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停不下來,會出很大問題

作為社會文化現象,權威就需要通過一些儀式來顯現。比如鼓掌,就含有這個意思。說起來,鼓掌比起跪拜磕頭,更具有現代性,也要文明得多。但古時的下跪磕頭以次數論,而鼓掌的熱烈程度,掌聲大小來以量化,就只能以鼓掌時間來衡量。可是,鼓掌到底多長時間才算熱烈呢?沒有一定之規。如果出現掌聲停不下來的情況,那問題可就大了。

在前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一書中,就講了一個掌聲停不下來的荒誕故事:

在莫斯科省,區黨代表會議正在進行。主持會的是接替不久前入獄的前任的新區委書記。在會議結束時通過致斯大林的效忠信。不用說,全體起立,在會議進行過程中每當提到他的名字時大家都要一躍而起,全堂起立。在這個小禮堂裡,“掌聲雷動,轉變為經久不息的歡呼”。

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依然是掌聲雷動,依然是經久不息的歡呼。但是手掌已經發疼了,但是抬起的手臂已經麻木了,但是上了年紀的人已經喘不過氣來了,但是連那真心誠意崇拜斯大林的人也已經感到這種狀況蠢不可耐了。然而,誰第一個停下來呢?

那個站在臺上剛宣讀過效忠信的區委書記本可以這樣做。但是他是剛上臺的,他是來接替入獄的前任的,他自己也害怕呀!要知道在這裡,在會場裡,也有內務人民委員會人員站在那裡鼓掌,他們注視著誰第一個住手……

於是在這個不知名的小禮堂裡,在領袖不知道的情況下,掌聲持續了六分鐘、七分鐘、八分鐘……

他們完蛋了!他們活不成了!他們已經停不下來了,直到心臟破裂倒在地下!在會場後排,在人堆裡,還可以稍稍耍點滑頭,拍得少些,不那麼使勁,不那麼狂熱——但在主席臺上,在顯眼的地方怎麼辦呢?

本地造紙廠的廠長,一位獨立不羈的堅強的人,站在主席臺上,明知道這個局面的全部虛假性,明知道大家陷入了絕境,但也在鼓著掌!九分鐘!十分鐘……他愁眉苦臉地望著區委書記,但那個人卻不敢停下來。

發瘋了!大家都發瘋了!區委會的頭頭們懷著微弱的希望面面相覷,但臉上做出興高采烈的樣子,他們將繼續鼓掌,一直到趴下,一直到用擔架把他們抬出去……

但是,造紙廠廠長在第十一分鐘時恢復平常辦事的神態,在主席團裡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於是——啊,奇蹟發生了!全場那種欲罷不能的難以形容的熱情跑到哪裡去了?大家同時在同一擊掌聲上停止了,也都坐下來。他們得救了!

造紙廠廠長當夜被捕。完全以別的理由,很容易地就給他搞上了個十年。當他在第206頁(最後一頁偵查筆錄)上簽名以後,偵查員要他記住:“永遠不要第一個停止鼓掌!”

掌聲停不下來,會出很大問題

永遠不要第一個停止鼓掌!

不停止鼓掌,會出大問題!

第一個停止鼓掌,則要倒大黴!

你想到了什麼?你又看到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