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A黨員在公司年檢中扛起“硬核”擔當

VAMA黨員在公司年檢中扛起“硬核”擔當

VAMA年檢現場。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明耀 卿瑜 婁底報道

日前,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簡稱VAMA)首次年檢從酸軋機組拉開序幕,公司黨委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和年檢兩條主線,充分調動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年檢現場作為初心考場,用行動扛起“硬核”擔當,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年檢的第一線。

VAMA党员在公司年检中扛起“硬核”担当

曹延飛在檢查光學路徑。

主動擔當,挑戰自我:曹延飛

消除設備隱患,提高設備精度。這簡短句子成為了年檢中大家最常“見”常“講”的詞語。對於曹延飛來說,承載的是更多的責任,他時刻放在心上,腳踏實地去詮釋,展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盡職盡責的使命擔當。

激光焊機是酸軋機組中最核心、最精密的設備部件,焊機檢修也是這次年檢中最關鍵、最棘手的檢修項目,曹延飛主動站到了“先鋒崗”前。

焊機軌道更換與精度調校、雙切剪更換與精度測試,激光光學路徑矯正及調整測試……曹延飛一絲不苟、身體力行、任勞任怨,帶領檢修人員按照自己事先擬定的“作戰圖”,一個骨頭一個骨頭去啃,一個部件一個部件更換、一項精度一項精度調整與測試。

“老李,百分表針是否歸零?”曹延飛在測試焊機軌道精度時一遍又一遍地詢問著同事。焊機軌道是激光焊機中精度最高的零部件,雙軌間高度差不能超過0.00mm,安裝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高度差。他不厭其煩地調校、測試、再調校、再測試,直到1#-20#軌道數據均為0.00mm對0.00mm,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檢修質量,提高設備精度。

“這次檢修任務強度之大,技術要求之高,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更是一項歷練”。一句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共產黨員的勇於擔當與不懈追求。

VAMA党员在公司年检中扛起“硬核”担当

深夜,譚佐群在現場查看液壓原理圖。

默默奉獻,眼明心細:譚佐群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啊?你已經好多天都沒回來了!”“好的,爸爸今天一定早點回去陪你。”“又騙人,昨天就這樣說,爸爸你是大壞蛋!”……

3月12日21:30,疫情下在家悶得慌的兒子給在年檢現場的譚佐群打來電話。聽到電話那頭帶著哭腔的聲音,他瞬間酸楚不已。年檢以來,他已在現場堅守了7天,每天回到家裡都已是夜深,兒子早已酣睡。

譚佐群是上游機械作業區區域負責人。由於本次年檢人員緊張,他不僅負責液壓、乳化液系統及酸洗、酸再生區域等年檢項目,還要協調軋機區域的年檢項目工作。他所負責和協同的5個年檢項目中,涉及的設備複查,點多面廣、任務艱鉅,各式各樣的設備都要一一檢修,錯綜複雜的管道需逐一更換,現場油汙重、腐蝕性大、環境惡劣。然而,有著10年黨齡的譚佐群不言棄不言苦,也沒有豪言壯語,默默蹲守現場,化身為年檢的技術“排頭兵”。

“劉工,辛苦你來一趟,以專業的角度幫我查看一下防護措施”。精益求精的譚佐群,在組織人員做好並檢查完支撐輥平臺(此區域屬特級動火區域)漏點補焊項目防護措施後,立即電話求助EHSS消防安全工程師劉育新。所有安全措施確認後,他立即投入檢修任務,拆卸螺絲、指揮吊裝、沖洗油汙、焊接管道……

年檢工作,該百密而不可有一疏,各方面都要仔細考慮到位。譚佐群就是如此,對自己負責的每一項工作都很較真,每項工作都力求完美。

3月13日凌晨3點多,在接好潤滑油箱改造項目中的最後一根回油管後,他穿著來不及脫下的防化服,拖著疲倦的身子趕往軋機區域協助工作。仔細查看彎輥油缸及其各路油管,耐心細緻的他發現兩根油管接反了,立即找來圖紙進行核實,並及時要求檢修人員整改。

每天深夜回到家後,他還繼續分析檢修中存在的問題,提前考慮次日的檢修任務。

在譚佐群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該有的姿態。

VAMA党员在公司年检中扛起“硬核”担当

楊建勇與同事正在回裝彎輥塊。

盡職盡責、勇往直前:楊建勇

“職守,人之大義”。這句話,放在有著13年黨齡的楊建勇身上恰如其分,特別是他在本次年檢中盡職盡責、勇往直前、臨危不亂的表現,成為了理解和詮釋這句話的最好註腳。

“軋機S4機架彎輥塊更換與維護”是酸軋機組年檢中最重要、施工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加之之前有相關經驗的同事因個人發展而離職,使得該項目任務更緊、難度更大、困難更多,給負責軋機區域年檢項目的楊建勇提出了較大挑戰。

年檢中,身為技師的楊建勇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比對與分析,發現軋機S4機架相比其他機架,設備老化更大、機架振動更大、劣化趨向更明顯等問題,設備消缺的需求也最為迫切。對此,他將其作為年檢項目中的重中之重,去攻去破去修繕,力求達到“消除設備隱患,提高設備精度”的年檢目標。

彎輥塊的拆除過程中,發現機架內多個螺栓斷裂,這始料未及的異常,完全打亂了年檢項目的排程,加大了工作量,延長了工期。楊建勇不慌不忙、沉著冷靜,立即叫來相關人員共商對策,並及時調整排程、整合資源、改進方案,組織人力加班加點落實措施,自己24小時蹲守現場,與大家合力攻克難關。

3月13日下午2時許,項目進行到最後關頭,試車過程中發現彎輥油缸出現不明原因的漏油。楊建勇不寒而慄,但不一會兒便調整好了心態,重新鼓舞士氣,迅速組織人員開展進一步檢查,最終發現問題癥結並快馬加鞭進行處理。

5個小時後,問題終於解決,試車成功。這時時針已經指向晚上7點,他才感受到疲憊如潮水般陣陣湧來。原來不知不覺,楊建勇已經在現場連續摸爬滾打40多個小時。

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和精神支撐著他如此忘我地投身工作?楊建勇用了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給予回應:“黨員不分場合,立足崗位、敬業奉獻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在這次年檢中,像曹延飛、譚佐群、楊建勇這樣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共產黨員還有很多,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戰鬥員、急先鋒。他們懷著“為公司全年完成經營目標提供可靠的設備保障”這一共同目標,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