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学生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柳州警方破获多起以此类手段行骗的案件,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的几名男子,混入学生、家长QQ群,冒充老师,以需缴纳学费、课本费等为由,对学生和家长实施诈骗。柳州警方经过严密侦查,悉数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自疫情发生以来,柳州警方破获了多起类似诈骗案件,警方揭秘此类案件的诈骗伎俩,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

混入家长群冒充老师行骗

2020年3月5日,柳城县公安局接到多名群众报案,称有人趁疫情期间学生无法到校上课,冒充老师诈骗学生家长课本费。柳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开展侦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为柳城县马山镇马山村人韦某,周某和兰某等人。

潜入学生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柳州警方破获多起以此类手段行骗的案件,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

2020年3月9日下午,办案民警在柳城县大埔镇白阳广场将涉嫌诈骗的韦某,周某抓获,缴获作案手机5台。随后,民警于3月10日,又先后在柳城县和柳州市分别抓获了同案的犯罪嫌疑人玉某和兰某。

经审讯,4人供述了作案经过。他们发现学生疫情期间都是在家上网课,学生、家长无法与老师见面,于是产生了诈骗念头。他们注册QQ号后,从添加好友群里搜索“学生家长群”等字眼,进群“潜水”观察几天后,就把自己的头像及昵称改成与老师或班主任一样的图片信息,在群里发送诈骗通知:“全体成员,因为疫情紧急上级要求提前交学费,各种资料作业费用200,各科目费用100,打印和复印费用30,其他费用220(共550)先交提前预定的学费……随后附上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收款。几人以此方式进不同“学生家长群”实施诈骗,前后累计骗得2万余元。

潜入学生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柳州警方破获多起以此类手段行骗的案件,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潜入学生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柳州警方破获多起以此类手段行骗的案件,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民警审讯犯罪嫌疑人

目前,几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揭秘诈骗伎俩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全国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冒充学校老师,以疫情防控推迟开学、方便家长交费为由,以收取新学期学费、教材费、网上教学培训费等为幌子对学生和家长实施诈骗。柳州警方加大了对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和打击,已破获了多起类似案件,在这些破获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诈骗伎俩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主要步骤是:

第一步是混入班级群。诈骗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骗子便冒充某学生家长,申请后便可进入。

第二步是伪装,潜水观察。骗子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没有挨个核实。然后骗子便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包括上下课时间,说话的口气以及各个家长的情况等等,观察一段时间后,骗子便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修改备注名。

第三步是发布通知、二维码,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利用班主任上课、休息的时间下手,发布假的收费通知,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缴费,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警方提醒注意防范

骗子套路多,老师、家长们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避免受到侵害。

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可通过以下做法防范:一是要进行身份查查验。各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并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二是如果接到收费的相关通知时要注意辨别。如遇班主任或老师在群内发布收费通知,学生家长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其正冒充老师行骗。学生家长应通过官方渠道与校方和老师谨慎核实,还可以通过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如若被骗。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报警。学校方面若发现该类诈骗行为,也应第一时间提醒学生及家长注意,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