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在这个宏大进程中,中国无数高科技企业势必崛起。

  算力是新生产力,数据是新劳动对象,“云+AI+5G”等ICT基础设施是新生产资料。

【1】

  2020年伊始,全体中国人开始亲历一场数字化战疫。

  从秒级完成上百张CT影像筛查、诊断效率提升至少10倍的AI,到综合运用“云+AI+5G”完成的实时机动病毒基因测序,再到用智能语音打造疫情回访系统……战疫的数字化能力,已渗透得无处不在。

  十万火急的战疫前线,哪怕提前1秒,都能从死神手中抢下人命。

  战疫期间,由大数据、AI加持的智能物流,则成为保障人民正常生活、调配战疫资源的关键刚需。

  像京东智能供应链,仅1天,就把钟南山团队捐赠的100台呼吸机运抵武汉,获得钟南山院士高度点赞。之后,京东再接再厉,仅运送的医疗应急物资就高达1.5万吨。

  与此同时,“基建狂魔”在火神山大秀肌肉,另一条战线上的“新基建狂魔”,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理论上,完成一家大型传染病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安装,至少要紧锣密鼓筹备30天。但中国电信和华为全面爆发,72小时完成交付。

  为不影响同步开展的基建施工,他们甚至放出光缆穿越知音湖,直上火神山。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之后,整套5G通信系统接入华为云,火神山“远程会诊平台”随即与各地医院紧密相连,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悉数展开。

  2月10日,连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地坛医院与火神山医院连线,向医护工作者表达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用的也是华为云WeLink系统。

  复工复产大潮涌动,云计算更是大显身手。

  在中小企业集中的江苏常州新北区,地方政府与华为云密切合作,把“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用到极致。企业只要在线填表、拍照上传,即完成复工申请;政府人员只要掏出手机,用华为WeLink随审随批。

  这在降低管控风险、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大大加快了复工复产的速度。

  在江苏、浙江、吉林、湖南等15个省,100多万企业、3000万人用华为云实现快速复工。

  伴随境外输入性病例持续走高,边境口岸,又成为数字化防疫的新阵地。

  在首都机场T-3航楼站,商汤科技的AI技术,让过境旅客不需停留、无感测温。系统会自动筛查出体温高过37.3°C的人员,加以提醒。

  即便面带口罩的人们行色匆匆,强大的“边缘计算+AI”能力,亦一举实现“口罩人脸识别”,使逃避者难以遁形。

  人们骤然发现,以“云+AI+5G”为代表的数字化能力,正成为国家和社会高速运转不可或缺的“水电气”。今天的人们,干脆赋予它一个全新的名号——新基建。

【2】

  3月4日,最高层会议将5G、AI、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确立为“新基建”。

  回顾数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要义,危机总是伴随契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次次基建拉动中,成就了“基建狂魔”的强悍体质。

  不论是97金融风暴、03年非典疫情,还是08年次贷危机,中国多次祭出的“铁公基”,强力熨平了跌宕的经济低谷。这些超前的基建拉动,造就了中国14.26万公里的高速、3.5万公里高铁,以及年产7万亿千瓦时的电量、9.96亿吨的钢铁。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全球500多种重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这种问鼎全球的超级制造力,一旦与日进千里的数字化相结合,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工业法国”,所有强国都在追寻致胜的终极答案。

  2020年,当疫情带动了“新基建”,随即引爆了5G、AI、云计算等产业升格。“新基建”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寄予大国崛起的厚望。这一过程中,注定将涌现出一批中国科技巨头,它们无疑将分享最丰厚的政策红利,亦是助推中国全球崛起的最大关键。

  而“新基建”最大的基础是什么?本质上,是算力。

  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阿里、腾讯……几乎是一张算力排行榜!

  全球GDP前五的国家——美、中、日、德、法,与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排名几乎一致。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上广深和浙江,每万亿GDP的服务器需求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更何况,5G还将掀起一场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革命!

  有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将有350亿设备接入互联网,数据量将突破175ZB(1ZB=1048576TB)。今天看来强大的超算,在天量数据面前将力不从心。

  著名的安迪-比尔定律,更揭示出一个残酷事实:不论安迪(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提供多少算力,比尔(微软前任CEO)都能全部拿走。硬件厂商生产再多的服务器,算力的需求都将永无止境。

  算力是新生产力,数据是新劳动对象,“云+AI+5G”等ICT基础设施是新生产资料。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复工复产的形势,也足以说明问题。越是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远程能力越强大、复工弹性越充足,免疫力、生存力越强。

  但算力从哪里来?从云中来,从边缘来。

  快速帮助医生筛选新冠患者的AI辅助诊断,背后涌动的,是云端的算力;当无数机器人在“灯塔工厂”自行运转、昼夜不息,背后支撑的,是边缘的算力。

  5G的高带宽、低时延,也将驱使用户的端应用,日益走向云化。不论是云游戏还是AR(增强虚拟现实)视频会议,渲染在云、交互在端的高速体验,很可能颠覆人们的工作、娱乐、生活方式。

  于是,被“新基建”钦点的大数据中心,也必将颠覆自身使命:在当下,它们依然偏于大数据“存”储;在未来,它们无疑将着重输出“算”力。

  这种端云算力同构的新生态,将把数据中心重构为计算中心。算力会像电力一样,成为每个城市、企业、家庭离不开的“新基建”。

【3】

  但归根结底,算力要从创新中来,从“芯”中来。

  以云计算为例,中美共同瓜分了全球75%的云市场。看似势均力敌,实则难掩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底层差距。

  由上百万服务器构建的超级数据中心,无一不是建立在Intel x86的架构上。由芯片、到硬件、到云端到软件的全套生态,都是基于Win-tel架构。

  也就是说,要用人家的发动机,就只能接受人家的螺丝、扳手、电线、汽柴油,乃至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面对如此困境,服务器芯片领域,却不乏飞腾、鲲鹏、兆芯、寒武纪等来自中国的挑战者。

  “国家队”背景的飞腾,是中国服务器芯片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早在2006年,飞腾就成功研制了两代SPARC架构的国产CPU,在关键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但SPARC孱弱的生态系统却使飞腾CPU在大规模商用上进展缓慢。此后,2012年,飞腾转向ARM架构进行芯片研发。

  历经多次迭代后,直到2019年,飞腾推出桌面级四核处理器FT-2000/4,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缩小了与国际主流桌面 CPU 的性能差距,成为性能最强的国产CPU之一。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2019年9月,华为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全面启动计算战略,致力于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

  其中,作为通用算力处理器的“鲲鹏”,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等特性。特别是鲲鹏920,作为业界第一颗64核的数据中心处理器,性能比业界主流处理器高25%、内存带宽高60%。

  作为AI算力处理器的“昇腾”,则包括了“训练”与“推理”芯片。像用于训练的昇腾910,半精度(FP16)算力达256 TFLOPS,达到业界的2倍。

  而由数千颗昇腾处理器组成的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总算力相当于50万台PC的集成,是目前全球算力巅峰的代表。

  由于掌控了“新基建”最底层秘钥,鲲鹏还开始构建起生态伙伴共同体。

  2019年7月,华为云与25家企业发布“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全力打造鲲鹏计算生态。360、联通、移动、电信、浙江大学等知名公司和院校,尽在其内。

  疫情期间,东华鲲鹏产业生态基地,落户崂山;神州数码则在厦门宣布,动工建设首个鲲鹏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届时,这里将生产搭载鲲鹏芯片的神州鲲泰服务器及PC。

  如今在“新基建”指引下,鲲鹏生态产业园在全国4大直辖市、15个省遍地开花,成为地方政府加快数字化建设的强力抓手。

【4】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化技术的长期技术回报,是非数字化技术的6.7倍。它已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主引擎。

  IDC则预测,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就将占到中国GDP的67%,超过全球5个百分点。

  显然,全球顶级智囊都看准了数字经济这块致胜高地。但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中国这样发起“新基建”的制度优势和工业能力。

“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

  2008年次贷危机,中国的“四万亿”超前建设投入,激活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为当下数字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埋下重要伏笔。

  2020年新冠疫情,势必将中国科技领域的“新基建”推向全新高峰,令“云+AI+5G”全面爆发。也只有“新基建”崛起,中国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企业才能加速数字化转型,社会才能凭数字化高速运转。

  而未来中国,也很可能成为一个线上与线下、物理和数字高度融合的世界。当数字化能力渗透得无处不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中国也将喷薄而出。

  在这个宏大进程中,中国无数高科技企业势必崛起。仅一个华为,很可能不够。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