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患者可以看貝克的認識行為療法相關書籍嗎?

德克-諾維斯基1


沒有用,極難起效。

即使認知理論的邏輯是正確的,你也同樣無法辨別何為合理信念、何為不合理信念,這與具體情景有關,而沒有統一的教條。

什麼叫合理、什麼叫不合理?評價是否合理的標準又是什麼?如果符合科學規律的是合理的,那首先,你得知道心理的定律是什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正確的,才可能有效,單純的認知理論是無法讓你瞭解這些的。

另外,早期的認知治療,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以艾莉斯(就是那個ABC理論、REBT療法)和阿倫貝克為代表,主要信念就是認知可以影響情緒,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實是情緒、情感因素干擾了認知,而不是認知,掰過去,就完事了。以抑鬱症和強迫症為主,看似是認知的問題,比如阿倫貝克提出的各種東西,但事實上是這是結果,是某些更根本的深層因素導致大腦會產生相應的思維,道理上對不對是很明顯的,但會自動產生。單純的在認知層面調整,只是海市蜃樓,最後呢,在邏輯、理性層面構建一套“正確”的看法,但要麼是這套認知系統還是改變不了低層皮下組織的反應而無用,要麼是自以為的一套合理看法遮蓋了“真正的體驗”而適得其反,短期效應有可能緩和一下,就像聽個成功學課程、打個雞血、或自我暗示,一時興奮,未解決的衝突從未真正解決,認知治療卻成了掩蓋問題的方式,早晚會捲土從來。所以經常說什麼復發,事實上是把問題一時壓回去藏了起來。

而強迫症本身就具有陷阱性,你所根深蒂固信奉的可能不是正確的真理,而是就是問題的根源。是認知系統的東西形成一種屏障,遮掩了後面的軀體記憶,而這些被遮掩的心理內容就構成了“症狀”的來源。往往是未整合的童年創傷性體驗,無視這些東西,而構建正確的認知系統,遠遠解決不了,這也是強迫症無法根除的原因。你會傾向於相信錯誤的東西,因為符合被植入的信念標準,而對正確的東西嗤之以鼻,因為違反你腦子裡乃至整個文化系統的觀念,這是問題的根源。而專業人員,不明就理,想當然改變自動化思維,以為正確,就瞭解了,事實上,時至今日,依然沒有,只是鸚鵡學舌,照本宣科。

不是說認知的改變不重要,正確的認知僅僅是起步和基礎,而且早期的認知遠遠不能讓你“柳暗花明”。只有認知系統與你的內隱記憶,軀體所存儲的事實相符,才能帶來一線曙光,才能帶來真正的修通和整合。否則只是把一切掩蓋的更深。

認知治療是自上而下的,而強迫症、抑鬱症通常是自下而上的根源,是自以為正確的東西,阻礙了情感、創傷的力量的表達,才演化了症狀。

沉迷於認知,而傾向於忽略情感體驗,就是現代人焦慮和抑鬱的根源,而其中以強迫症為最甚。問題是時代造成的,而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樣帶有時代的色彩,結果就是解決問題的理念,和製造問題的根源是一脈相承,同出一轍,源於同一種傾向、同一種信念。

如果傾向於認知體系,可以越過早期的認知治療,而參考第三代認知行為療法,比如MBCT、DBT、ACT,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正念、情緒、關係的因素,相對而言,更完整、更全面。

強迫症的重點是生來就學會了否認情緒,基於教育模式!而那些不被允許的、被禁止的、或過於極限而不能體驗的創傷,就成了製造被稱之為“症狀”的根源。

而唯有被分裂、排斥出意識的創傷和情感體驗被整合,才能徹底清除強迫症,其他一切都是應對方案,而不是消除問題。




psymind


可以看。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貝克是認知行為療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認為,不良的情緒和行為是由不良的認知引起的。

他提出了 5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1)識別自動性思維;2)識別認知性錯誤;3)真實性驗證(認知治療的核心);4)去中心化;5)憂鬱或焦慮水平監控。從應用實踐來看,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心理疾病是有它的獨特功效的。

強迫症是一種典型的心因性心理疾病,患者不能自控地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不僅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還使得患者的社會功能嚴重受限。對於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心理輔導:建立良好諮訪關係,取得強迫症患者充分信任,幫助患者瞭解相關疾病知識,建立治癒信心。2.重建認知:打破原有非適應性認知結構,使患者領悟焦慮不安情緒與強迫之間的關係,發展新的、有適應性的認知,打破惡性循環。3.行為改變:通過領悟、面對、作業、訓練等技術引導產生建設性行為並加以鞏固。4.重新評價:強化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重新評價自我效能。在這些內容中,第一項很關鍵。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真正起到治療作用的恰恰是治療框架下的治療關係。

市面上關於貝克認知行為療法的書籍不少,患者可以買來看,多瞭解自有好處。但是如果想治癒自己的強迫症,最好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這有一比,就如同國宴大廚寫的菜譜,你學著怎麼一筆一劃地做,都不是那個味,因為你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單單是菜譜裡寫個“食鹽少許”就能把你折騰得夠嗆。


心理專家劉愛民


強迫症患者可以看貝克的認知行為療法相關書籍嗎?

首先,你問出這個問題,就帶給我一種強迫症的味道,強迫症總的來說,心理上就是在要做與不要做,控制與反控制中消耗自己。

其實如果你有足夠的能量,是可以通過自己看書來解決問題的,但是認知行為療法有較多的思維頭腦層面的工作,這適合有能量的人去做,如果你的強迫症已經使你身心俱疲,看這樣的書可能會雪上加霜。

建議可以考慮心理諮詢,在諮詢師的幫助下,認識瞭解自己,理解接納自己行為背後的動力,消除強迫產生的根本原因,強迫症就會慢慢消除。當然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你可以尋找信得過的心理諮詢師,讓諮詢師陪伴你完成這個過程。


花花牛心理


強迫症患者可以看貝克的認識行為療法相關書籍嗎?

貝克提出了認知行為療法,極大地推動了心理學的發展,至今,以美國為代表的的歐美國家還是沿用這個技術。

強迫症患者肯定有某些不合理認知,認知行為療法是有意義的。但有不足,不足的最大點是認知行為療法沒有看到強迫症患者的條件反射,即自動化思維,認知有所轉變,覺得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合理,但到了那個環境,就會控制不住,焦慮自動出來。即便認知改變,但到了這個環境,焦慮一出來,就會單向思維,症狀依舊在,發作照樣進行。

所以既要看到強迫症患者的不合理認知,還要看到自動化思維,更要看到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個性,只有從三個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