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三散文:油畫,曾經憐愛的棄兒


李長三散文:油畫,曾經憐愛的棄兒

李長三油畫


最早感動我的並非原汁原味的中國畫,而是來自西方的油畫。這與當時所受的引導有關,那時,徐悲鴻倡導的美術革新理論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美術界的呼聲仍然是中西合璧。二十歲的我也沒有過早地確定藝術方向,便隨著這股潮流廉價購買了一大堆過期的油畫掛曆。在那個缺少參考資料的年代,這些掛曆就是最好的畫集,我每天都在翻閱那些印刷還算精美的年曆,那些作品也一次又一次的感染著我。我總覺得自己也可以按這個樣子畫下來,於是在一個冬日的夜晚,用不很專業的油畫顏料,在一塊破損的纖維板上刻畫了整整一個通宵。第二天我並沒有感覺疲勞,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已經替代了勞累,這畢竟是自己第一張油畫啊!


李長三散文:油畫,曾經憐愛的棄兒

李長三作品


過了幾天,我又在一塊棉布上畫下了另外一幅油畫,而這幅帶有文藝復興古典韻味的油畫雖然稍稍找到了點感覺,但卻永遠定格在那個二十歲的歲月裡。我想,假如當初是科班出身的話,我大概就走了油畫這條路了,因為相比國畫,油畫更直觀,更具衝擊力,更能表達我的情感。但我卻未能堅持下來,在畫完第二幅油畫的時候,我就決定與油畫訣別了。


因為就在自己完成那兩幅油畫時我遇到了來自省城的一位國畫老師,他一直在啟蒙我的國畫天資,使我覺得以書法和文學為修養的國畫更適合自己。再說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有著太大的差異,西方畫家高手如雲,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越。這種帶著民族文化偏見的選擇不知是否正確,但自從開始了國畫的皴擦點染之後,那些曾經投入過濃情的油畫便成為永遠的棄兒。


李長三散文:油畫,曾經憐愛的棄兒

作者李長三


李長三(1966年11月),字秋水,號長三居士,山東濟南人,中國實力派畫家。同時也是書法家、詩人,是中國當代罕見的詩書畫三絕的學者型畫家,被鄉人譽為當代唐伯虎,是中國最有收藏潛力畫家之一,也是把中國畫推向舞臺第一人。現為中國文人畫院副院長,北京宋莊詩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詩書畫對外聯誼會主席、中華美協會員、山東省美協會員、山東省作協會員、山東省書協會員、齊魯文化之星。曾在中國及海外舉辦多次個人畫展,出版有大型畫集《李長三水墨三部曲》、《李長三詩書畫集》,另外還出版散文集《硯雨無聲》、《邊外紅塵》、《長三居士落花詩冊》等。北京宋莊、濟南古玩城都建有李長三藝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