刘大使还说,面对境外留学生的困难及家长们的诉求,驻英大使馆会尽到最大努力,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也让家长稍稍安心。

当然,要把所有孩子都接回来,还需要家长配合共同努力。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小留学生群体,也不可能完全等待政府帮忙解决,孩子,家长还有当地的留学生及华人华侨们都需要积极想办法。毕竟除了这部分小留学生外,仅在英国的其他留学生还有20万人左右。

三、客观认识

其实,很多朋友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目前国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们牺牲太大,但是人命关天,更何况是自己的亲人,尽管有的朋友带有一些情绪,但是我想,孩子毕竟还小,无论大人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孩子不是完全被动服从吗?所以,孩子这个年龄完全可以说是“无辜的”。当然,年龄大一点的留学生自己有自己的思考,与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实际上这次国外疫情爆发后,部分留学生也做出了正确示范。相当一部分留在国外的留学生就表示,辗转回国需要经历长途旅行,之后还要隔离观察,整个过程风险太高。

国内的经验已经给出提示:留在家里是最安全的防护;留学生之间也会相互照应,出现问题及时在当地就医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毕竟越早治疗越有效,所以不少留学生表示就不国“添乱”了。相关部门也表示,如非十分必须,留学生应暂停回国。另外一名意大利留学生“教科书式回国”为入境人员提供了正面示范:在意大利自我隔离20天,出发回国之前把能申报的途径全部都申报了一遍,整个过程简直是太教科书了,对于这样的留学生我们也是大加赞赏,临危不乱,这才是好样的。

留学本来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近些年很多家长太过看重孩子的一些光环,打小就送孩子到国外,这样及早接受国外的基础教育,当然如果呆的时间久了可能会有其它可以获得的东西,但就教育而言,其实国外基础教育比国内是差不少的,很多人只有出去了才知道。

另外,这么小的年龄孩子就出国,对其价值观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长期在外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环境,不接受国内的文化教育,基本上这些孩子长大后就是标准的“外国人”了,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回到国内发展的,回来适应环境也需要时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思聪,其实他在国内过得并不愉快。

中华几千年,文化是根,是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中国人不自豪吗?看看今天,面对如此大的疫情,作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不仅是因为我们自己,更因为我们还懂得去爱别人,这种文化基因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老李


说实话,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有时,人比人是气死人的,可是,这就是社会现实,作为普通人来说,是改变不了什么的~所以,一切的抱怨都没有意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争取能进入一个更高的阶层,自己去争取到更好的资源和待遇。

对于「要求政府包机去英国接孩子」这件事,从国家层面来说,涉及到自己国民的安全问题,他们现在在外面遇到了困难、向国家求救,按常理,国家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的~在过去,我们国家也有过几次包机接国人回家的例子。

——从这个层面来讲是应该接的。

但是,这可能又面临着如下的问题:

1)包机费用由谁来出?

你又不是什么功臣,不可能让国家帮你出钱吧?

2)如果这些孩子有感染的,造成疫情的大量回流怎么办?毕竟我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国内疫情刚刚好转,你再这么一搞,估计风险还是蛮大的。

3)还有就是:这些到国外留学的孩子大多都是非富即贵,家长可能都自觉高人一等,就像那位不可一世的「澳洲回京跑步女」一样,如果回国之后不服从规定进行隔离、造成不良后果怎么办?

…… ……

所以说:看似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包机,其实事情也不简单,就看国家如何协调了。


星夜明瞳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内的疫情抑制了下来,目前来说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即便是有增长,也是外来输入性病例的了。

现在世界上的疫情开始爆发了,尤其是欧洲情况不乐观。英国的表现,更是让人堪忧。这时候在英国的留学生,基本上要考虑回国的事情了。

在这些留学生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平均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小留学生,大概有1.5万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原因就是有166位小留学生的父母联名,希望让政府包机把孩子接回中国。

毕竟我们都知道,现在英国到中国的机票很贵,而且票也不是太好买。不回来又放心不下,因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寄宿在当地英国的老人家里的。恰恰老人又是这一次疫情当中,最容易感染的人。

家长的这个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中国是最安全的,孩子接来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可是,政府包机能不能实施,或者实施起来难度大不大,这个都是需要协调的。当然了中国驻英大使馆的使官刘晓明,已经开始协调这件事了。

这个协调也是需要时间的,包括和英国以及中国有关部门的协调。

不过,对于这件事,很多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觉得这个事情,能够不麻烦大使馆的,就不要麻烦大使馆了。

因为这个事情办起来,真的不是太好办。

英国的1.5万留学生,并不是一个小群体,若是接回来后,都到达一个地方,隔离工作也是一个问题的。

再说了英国有这么多留学生,其它国家恐怕也不少吧。英国的若是都接了,是不是其它国家也要去接回来。

当然了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人家其它国家同不同意,也是一回事。家长们能够自己解决的话,自己解决当然是最好也是最快的了。

毕竟即便是大使馆协调这个事情,也是需要时间的。很多家长又等不急,想要让孩子早点回国。

所以,这个事情办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不过,家长这么小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而且还是这么多孩子,不知道家长是如何想的。

若是选择在中国学习,也不用操心这样的事情了吧。总之,我是搞不懂。


汉史趣闻


我是个很自私的人,我没有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行为。我只希望国内尽快恢复国泰民安,不要节外生枝了。

我能理解这部分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担忧的心情,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现在英国已经沦为疫区的情况。你当初把孩子送走的时候,就知道利益和风险是共担的。所以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我觉得这种行为并不可取。

首先,当初千方百计想出国,现在有事了又想回来,好事都让你占了啊

像我知道的一些高中甚至是初中学生,很早就出国了,去往英美国家的最多。这些人基本上很多都是崇洋媚外的,觉得外国的教育就是比中国的好,外国的花草也长的比中国的鲜艳。很多人都不会再回来报效祖国,而是选择了移民加入外籍。

凭什么当初想走的是你,现在想回来的又是你呢?好马不吃回头草,有点骨气好吧,既然选择了国外,就别想着出事了,还让中国给你兜底。

其次,这么多人回来,又多了隐患,让国人怎么办呢?

我国的疫情从1月底开始,截止到现在3月20日左右,全国30多个省份,终于实行了新增0增长了,即使是湖北省也不例外。

现在又让我们陷入水深火热,且导致现在很多省份又延期开学的都是境外输入的新增确诊,虽然最近入境的人数不多,但是很多省份是来一个就确诊一个啊,简直是让人觉得恐怖啊。现在我觉得除了国内,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比我们危险。

但是现在要接1万多人回国,这个危险性太大了:

1、这么多人如何进行隔离?如果单独分开进行,他们运行的轨迹都会给大家带来危险,简直和毒王一样了。

2、如果他们不听劝阻,和梁女士等等一样,倡导自由,不接受隔离怎么办?

3、这么多人,如果很多确诊了,导致病情蔓延,那么我们国家又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我只希望国内是上面那个图,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哦!


煮酒论高考


站在孩子家长的角度看,应该说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完全可以理解;特别是许多小留学生的家长,小小年纪孩子去了英国,就算是正常情况下,家长也肯定挂念着孩子,而现在疫情期间,家长就不只是挂念孩子,而且是担心孩子了。

其实前天晚上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先生,也表达了对小留学生的担心,因为小留学生有的是寄托在英国的家庭里,而且有不少的是由老人们托管着,而英国现在的政策,是要把7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隔离,所以刘大使的这些小留学生也提出了他的担心。

可是回到我们这个题目上来看,家长想让包机接孩子回来,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过去一周有168个航班,而现在已经减少到了一周23个航班,如果说只是一个两个孩子,那应该好办,只要刘大使出面和他们聊一聊,就可以把三五个孩子接回来了。

可问题是,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并不是一位数,两位数这么简单;而且小留学生我们包机接,大留学生难道就不应该接吗?英国的留学生应该接的话,法国的留学生难道就不应该接吗?如果留学生应该接的话,那在国外工作的人员是不是也应该接呢?

我们国家在全球有多少留学生,书生还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英国的数字,前天看电视时候知道了,留学生就22万多,这些人都回来需要多少架飞机?这些人都回来的话,我们需要多少个房间隔离他们,需要多少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

目前发生的是疫情,从疫区接回来的人都可能带有病毒,都是嫌疑人,最基本的需要隔离14天,如果国家把人员都接回来,可以想象一下,成本是多高?

而且更大的风险是,回来的途中,不确定谁携带有病毒,然后谁又会传染给谁,一旦控制不好,就可能在入境人员中发生大爆发;

从近几天看,我们国家新增的入境病例,一天一个高度,增长的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人力、财力、运输工具有保证,但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把人接回来,然后许多人又传染上的话,肯定是不值得的。

目前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还是留在当地,尽量不要出门为好。

如果是个例,确实是需要回来,可以联系大使馆或领事馆,可以相信,一定能保证孩子安全的。

更多的人,还是尽量留在英国吧。


一介书生945


当我们尚在为孩子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而忧虑的时候,一些经济实力强悍、有着所谓远见卓识的家长,早已把孩子送到了欧美发达经济体留学,免去了不必要的焦虑。挖挖机一朋友就是如此,小学六年级就把儿子送去了大不列颠。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心心念念的欧美发达国家形势急转直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一发不可收拾。这让免去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压力的众多中国留学生家长,近来却尝够了苦头,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留学生的家长们,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与之相反的是,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国内形势持续向好,少数省份中小学已经开学复课,其他省也紧锣密鼓准备开学。两相对比之下,回国就成了众多在外留学生的最佳选择。

但是,为降低人口流动,国际航班不断减少,有的直达航班甚至取消,回国之旅一票难求。无奈之下,一位滞留英国留学生的妈妈向驻英大使馆发出请求:“我孩子才13岁,恳请包机回国隔离!”

然而,对于这位妈妈的包机回国请求,网友们却不干了。

有网友发起了提问:“一位英国留学生的妈妈提出政府包机接孩子回国,你怎么看?”挖挖机看到此问的时候,回答者已多达三千余人。不仅是答问的网友,包括数以万计的读者朋友,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边倒,不支持政府包机接他们回国。

当下的英国奉行“集体免疫”,并且很多寄宿家庭拒绝接受中国留学生,学生出现疑似症状,所在学校也无法提供隔离,最令人着急的是花几十万人民币还买不到一张回中国的机票。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情此景,又是远在万里之外,作为留英学生的妈妈能不担忧吗?

所以,无奈之下求助使馆,恳请包机回国隔离,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网友却不干了呢?挖挖机梳理了一下网友不买账之处,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 (1)把未成年子女送往英国留学的,多是冲着移民而去的;

  • (2)此时强烈要求包机接留学生回国的父母,多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 (3)未成年留学生群体多达1.5万人。

网友们给出的结果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那对于这1.5万未成年留英学生,真的就听之任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在英未成年中国留学生,也许他们的父母非富即贵,也许他们就是冲着移民而去的,此时回国也确实免不了精致利己主义的嫌疑,但这些孩子是没有办法左右的,是无辜的,不应为他们父母的决定和利己主义买单。

其次,在英未成年中国留学生,不管他们的父母在这么小的年纪不远万里送往国外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但这些孩子目前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天然享有我们的国民待遇。关心这些孩子,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仍然是国家的重要责任。

当然,也请这些未成年留学生的家长不必过于焦虑,要相信咱们的国家,要相信咱们的大使馆,会努力保障身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们健康安全。家长朋友请记住,若遇突发情况,请记得及时联系我们的驻外大使馆。

留学生归国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可近来却变为沉重的话题,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个别入境者不讲诚信,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信息,拒不落实隔离措施等。

比如意大利看球归来的郑州“毒王”郭某、泰国旅行入境的广州“女毒王”刘某,还有澳籍华人、“跑步女”梁某,“万里送毒”的黎女士及家人,等等。这些入境者,给国内带来了巨大风险,也给防控工作造成巨大压力,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绝不能把这样的个别“害群之马”等同于全部留学生群体。

应当看到,在国内形势最为严峻的关头,大批在外的中国留学生为口罩等防护物资、为捐款而四处奔走,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有难,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该为祖国出一份力。从意大利归国的留学生瑶瑶(化名)在途2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摘口罩,被国人亲切地称之为“教科书式回国”。这些,才是中国留学生的主流。

不过,未成年留英学生妈妈恳请包机回国一事,也给众多为人父母者提了一个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有必要在孩子未成年之际,就送往基础教育不如咱们的异国他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