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不会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是否是其他国家相继退出的一个开端?

可爱365


也许老美与加澳暗中勾连

让加澳两国挑头

坏日本的好事

一但疫情未缓解

美国就坡下驴

顺势也退出

日本奥运会就黄了

故,日美依然交好

加澳成了替罪羊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晴天霹雳!如果因此产生连锁反应的话,国际奥组委和日本方面不得不为傲慢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直以来,国际奥组委都在打擦边球,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表态奥运延期,也不提出有效的建议。而日本方面,更加是坚持奥运如期举行。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投入太大了,日本方面想借东京奥运向全世界展示其国家文化、历史和创造力,以迎来经济复苏。国际奥组委也需要处理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毕竟延期带来的影响也不小。

只是相对于这些来说,参赛国肯定是以人为本,必须慎重考虑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

所以加拿大方面直接表示如果日本不推迟举办奥运会,将不会派运动员参加。而澳大利亚方面也有同样的意思,即是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澳大利亚也不参加东京奥运。

从这意思来理解,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并非不参加东京奥运,只是不会参加2020年7月份如期举办的奥运会。毕竟目前全球疫情越来越严重,想要有效控制,似乎还是未知数。

不过,这种表态方式,肯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也难免会有跟风者。特别是有些条件不够充实的国家/运动员,本就是贵在参赛,没有夺牌的希望,那或许干脆不参加了。与其去东京凑热闹、冒风险,还不如好好待着。

对于这样的困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终于低头了,其表示如果不能以完整的形式举办东京奥运会,将不得不考虑延期。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也公开表示,将确定东京奥运会命运的最后期限定为四个星期内,而且正在考虑推迟奥运会的方案。

据此来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声明,或许会成为导火索,东京奥运延期举行,恐怕是在所难免啦。

如果国际奥委会和日本方面再顽固坚持,肯定会引起更多的国家/地区声明要退出东京奥运,谁也不敢拿运动员的生命来开玩笑。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东京奥运延期举行,才是最佳选择。当然了,这关键的核心还是在于疫情的发展情况。虽然距离东京奥运开幕还有三四个月,但也很难确保疫情会真正得到有效的控制。

即使有再大的损失,也不能因如期举行带来更多的伤害。


常梦长乐


根据目前欧洲各国疫情控制的情况,东京奥运会能够如期举行的可能性不大。最近,国际奥委会也如开执委会,大多数人也都倾向于奥运会推迟,而不是取消。


加拿大、澳大利亚只是确定无法7月份参加东京奥运。

受疫情的影响,澳大利亚奥委会表示:代表团无法于今年7月集结参加东京奥运会。因为选手无法参加正常的集训,更不能保持参加奥运会时的竞技水平和状态。因此,澳大利亚奥委会负责人卡罗尔直接让本国运动员准备2021年参加奥运会。这个消息只是说明他们无法在7月份参加,而是寄希望于奥运会推迟,并没有打算完全退出。那么,澳大利亚、加拿大退出之后,其他国家是否会选择退出呢?

中、美、俄三大夺金大户的态度,影响奥运会的参赛规模和质量。

虽然奥运会是否如期举行、延迟都是由国际奥委会来做出决定。但作为奥运大家族中的夺金大户,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对于奥运会的参赛规模、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目前央视新闻报道的消息,中国队已经拿到了大部分奥运项目的参赛资格,对于一些奥运资格赛并没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在疫情控制、备战奥运训练计划方面,中国是目前所有国家中做得最好的。假设在疫情完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相信中、美、俄三个体育大国谁都不会冒着生命威胁的情况下,让运动员参加奥运比赛。最大的可能仍然是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觉得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退出,其他国家会退出4年一届奥运会吗?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骑马寺的少年


你好!随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宣布退赛,其他国家是否跟进,我的观点主要还是看疫情的全球演变以及中俄英美法的五常大国后续态度如何。

一、看看奥运会历史上宣布取消的记录

第一次:1916年,柏林奥运会,取消原因是一战

第二次:1940年,东京奥运会,取消原因是二战

第三次:1944年,伦敦奥运会,取消原因也是二战

如果这次随着其他国家宣布退赛将会成为第一次在和平年代取消奥运会的新纪录,同时也会成为举办国第二次取消的新纪录。

如果其他国家跟进造成奥运会取消,无论是从经济上的打击,还是国民的参与热情看,无疑都是一种损失,毕竟前期的巨额投资和长线宣传都要付之东流。

安倍晋三曾经说:我想让奥运会成为扫除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触发器!不管是取消还是延迟这个目的估计难以实现了!

二、如果其他国家跟进就会给日本政府名正言顺的实施奥运会延迟方案

如果全球疫情的演变越来越严重,疫情的防控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类似意大利这种疫情相对严重的国家,无法参加奥运会的可能性也很大!毕竟运动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比什么金牌银牌的为国争光显然没有更重要的。

如果其他国家跟进,日本政府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推迟奥运会的举行,估计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也回变小,毕竟目前的情况已经是属于不是完整的奥运会,也算是符合日本首相说的延迟条件。

而且,日本奥组委,日本政府简直长出一口气:“这下延期终于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三、其他国家是否跟进宣布不参加关键还是要看奥运会的奖牌榜大国

我们看看历年奥运会奖牌榜的大国中,俄罗斯由于兴奋剂事件已经是早早不能参加了,意大利的目前疫情情况,估计也会有心无力,疫情防控才是第一位,很有可能也会缺席。另外德国法国的后续情况跟疫情防控情况关系较大,还要看后面的情况,至于日本就是本国奥运会无需苏考虑。

那么,后面主要其实还是要看看中美两个大国的态度!

至于美国,特朗普接受采访说:安倍认为延迟或中止奥运会是很重要的决策,日本并没有决定好要怎么做。

而中韩两国外相则已经变态支持日本的“完美举办”奥运的方针政策!

如果其他这些主要国家有宣布不参加奥运会,日本政府鼓励就会正式宣布延期推迟的决策和方案。

总之,是否会有其他国家相继跟进关键还是要看事态的演变,不管是取消和延迟日本的损失都是巨大的,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醉井观商


在新冠肺炎疫情已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日本东京奥组委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操碎了心。虽然东京奥组委向各参赛国保证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安全,但还是有很多国家持不信任态度。近几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先后宣布不再参加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但他们都赞同奥运会延期举行。

澳大利亚奥委会宣布退出今年奥运会

其实话说起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国家因为流行传染病而拒绝参加奥运会。不过在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而拒绝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事件一点也不少。

1904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市举办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的第三届奥运会,不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参加本次奥运会,这使得本届奥运会成为历届奥运会中规模最小的一届。关于为什么很多国家没有参加这次奥运会,其原因令人啼笑皆非,那就是——太远了!!!当时世界上的奥运会参赛国大部分来自欧洲,而欧洲与美洲之间远隔大西洋,而圣路易斯是又地处美国内陆地区,路途遥远,地方偏僻。在当时那个只有轮船和火车的时代,去一次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路费高的惊人。包括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都没有参加。

1948年国际奥组委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首届奥运会,使得自1936年中断了十二年之久的奥运会得以延续。不过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德国和日本作为策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轴心国,其参加奥运会的身份和地位自然十分敏感,经过一番争论,日本和德国最终被禁止参加这一届奥运会。

战后的德国也无力参加奥运会

1952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办了奥运会历史上纬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这一届奥运会重新接纳了日本和德国。但是在对德问题上,国际奥组委原本打算让德国以一个统一国家——联邦德国(西德)的身份参赛,但是这遭到了民主德国(东德)的拒绝。经过了几轮协商仍没有结果,最后不欢而散。民主德国(东德)则拒绝参加这一届奥运会。此外,在本届奥运会里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这参加了这届奥运会。

1972年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市开幕,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的慕尼黑惨案,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杀害。这次事件显示出了德国安保体系的重大漏洞,出于这个教训,以色列代表团提前退出了这一届奥运会,没有再继续参加任何项目。

1980年的莫斯科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美苏两国冷战在体育方面的表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单边主义行动,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一时被推向了风口浪尖。1980年,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但是仍未有撤军的打算,于是在当年召开的奥运会上,美国、中国、日本、联邦德国等众多国家拒绝参加这一届奥运会,最终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仅有80个。令人难忘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奥运会吉祥物Misha熊流下了一滴伤心的眼泪。

到了1984年,轮到美国的洛杉矶举办奥运会,作为反制,苏联、民主德国、朝鲜、越南、匈牙利、保加利亚等16个社会主义国家拒绝参加本届洛杉矶奥运会。不过苏联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在洛杉矶会发生可预见的反苏暴动。

综上所述,除了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奇葩理由外,很多国家多是出于政治和安全上的原因而拒绝参加奥运会,再回头来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不参加今年的奥运会,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


亮郎才不尽


灾难当前,但是倔强的日本从来没有动摇过要办奥运会的决心,可是如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表态或许会让日本的坚持不得不瓦解。3月23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如果东京奥运会最终没有延期的话,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将正式退出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个消息足以让日本组委会不担心了。

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了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开了头,这是日本最头疼的地方,如今已经不是日本要不要坚持,或者他们能够动员奥委会冒险陪他们玩了,甚至连此前媒体建议的空场比赛,视频直播都成为了空想。从这两个国家开始,因为灾难的蔓延和爆发,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宣布奥运不延期,他们将退出奥运会的决定,而他们的退出不是奥组委可以拒绝,也不是日本可以拒绝的,作为主办国,日本只能无奈的接受。

日本还会不会坚持办奥运会?

就当下的情况,日本想让东京奥运会如期进行的可能性并不大了。运动精神和奥运精神诚然神圣,可是在人身安全面前,它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所以如上文所说日本可以坚持办,参赛国可以选择不来,如果其他国家不来参加,那这个奥运还有什么意义呢?日本想达到的目的根本实现不了,他又何必坚持呢?所以个人认为日本不会在坚持如期举行奥运会,延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如果自己玩,坚持举行,前期投入250亿美元,如果取消,日本预计带来的1190亿美元的收入将会泡汤,所以精明的日本人会选择妥协,毕竟延期,总比这些钱要没有了更强,不是吗?其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退出,对于日本的民众来说算的上好消息,当越来越多的国家退出,日本就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抗灾难上了。


东球弟


对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表态,我认为应该给予尊重,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就要看接下来日本方面和国际奥组委方面的怎么说了。

第一,关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奥组委的表态


目前,疫情在全球继续肆虐蔓延,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和负面影响,作为发达国家和G7集团一份子的加拿大奥组委宣布了,如果2020东京奥运会不延期举行,将不参加,随后澳大利亚奥组委也宣布,由于运动员们在不同国家备战和训练,在眼下的形式下组建国家队很难,所以如果不延期就无法参赛,并已经告知运动员们准备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的打算。

对于此事,我认为首先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生命诚可贵,在如此情况下也有国情原因,即便不参加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作为G7同一个集团中的国家,加拿大打响第一枪不给日本面子,或许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日本和国际奥组委是签了对赌协议的,任何一方提出取消或者延期都算是违约,所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站出来逼宫,其实是站在了日本这一边,给了日本台阶下。奥运会早已不是真正的不参与政治的体育赛事,利益交错,这两个国家这么做也是在倒逼本届奥运会延期吧。

第二,会不会成为其他国家相继退出的一个开端?

今年夏天本是体育大年,有欧洲杯和美洲杯,还有奥运会,但是由于疫情影响,目前前两个大赛已经推迟到了2021年,奥运会截至目前还没有延期,但是外界压力大,日本已经和奥组委一起商讨在不取消的情况下延期的可能性。确实,现在的情况下要正常开,很难。我认为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是要看日本和国际奥组委最近的表态,如果依旧咬定不肯延期,或许会有不少国家选择退出,迫使奥运会不得不选择推迟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表态已经有足够的代表性,未来4周之内相信会有答案。


一言不合聊个球


一层激起千层浪,东京奥运会恐无人参加!

据今日俄罗斯新闻网23日报道,澳大利亚奥委会(AOC)表示,鉴于国内外疫情不断变化的情势,澳大利亚团队今年夏天“无法集结”参与奥运会,会为接下来的2021年准备。而在此之前,加拿大也宣布会退出今年的奥运会,看来在这个疫情当下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健康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第一要素。其实小马哥觉得,这也是大势所趋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宣布退出奥运会的,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1,东京奥运会如期开幕已不可能

我们都知道,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来势汹汹,现在已经席卷全国,几大体育赛事联盟都已经受到影响,NBA停摆,欧盟的足球也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聚集性的体育赛事不可避免的需要延期或者取消,奥运会也一样,像这种涉及全球的体育盛世会吸引各国都来参加,但是这个时机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一旦控制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过大的感染危险。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亚相继推出,这也是体育强国的一些信号,那就是疫情面前,健康才是第一位,预计接下来美国西班牙这些体育强国也有可能退出,中国这边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不过相信也会以运动员的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这真的是体育界的一大损失啊,唉!!!


小马哥说篮球


近日在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下,许多奥运预选赛的被迫推迟或取消,随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退出东京奥运,在未来时日,会有更多的国家退出“如期举办”的东京奥运。

奥运“圣火”虽然顺利抵达日本,日本国内民众对“如期”举办奥运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日本政府也信誓旦旦的“在保障人员安全健康的原则下”顺利举办奥运会,但新冠肺炎病毒的蔓延趋势,给东京奥运能否如期举办划上了问号?



3月22日,加拿大奥委会和残奥委会官方发布声明:加拿大将不会派队参加今夏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

3月23日,澳大利亚奥委会全体执委一致表示:由于选手们不能保障正常训练,代表团将无法在今年7月集结;澳大利亚已通知选手,提前做好奥运会延期一年的准备。也就是说,东京奥运会如果在7月份如期举办,那么澳大利亚不会派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

针对当前的局势和潜在的危机,国际奥委会已经与东京奥组委以及日本政府就眼下疫情形势对东京奥运会将要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如期举办、推迟举办、取消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表示:“有信心在未来4周内作出评估”。同时强调:“取消2020年东京奥运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不能帮助任何人。因此,取消东京奥运会不在议程上”。国际奥委会的态度显而易见,就是不可能取消东京奥运会,要么如期举办,要么延期举行。



日本政府也随着加奥两国的退赛,国际奥委会的态度,此前一直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安培首相就表示:延期举行东京奥运会也是可行的。其实即使安培首相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按照目前的疫情情况来看,也没有多少国家会参加的;一个没有观众的奥运会,一个没有国家参加的奥运会,还有必要如期举办吗?大量的投入是为了成功的举办,只有成功的举办奥运会才有可能收回前期的投入,没有国家参加,没有观众观看,没有转播收入,没有赞助商,还有如期举办的必要吗?



日本选择如期举办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收回成本,而大部分国家为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选择的是延期举行,日本要是一意孤行的执意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那么面临的不仅仅是空场比赛这么简单,而是将会有更多的国家会退出参加东京奥运会。虽然这样一来,似乎对运动员极不公平,毕竟多年的努力会付出东流,但相比于健康和生命来说,失去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又算得了什么?


涉足篮球吧


在这里清水哥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决定东京奥运会是否如期举行的不是东京奥组委和日本政府,而在国际奥委会,也就是说,即便东京奥运会即便如期举行,但如果国际奥委会不同意,召开也是白搭,应该说,本届日本国际奥委会应该是凉凉了。

就在上个礼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确表示东京奥运会将如期举行,新冠肺炎在可控范围之内,日本奥组委主席前首相森喜朗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之前,他是不会戴口罩的,日本政府上上下下也多次声明,新冠肺炎在可控之中,而且在逐步下降,将绝对确保确认感染人数不过千,但话音未落,截至3月23日9时,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101例,累计治愈215人,累计死亡41人。其实从根本看,日本政府实际上,也已经认为东京奥运会已经无法举行。根据民意调查,日本75%民众已经认为东京奥运会已经没有举行的必要。日本政府在今天表示,东京奥组委可以接受延续或者隔年举办。这是安倍首次表示延期,但绝不接受停办。

目前,最反对东京奥运会举办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的理由是东京疫情在可控范围,还有就是如果延期或者隔年举办会极大挫伤运动员的积极性对他们不公。而实际上,国际奥委会反对东京奥运会延期,还是因为国际奥委会资金问题,四年一届的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唯一的收入来源,一旦延期或者延期巴赫的钱包恐怕要瘪。这才是巴赫一在坚持举办的主要原因。所以巴赫明确表示已经售出的门票一律不退。实际上无论延期还是隔年举办受损失最大的都是日本政府。

可以说,随着疫情的不断提高和蔓延,欧洲和美国的大爆发。实在是日本政府胆战心惊。如果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全世界潮水般涌来。万一有几个新冠肺炎,日本就是世界疫情中心,来的人都能隔离了吗?日本政府现在进退两难,就好比在火上烤一样,现在加拿大,挪威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不会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不仅开启其他国家相继退出的一个开端,也算给日本政府一个台阶,给安倍一个合理的借口,你不来,不是我不办。也算间接给国际奥委会施加压力。

根据计划,东京奥运会将在7月24日举行。从目前来看,即便日本控制住新冠疫情(做的比中国完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未必敢如期参加,如果运动员不参加,奥运会就失去了他的意义。现在已经有两个国家已经退出,其他国家大概也许相继退出的。中国会给安倍一个面子。会在东京宣布延期以自动不参加。安倍晋三最大庆幸在于他无需背锅,责任是天灾和国际奥委会。

加拿大,挪威和澳大利亚算是给了日本政府一个台阶,日本国内的反对声能够少一些。可以说,延期已经是日本唯一的一条路了。在此之前,奥运会自举办以来,一共有三次取消。1916年,柏林奥运会,原因:一战。1940年,东京奥运会,原因:二战。1944年,伦敦奥运会,原因:二战。如果此次停办,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疫情而停办,奥运会五大龙头,俄罗斯肯定不会去,意大利和德国因为疫情肯定也不能去,其他国际就是打酱油,关键是中国和美国的态度、两国的态度虽然重要。如果谁都不去,中美两就算去也没意义。本届奥运会必将延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