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让我感到热血沸腾,深吸着春天的气息,有种想大声呼喊的冲动。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3月17日凌晨2点多,在湖北孝感应城市中医医院门前等车回驻地的间隙,一条总书记回信的推文点燃了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医院援鄂“90后”党员医生丁思航的激情,身穿三层防护服、连续值夜班6个小时带来的疲惫感顿时一扫而光。

此时此刻,与丁思航一批参加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的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医院护士白钰,同样激情难抑,心中有太多故事和感慨想跟大家分享。


白钰(左一)和丁思航(右一)在湖北向家乡问好


责任如山

非常时刻勇担重任

“儿子说‘我符合条件,身体健康,又是党员,必须上!’。三十而立,妈妈很欣慰,从今天开始,你要代表黑龙江省,代表中心医院,向新冠肺炎开战,为那里的人们筑起防护墙,也把妈妈的那份未能实现的抗疫愿望带上。”这段话摘自题为《送儿丁思航赴武汉战“疫”现场》的家书,作者是丁思航的母亲张惠丽,她是一名退休于临床一线的护士。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2月12日,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中心医院欢送丁思航、白钰出征湖北的当晚,这封柔情百转又大义凛然的家书一次次刷爆牡丹江农垦人的朋友圈。而“主意正”的白钰在征得父亲赞同后,瞒着神经衰弱的母亲就毅然踏上征程。

党有召唤,我必来战。面对彼时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分公司(管理局)中心医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动员医护人员参加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动员令刚一发出就收到500余份“请战书”。这已是丁思航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三次交“请战书”,瘦弱娇小却执着坚韧的白钰多次向科主任表达参加医疗队的强烈愿望。院党委经过反复考量,最终被丁思航和白钰两名青年技术骨干的诚心和决心打动,批准他们参加省医疗队。

2月12日23时许,两名出生于1990年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丁思航、白钰,带着垦区人民的重托,跟随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顺利抵达孝感市,岗前培训两天后,他们正式走进应城中医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履行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


服从组织

向“疫”线更前沿逆行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脚进入医院,就立即进入战斗,划分隔离区、安装隔离设施,全靠我们自己动手。”据白钰介绍,2月15日早晨,刚进入应城市中医医院,他们稍微熟悉一下病区环境就投身工作。这家医院被临时指定收治发热病人,很多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他们立即对病房通道进行改造,能够保证单向通行,有效避免病患之间交叉感染。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白钰(左一)和丁思航(右一)


刚开始,他们被分组在轻症病区,每天要在全面的防护措施下,至少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口罩让我无法顺畅呼吸,护目镜像双无形的大手捏着我的鼻翼,加上不透气的隔离衣和防护服,让我一直处在缺氧和昏昏欲睡状态,但是我们必须克服,打起十二分精神治病救人。”丁思航描述说。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习以为常,问诊、查房、测量血压等各个环节操作手法也逐渐得心应手。

刚进入隔离病房首日,白钰就身着防护服连值15小时夜班,高强度、高压力,几乎达到体能和心理承受极限。因听不懂当地方言,白钰有些着急,恐怕沟通障碍导致他们情绪焦躁。没想到患者了解到白钰是黑龙江来的,便一字一句慢慢说给她听,病友之间还用她尽可能听懂的普通话进行翻译,这让她很感动。戴着厚厚的胶皮手套操作起来有些笨拙吃力,他们就暖言安慰白钰:“慢慢来,别着急,你们大老远冒着生命危险来救助我们,真是太伟大了。”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加,重症病区人手紧缺,丁思航、白钰主动请缨去最前线,分别于2月20日和2月29日转到重症病区,直到今天依然奋战在重症病区。他们被排在不同的班次,每班两名医生、四五名护士,连续作战6个小时,每天要救治10多名重症患者,除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还要蹲伏在地反复进行胸部按压,为患者做心肺复苏。近一个月来,整个团队已经连续抢救重症患者40余名。

“爷爷,我今年30岁,应该跟您孙女年纪相仿,您就把我当您的孙女,有什么需要您就告诉我,我在这照顾您,我们一起战胜疾病。”面对一位87岁的重症患者,白钰一字一句地问候老人的情况,用温暖内心的文字将老人的心结打开,逐渐让老人放弃轻生念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病情好转后,他满怀激动地写诗赠给黑龙江省医疗队:黑龙江上卷巨浪,医护雄狮奔疫场,保国安民全愈康,断源绝疫你有光。每念一遍这首诗,白钰就感到充满力量。


坚韧不拔

终将迎来胜利曙光

在每个班次6小时的漫长时间里,为避免上厕所增加感染几率和浪费防护服,他们每次都提前两小时停止饮水,实在干渴难忍就用瓶盖盛水润润嘴唇。有时在病房来回走动查房,或是守护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一站就要四五个小时,一个班下来总是大脑缺氧近乎晕厥,身上汗水流干几预脱水,可他们谁也不曾抱怨,更不曾退缩,而是以坚韧不拔之力硬撑着,兢兢业业履行救人天职。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医者不仅在于挽救生命,更在于唤醒生命的希望。年仅33岁的重症区患者熊女士,因先后罹患子宫颈癌、肺鳞状细胞癌,经过多次放化疗,加上这次感染新冠肺炎,她的身体免疫系统和自身意志早已濒临崩溃,隔离治疗更让她感到孤独无助,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多次出现血氧下降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丁思航、白钰在各自值岗时都格外关心她,特别是白钰,多次握着她的手传递关爱和信心,让她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而她的父亲在得知女儿的积极转变后,将一面锦旗送到黑龙江省支援孝感应城医疗队。

在全体医疗队员的不懈努力下,截至3月17日,孝感应城市中医医院已有40余名重症患者陆续出院,现在仅剩最后一名年逾九旬的重症患者在继续治疗,预示着这场疫情阻击战将取得重大胜利。应城市已于3月15日解除封城,草色春光里渐渐有了欢声笑语。

“脱下臃肿的防护服,摘下憋闷的防护口罩,让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我要用力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好享受这春天的味道!”白钰在防疫日志里这样写道。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而对丁思航来说,最迫切的愿望是抱一抱年仅1岁多的儿子,听他奶声奶气地叫一声爸爸。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显然,刚到而立之年的丁思航、白钰两名“90后”党员医务工作者,已经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合格的党员答卷、青春答卷。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文字:朱磊 田宝春

监制:韩志营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扫码关注我们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向“疫”而行!北大荒“90后”援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