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德国民众态度巨变,小红书用户:曾戴降噪耳机隔绝骂声

随着新冠疫情在欧洲范围内日益严重,德国总理默克尔于3月18日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民众遵守限制措施。在德国的华人们也明显感觉到了当地民众对疫情的态度变化。北威州网友“飞7531”在小红书晒出德国药店店员戴口罩的视频,网友“七阿姨”发笔记称,法兰克福DHL快递员戴上了口罩。

“德国人接受口罩了!”一时间成为小红书德国用户们热议的话题。此前,德国当地民众对口罩十分排斥,“七阿姨”因戴口罩出门被人言语攻击。

“很高兴德国民众开始重视新冠病毒,我们华人终于可以‘明目张胆’地戴口罩了。”七阿姨说。

疫情下德国民众态度巨变,小红书用户:曾戴降噪耳机隔绝骂声


为隔离言语攻击,戴降噪耳机出门

“七阿姨”是法兰克福一家德国企业的员工,平时在德国和中国两地工作。今年春节她在贵阳过完年,1月30日返回德国。回德国不久,中国国内疫情严重,“七阿姨”平时坐公交车转地铁上班,她留意到即使车上亚洲面孔身边的空座位都没有人坐。

3月初,“七阿姨”因手肘扭伤去诊所,她推门而入时,大厅内的几十位候诊人员都看到了她。诊所加上亚洲面孔,太容易联想到新冠肺炎了,她注意到几乎每个人都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以防吸入病毒,眼睛紧紧盯着她,似乎在等她说话。她不得不停下脚步,挤出微笑说,“我是来看手肘扭伤的。”大家这才长出一口气。“七阿姨”说,当时如果她不说这句话,感觉在场的人要“憋坏了”。

随着欧洲疫情严重,“七阿姨”上周再去诊所时戴了口罩。没想到,在下车后,一个在公交车站候车的年轻人冲她大吼,并跟着她足足吼了五六声,“七阿姨”愣了片刻才发现对方是在冲她喊“Asian Virus(亚洲病毒)”。

类似的情况在当地很多华人身上也发生过,一个年轻人在地铁中冲“七阿姨”的一个朋友喊“Corona Virus(冠状病毒)”。在纽伦堡居住的“Jojo” 戴口罩去超市购物,被人走到身边,大声发打喷嚏的声音。“胜燕在德国”所在的慕尼黑是德国疫情重灾区,当地华人曾因为戴口罩被打,因此她戴口罩出门时要在外面裹着围巾。

尽管遭遇言语攻击和歧视,但当地华人之间相互提醒,特殊时期不要发生争执。因此“七阿姨”前天再次戴口罩出门时,为了隔离语言攻击,不被激怒发生过激行为,她特地戴了特大号降噪耳机:“这样别人骂我也听不到了”。她专门拍了视频发在小红书,提醒其他德国华人小心。


疫情下德国民众态度巨变,小红书用户:曾戴降噪耳机隔绝骂声

但“七阿姨”介绍,由于她所在的公司严禁工作场合的“政治”和“歧视”话题,同事们对她始终十分友善,让她颇感温暖。绝大多数德国民众也是理性、友好的态度。她同事被人言语攻击时,地铁上一位老人立刻站出来说:“你不能这么说她,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华人终于敢“明目张胆”戴口罩了

“七阿姨”介绍,和亚洲国家的“全员口罩”截然相反,欧美对口罩接受度很低。尤其是德国,不戴口罩是 “非常顽固的观念”。她的同事们多次告诉她:口罩是没用的,勤洗手就可以了。她的家庭医生也告诉她:口罩是病人戴的,而病人就不该出门,如果出门就不要戴口罩。

在“七阿姨”看来,德国人对口罩的态度与他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有关。大部分德国朋友都认为,新冠比较类似普通流感,并不危险。即使在意大利疫情严重后,大家仍然觉得是“严重点的流感”,疫情蔓延,只是因为部分人群体质不够强健。

疫情下德国民众态度巨变,小红书用户:曾戴降噪耳机隔绝骂声

但默克尔的电视讲话对德国民众的态度改观很大。德国一些服务行业已经有所改变,在德国疫情最严重的北威州网友“飞7531”,在讲话后第二天去药店买药,发现店员戴上了口罩,店内还设置了一米间隔的排队线。“七阿姨”也注意到,法兰克福DHL快递员戴上了口罩。

居住在科隆的网友“炭炭在德国” 说,她身边的德国人觉得戴手套就是极限了,“不戴口罩是德国人最后的倔强” ,但从昨天起,也零星有人戴上了口罩。

“七阿姨”说目前法兰克福街头仍几乎看不到戴口罩的当地人,但明显感觉到大家对戴口罩的人不再抵触。许多华人这两天纷纷在小红书晒出了戴口罩出门的视频。

留守德国,不给祖国、家人和自己添麻烦

随着疫情严重,原本淡定的德国民众也纷纷涌入超市。3月以来,在小红书,德国地区用户关于疫情中的海外生活内容的发布量比2月提升了200多倍,“德国囤货”和“德国超市”成为德国地区用户在小红书的热搜词,“厕纸”短缺也成为了发布热点。但“七阿姨”介绍,德国食品供应并不缺少,大家虽然囤货,但心态总体还算淡定。

除了交流超市囤货经验和各种抗疫小技巧,越来越多德国华人在小红书分享疫情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跑步锻炼,宅家读书,到自制美食,郊野散心。“七阿姨”记录下她家楼下咖啡馆,从座无虚席到空空如也的过程,尽管德国政府规定餐馆和咖啡馆可以营业。“小小的咖啡馆,是观察德国的窗口。”

疫情下德国民众态度巨变,小红书用户:曾戴降噪耳机隔绝骂声

也有许多华人展开了是否回国躲避疫情的讨论。慕尼黑的“郭郭”说,虽然妈妈一直催她全家回国,她还是决定留在德国,理由是“不给祖国添麻烦,不给家里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添麻烦。”她身边的华人朋友也大多是类似选择。

“七阿姨”介绍说,无论是德国当地人还是华人,对德国的医疗资源都非常有信心,大家认为“即使感染,也会治愈。”因此相比漫长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旅途,留下来是更明智的选择。

“七阿姨”经常在小红书记录自己生活遇到的各种小故事,她也希望德国华人们不仅只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有困难也发布出来,华人们相互帮助,相互出主意,共度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