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該接觸遊戲嗎?

落木瀟瀟165


【導語】學生接觸網絡遊戲,自身自制力低,很難抵住誘惑,最終浪費金錢,耽誤學習,是一件讓所有家長都很頭疼的事!

先讓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1

2020年3月20日某視頻平臺報道:近日,江西上饒,一名10歲小學生在用爸爸手機上網課期間,偷玩遊戲多次充值並刪除扣款記錄,花費共計1萬多元。爸爸發現後為教育孩子,罰他抄寫數字,從1一直抄到1萬多。目前,家長正與遊戲公司協商退款。

案例2

2020年3月17日某視頻平臺報道:河南新密,10歲的小強沉迷網遊,偷偷將媽媽4萬多積蓄拿去充值,直到被媽媽發現,才認錯稱自己充了2萬多,還給同學充了1萬多。媽媽抹淚稱,平時背1袋水泥才賺1元,這些錢得背4萬袋水泥。目前,遊戲公司已退回2.4萬。

案例3

2020年3月15日某視頻平臺報道:河南新鄉,一名7歲男孩用爺爺手機上網課,課餘時間玩遊戲4天充值1.3萬。爺爺有慢性病,去買藥時才知道卡里僅剩十餘元。因遊戲是在手機商店下載,其姑姑致電手機客服,客服表示這種情況符合退款流程,需提交證明材料,審核通過就會退錢。

案例4

2020年3月12日某視頻平臺報道:近日,東莞一名20歲女生熬夜打遊戲追劇,導致視網膜脫落。據介紹,患者宅在家裡長期用眼,發現眼睛裡有遮擋感,幸好就診及時,經治療視力已經恢復。醫生提醒,在疫情特殊時期,孩子在家上網課也要注意別用眼過度,連續用眼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注意放鬆。

案例5

2020年3月12日某視頻平臺報道:江西上饒,一名13歲少年用手機上網課,課餘時間玩遊戲,3天花掉8萬多元。男孩父親說,因自己手機壞掉未維修,購物時將銀行卡綁定在兒子手機上方便消費,但忘記解綁,沒想到孩子刷禮物、玩遊戲花掉8萬多元,將會先和網絡公司進行協商。

案例6

2020年3月10日某視頻平臺報道:江蘇泗洪一11歲男孩,因打賞主播玩遊戲花光了家裡40萬的賣房款項。孩子父親盛先生說,這錢是他們準備還債的錢,當時聽到錢沒了心都涼了。盛先生目前與遊戲平臺客服聯繫,希望能退回款項,只有1家平臺回覆說要調查。

在3月份這短短的23天裡,在這個視頻平臺裡就有6起學生因為玩遊戲引起的重大事故,沒報道出來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個。

學生在學生時代還是要以學習為主,將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遊戲是非常耗費時間和金錢的

,尤其是遊戲中賬號級別高了以後,在虛榮心與攀比心的作用下,學生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特別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對應的遊戲賬號要升一級,必須花不少時間去玩、去充值,特別是身邊也有同學在玩的時候,是很難讓他選擇放棄繼續遊戲的。

有的管的比較嚴的家庭,學生為了玩遊戲,經常會拿寫作業跟父母做交換,以快速完成作業換來玩遊戲,這樣還是很難規避孩子接觸到遊戲中低俗的網絡詞語,和隨便花錢充值。

還有的家庭裡邊,家長管的特別嚴,孩子會跟家鄉躲貓貓,為了防止他的家長髮現他偷偷的玩遊戲,每天放學後在家裡做完作業之後會偷偷拿著大人的手機來下載遊戲玩一會,在玩過之後會卸載遊戲,每天的生活就是如此的一直重複。

試問,在這種狀態下,還怎麼能靜下心來,好好搞學習呢?上面的這六個案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學生時代玩遊戲,最終帶來的只有傷害,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和學業,還花光了父母的血汗錢,甚至是救命錢!

總結

學生時代,遠離遊戲,把握人生。

學生時代必須拒絕網遊,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認為自己自制能力強,能抵住誘惑,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態,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刻苦學習裡、把美好時光用在積極鍛鍊身體裡、把精力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

繁忙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可以通過培養特長愛好來放鬆自己,譬如:唱歌聽音樂、練習一門樂器、跑步打球、圖書館看書、乾點家務……


三色數碼


雖然有時遊戲很讓人頭痛,但在這個社會環境就算你不想讓孩子接觸遊戲也是不可能的。遊戲廣告,孩子身邊的同學等等無形中都會讓孩子接觸遊戲,既然沒法避免,所以只有正確對待遊戲。

首先,遊戲的還是有好處,有些益智遊戲讓孩子偶爾玩玩,還是很鍛鍊大腦。就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規定時間,或者在完成學習任務後給他偶爾玩一玩,放鬆一下。

其次,的確有些網遊讓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平時家長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溝通,培養他其他興趣愛好,防止他陷入遊戲虛擬世界中。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銀行卡密碼不要讓孩子知道,之前看了很多新聞,孩子知道密碼刷光父母的銀行卡,去找遊戲公司退錢,雖然能退一點,但是也很麻煩。

所以,孩子玩遊戲可以,但是家長一定要監督,規定時間,不能無限制的任意玩,讓孩子健康成長!


Cherry的英語小世界


從青少年的成長角度來講,適度遊戲是緩解壓力的方式,過度遊戲會讓心智還不太成熟的孩子們鑽進牛角尖,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像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這樣的遊戲,很多人在匹配時會遇到小孩子,很多小孩輸了就罵罵咧咧,或者埋怨隊友,贏了就沾沾自喜,滿場亂飄。當然,不排除會有很穩重的小孩,一波操作猛如虎,輕輕鬆鬆帶領全隊上分,但是大部分還是不太穩重的孩子。

其實沒有人反對孩子玩遊戲,畢竟適度娛樂是人們的天性選擇,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一直工作和學習,都想在辛苦的工作和學習之外設法排解,遊戲只是人們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而已。但是畢竟小孩就是小孩,容易被蠱惑,容易認死理,容易迷失自我。有很多孩子沒有良好的自制力,甚至不光放學的時候玩,上課的時候也要偷偷玩。坑隊友事小,耽誤了自己學習才是最不值得的。



黑白為底


適度遊戲益腦,我就在這裡說一下我的經歷吧,初中那會我特別愛玩遊戲,就是外國的3A大作之類的,比如使命召喚,但是那時候沒有中文,英文看不懂,為了能順利的玩下去,我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到了高中,正是因為這個興趣,我的英語分數一直很好。希望這個回答能給你一點幫助


何必費心記得我


如果學生接觸遊戲的話,第一對他的成績會有影響,

第二她的生活健康有影響,學生們對遊戲是毫無控制的,特別是對於青春的叛逆期,他們懵懂的少年無知 ,會因為父母的一些措施而導致與父母反目成仇,最近學生的跳樓事件 ,拿父母的血汗全去充遊戲的,這樣咱們都嗤之以鼻,

那麼這個眾所周知啊,遊戲研發的目的是為了打發休閒時間,而某些同學就把遊戲當成一個任務一樣。那麼當然了,對於,某些學生的話是好的,在閒暇的時候放鬆。拓展眼界,網上交友。學習課本以外的東西都是有很大的好處,嗯,這個需要看自己的自控力,就像最新疫情一樣,大家都出不去,網上學習,有多少學生是安安分分的,直接在課堂上,而且從來沒有切出去打遊戲,所以這個還是要看自己自控力,

還有什麼意見的話可以向我提出。


小狼狗解說


目前,遊戲的種類琳琅滿目,更新換代的速度更令人咂舌。數量如此多,花樣如此新的遊戲卻給孩子們帶來了危害。

1.學生的自制力差。無論是小學生,初高中生,甚至大學生,我們之所以稱他們為學生,就說明了他們的任務是學習。而誰也不能給他們將枯燥的知識變得像遊戲一樣吸引他們。只要粘上游戲,他們的自制力控制不住他們。

2.有些益智遊戲被戴上了開發孩子智力的帽子。學習勞累之餘,可以用來調節神經的方法有的是,不只是益智遊戲可以做到。玩益智遊戲只不過是讓學生接觸遊戲罷了,並且披上了麻痺我們的華衣。

3.從事遊戲行業的精英,誰學生時代沒有網癮?只不過他們是網癮少年中的佼佼者罷了。

4.網癮少年,哪個不是目光遊移,厚厚的鏡片,鼠標手。上課腦子裡想著遊戲,課後玩起來,沒時間做作業。那就只能抄作業應付老師。長此以往,孩子將成了啥?

所以我不主張學生接觸遊戲。讓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是學習,以後成人了,有了自控力了,當然可以玩。




3349努力hard


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到現在長大了都一直存在家長們的心中,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首先遊戲是什麼,是為了娛樂人們也是讓人們無聊時放鬆打發時間放鬆的存在,對於小孩子就是前者,遊戲對小孩子都有莫名的吸引力,孩子為了玩遊戲撒謊騙家長、浪費學習時間、浪費錢財等等,但不得不說遊戲的優點也很多,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從遊戲中學到課外知識放寬眼界,也可以在遊戲中交到朋友,特別是和生活中的朋友一起玩遊戲更可以加深友誼,我小時候大人常說遊戲是害人的東西,我聽到都笑而不語,遊戲從來沒有好壞,而是看使用它的人,你用刀幹了壞事,難道責任歸咎到刀頭上嗎,從2011年英雄聯盟到現在我和朋友還有幾個網友一直在玩,有過歡聲笑語有過嘔心瀝血有過爭吵有過同甘共苦有過熬夜開黑有過學校翻牆去網吧這些都是我們這輩子人的青春是我們共同珍惜的寶貴回憶,只因為遊戲我們走到了一起,只因遊戲讓我們的友情得到了起點,哪怕兩個陌生人都會因為同一個遊戲的話題而討論的如火如荼。我建議小孩子可以在受控制的時間裡玩遊戲,但是緊急時間就不要讓小孩子玩遊戲了畢竟我們也有過為遊戲瘋狂的時候,為什麼孩子就不能有呢,更何況遊戲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


小粥小粥招待不粥


就你的問題本身而言,答案是不應該!理由是學生缺乏自制能力,容易染上網癮。

但真正的問題不是應不應該,每個家長都不希望孩子接觸遊戲,但學生不可避免通過很多渠道可以玩怎麼辦?

1決不能一下戒掉,這樣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心。

2決不能縱容,放任自流。

那怎麼辦?

正確做法,先接受,在分析,再和平談判,保證功課之餘,家長在指定時間陪同玩,做隊友。

話術:你也在玩這款遊戲?我知道現在很多同學也在玩,爸爸小時候也貪玩,可後來很糟糕 因為不能自拔,還牽連了好朋友一起受批評。爸爸不反對你玩,甚至可以和你一起玩,但是爸爸最擔心你會因此上癮,影響學習,所以如果你能保證功課的前提下,你來找我談,我們一起玩


孟嘉軒01


我認為學生不應該接觸遊戲,因為它很影響學習,而且不宜於身心健康,大家也看到網上爆出很多關於學生網吧上網,通宵玩遊戲然後猝死的。

因為疫情影響,學生開始上起網課,小學生沒有手機拿家長的來上,但是他們並沒有好好上課,而是拿家長的手機來玩遊戲,而且還偷偷刷了家長手機裡的錢,甚至是把家裡所有積蓄給花出去,用在遊戲上,這些列子網上比比皆是。

不是說遊戲不好,而是在沒有自制力與判斷力下,不要碰遊戲它會傷害到你。而如果你只是把遊戲當作一種娛樂方式,只是在自己無聊的時候玩玩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可以緩解壓力的一種途徑。而不是成為學生的一把利刃,將他原本應該奮發圖強的時候拉下來。

願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哎吖阿雅


若說學生應該不應該接觸遊戲,這話只能是個半命題,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遊戲是指什麼樣的遊戲?手遊大型網遊?益智?休閒還是暴力?那小學生的話,家長上班很忙又無暇顧及孩子,放假完成作業之餘適當接觸一些小遊戲,打發時間開發智力,還是可以滴,但前提是控制時間,只能是小遊戲;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話,尤其是初三和高三,不管以前有沒有接觸遊戲,這個特殊時期就要遠離、杜絕遊戲,乾淨徹底劃清界限,不能絲毫猶豫,一切等高考、中考結束,否則你現在遊戲學習成績,將來學習成績也就遊戲你;大學生的話,我就不發佈言論了,他們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遊戲好不好,對自己的影響就等將來生活再來告訴他當年遊戲是對還是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