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讓我感到熱血沸騰,深吸著春天的氣息,有種想大聲呼喊的衝動。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3月17日凌晨2點多,在湖北孝感應城市中醫醫院門前等車回駐地的間隙,一條總書記回信的推文點燃了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醫院援鄂“90後”黨員醫生丁思航的激情,身穿三層防護服、連續值夜班6個小時帶來的疲憊感頓時一掃而光。

此時此刻,與丁思航一批參加黑龍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的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醫院護士白鈺,同樣激情難抑,心中有太多故事和感慨想跟大家分享。


白鈺(左一)和丁思航(右一)在湖北向家鄉問好


責任如山

非常時刻勇擔重任

“兒子說‘我符合條件,身體健康,又是黨員,必須上!’。三十而立,媽媽很欣慰,從今天開始,你要代表黑龍江省,代表中心醫院,向新冠肺炎開戰,為那裡的人們築起防護牆,也把媽媽的那份未能實現的抗疫願望帶上。”這段話摘自題為《送兒丁思航赴武漢戰“疫”現場》的家書,作者是丁思航的母親張惠麗,她是一名退休於臨床一線的護士。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2月12日,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醫院歡送丁思航、白鈺出征湖北的當晚,這封柔情百轉又大義凜然的家書一次次刷爆牡丹江農墾人的朋友圈。而“主意正”的白鈺在徵得父親贊同後,瞞著神經衰弱的母親就毅然踏上征程。

黨有召喚,我必來戰。面對彼時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分公司(管理局)中心醫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動員醫護人員參加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動員令剛一發出就收到500餘份“請戰書”。這已是丁思航自疫情發生以來第三次交“請戰書”,瘦弱嬌小卻執著堅韌的白鈺多次向科主任表達參加醫療隊的強烈願望。院黨委經過反覆考量,最終被丁思航和白鈺兩名青年技術骨幹的誠心和決心打動,批准他們參加省醫療隊。

2月12日23時許,兩名出生於1990年的黨員醫務工作者丁思航、白鈺,帶著墾區人民的重託,跟隨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順利抵達孝感市,崗前培訓兩天後,他們正式走進應城中醫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履行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


服從組織

向“疫”線更前沿逆行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前腳進入醫院,就立即進入戰鬥,劃分隔離區、安裝隔離設施,全靠我們自己動手。”據白鈺介紹,2月15日早晨,剛進入應城市中醫醫院,他們稍微熟悉一下病區環境就投身工作。這家醫院被臨時指定收治發熱病人,很多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他們立即對病房通道進行改造,能夠保證單向通行,有效避免病患之間交叉感染。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白鈺(左一)和丁思航(右一)


剛開始,他們被分組在輕症病區,每天要在全面的防護措施下,至少連續工作6個小時以上。“口罩讓我無法順暢呼吸,護目鏡像雙無形的大手捏著我的鼻翼,加上不透氣的隔離衣和防護服,讓我一直處在缺氧和昏昏欲睡狀態,但是我們必須克服,打起十二分精神治病救人。”丁思航描述說。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漸習以為常,問診、查房、測量血壓等各個環節操作手法也逐漸得心應手。

剛進入隔離病房首日,白鈺就身著防護服連值15小時夜班,高強度、高壓力,幾乎達到體能和心理承受極限。因聽不懂當地方言,白鈺有些著急,恐怕溝通障礙導致他們情緒焦躁。沒想到患者瞭解到白鈺是黑龍江來的,便一字一句慢慢說給她聽,病友之間還用她儘可能聽懂的普通話進行翻譯,這讓她很感動。戴著厚厚的膠皮手套操作起來有些笨拙吃力,他們就暖言安慰白鈺:“慢慢來,彆著急,你們大老遠冒著生命危險來救助我們,真是太偉大了。”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隨著重症患者的增加,重症病區人手緊缺,丁思航、白鈺主動請纓去最前線,分別於2月20日和2月29日轉到重症病區,直到今天依然奮戰在重症病區。他們被排在不同的班次,每班兩名醫生、四五名護士,連續作戰6個小時,每天要救治10多名重症患者,除了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還要蹲伏在地反覆進行胸部按壓,為患者做心肺復甦。近一個月來,整個團隊已經連續搶救重症患者40餘名。

“爺爺,我今年30歲,應該跟您孫女年紀相仿,您就把我當您的孫女,有什麼需要您就告訴我,我在這照顧您,我們一起戰勝疾病。”面對一位87歲的重症患者,白鈺一字一句地問候老人的情況,用溫暖內心的文字將老人的心結打開,逐漸讓老人放棄輕生念頭,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病情好轉後,他滿懷激動地寫詩贈給黑龍江省醫療隊:黑龍江上卷巨浪,醫護雄獅奔疫場,保國安民全愈康,斷源絕疫你有光。每念一遍這首詩,白鈺就感到充滿力量。


堅韌不拔

終將迎來勝利曙光

在每個班次6小時的漫長時間裡,為避免上廁所增加感染幾率和浪費防護服,他們每次都提前兩小時停止飲水,實在乾渴難忍就用瓶蓋盛水潤潤嘴唇。有時在病房來回走動查房,或是守護處於昏迷狀態的患者,一站就要四五個小時,一個班下來總是大腦缺氧近乎暈厥,身上汗水流乾幾預脫水,可他們誰也不曾抱怨,更不曾退縮,而是以堅韌不拔之力硬撐著,兢兢業業履行救人天職。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醫者不僅在於挽救生命,更在於喚醒生命的希望。年僅33歲的重症區患者熊女士,因先後罹患子宮頸癌、肺鱗狀細胞癌,經過多次放化療,加上這次感染新冠肺炎,她的身體免疫系統和自身意志早已瀕臨崩潰,隔離治療更讓她感到孤獨無助,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多次出現血氧下降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狀。丁思航、白鈺在各自值崗時都格外關心她,特別是白鈺,多次握著她的手傳遞關愛和信心,讓她逐漸變得開朗起來,而她的父親在得知女兒的積極轉變後,將一面錦旗送到黑龍江省支援孝感應城醫療隊。

在全體醫療隊員的不懈努力下,截至3月17日,孝感應城市中醫醫院已有40餘名重症患者陸續出院,現在僅剩最後一名年逾九旬的重症患者在繼續治療,預示著這場疫情阻擊戰將取得重大勝利。應城市已於3月15日解除封城,草色春光裡漸漸有了歡聲笑語。

“脫下臃腫的防護服,摘下憋悶的防護口罩,讓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我要用力呼吸新鮮的空氣,好好享受這春天的味道!”白鈺在防疫日誌裡這樣寫道。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而對丁思航來說,最迫切的願望是抱一抱年僅1歲多的兒子,聽他奶聲奶氣地叫一聲爸爸。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顯然,剛到而立之年的丁思航、白鈺兩名“90後”黨員醫務工作者,已經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合格的黨員答卷、青春答卷。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文字:朱磊 田寶春

監製:韓志營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掃碼關注我們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後”援鄂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