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最后一个丞相陆秀夫在万军厮杀当中,对年幼的小皇帝施以三拜九叩的大礼,然后整理好自己的朝服,背着大宋皇室的最后一颗独苗跳海自尽。皇帝带头殉国的消息迅速传遍崖山,十万军民声泪泣下,在射出对元军的最后一支箭后,宋朝军民扶老携幼纷纷追随故国而去,南宋从此灭亡。

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悲壮的历史在刺痛今人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曾经的两宋拥有过多么强大的海上力量,为什么不能在国之将亡以前移民南洋,最终建立起足以同蒙元分庭抗礼的海洋帝国呢?

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对比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与英国,南宋在全球的经济分量丝毫不弱于后来崛起的欧洲列强,但成就海洋文明的终究是数百年后的外国人。事实上,南宋之所以在海军力量极盛之时错失南洋绝非偶然,设身处地地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以南宋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基本不存在成为海洋帝国的可能性,而综合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首先是此时的南洋诸国早已不是唐代以前的部落组织结构,无论菲律宾、马来西亚,还是印尼都在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国家体系,尤其越南更是全盘复制中国的封建体制,以致后期竟能以“小中华”自居。

虽然这些南洋土著的文明程度与同时期的宋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宋人自中原漂洋过海前来征服也绝非易事。中国有句古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在蒙元的步步紧逼之下,南宋几乎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投入在对蒙前线,即使能够抽调出少量兵力向南发力,估计也无济于事。站在宋人的角度而言,北方已经十分吃紧,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开辟南线战场,无疑会让自己陷入两线夹击的境地。

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第二点原因在于“打下守不住”,与此前遇到的所有敌人都不同,蒙元帝国的侵略性不仅体现在陆地上,其在海上的表现同样不甘示弱。公元1274年和1281年,蒙元两次入侵日本,尽管战争以失败告终,但起码证明具备跨海远征的能力。

公元1292年,在全面征服宋地之后,蒙元再次扬帆起航进攻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至南洋诸岛无不活在对北方大国的恐惧当中。因此,即使南宋在覆灭之前举国迁往南洋并侥幸能够扎下根来,蒙元也不可能在拿下江南之后息戈止兵。

崖山海战,南宋人若不跳海而是去东南亚,会不会建立海洋帝国呢?

最后一点原因则在于人口同化,即宋人的数量与当地土著相比始终处于劣势,尽管汉文明的同化能力举世无双,但孤悬海外的情况下,华人融入其他民族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距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比如“兰芳共和国”,虽然为华人所建立,但与中原王朝却并无瓜葛。

再比如今天的新加坡,虽然是地道的华人国家,但与中国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不难想象,假如宋人跨海南渡并能够抵挡得住蒙元的攻击,天长日久之下能否保持鲜明的中华烙印是一个未知数。届时即使其能够发展成强大的海洋帝国,恐怕也已将“孔孟”、“礼乐”等等抛之脑后,甚至“宋朝”这个牌匾能不能保留都很难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